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9425/0-17199375214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9425/0-17199375215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9425/0-17199375215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烟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与情感寄托。下列关于烟花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开采硝石B.研磨硫磺
C.混合装筒D.燃放烟花
二、单选题
2.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三、单选题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C.空间站可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其中负极产生氢气
D.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等
四、单选题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B.稀释浓硫酸
C.倾倒一定体积的水D.溶解固体
五、单选题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B.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最大,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C.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航空航天等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没有使用价值
六、单选题
6.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取火方式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钻木取火——“钻”为取火提供了热量
B.火折子——吹气可燃是因为吹气过程为燃烧提供了助燃物
C.火柴划——划动摩擦的过程要放热,提高了火柴的着火点
D.打火机——转动出气阀调节燃料的量,可以调节火苗大小
七、单选题
7.烟台西牟香椿鲜香醇美,有300多年的历史。香椿芽中富含的谷氨酸()有降低血压,健脑等功效,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谷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谷氨酸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C.谷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D.谷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八、单选题
8.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九、单选题
9.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品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模型与推理:碱中含有,所以是碱
C.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和,则R中一定含C、H、O元素
D.探究与创新:红砖粉是否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只需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一十、单选题
10.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该反应可减少的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
一十一、单选题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一十二、多选题
12.将ag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到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部分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和
B.滤渣的质量可能大于ag,也可能等于ag
C.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最多可达四种
D.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
一十三、单选题
13.图中甲是和的溶解度曲线,乙是对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烧杯Ⅰ、Ⅱ、Ⅲ中,只有Ⅱ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烧杯Ⅱ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
D.烧杯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烧杯Ⅰ中的大
一十四、单选题
14.下列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合理的是( )
A.对比左盘烧杯内两种药品混合前后托盘天平是否平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通过检验试管a、b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验证水是氢、氧元素组成的
C.对比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验证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D.对比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是否生锈,验证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十五、多选题
15.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反应中相关量的关系。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一十六、填空题
16.随着社会进步,饮食、环境、材料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舌尖上的化学】校园餐厅是同学们的“能量补充站”,下表是学校提供午餐的营养成分表。
(1)午餐的营养成分表中,未涉及的营养素有_________种。
(2)合理膳食可增强体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鱼片含有丰富蛋白质
B.淀粉可分解为氨基酸
C.适度补充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环境中的化学】(3)废旧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因此废旧干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_______垃圾箱(填字母代号)。
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
【材料中的化学】(4)户外净水器过滤装置中的碳纤维滤芯与活性炭的作用相同,但净水效果更好,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航母舰载机的玻璃钢雷达罩属于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生活中的化学】(6)露营烹饪食物常采用便携的卡式炉作为热源,炉中的小型燃料瓶中加压储存有液态丁烷(),打开开关时,液态丁烷汽化喷出,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
一十七、填空题
17.《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1)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新型材料氮化铝(),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氢能源汽车是通过氢气和氧气为原料的燃料电池产生电力,并以电力推动汽车。
①中国自制氢能源汽车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氢能源汽车中常用储氢材料锆合金储存氢气。锆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锆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已知氧化锆的化学式为,则相同价态的氯化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钻()是生产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的重要材料。
①钴酸锂()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中,中元素呈+1价,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②钴是一种氢前金属,下列方案中能验证银、钴、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是研发超级电容器电极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备的流程如图。
过程1中碱式碳酸钴与稀盐酸反应,除了还生成了__________;过程2中化学反应为,用50g溶质质量分数26%的溶液,理论上可以制备的质量是_______g。
一十八、填空题
18.用火力发电的废弃物制取化肥,其流程如下图。
【提示】①氢氧化钙在580℃时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碳酸钙的分解温度为898℃。
(1)煤炭与天然气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由图2分析,“氧化焙烧”的最佳温度约是__________,此温度下焙烧涉及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a.
