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a=(m+1,1),b=(m−1,1),且a⊥b,则m=( )
A. 1B. −1C. ± 2D. 0
2.复数zi=1−2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设事件A=“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事件B=“第二枚硬币反面朝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与B互为对立事件B. PA=PB
C. A与B相等D. A与B互斥
4.如图所示,点E为△ABC的边AC的中点,F为线段BE上靠近点B的四等分点,则AF=( )
A. 38BA+58BCB. 54BA+34BCC. −78BA+18BCD. −34BA+14BC
5.已知两条不同直线m,n与三个不同平面α,β,γ,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α,n⊥α,则m//nB. 若α⊥γ,β⊥γ,则α//β
C. 若α⊥β,m⊥β,则m//αD. 若α⊥β,m⊥α,n//β,则m⊥n
6.海洋蓝洞是地球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若要测量如图所示的蓝洞的口径,即A,B两点间的距离,现在珊瑚群岛上取两点C,D,测得CD=80,∠ADB=135∘,∠BDC=∠DCA=15∘,∠ACB=120∘,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80B. 80 3C. 160D. 80 5
二、多选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7.给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数据0,1,2,4的极差与中位数之积为6
B. 已知一组数据x1,x2,⋯,xn的方差是5,则数据4x1−1,4x2−1,⋯,4xn−1的方差是20
C. 已知一组数据x1,x2,⋯,xn的方差为0,则此组数据的众数唯一
D. 已知一组不完全相同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0,在这组数据中加入一个数x0后得到一组新数据x0,x1,x2,⋯,xn,其平均数为x,则x=x0
8.如图圆台O1O2,在轴截面ABCD中,AB=AD=BC=12CD=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段AC=2 3
B. 该圆台的表面积为11π
C. 该圆台的体积为7 3π
D. 沿着该圆台的表面,从点C到AD中点的最短距离为5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9.某校从高一新生中随机抽取了一个容量为10的身高样本,数据(单位:cm)从小到大排序如下:158,165,165,167,168,169,171,172,173,175.则这组样本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是 .
10.若向量a=(4,0),b=(1, 3),则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坐标为 .
11.如图,是▵OAB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其中,且,则▵OAB的面积为 .
12.在一个正三棱柱中,所有棱长都为2,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本小题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D⊥DC,BC=CD=12AD=1,E为棱AD的中点,PA⊥平面ABCD.
(1)求证:AB//平面PCE;
(2)若PA=3,求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14.(本小题12分)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3csinB=a−bcsC.
(1)求B;
(2)若BD=12BA+BC,且BD=2,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15.(本小题12分)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某调研机构为了了解人们对“奥运会”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本市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人举办了一次“奥运会”知识竞赛,满分100分(95分及以上为认知程度高),结果认知程度高的有m人,按年龄分成5组,其中第一组20,25,第二组25,30,第三组30,35,第四组35,40,第五组40,45,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有10人.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m人的平均年龄和第80百分位数;
(2)现从以上各组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人,担任本市的“奥运会”宣传使者.
(i)若有甲(年龄38),乙(年龄40)两人已确定入选,现计划从第四组和第五组被抽到的使者中,再随机抽取2名作为组长,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被选上的概率;
(ii)若第四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36和52,第五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42和1,据此估计这m人中35∼45岁所有人的年龄的方差.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两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属于基础题.
根据题意建立关于m的方程,解出即可.
【解答】
解:依题意,(m+1)(m−1)+1=0,
即m2=0,
解得m=0.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分析】
由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zi=1−2i,所以z=1−2ii=(1−2i)ii2=−2−i,
所以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2,−1,它在第三象限.
故选:C.
3.【答案】B
【解析】【分析】
AD选项,根据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进行判断;B选项,求出两事件的概率;C选项,两事件不是同一事件,C错误.
【解答】
解:AD选项,事件A与B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故 AD均错误;
B选项,PA=PB=12,故 B正确;
C选项,事件A与事件B不是同一个事件,故 C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以及向量的线性表示,属于基础题.
【解答】
解:AF=BF−BA=14BE−BA=18(BA+BC)−BA=−78BA+18BC
5.【答案】A
【解析】【分析】
根据线线、线面与面面之间的基本关系,结合选项依次判断即可.
