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
    • 学生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01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02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03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01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02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复习专题06诗歌鉴赏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复习专题06诗歌鉴赏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考点聚焦
    1、诗歌内容理解
    2、诗歌的情感理解
    3、诗歌的炼字
    4、诗句画面描绘
    5、诗歌的表现手法
    中考考点聚焦
    考点1:诗歌内容情感理解
    诗歌的内容是中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点,包括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
    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
    【例】(2023·湖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①闲居赠裴秀才迪②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
    (《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注释】①辋川:水名。②裴迪:诗人,王维好友。③潺湲:指水缓缓流淌。④接舆:指楚国人陆通,这里比裴迪。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
    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闲居”之情的。
    【答案】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每天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颔联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闲适。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独见匠心。尾联引用陶渊明和楚狂接舆的典故,并将自己与友人比作他们两人,生动刻面了诗人狂放的隐者形象,表达与朋友在辋川闲居之乐。
    考点2:诗歌的炼字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例】(2023·山东菏泽)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风·书所见
    张可久
    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
    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
    【答案】“闹”字赋予柳叶以人的青苔和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按照“解词+手法分析+代入句中分析表达效果”的模式进行分析。
    “柳叶微风闹”的意思是柳叶在微风中嬉闹着。“闹”字形容柳叶,赋予柳叶以人的青苔和动作,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柳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表达了诗人陶醉于美景中的愉悦心情。
    考点3:诗句画面描绘
    古诗词画面描绘题是中考语文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看似不难,学生都有话可写,但答题结果却不够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忽略某些答题要素,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例】(2023·湖南湘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②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③,微躯④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堂上:一作“梁上”。③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④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解答此类试题,要在反复阅读诗歌、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诗
    考点4:诗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艺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铺陈)、比兴、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联想、想象、象征等等。
    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表达技巧,把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中的抒情方式、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对比、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伏笔照应、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渲染环境、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等等。
    《关雎》
    【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主旨】
    本诗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赏析】
    1.开篇写“关关雎鸠”有何作用?(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首句。)
    使用比兴手法,以水鸟成双和鸣比喻男女纯洁爱情,渲染和谐的气氛,引出下文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爱慕和追求,奠定了情意绵绵的风格和基调。
    2.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①“悠哉悠哉”使用心理描写和反复的修辞,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绵绵情思。
    ②“辗转反侧”使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思念而不可得的焦灼心理,侧面表现出思念之深。辗转既是双声词又是叠韵词,使诗歌和谐悦耳,增加了韵律美。
    3.“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是现实描写吗?有何作用?
    这两句是虚写,是主人公对未来的想象。
    “情到深处易生幻。”这种设想描绘了主人公与心上人相处时的愉快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富有浪漫情调,进一步表现了诗歌的爱情主题。
    4.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首爱情诗写对心上人的思念和追求,整个过程美好但不低俗,恰到好处,这是“乐而不淫”;这首爱情诗还写了对心上人的相思之苦,这种苦令人惆怅但不至于沉沦,表现出淳朴、健康的风貌,这是“哀而不伤”。
    《蒹葭》
    【文学常识】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此外,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
    【主题思想】
    本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
    【诗歌鉴赏】
    1.诗歌每章开头都写景,有何作用?
    ①以蒹葭点明季节,同时以白露的变化暗示时间推移,描绘出一幅露凝霜结晚秋图,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惆怅落寞心情。
    ②托物起兴,引起下文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
    ③形成重章叠句的结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2.诗歌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她的身影却无处不在,作品是如何表现这种效果的?
    ①用白露“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的变化,暗示主人公追求时间之长;
    ②用在水“一方”到“湄”再到“涘”,侧面表现伊人行踪不定、飘缈难寻;
    ③用道阻“且长”到“且跻”再到“且右”,渲染主人公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和坚定执着。
    3.诗歌的中心意象是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歌的中心意象是“伊人”,象征着意中人、贤才、爱情、理想等可望而难得的美好事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写作背景:姓杜的少府(县尉的别称)将到四川去做官,两人即将远隔万水千山,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送别诗。
    【主题思想】
    诗人以全新的视角,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1.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炼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表现了送别之地的雄伟气势,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
    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海内”与“天涯”相对,对仗工整自然,写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和苦闷的道理,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主题思想】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表达了诗人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宽广胸怀。
    【诗歌鉴赏】
    1.(从炼字角度)赏析本诗的第一段。
    ①“怒号”使用拟人的修辞,突出风势之大;“卷”和“三重”突出受风害之重;“飞”“洒”“挂罥”“飘转”和“沉”等动词,细致描绘了屋破茅飞的画面。
    ②渲染了悲惨的气氛,烘托了作者焦灼、痛苦的心情。
    2.作者“归来倚杖自叹息”,试分析作者在叹息什么。
    ①叹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
    ②叹他人:还有无数穷苦人也有类似处境;
    ③叹国家:战乱何时才能平息。
    3.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使用环境描写,描绘了云天变色、大雨将至的画面,渲染了黯淡阴冷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凄凉忧愁的心情,为下文屋漏床湿做铺垫。
    4.如何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长夜有何深层含义?)