b.________________。
(3)钾长石加入前需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所得化肥能够增强植物抗病虫和________能力,其溶液pH为9.6,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5)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和都属于复合肥
b.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应合理使用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硫酸铜和纯碱配制波尔多液
一十九、填空题
19.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化工生产中通常以从海水中获取的粗盐(只含可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的操作为___________,步骤①中不能用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
(2)步骤②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填名称),溶液X中的溶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
二十、实验题
20.氧气、二氧化碳在急救、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利用装置A,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b”或“c”)端进入。
②实验结束后,从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下列操作步骤:①过滤②洗涤③溶解④干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数字编号)。为检验二氧化锰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写试剂化学式),观察现象即可。
(2)氧疗能起到较好的呼吸支持作用,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如右图中1.0版所示,利用饮料瓶、吸管等废旧物品制作简易供氧器。
①通过观察1.0版洗气装置中的_______现象判断氧气的流速。
②简易供氧器的迭代优化,从使用角度考虑,优化后3.0版供氧器的优点_______(写一点即可)。
【二氧化碳的制取】(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若用B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为制取二氧化碳,需将6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至9%,所加蒸馏水(密度为1g/mL)的体积为_______mL,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
二十一、实验题
21.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可视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对
①与
②与
③与三种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一】(1)通入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___,能说明与发生了反应。
(2)证明试管中与是否发生反应的方法_______(写一种方法,描述产生的现象)。
【实验二】为使实验过程“可视化”,常温下,老师利用了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
(3)由图乙可知,图甲滴定管中的Y溶液是________(选填“溶液”或“稀盐酸”)。b点溶液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图乙、图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图乙中c点表示的溶液中和微粒数目相同
B.据图丙分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取图丙中d点的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会产生气泡
(5)如图是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略去),则反应前的“b”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
【归纳反思】(6)对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证明反应发生的方法,常见思路是:一是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二是证明____________;也可通过是否有热量变化来判断。
【拓展迁移】(7)将40g10%的溶液与40g10%的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______色。
二十二、实验题
22.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学习小组为探究其是否变质,并进行处理及回收,开展了以下项目式活动。(已知溶液呈中性)
【理论分析】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已经变质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一】利用物质与盐反应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2)进行如下实验:
【活动二】利用物质与酸反应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3)利用图1装置向样品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图2中的曲线______(填“a”或“b”)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活动三】利用物质的溶解性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如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酒精中的部分溶解度)
(4)取10g样品溶液蒸发,将所得固体全部放入温度为40℃的10g酒精中,充分振荡,固体_________,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且部分变质。
【活动四】将该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并回收
(5)同学们设计如图实验方案,回收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①取全部样品,向其中滴加适量的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得到滤液。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二十三、实验题
23.小红同学在厨房里发现一包果蔬洗盐。她查阅资料得知以下信息:
①果蔬洗盐有柠檬酸型和碳酸氢钠型两种
②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中可以迅速分解,葡萄种植过程中的农残以碱性物质为主
③20℃,和饱和溶液的pH分别为11.6和8.3。
【用盐】(1)针对使用有机磷的果蔬应该用________型的果蔬洗盐。
【鉴盐】(2)小红同学计划用铁钉或铜丝鉴别这包果蔬洗盐是碳酸氢钠型还是柠檬酸型。
【找盐】(3)已知: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的成分中含有氯化钠,可能存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20℃,小红同学取样加少量水溶解形成饱和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是10.8,则样品中________(填“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碳酸钠。
【配盐】(4)为配制果蔬洗盐,化学老师定量研究果蔬洗盐成分的实验如下:
第1步:精确称取质量为10.00g的样品。
第2步:将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45g。
第3步:取剩余固体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称得反应前后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分别为779.63g和777.21g。
此过程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依据上述实验和数据回答:
①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缺少装置B,对测定氯化钠质量的影响是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实验结束前不断向装置内压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样品中含有_______g,_______g。
二十四、计算题
24.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化肥,某同学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含有硝酸钙和硝酸铵)进行如下实验:取9.0克化肥样品溶解于41.0mL蒸馏水中,然后分5次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化肥中其他成分易溶于水,并且不会与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如表。
(1)第五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沉淀没有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
(2)计算化肥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开采硝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研磨硫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混合装筒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选项说法错误;
B、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选项说法正确;
C、空间站可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其中负极产生氢气,选项说法正确;
D、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等,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溶解固体的时候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不能用温度计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最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且能供给呼吸,因此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航空航天等,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钻木取火,“钻”进行了摩擦,摩擦的过程要放热,“钻”为取火提供了热量,故A正确;
B、火折子,吹气可燃是因为吹气过程为燃烧提供了助燃物氧气,故B正确;
C、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C错误;
D、打火机,转动出气阀调节燃料的量,可以调节火苗大小,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谷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个谷氨酸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一个谷氨酸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谷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9)≠5:9,故选项说法错误。