【解答】
解:A:若m⊥α,n⊥α,则m//n,故 A正确;
B:若α⊥γ,β⊥γ,则α与β可能平行或相交,故 B错误;
C:若α⊥β,m⊥β,则m//α或m⊂α,故 C错误;
D:若α⊥β,m⊥α,n//β,则m与n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故 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求得各个角度,即可得AD长,根据正弦定理,可得BD长,根据余弦定理,即可得答案.
【解答】
解:因为∠ADB=135∘,∠BDC=∠DCA=15∘,
所以∠ADC=150∘,∠DAC=∠DCA=15∘,
所以AD=CD=80,
又因为∠ACB=120∘,
所以∠BCD=135∘,∠CBD=30∘,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BDsin∠BCD=CDsin∠CBD,所以BD=80× 2212=80 2,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D2+BD2−2AD⋅BDcs∠ADB
=802+80 22−2×80×80 2×− 22=6400×5,
所以AB=80 5.
故选:D.
思路点睛;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与未知,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问题的模型.
(3)根据题意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单位问题、近似计算的要求等.
7.【答案】AC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的基本知识,属于中档题.
对于A,求得极差、中位数即可判断;对于B,根据方差的性质即可判断;对于C,根据方差的定义可得 x1=x2=⋯=xn=x ,从而可判断;对于D,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判断.
【解答】
解:对于A,极差为 4−0=4 ,中位数为 1+22=32 ,所以极差与中位数之积为 4×32=6 ,A对;
对于B,根据方差的性质可知,数据 4x1−1,4x2−1,⋯,4xn−1 的方差是 42×5=80 ,B错;
对于C,由方差 s2=1n[(x1−x)2+(x2−x)2+⋯+(xn−x)2]=0 ,
可得 x1=x2=⋯=xn=x ,即此组数据众数唯一,C对;
对于D, ∵x1+x2+⋯+xnn=x0,∴x1+x2+⋯+xn=nx0 ,
∴x0+x1+x2+⋯+xnn+1=x0+nx0n+1=x0 ,D对.
故选ACD.
8.【答案】AB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圆台的体积,圆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旋转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属于中档题.
在等腰梯形中求出AC判断A;利用圆台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计算判断BC;利用侧面展开图计算判断D.
【解答】
解:根据题意,显然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又AB=AD=BC=2,CD=4,其高即为圆台的高ℎ= AD2−(CD−AB2)2= 3,
对于A,在等腰梯形ABCD中,AC= ℎ2+(CD−CD−AB2)2=2 3, A正确;
对于B,圆台的表面积S=π×12+π×22+π(1+2)×2=11π, B正确;
对于C,圆台的体积V=13π(12+1×2+22)× 3=7 33π, C错误;
对于D,将圆台一半侧面展开,如下图中扇环ABCD且E为AD中点,
而圆台对应的圆锥半侧面展开为COD且OC=4,又∠COD=2π4=π2,
在Rt△COE中,
CE= 42+32=5 ,斜边CE上的高为OC⋅OECE=125>2,
即CE与弧AB相离,
所以C到AD中点的最短距离为5,D正确.
故选:ABD.
9.【答案】170
【解析】【分析】
根据百分位数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答】
解:因为10×60%=6,
所以这组样本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是169+1712=170.
故答案为:170.
10.【答案】(1, 3)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投影向量的计算公式,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根据投影向量的计算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a=(4,0),b=(1, 3),
∴a在b上的投影向量坐标为:a⋅b|b|⋅b|b|=44(1, 3)=(1, 3).
故答案为:(1, 3).
11.【答案】4 2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及应用,其中熟记斜二测画法的规则,画出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是解答的关键,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
过B′分别作y′,x′轴的平行线,且交x′,y′轴于点M,N,求出O′N,O′M的长度,从而得到原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再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
解:过B′分别作y′,x′轴的平行线,且交x′,y′轴于点M,N,
∴O′N=2 2,O′M=2,
∴在原坐标系xOy中,点B(−2,4 2),点A(2,0),
∴S△OAB=4 2.
故答案为:4 2.
12.【答案】28π3
【解析】【分析】
由已知画出图形,连接上下底面中心MN,则MN的中点即为外接球球心,连接CO,求出CO即可计算得出外接球的面积.