    “长夜”句意双关,既指令诗人难以入睡的漫漫寒夜,又指“安史之乱”后黑暗混乱的国家状态。
    5.最后一段(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以及庇护万民的崇高理想。
    《卖炭翁》
    【写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白居易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因此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主题思想】
    这首叙事诗,没有直接议论,而是通过讲述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和控诉。
    【诗歌鉴赏】
    1.赏析“心忧炭贱愿天寒”。
    ①使用心理描写,用同情的口吻,刻画了卖炭翁明明衣着单薄却希望天气寒冷的矛盾反常心理;
    ②展现了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求生的劳苦百姓的悲惨处境,侧面表现了社会的黑暗。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有何作用?
    使用设问的修辞,表明老翁烧炭的目的,突出了炭对老翁的极端重要性,为下文揭露宫使抢炭的罪恶行径做了有力铺垫。
    3.赏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①“一尺雪”从正面写出雪之大;“晓”字突出老翁出门之早;“辗”字暗示牛车之重,突出老翁冰上赶路运炭的艰辛;“牛困人饥日已高”表明路途遥远和赶路时间长;“泥中歇”表明老翁的疲累和悲惨处境。
    ②为下文揭露宫使抢炭的罪恶行径做了有力铺垫。
    难点一: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一、看题目,揣摩内涵信息
    诗歌的题目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作用,有时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所以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二、看注释,提取暗示信息
    注释往往是对诗歌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关键字词的介绍,它的存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可以说,注释就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暗示。
    介绍写作背景,往往是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
    解释相关诗句,往往是暗示本诗的用典、寓意或意境;
    介绍作者,往往是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特点,或主旨;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往往是降低阅读的难度。
    三、看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通过把握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许多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等。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就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在外,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末期、朝代已亡),则要考虑悲愤(悲叹)国势之情,或收复失地之心等等。
    四、明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明确了意象的特定含义,也就容易明白作者在诗中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知典故,恰当取其意义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一般来说,作者使用典故,常常是借典故的特定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的目的就是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反用就是反用原典的意义。
    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关注诗歌的表达方式。
    在常见的表达方式中,议论和抒情往往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起来比较容易,这样的分数是绝对不可以丢的。
    七、看题材分类,体悟思想感情
    写景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挣脱羁绊、心灵自由;日月常存、韶光易逝;无比热爱、田园风光;喜爱农村、淳朴民风
    咏物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恬淡闲适;失意潦倒、壮志难酬
    思乡诗:思念亲人、思乡怀远、怅惘失落;独在异乡、羁旅情愁
    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时伤乱;借古赞今、国运昌盛;凭吊古人、感慨自身
    战争诗:保家卫国、豪情满怀 ;厌恶战争、表达苦难
    边塞诗: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征战沙场、赤胆忠心
    送别诗:送别友人、难舍难分或别后思念;赞誉友人、志向高洁;向往友人、恬淡隐居
    抒怀诗:闺中怨妇、思念丈夫;人生境遇、凄凉失意;曲高和寡、不趋流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与民同乐、快意欢欣;厌弃官场、向往隐居
    爱国诗:忧国忧民、感怀担心;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英雄末路、国运危亡。
    难点二:鉴赏诗歌“炼字”艺术
    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3.数量词
    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
    4.副词
    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
    5.叠词
    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此外,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使诗歌生动形象。
    【答题步骤】
    (1)关注意义,首先解释该词的本义,然后解释在句子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辨析手法,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果有),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
    (3)挖掘感情,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难点三:画面描绘题答题思路
    解题思路:三定一想
    1.定调(宏观)
    诗词中的总体感情基调、格调、色调、主题、主旨、感受等:早春清新;
    2.定物(聚焦)
    找出描写到的体现感情基调的所有意象(景物)
    3.定点(聚焦)
    找出这些意象(景物)的特点并修饰。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修饰语从原文找或者加以想象);
    4.想象(发散)
    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特别注意】
    描绘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绘画面,要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
    真题感知
    1.(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赏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问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吏呼一何怒”,从“呼”“怒”中可见差役凶横残暴的形象。
    C.诗人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不满那场平叛战争。
    D.这首古体诗主要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比较强的抒情色彩。
    (2)从整首诗看,你觉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句中的人物“泣”的原因是什么?从“如闻”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样的形象呢?
