![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7)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979602/0-17210283034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7)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979602/0-1721028303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7)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979602/0-1721028303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7)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展开(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科继续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均匀杠杆的质量
①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B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丁)。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L1和杠杆中点O到B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杆=___________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2.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①阻值分别为10欧、5欧的电阻丝R1和R2,分别置于甲、乙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所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I。通电一段时间,记录甲、乙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h1、△h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I。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甲、乙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h3、△h4。实验数据如表。
(1)本实验通过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h1大于△h2。可以推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应认为:只要选择“△h1、△h2、△h3、△h4”四个量中的某两个量进行比较,就能说明“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电流比电阻更大”,请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的开关S为单刀双掷开关,刀片分别拨在a、b可分别接通灯L1和L2。小应设计了图乙所示电路来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其中:电源电压恒为4.5V、小灯泡L额定电压为2.5V(内阻约为8Ω)、电压表(只有0-3V量程可用)、R为“10Ω,0.6A”的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0为5Ω、S2和S3均为单刀双掷开关。
(1)依据小应设计的电路,完成实验步骤中相关内容。
①闭合开关S1,再把开关S2和S3分别拨到_________处:(选填“de”或“cf”)
②调节变阻器滑片,___________;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③保持滑片位置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电压表示数U2;
④计算小灯泡的功率P=_________________;(写出字母表达式,用灯泡额定电压U0及R0、U2表示)
⑤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并将其平均值作为其额定功率。
(2)本实验中,将各次小灯泡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其额定功率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已连接了部分实验器材。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电压表的O~15V量程已损坏。但0~3V量程仍可正常使用,其他仪器完好。
(1)为完成实验,电压表的“+”接线柱已连接正确(图中未画出),其“一”接线柱应接到_______(选填“h”或“g”)接线柱。
(2)闭合电键并调节滑片P至某位置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是_______A;断开电键后,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科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他增、减小桶中的细沙,使小车在同一斜面上做匀速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第5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第5次实验时,小车受到摩擦力为_____牛。(忽略滑轮与轴、线间的摩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图乙:小科将同一小车分别沿斜面AE、BG(斜面材质相同,θ<β)匀速上拉,拉力方向均与斜面平行,测得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在小车里加入一定量的细沙,再分别沿AE、BG两斜面重做实验,测得机械效率分别是η3、η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η1<η3,η2>η1 B.η1<η3,η2<η4
C.η1<η3<η2<η4 C.η1=η3<η2=η4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_____力(选填“省”或“费”) 。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
(3)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7.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
(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_____________表示;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8.在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第一组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线,
(2)实验序号2所对应的机械效率的值为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滑轮组的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时,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无关。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
(2)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3)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在不更换弹簧测力计的情况下,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如图c所示,在A点挂上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示数如弹簧测力计显示;将弹簧测力计逆时针转动60°,沿图示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0.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的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数据如下表。
(1)第②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___;提升相同重力的钩码时,动滑轮的重力增大,其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G动+G2,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江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问:
(1)重为5N的钩码挂在A点时,人的拉力F为4N。钩码上升0.3m时,动力作用点C上升0.5m,此时机械效率η1为__________。
(2)小江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更靠近支点的B点处,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C仍然上升0.5m。问:人的拉力F与第一次相比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的机械效率η2与第一次相比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mB)。
(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观察如图甲、乙所示现象,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观察乙、丙两图所示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排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方便测出力臂大小(2)B(3)先变小后变大(4)mL1/L2
2.(1)电流,通电时间(2)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热越多(3)△h1<△h4
3.(1)①de;②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③再把开关S2和S3分别拨到到cf;④U0U2/R0(2)合理,因为每次灯泡都正常工作,用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4.(1)g(2)0.22;电流表使用前未较零。
5.(1)78.6%(2)0.26;③;D
6.(1)左;省(2)2N;55.6%(3)斜面倾斜程度;斜面粗糙程度
7.(1)速度(2)小木块移动的距离s(3)甲、丙
8.(1)如图:(2)90.9;(3)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物体内提升的速度
9.左;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向右移动/向外;变大
10.(1)90.9%(2)增大;减小 (3)滑轮与轮轴间存在摩擦或绳子有重力
11.(1)75%(2)变小;变小
12.(1)木块移动的距离(2)当物体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小于,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填空题(7)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填空题(7)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金将长为0,杠杆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10)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10)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器材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9)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分类题型训练: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题(9)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