【解答】
解:由已知做出正三棱柱ABC−A1B1C1,则AB=BC=AC=AA1=2,
设点M,N分别为正▵ABC,正▵A1B1C1的中心,连接MN,则MN=2,
连接CM并延长交于AB于点D,则AD=BD=1,CM=23CD,
设点O为MN中点,连接CO,
则点O为正三棱柱ABC−A1B1C1外接球的球心,且MN⊥平面ABC,ON=OM=1,
因为点M为正▵ABC的中心,
所以CD⊥AB,
所以CD= AC2−AD2= 22−12= 3,则CM=2 33,
因为CM⊂平面ABC,
所以MN⊥CM,
则正三棱柱外接球半径R=CO= CM2+MO2= (2 33)2+12= 213,
所以该球的表面积为:4πR2=4π×73=28π3,
故答案为:28π3
13.【答案】解:(1)由题意知,AE//BC,AE=1,所以AE//BC且AE=BC,
所以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则AB//CE,
又AB⊄平面PCE,CE⊂平面PCE,
所以AB//平面PCE;
(2)由PA⊥平面ABCD,CD⊂平面ABCD,得PA⊥CD,
又AD⊥CD,AD∩CD=D,AD,CD⊂平面PAD,
所以CD⊥平面PAD,由PD⊂平面PAD,
得CD⊥PD,
所以∠PDA为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
又PA⊥平面ABCD,AD⊂平面ABCD,得PA⊥AD,
在▵PAD中,AD=2,PA=3,
所以tan∠PDA=PAAD=32,
即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32.
【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法可证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则AB//CE,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2)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得CD⊥PD,则∠PDA为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即可求解.
14.【答案】解:(1) 3csinB=a−bcsC,
由正弦定理得 3sinCsinB=sinA−sinBcsC,
即 3sinCsinB=sin(B+C)−sinBcsC,
3sinCsinB=sinBcsC+csBsinC−sinBcsC,
3sinCsinB=csBsinC,又sinC>0,
所以 3sinB=csB,即tanB= 33,
又0(2)BD2=14(BA2+2BA⋅BC+BC2)=14c2+12accsB+14a2,
得4=14c2+12accsB+14a2,即16=c2+a2+ 3ac≥2ac+ 3ac,
所以ac≤162+ 3=16(2− 3)=32−16 3,当且仅当a=c时等号成立,
所以S▵ABC=12acsinB=14ac≤8−4 3,
即▵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8−4 3.
【解析】(1)根据正弦定理和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化简计算即可求解;
(2)由BD2=14c2+12accsB+14a2,结合基本不等式计算即可求解.
15.【答案】解:(1)设这m人的平均年龄为x,则
x=22.5×0.1+27.5×0.35+32.5×0.25+37.5×0.2+42.5×0.1=31.75(岁).
设第80百分位数为a,
由0.1+0.35+0.25+(a−35)×0.04=0.8,解得a=37.5.
(2)(ⅰ)由题意得,第四组应抽取4人,记为A,B,C,甲,第五组抽取2人,记为D,乙,
对应的样本空间为
Ω={(A,B),(A,C),(A,甲),(A,乙),(A,D),(B,C),(B,甲),(B,乙),(B,D),(C,甲),(C,乙),
(C,D),(甲,乙),(甲,D),(乙,D)},共15个样本点.
设事件M=“甲、乙两人至少一人被选上”,则
M={(A,甲),(A,乙),(B,甲),(B,乙),(C,甲),(C,乙),(甲,乙),(甲,D),(乙,D)},共有9个样本点.
所以,P(M)=n(M)n(Ω)=35.
(ⅱ)设第四组、第五组的宜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分别为x4,x5,方差分别为s42,s52,
则x4=36,x5=42,s42=52,s52=1.
设第四组和第五组所有宜传使者的年龄平均数为z,方差为s2.
则z=4x4+2x56=4×36+2×426=38,
s2=16{4×[s42+(x4−z)2]+2×[s52+(x5−z)2]}
=16{4×[52+(36−38)2]+2×[1+(42−38)2]}=10,
因此第四组和第五组所有宜传使者的年龄方差为10.
据此可估计这m人中年龄在35∼45岁的所有人的年龄方差约为10.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属于中档题.
(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第80百分位数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2)(ⅰ)由分层抽样的性质知第四组抽取4人,第五组抽取2人,采用列举法,结合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即可得解;
(ⅱ)利用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结合题意即可得解.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共4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