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能够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物质,提高科学素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了解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3.认识碳酸氢铵及其受热分解,了解酒精灯和试管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1.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了解化学的成就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主要方式。
【重点】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酒精灯和试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酒精灯和试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实验器材】
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烧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带铁夹的铁架台、试管、碳酸氢铵样品、药匙、酒精灯、酒精、手帕、酚酞、石灰水、滤纸、火柴。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也就是说,化学转动世界。
PPT展示化学的发展:火 我国的火药、造纸术、瓷器的烧制;冶金技术:司母戊鼎、战国时期的冶铁炼钢。
我国古代的炼丹术---西方国家的炼金术,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从现代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研究物质。
PPT展示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关系图片:如布料、化妆品、饮料、塑料制品;能源:汽车、飞机、火箭;材料:纳米材料、储氢材料、半导体材料、钛合金等;农药、医药等,展示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思考与交流】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推荐使用中国的传统厨具——铁锅,
你知道铁锅相对于其他烹饪用具有哪些优势?
学生思考交流,课堂上大胆回答。
结论:铁锅在高温下会有少量的铁元素渗入到食物中,起到补铁的作用,预防缺铁性贫血。
2.“吸烟有害健康”是一条随处可见的宣传语。吸烟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什么危害?这些危害又是如何造成的?
学生交流讨论,分组给出答案。
结论:烟草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40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尼古丁:使人上瘾;焦油:诱发异常细胞生成癌变;一氧化碳:降低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让学生分析“水变油”、“点石成金”,是否合理?
学生讨论给出结论。
教师解释:水的化学式H2O,油所含的主要元素为碳元素和氢元素。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金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为Au,物质所含元素不同,不可能实现这样的转化。化学可以帮助我们破除谣言和谎言。
4、实验一 加热碳酸氢铵
材料展示:在一个南方农村的小仓库里,堆放了一批袋装的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管理员发现仓库里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有些化肥袋里的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可是却没有发现化肥洒在地上,也没有人进仓库开袋取用。这是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分析:季节:夏天,很热;潮湿。
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
仓库里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有些化肥袋里的碳酸氢铵变少了。
学生交流讨论原因。
教师引导,给出猜想:猜想1:升华
猜想2:发生了化学反应
进行教师演示实验:出示仪器:三脚架、蒸发皿。
教师讲给蒸发皿的使用方法:材质为陶瓷,耐高温,直接加热,加热后要放在石棉网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以免烫坏桌面。
连接仪器。展示碳酸氢铵样品,让学生尝试问其气味,观察颜色状态。
教师强调气味和味道的描述,和五官的关系。
学生描述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是一种________色的__________态的物质,有刺激性气味。
加药品,加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给出实验现象的描述。
现象:1、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如图1,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图1 图2
如何检验碳酸氢铵生成的产物呢?进行试验装置的改进。
如图2,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教师介绍橡皮塞、玻璃导管,试管的固定方法。
将试管从底部慢慢深入铁架,固定在离管口1 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思考: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结论:防止管内的稀释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目的: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问:刚开始烧杯内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吗?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不是,是装置内的空气。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
按照图2装置进行实验的现象为: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给出结论。
现象: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减少,管口有水珠生成,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水,氨气和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 加热 氨气+水 + 二氧化碳
教师讲解读法:箭头读生成了,加号读作和。
符号表达式:NH4HCO3 加热 NH3+H2O + CO2
教师讲解:左边是反应物,箭头表示生成,箭头上注明反应条件,箭头右边是生成物。
要求学生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
讨论:你认为保存碳酸氢铵化肥要注意些什么?_____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______
板书设计: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 铁锅在高温下会有少量的铁元素渗入到食物中,起到补铁的作用,预防缺铁性贫血。
2.“吸烟有害健康”是一条随处可见的宣传语。
烟草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40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尼古丁:使人上瘾;焦油:诱发异常细胞生成癌变;一氧化碳:降低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3、碳酸氢铵分解
