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3: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3: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01
    专题03: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02
    专题03: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先齐其家,1《老子四章》, 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1《论语十二章》:
    一、挖空训练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 )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 )而正 ( )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子曰:“君子喻( )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5.子曰:“见贤( )思齐( )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论语·里仁》)
    6.子曰:“质( )胜 ( )文( )则野( ),文胜质则史 (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8.子曰:“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9.子曰:“知( )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曰:“克 ( )己复 ( )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 ),请事 ( )斯语矣。”(《论语·颜渊》)
    11.子贡问曰:“有一言(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小子 ( )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 ),可以观 ( ),可以群 ( ),可以怨 ( )。迩 ( )之事 (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二、知识梳理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知者不惑(“知”同“智”)
    一词多义

    《诗》可以兴,可以观(动词,激发人的感情)
    从者病,莫能兴(动词,起身)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动词,兴办,举办)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动词,发生,产生)

    敏于事而慎于言(形容词,勤勉)
    回虽不敏(形容词,聪慧)
    天之应人,敏于景响(形容词,快,疾速)

    居无求安(名词,居住的环境)
    佛印居左,鲁直居右(动词,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动词,处于)
    昂其直,居为奇货(动词,囤积,储存)
    欲居之以为利(动词,占,占有)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用在时间词语之前,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动词,停留,止息)

    质胜文则野(动词,超过)
    驴不胜怒,蹄之(动词,经得住,能承受)
    百战百胜(动词,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形容词,优美的)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尽,完)

    就有道而正焉(动词,匡正)
    名不正,则言不顺(形容词,正当,合适)
    其冠不正(形容词,不偏,不斜)
    心术不正(形容词,正直)
    正中下怀(副词,恰好)
    为正副二本(形容词,正式的,为主的,和“副”相对)
    日月正相望(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进行和持续,正在)

    克己复礼为仁(动词,约束)
    然操遂能克绍(动词,战胜,攻破)
    何功不克(动词,完成,成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助动词,能够)

    敏于事而慎于言(连词,表并列)
    人而不仁,如礼何(连词,表假设,如果)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连词,表顺承,就)
    死而后已(连词,表顺承,才)

