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02(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02(全解全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02(全解全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02(全解全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02(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02(全解全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七下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膀胱C.尿道D.输尿管
    【答案】A
    【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详解】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形成尿液,A符合题意。
    B.膀胱暂时储存尿液,B不符合题意。
    C.尿道排出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能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的瓣膜是
    A.静脉瓣B.房室瓣C.动脉瓣D.心室瓣
    【答案】C
    【分析】血液之所以能够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而不会倒流,是因为在心脏和血管内具有瓣膜的缘故。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房室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详解】A.静脉瓣位于四肢较大的静脉中,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故B不符合题意。
    C.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故C符合题意。
    D.心脏中不存在心室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物质在饭后血液中显著增加的是
    A.生长激素B.胰岛素C.性激素D.肾上腺素
    【答案】B
    【分析】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详解】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具有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用,因此引起血糖浓度变化的激素是胰岛素,B符合题意。
    C.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功能是:刺激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并维持生殖功能,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是一种应急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时分泌出这种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代谢废物中,几乎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是
    A.尿素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多余的水
    【答案】C
    【分析】皮肤可以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代谢废物,汗液成分主要是水、无机盐、尿素。
    【详解】排泄是指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途径:①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水以气体形式排出体外。②皮肤: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形式排出体外。③泌尿系统: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尿素和无机盐可以以汗液和尿液两种形式排出,水可以以气体、汗液和尿液三种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只能以气体形式排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5.听觉的形成部位是
    A.耳蜗B.大脑皮层C.鼓膜D.听神经
    【答案】B
    【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详解】由分析可知,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从古人类“露西”的化石中可以发现其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壮,这有利于
    A.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D.大脑发育
    【答案】A
    【分析】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火的使用 、使用工具 、语言产生都不能发生。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骨较细短,下肢骨较粗长,且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较宽阔,脊柱呈“S”形,可推测出“露西”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人体缺乏某维生素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夜晚看不清东西等症状,则推测该维生素为
    A.维生素 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答案】A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详解】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所以,人体缺乏某维生素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夜晚看不清东西等症状,可推测该维生素为维生素 A。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欢欢参加学校长跑比赛,当裁判员喊“各就位,预备”时,欢欢及时做好准备动作,完成此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
    A.小脑B.脑干C.脊髓D.大脑
    【答案】D
    【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
    【详解】A.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A不符合题意。
    B.脑干主要调节人体的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的生命活动,是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B不符合题意。
    C.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C不符合题意。
    D.大脑皮质是大脑的表层,由灰质构成,其下方大多是白质。大脑皮层是大脑皮质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颜色较深,又叫大脑灰质,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高级中枢,被称为人体调节的司令部,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D符合题意。
    故选D。
    9.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纤维B.细胞体C.神经元D.神经
    【答案】C
    【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详解】A.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A错误。
    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错误。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C正确。
    D.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D错误。
    故选C。
    10.向心脏肺静脉内灌水,水会从下列哪种血管中流出?
    A.下腔静脉B.肺动脉C.主动脉D.肺静脉
    【答案】C
    【分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了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
    【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由循环图可知,若向心脏肺静脉注水,水经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流出,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小肠中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
    【答案】C
    【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长,长约5~6 m;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绒毛壁薄,只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消化液种类多。
    【详解】A.小肠很长,约5-6米,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故A正确。
    B.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故B正确。
    C.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但是与消化无关,故C错误。
    D.小肠壁内有肠腺,肠腺能分泌肠液,消化食物,故D正确。
    故选C。
    12.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开始发育B.出现第二性征
    C.注意卫生保健D.保持良好心态
    【答案】A
    【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详解】A.大脑从胚胎形成就开始发育了,进入青春期脑的重量已经接近成年人,故A错误。
    B.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长出喉结,声音变粗等,故B正确。
    C.青春期要正确认识身体变化和生理现象,注意卫生保健,故C正确。
    D.青春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故D正确。
    故选A。
    13.下列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组器官是
    A.口腔、胃B.咽、食管
    C.胃、小肠D.小肠、大肠
    【答案】C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详解】A.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在胃内可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故A不符合题意。