蒸发皿加热:现象:1、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试管加热的现象: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减少,管口有水珠生成,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水,氨气和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 加热 氨气+水 + 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NH4HCO3 加热 NH3+H2O + CO2
保存碳酸氢铵化肥: 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课堂小练:
1.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
C.保温性能好 D.生铁导热性能最好
2. 下列不属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现象是 ( )
A.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B.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
C.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
作业:练习册1-2页。
课后反思:
课题: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作用,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化学的成就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体验化学的科学美,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
【重难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培养为服务于社会而努力学好化学的责任意识。
【实验器材】
食盐水、锥形瓶、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乳胶管、铁丝网、烧杯、稀盐酸。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课前预习:
锥形瓶的使用方法:
锥形瓶(beakerflask)一种化学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由德国化学家理查·鄂伦麦尔(Richard Erlenmeyer)于1861年发明。外观呈平底圆锥状,下阔上狭,有一圆柱形颈部,上方有一较颈部阔的开口,有时可用由软木或橡胶制作成的塞子封闭。瓶身上多有数个刻度,以标示所能盛载的容量。
注意事项
(1)注入的液体最好不超过其容积的1/2,过多容易造成喷溅。
(2)加热时使用石棉网(电炉加热除外)。
(3)锥形瓶外部要擦干后再加热。
(4)使用后需使用专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并进行烘干,保存在干燥容器中。
(5)一般情况下不可用来存储液体。
(6)震荡时向同一方向旋转。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
碳酸氢铵是一种 色 体,用试管加热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由此可知: 碳酸氢铵受热时 ( 填“有”或“没有” ) 新物质生成。
碳酸氢铵在常温下就 能分解。
请解释碳酸氢铵最好是随用随买的道理:
新课导入: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展示氮气的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沸点低。
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难与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我们了解了氮气的性质,那么氮气有什么用途呢?
用途:a.用作灯泡的 (主要是白炽灯内填充氮气,如果灯泡中含有空气,则钨丝容易被氧化而烧断,如果被抽成真空,钨丝就容易被气化而断)
b.液氮(液态的氮气)用于医疗手术(冷冻细胞,杀伤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
c.用作粮食和瓜果的 (氧气含量少,减缓呼吸作用,保持新鲜)
d.用于制造 (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作原料制得氨气,氨气可用于产生氮肥)
PPT展示氮气的用途:
钢铁的使用十分普遍,但世界上每年有将近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的钢铁因锈蚀而损失。
〖观察与思考〗实验二:铁的锈蚀(P5)
教师讲解锥形瓶的用法:玻璃仪器,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放在石棉网上,一般用来盛放液体。锥形瓶外部要擦干后再加热。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交流讨论。
现象: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右边烧杯内红色水柱上升
思考: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原因:铁丝生锈消耗了锥形瓶内空气当中的气体——氧气,导致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红色的墨水从导管导吸进试管。
说明:①红墨水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②浓食盐水的作用:加快铁丝生锈。
思考并讨论:1、日常生活中使用铁制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持干燥。
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1)表面涂上保护膜
(2)组成耐腐蚀合金
(3)保持干燥清洁
(4)采用塑料等材料
思考:2.现代社会,廉价、耐用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来替代铁制品,但同时也造成了什么样的环境污染?
白色污染。
思考:化学还带来了什么环境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在引起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益处。
教师PPT展示: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我国古代四大化学工艺: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和瓷器的烧制。
现代新型材料:光导纤维、半导体材料、钛合金等。
讲解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板书设计:
一·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常温下很稳定
用途: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氮气和氢气作原料制得氨气,用于生产氮肥 ,
氮气可用 作灯泡 的填充气 ,
氮气可以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二·铁生锈实验
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棕色,导管中液面上升
结论:
1·铁生锈时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减小。
2·盐水条件下铁生锈更快。
总结与反思: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隔水,隔空气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教具准备,授课教案,图片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共3页。
化学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