    请问其目(代词,它的)
    其“恕”乎(副词,表推测,大概,也许)
    古今异义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义: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譬如平地,(古义: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土地。)
    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质胜文则野(名词作形容词,粗野、鄙俗)
    (2)形容词的活用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
    句式积累
    (1)倒装句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定语后置句,即“有一可以终身行之之言乎”)
    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应为“君子于义喻,小人于利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状语后置句,应为“已所不欲,勿于人施”)
    (2)判断句
    止,吾止也(“也”表判断)
    进,吾往也(“也”表判断)
    克己复礼为仁(“为”表判断)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一仁, 社会政治范畴一礼, 认识方法论范畴一中庸。 “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孔子确立了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 -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5.2《大学之道》:
    一、挖空训练
    《大学之道》/《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 )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 )。
    二、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关于《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是“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一、“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一,“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之一。东汉郑玄作“注”位居“三礼”之首。
    关于《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其他知识:①天子指古代臣民对帝王的尊称。②庶人指平民百姓。
    二、文言知识归纳
    (一)古今异义
    1.大学之道
    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二)词类活用
    1.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
    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齐)
    (三)一词多义
    1.明
    (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
    (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
    2.道
    (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
    (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
    (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
    3.修
    (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
    (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
    (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四)状语后置
    1.在止于至善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挖空训练
    《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 )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 )之掌上。所以( )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 )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 )之心——非所以( )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 )其声而然( )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 )不能者,自贼( )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 )之矣,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
    二、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王道”,反对“霸道”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
    2、《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写而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孟子》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等几个有名的帝王。
    二、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同“纳”,接纳,交纳)
    2.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
    (二)古今异义
    1.自贼者多
    古义:伤害 今义:偷东西的人
    (三)一词多义
    1.所以
    (1)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介词,用来……的、的凭借)
    2.是
    (1)人之有是四端也(指示代词,此)
    (2)斯是陋室(判断词,同今义)
    3.事
    (1)不足以事父母(动词,侍奉)
    (2)今日之事何如(名词,事情)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3)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4)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6)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7)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8)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状语后置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6.1《老子四章》:
    一、挖空训练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轂( ),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 )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 )者不明,自是( )者不彰。自伐( )者无功,自矜( )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也。(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 )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 )成而败之。慎( )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 )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二、知识梳理
    一、文化常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二、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曰余食赘行(通“形”,形体)
    2.其脆易泮(通“判”,分离)
    3.起于累土(通“蔂”,土筐)
    (二)一词多义
    1.用
    (1)当其无,有车之用(用途,作用)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因为)
    2.立
    (1)企者不立(站立)
    (2)三十而立(成就)
    3. 伐
    (1)自伐者无功(夸耀)
    (2)齐师伐我(攻打)
    4. 处
    (1)故有道者不处(为,做)
    (2)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享有,具有)
    (3)严加查处(处理,制裁)
    (4)藏身之处(处所)
    (5)只因未到伤心处(时候)
    (6)设身处地(处在,处于)
    6.2《五石之瓠》:
    一、挖空训练
    《五石之瓠》/《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 )我大瓠( )之种,我树( )之成( )而实( )五石( )。以( )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 )也;剖之以为( )瓢,则瓠落( )无所容。非不呺然( )大也,吾为( )其无用而掊( )之。” 庄子曰:夫子固( )拙于用( )大( )矣!宋人有善为不龟( )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句式: )。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 )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 )之。”客得之,以( )说吴王。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 )也,或( )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 )以为大樽( ),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 )也夫!
    二、知识梳理
    一、文化常识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伟大的思想寥、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庄子》一书博大精深,集庄子的哲学、政治、伦理、文艺理论及思维方式于一体,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二、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同“皲”,皮肤冻裂)
    2.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同“纩”,丝绵絮)
    3.客得之,以说吴王(同“悦”,取悦)
    (二)词类活用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名作动,种植;名动,结实)
    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作名,大的东西)
    3.吴王使之将(名动,领兵)
    4.其坚不能自举也(形作名,坚固程度)
    5.能不龟手一也(一样)
    (三)一词多义
    1.固:
    (1)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本来)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4)君子固穷(安于)
    (5)蔺相如固止之(一再)
    (四)句型
    1.省略句
    (1)以(之)盛水浆
    (2)请买其方(以)百金
    2.定语后置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3.状语后置
    (1)请买其方(以)百金
    7《兼爱》:
    一、挖空训练
    圣人( )以( )治天下为( )事者也(句式 ),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 )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 )之如医之攻( )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 )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 )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 )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 )乱之所自起。当( )察乱何自起(句式 )?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 )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句式 ),不爱父,故亏( )父而自利( );弟自爱(句式 ),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 )父之不慈( )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 )者亦然( )。盗爱其室( ),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 )其室;贼爱其身( ),不爱人,故贼( )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 )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 ),具( )此而巳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 )天下兼相爱,爱人若( )爱其身,犹( )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 )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 )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 )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 )得不禁恶而劝( )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 )恶则乱。故子墨子( )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句式 )。
    二、知识梳理
    一、文化常识
    1、《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2、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的后裔 ,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3、①子。“墨子”中的“子”是对墨子的尊称。在文言文中,“子”指“您”,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②家、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诸侯的封地叫国。③大夫。本文中指职官等级名。周代官爵分公、卿、大夫、士四等;大夫之中又分上、中、下三等。④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二、文言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1.当察乱何自起(通“尝”,尝试)
    2.故不孝不慈亡(通“无”,没有)
    3.故盗贼有亡(通“又”)
    (二)古今异义
    1.起不相爱
    古义:互相亲爱、友好 今义:互相爱慕
    (三)词类活用
    1.故亏父而自利(使动,使……亏损;使动,使……受益)
    2.虽父之不慈子(形作动,慈爱)
    3.故贼人以利其身(名作动,劫夺财物)
    (四)一词多义
    1.爱