    B.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因此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组器官是胃、小肠,故C符合题意。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购买安全可靠的食品或食品原料 B.购买食品要检查包装和生产日期
    C.生、熟食品的制作可以不用分开 D.不食用过保质期或已变质的食品
    【答案】C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详解】A.购买安全可靠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属于正确的做法,这减少了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A正确。
    B.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可以避免食品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受到污染,同时查看生产日期可以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B正确。
    C.生食品(如未加工的肉类、蔬菜)可能携带病原体,如果与熟食共用相同的工具和表面,容易导致熟食被污染,增加食物中毒或传播疾病的风险,C错误。
    D.过期的食品可能已经发生了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食用后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不食用过保质期或已变质的食品,是正确的做法,D正确。
    故选C。
    15.人体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清洁作用的结构有
    A.鼻毛、毛细血管B.声带、纤毛
    C.纤毛、鼻毛D.软骨、鼻毛
    【答案】C
    【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详解】鼻腔位于呼吸道的前端,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以使呼吸通畅。因此人体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清洁作用的结构有:纤毛和鼻毛,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人患重症肺炎时,肺部正常组织被大面积破坏,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和炎症细胞所填充,在CT影像上就表现为“白肺”,这会直接影响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B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虽然“白肺”现象可能导致肺部功能受损,但它并不直接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因此,它并不是直接影响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因素,A不符合题意。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个过程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作用实现。当肺泡被渗出液和炎症细胞填充时,肺泡壁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受阻,从而直接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白肺”现象无直接关联,C不符合题意。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个过程发生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同样通过扩散作用实现。虽然“白肺”可能导致肺部功能受损,但它并不直接影响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在医院输液或抽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
    C.毛细血管D.动脉或静脉
    【答案】B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详解】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因此在医院输液或抽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下列与心脏相关的结构中,流动脉血的是
    A.肺动脉、右心房B.主动脉、右心室
    C.肺静脉、左心房D.上腔静脉、左心室
    【答案】C
    【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详解】A.肺动脉、右心房都流静脉血,故A不符合题意。
    B.主动脉流动脉血,右心室流静脉血,故B不符合题意。
    C.肺静脉、左心房都流动脉血,故C符合题意。
    D.上腔静脉流静脉血,左心室流动脉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而实际上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这是由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静脉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管的过滤作用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D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一个肾脏正常的人在形成尿液时,原尿在流经肾小管的过程中,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血液中,仅剩下约1%形成尿液。所以,每天形成原尿180L,排出的尿液只有1.5L,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水草在阳光下放出氧气 B.鹿遇到猎豹快速逃跑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D.草履虫遇到危险马上逃避
    【答案】B
    【分析】人体或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详解】A.水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水草在充足的阳光下放出氧气,属于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鹿遇到猎豹快速逃跑,通过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C.含羞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属于应激性,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遇到危险马上逃避不属于反射,而是应激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下列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多施化肥增产B.使用清洁能源
    C.生活垃圾分类D.积极植树造林
    【答案】A
    【分析】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 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评估哪些措施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时,我们需要理解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详解】A.虽然化肥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此外,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会排放温室气体。因此,这一措施并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A符合题意。
    B.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B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低碳经济的有效实践,C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海洋吸收等各种手段,能够吸收并处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有助于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如图表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其中甲、乙表示结构,①②表示液体。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肾小囊,乙可表示肾小管 B.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减少
    C.①②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D.若乙处发生病变,则②中会有血细胞
    【答案】D
    【分析】(1)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2)甲、乙表示结构,分别是肾小囊和肾小管,①、②表示液体分别是原尿和尿液。
    【详解】A、血液流进肾小球后一部分液体进入甲,所以甲是肾小囊。①原尿经过乙形成②尿液,乙是肾小管,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形成②尿液排出体外,B正确。
    C、由分析“尿液的形成”可知:①②表示的液体分别是原尿和尿液,C正确。
    D、结合分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若乙处(肾小管)发生病变,②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23.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血样可输给AB型血患者 B.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答案】D
    【分析】(1)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2)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A.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该志愿者的血型为AB型,因此可输给AB型血患者,故A正确。
    B.血液的主要成分为血浆和血细胞,因此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故B正确。
    C.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因此该志愿者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故C正确。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故D错误。
    故选D。