D、谷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9):(16×4):(14×1)=60:9:64:14,则谷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品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正确;B、碱中含有,但不是碱,是盐,故B不正确;C、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和,则R中一定含C、H元素,不一定含0元素,故C不正确;D、红砖粉是否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需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和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B、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该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氧元素化合价是-2,反应后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是0,该选项不正确。
D、该反应可减少,的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粗盐中的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分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故A正确;
B、适量的溶液与杂质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即为氯化镁溶液,故B正确;
C、稀盐酸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钠会对验证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产生干扰,故C错误;
D、假黄金(铜锌合金)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气泡,真黄金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正确。故选:C。
12.答案:AD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B
解析: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而氯化钡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图示中金属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用于验证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浓度有关,故C错误;
D、图示中左边试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会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会生锈,二者对比只能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无法验证铁生锈与水有关,故D错误;故选:B。
15.答案:AB
解析: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部分氢氧化钙溶解,溶质质量增大,装置溶质质量小于原溶质质量,该选项正确。
B、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气体质量相等,最终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铁多,该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钡和硫酸、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即开始就产生沉淀,该选项不正确。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小,因此二氧化锰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B。
16.答案:(1)2
(2)B
(3)C
(4)吸附色素和异味
(5)复合材料
(6)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间隔增大
解析:(1)由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表可知,自热米饭中含蛋白质、油脂、糖类、无机盐,未涉及维生素、水两种;
(2)A、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中富含蛋白质,故鱼片中含有蛋白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淀粉可分解为葡萄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油脂是备用能源,适度补充油脂,有益身体健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3)A、可回收物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五类,不符合题意;
B、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不符合题意;
C、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存贮,由环保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等,故废旧干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符合题意;
D、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不符合题意。
(4)户外净水器过滤装置中的碳纤维滤芯与活性炭的作用相同,但净水效果更好,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5)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与塑料复合而成,航母舰载机的玻璃钢雷达罩属于复合材料;
(6)打开开关时,液态丁烷汽化喷出,其微观解释是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间隔增大。
17.答案:(1)
(2)①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②40;
(3)①+3
②A
③和;9.3
解析:(1)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新型材料氮化铝(),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气体为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中国自制氢能源汽车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
②锆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原子序数=质子数,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因此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已知氧化锆的化学式为,锆元素为+2价,则相同价态的氯化锆的化学式是;
(3)①钴酸锂()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中,中元素呈+1价,氧元素为-2价,则元素的化合价为+3;
②钴是一种氢前金属,而铜、银的活泼性小于氢,因此钴与硫酸铜反应得到硫酸钴和铜,银与硫酸铜不反应,下列方案中能验证银、钴、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
③过程1中碱式碳酸钴与稀盐酸反应,根据质量守恒规律可知,除了还生成了和;过程2中化学反应为,用50g溶质质量分数26%的溶液,理论上可以制备的质量是x,,。
18.答案:(1)不可再生;
(2)850℃;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抗倒伏;不能
(5)bc
解析:
19.答案:(1)过滤引入新杂质硝酸根离子,形成硝酸钠,不能除去
(2)碳酸钙、碳酸钡;、、
(3)
(4)氯化钠
解析:(1)步骤①能将固液分离,则步骤①中的操作为过滤,步骤①中不能用代替,原因是引入新杂质硝酸根离子,形成硝酸钠,不能除去;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则步骤②得到的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钡,溶液Ⅰ中的溶质有、生成的和过量的;
(3)由流程图可知,步骤④发生的反应时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流程图可知,氯化钠、氯气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使用。
20.答案:(1)①c
②:③①②④;
(2)①长导管口气泡的冒出速率
②能使氧气更顺畅的进入洗气装置(合理即可)
(3);能控制反应速率
(4)180;BFEC
解析:
21.答案:(1)润湿的紫色石蕊纸片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纸片不变色
(2)取A中溶液少量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溶液;、、溶液的pH由小于7变成大于或等于7
(4)BC
(5)
(6)有新物质生成
(7)红
解析:
22.答案:(1)
(2)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b
(4)部分溶解
(5)①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写化学式不得分)引流
②大于
解析:
23.答案:(1)碳酸氢钠型
(2)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水溶解,再加入铁钉
②无明显现象
(3)一定有
(4)①防止水蒸气随着二氧化碳排出;偏小
②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③2.62;4.2
解析:
24.答案:(1)硝酸钙反应完全
(2)27.1%
解析:(1)硝酸铵不能和碳酸钠反应,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次加入20.0g碳酸钠溶液,生成1.0g碳酸钙沉淀,第4次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五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沉淀没有增加的原因是硝酸钙反应完全;
(2)解:设化肥样品中硝酸钙的质量为x。
化肥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答:化肥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27.1%。
A化学与资源、材料
B化学与健康
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②塑料、橡胶、水泥都属于高分子材料
①合理使用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
②氟、铁、钙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发现
①用硝酸铵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
②聚乙烯能做食品包装袋
①拉瓦锡把天平引入实验发现空气的组成
②道尔顿和门捷列夫得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加适量的溶液,过滤
C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加稀硫酸
营养素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钠
钙
每份含量
29.6g
23.5g
104.7g
814mg
130mg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样品滴加过量溶液,观察到________(填现象,下同)。
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②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在酒精中的溶解度/g
物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17.3
不溶
40℃
40
不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这包果蔬洗盐不是柠檬酸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溶液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沉淀的总质量(g)
1.0
2.0
3.0
4.0
4.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五四制)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综合应用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