    (1)诸侯各爱其国(动词,爱护)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五)特殊句型
    1.判断句
    (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2)此所谓乱也。
    (3)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2.宾语前置
    (1)父自爱也
    (2)兄自爱也
    (3)君自爱也
    (4)当察乱何自起
    (5)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
    (6)视人身若其身,谁贼?
    (7)视人家若其家,谁乱?
    (8)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敏于事而慎于言
    A.任重而道远B.人而不仁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信而见疑
    2.加点字有四个选项,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A.归向B.返回C.称赞D.归属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聪敏
    C.天下归仁焉 归:称赞,称许
    D.可以群,可以怨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B.譬如平地
    C.小子何莫学夫《诗》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胜文则野 粗野
    B.文胜质则史 历史
    C.一日克己复礼 一旦
    D.请事斯语矣 实践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而不仁 而:连词,表转折,却。
    B.文胜质则史 则:连词,表承接,就,那么。
    C.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者:代词,……的人。
    D.如礼何 如:对,把。
    7.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③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8.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贼者也 仇视 譬如为山 堆积
    B.要誉于乡党 求取 致知在格物 推究
    C.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理 天下归仁焉 称赞
    D.君子喻于义 明白 若火之始然 ……的样子
    9.加点字有四个选项,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
    A.修饰B.修养C.修理D.整理
    10.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根本原则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D.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12.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C.致知在格物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1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例:见贤思齐焉
    A.朝闻道,夕死可矣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C.在止于至善D.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B.在止于至善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良曰:“长于臣。”
    1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之:结构助词,的
    B.在止于至善 在:介词,在于
    C.定而后能静 而:连词,表顺承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连词,来,表目的
    1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道:宗旨、原则
    B.知止而后有定 定:志向坚定不移
    C.安而后能虑 虑:思虑精详
    D.虑而后能得 得:心得、收获
    17.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在明明德B.先齐其家C.事有始终D.则近道矣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达:到达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安定
    19.下列句中加横线“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知皆扩而充之矣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恐惧)
    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伤害)
    C.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这)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充实)
    2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孺子:指小孩子。
    C.足以保四海 四海:代指天下。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乡党:指乡里结党的人。
    23.加点字有四个选项,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老子>四章》)
    A.环境B.人们C.物质D.万物
    2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有道者不处 处:住
    B.其安易持 持:持守
    C.其脆易泮 泮:同“判”
    D.复众人之所过 复:补救
    2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B.强行者有志 强:强大
    C.不贵难得之货 货:财物
    D.埏填以为器 埏:揉和
    2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B.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出售。
    C.企者不立 企:跨大步。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2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皮肤冻裂
    C.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难:灾难
    D.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裂:分裂;分割
    2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给予,赠送。
    B.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买。
    C.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同“悦”,取悦。
    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②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B.①剖之以为瓢 ②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渔父莞尔而笑
    D.①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与越人水战
    B.义不赂秦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左右欲刃相如
    3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或不免于洴澼
    C.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D.君子生非异也
    3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坚不能自举也 举:拿起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同“皲”,皮肤冻裂
    D.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说服
    33.下列对句子的句式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判断句)
    B.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定语后置句)
    C.皆起不相爱。(省略句)
    D.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句)
    3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当察乱何自起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故盗贼有亡D.余食赘行
    3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事:事务
    B.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C.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察:观察
    D.恶施不慈 施:实行
    3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君臣父子皆能孝慈B.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
    C.大夫各爱其家D.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
    3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A.当察乱何自起B.克己复礼为仁C.剖之以为瓢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 贻:赠送。)
    B.若此则天下治 ( 治:治理。)
    C.自矜者不长 ( 矜:自夸。)
    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 鬻:卖。)
    3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若火之始然B.敏于事而慎于言
    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D.曰余食赘行
    4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焉:怎么
    B.不知疾之所自起 疾:快
    C.皆起不相爱 相:偏指一方
    D.故不孝不慈亡 亡:通“无”
    41.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②视人之室若其室 ③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B.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人而不仁,如礼何? 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C.①是以圣人无为 ②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③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D.①焉能治之 ②见贤思齐焉 ③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4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君子喻于义(表达);②知止而后有定(安定);③质胜文则史(浮夸)
    B.①请问其目(条目);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接纳);③在明明德(彰明)
    C.①克己复礼为仁(约束);②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赠送);③足以保四海(安定)
    D.①自是者不彰(彰显);②凡有四端于我者(边际);③迩之事父(同“尔”)
    43.下列表格各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语言 作者 朝代 作品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仲尼 春秋 《论语》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战国 《道德经》
    C.“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翟 战国 《墨子•兼爱》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孟轲 战国 《孟子》
    4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敏于而慎于行 敏:勤勉
    ②安而后能虑 虑:思虑精详
    ③天下归仁焉 归:归属,归依
    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安:安逸
    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与井 今:如今
    ⑦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A.①⑤B.②⑦C.③⑥D.④⑤
    45.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B.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C.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D.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
    46.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A.任重而道远
    B.人而不仁
    C.死而不亡者寿
    D.聚族而谋之
    4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捷B.天下归仁焉 称赞、称许
    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鼓励D.常于几成而败之 接近
    48.对文言语段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A.以:把B.焉:怎么C.弗:不D.然:这样
    4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0.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相关试卷

    专题04: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4: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知识梳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4: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知识梳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必修下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2:必修下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共8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语》 ,六艺,师旅,饥馑/凶年/歉岁,宗庙制度,会同,不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3: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