    24.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来提高裸眼视力,角膜塑形镜的矫正原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塑形前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塑形后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B.用眼不当导致角膜曲度过大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C.角膜塑形镜改变了晶状体的曲度
    D.角膜塑形镜可以完全根治近视
    【答案】A
    【分析】当人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会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
    【详解】A.结合题图可知,角膜塑形前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表现为近视),塑形后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暂时恢复视力),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用眼不当导致晶状体(不是角膜)曲度过大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B错误。
    C.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提高裸眼视力,不是改变了晶状体的凸度,C错误。
    D.角膜塑形镜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停止戴镜一段时间,角膜又会恢复原来形状。因此,角膜塑形镜不可以彻底根治患者的近视问题,D错误。
    故选A。
    25.为探究香烟的危害,某研究小组观察记录了不同浓度香烟烟雾溶解液中红肚玻璃鱼的心跳次数,并绘制了曲线图(如图所示)。以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红肚玻璃鱼10秒内心跳次数
    B.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越低,红肚玻璃鱼心率越慢
    C.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为50%时,红肚玻璃鱼心率为168次/分
    D.实验说明香烟烟雾溶解液对红肚玻璃鱼心率有抑制作用
    【答案】C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香烟烟雾溶解液中红肚玻璃鱼的心跳次数,控制的变量应为不同浓度香烟烟雾溶解液,A错误。
    B.与清水组比较,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为25%~50%时心跳次数的较高,心率较快,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超过50%时心跳次数减慢;并不是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越低,心率越慢,B错误。
    C.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为50%时,10秒内心跳次数为28,那一分钟则为168,故心率为168次/分,C正确。
    D.与清水组比较,香烟烟雾溶解液浓度为25%~50%时心跳次数的较高,心率较快,大于50%后,心跳次数逐渐减慢,故实验说明低浓度香烟烟雾溶解液对红肚玻璃鱼心率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香烟烟雾溶解液对红肚玻璃鱼心率有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内填序号或字母)
    26.(7分)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有关人体生殖发育的概念图和母亲节小朋友献给母亲的漫画,A、B为人体器官,C、D、E为发生的主要部位,据图回答问题:
    (1)B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三孩政策”放开后,许多家庭即将迎来新的成员,妈妈若再生一个妹妹,妹妹新生命的起点是 ,它形成的场所是 。
    (3) (填“卵细胞”“受精卵”或“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内,并附着于子宫内膜上即为怀孕。
    (4)图二中妈妈“挺”你的器官是 ,是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在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 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
    【答案】(1)卵巢(2)受精卵 输卵管(3)胚泡(4)子宫 胎盘 分娩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图中:A睾丸;B卵巢;C受精作用;D、E发育过程有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详解】(1) B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因此妹妹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C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
    (4)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图2中妈妈“挺”你的器官是子宫;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7.(6分)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我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如图表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食物能为运动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最终分解为 后,经过[①] 过程进入血液,通过血液中的 运输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生命活动。
    (2)空气到达肺泡后,氧气穿过肺泡壁由血液中的 运输。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生命活动。
    (3)血液经过程②后,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 (选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4)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骨骼肌细胞,最终会进入组织细胞参与 (填生理过程)。
    【答案】(1) 葡萄糖 吸收 血浆(2)红细胞(3)左心房(4)呼吸作用
    【分析】图中①吸收、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
    【详解】(1)食物中的淀粉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经过①吸收过程进入血液,通过血浆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生命活动。
    (2)空气到达肺泡后,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
    (3)血液经过程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氧气会随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4)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骨骼肌细胞,最终会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8.(9分)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我县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下图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为运动提供能量, 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营养物质经生理过程[ ]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填结构名称)。
    (2)调节人体心跳、呼吸的神经中枢是 。运动时,呼吸、心跳加速,有更多的氧气通过生理过程[ ]进入肺泡,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经过生理过程②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心肌收缩时将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泵出流向全身,通过毛细血管网运送到其周围的骨骼肌细胞,参与细胞的 作用,从而为运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4)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 作用会增强,产生的尿液量会 。
    (5)运动时会情绪激动,是因为体内腺体分泌的物质经循环系统输送到脑部,进而调节人体的反应。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和 的调节。
    【答案】(1)糖类 ① 右心房(2)脑干 ③ 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3)呼吸
    (4) 重吸收 减少(5)激素
    【分析】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氧气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在肺泡处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被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处,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详解】(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淀粉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过小肠绒毛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图中的①过程是吸收作用,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由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最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随后进入右心室到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再由左心室经主动脉输送到组织细胞;所以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脑干中有许多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所以调节人体心跳、呼吸的神经中枢是脑干;图中的②过程是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血液流经肺时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心肌收缩时将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泵出经主动脉流向全身,通过全身毛细血管网运送到其周围的骨骼肌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物质交换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为运动提供能量。
    (4)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最终由泌尿系统其他器官排出体外;尿液的排出一方面排出了代谢废物,也排出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以运动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体内水分不足,所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加强,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重吸收回血液,造成尿液量减少。
    (5)运动时会情绪激动,是因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循环系统输送到脑部,进而调节人体的反应,人体生命活动都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29.(8分)朱叔叔最近因出现水肿、尿液泡沫多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尿常规检测结果如表所示,医生初步诊断为肾炎,建议注射青霉素治疗。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A、B表示形成尿的两个生理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观察表,你发现尿常规检测结果中异常的项目有 ,推测朱叔叔的 结构发生了病变,这是肾炎的一种类型。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A] 和[B] (写生理过程)有关。图血管①与⑤相比,血液明显减少的成分是 (填三项)。
    (3)长期憋尿是导致肾炎的原因之一。尿液产生后会暂时存储在膀胱中,尿液滞留时间过长极易造成细菌繁殖,并通过输尿管逆行到达肾脏,造成肾脏感染,因此应及时排尿。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的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4)除了肾炎,朱叔叔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症也有几年,根据朱叔叔的情况,请你给他提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 。
    【答案】(1) RBC和蛋白质 肾小球(2)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素、氧气、营养物质(3)代谢废物 水和无机盐(4)饮食要清淡,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等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球,③肾小囊,④出球小动脉,⑤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1)表中,RBC(红细胞)的测定值为“+”,蛋白质的测定值为“30g/L”,表明朱叔叔尿液中含有RBC(红细胞)和蛋白质,而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没有血细胞和蛋白质的,因为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因此,推测朱叔叔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导致通透性增大,使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
    (2)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血管①入球小动脉与⑤肾小球周围的毛细血管相比,血液明显减少的成分是尿素、氧气、营养物质。
    (3)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尿素、水、无机盐等,排尿不仅能排出体内代谢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4)朱叔叔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肾炎等病症,因此建议朱叔叔主要饮食清淡、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等。
    30.(8分)褪黑素是由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其分泌水平存在着昼夜节律,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图一是褪黑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二是人体一昼夜褪黑素分泌水平图。请回答:
    (1)图一光信号会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感受光信号刺激的是[③] 上的感光细胞。
    (2)光周期信号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属于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其效应器是 。
    (3)褪黑素分泌后直接进入松果体内的 ,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以调整睡眠,这属于 调节。
    (4)深夜经常玩手机会导致图一眼球内的[①] 过度变凸,造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 加以矫正。由图二可知,该行为还会 (填“促进”或“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进而影响睡眠。
    【答案】(1)视网膜(2) 反射弧 松果体(3)毛细血管 激素(4) 晶状体 凹透镜 抑制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图一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图二白天褪黑素分泌较少,晚上褪黑素分泌较多,特别是凌晨3时左右分泌最多。
    【详解】(1)光照变化会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这种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人体眼球中的视网膜上含有感受光信号刺激的感光细胞。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部分;分析图一可知,光周期信号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属于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效应器是松果体。
    (3)褪黑素是一种激素,分泌后直接进入松果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褪黑素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这属于激素调节。
    (4)深夜经常玩手机会导致眼球内的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眼,近视眼可通过佩戴凹透镜矫正;由图二可知,光线强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所以深夜玩手机导致进入眼内光线较强,抑制松果体分泌活动,进而影响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除管控手机外,还要按时作息。
    31.(12分,每空2分)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科研人员在连续喂养大鼠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 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 只。
    (2)根据图表信息,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 。将实验中C组与 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3)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脏的重吸收作用。而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 进行治疗。
    【答案】(1) 3/三 10(2) 降低 山药多糖可以降低大鼠的血糖浓度 D(3)胰岛素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胰岛素的作用: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详解】(1)对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应均分成三组,每组10只。因此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10只。
    (2)由表可知,A组表示正常大鼠,血糖浓度正常,B组表示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过高。C组表示灌服山药多糖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组表示灌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实验中A组为对照组。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变量是有无灌服山药多糖,可得出结论: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C组与D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且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浓度接近正常水平。
    (3)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在尿中出现葡萄糖,即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
    姓名:***
    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
    证件号:44***************
    血型(初筛):AB型 献血种类:全血
    献血量:300mL
    献血编码:02010190****
    组别
    大鼠类型
    处理方式
    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B
    糖尿病大鼠灌
    服生理盐水
    C
    糖尿病大鼠
    灌服山药多糖
    D
    糖尿病大鼠
    灌服降糖药物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辽宁卷)-生物(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辽宁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节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生物(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生物(全解全析),共22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安徽卷)-生物(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安徽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