    2.(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叙事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对卖炭翁情感态度的词语是 。
    (2)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的“苍苍”意思为“茂盛的样子”,有同学据此推断出“两鬓苍苍十指黑”中“苍苍”描写的是卖炭翁头发长得茂密。你是怎么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3)下面是根据本诗部分内容改编的微剧本片段。请根据题目要求,在横线处补充内容。
    (2024·广西玉林·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表现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
    B.“君子好逑”写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向往,希望她能成为自己理想的伴侣。
    C.诗中的人物是有修养、有高雅兴趣的“君子”和有美好内心的贤良“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婚姻理想。
    D.这首诗和《蒹葭》一样,都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借大自然的景物起兴,直接抒发对心中理想对象的强烈思念和执着的追求。
    4.《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请结合诗中女子劳动的内容说说这种形式的作用。
    (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下列诗句中与画线句营造的氛围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6.小秦在对已学古诗词进行分类时,将本诗放入《愁思·失意》一册,你认为是否合适?请回顾全诗内容,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2024·陕西汉中·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为了帮助文化交流团的成员更好地理解本诗,同学们制作了下面的阅读提示表,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8.雯雯在阅读《经典常谈》后表示,书中说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提升专练
    (23-24八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首联既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赴任之地,又为全诗奠定了 的基调。
    10.这首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3-24八年级下·河南南阳·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B.“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C.“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D.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1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隐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徒”字有何表达效果?
    (2024·湖北孝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①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诗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在友人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3.读这首诗,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与“抱村流,”写法相同的诗句是“ ”,这样写的妙处是: 。
    14.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一想,①这两首诗写出了诗人彼时的什么愿望?②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之处?(①②两问,任选一问作答)
    (2024·北京石景山·一模)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先叙述卖炭翁生活的① ,接着讲述他专选冰雪天去长安城卖炭,希望能卖个好价钱,结果却遭到② ,一车炭最终仅换得少许纱绫。
    16.好故事离不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刻画人物形象又离不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从诗中选择两句精彩的细节描写,分析其对刻画卖炭翁形象所起的作用。
    (22-23八年级下·陕西安康·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两个叹号有什么作用?
    18.请联系全诗内容,谈谈你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
    (2024·山东济南·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①下冰初结,洛阳陌上②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释:①天津桥:即洛桥。②陌上:即路上。东西走向小路即为“陌”。
    19.下列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突出一个“望”字,由远到近,场景不断变换,视线逐步开阔。
    B.“人行绝”的“绝”字,既描绘诗人所见之景,又传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C.“榆柳萧疏”描绘了秋冬之际树木的凋零之景,为诗歌增添了萧瑟的氛围。
    D.全诗语言含蓄隽永,通过意象的不断叠加,营造出丰富的诗意空间。
    20.前人曾说“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请结合全诗,说说结尾一句“奇”在何处?
    (2024·江西鹰潭·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①。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徂徕:山名。后来是指生长栋梁之才的大山;也是借指来去往复。亦作“徂来”。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李白和杜甫依依不舍,别离前两人一起尽情游览了鲁郡地带的名胜古迹。
    B.颔联“何时”表明李白不忍离别,而“重”又表明李白希望离别后能尽快重逢的迫切心情。
    C.颈联以动写静,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
    D.尾联以“飞蓬”喻指李白和杜甫,想象离别后各自飘零远逝的境况,更写出此时两人难舍难分。
    22.诗中多次借酒抒情,请结合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联作简要分析。
    (2024·四川乐山·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①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①淮阳,指西汉汲黯因进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作此诗时,被贬为黄州刺史。②求欢:指饮酒。
    2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用典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有笼盖全篇的作用。
    B.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寥寥七字,勾勒出天寒岁暮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客人形象。
    C.第三句虚实结合,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虚写梨花,实写积雪。
    D.最后一句以反问结尾,不仅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感叹沉重有力,凝聚着复杂的思想情感。
    24.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2024·山东菏泽·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枕上述梦
    [南宋]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褠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②非所恨,咿嘤床箦③死堪羞。
    注:①褠:直袖单衣。②侯:封侯。③床箦:床席
    25.请概述本诗首联中“渔舟”意象的意蕴。
    26.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诗颈联“急”“开”两字的表达效果。
    目录
    考点聚焦:核心考点+中考考点,有的放矢
    重点速记:知识点和关键点梳理,查漏补缺
    难点强化:难点内容标注与讲解,能力提升
    学以致用:真题感知+提升专练,全面突破
    剧本
    题目
    日已高,市南门外。这时“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卖炭翁挣扎着起身,揉了揉昏花的双眼。
    卖炭翁:(不安、疑惑、欣喜)这来的是谁?(马蹄声渐近)
    卖炭翁:(恐惧、害怕)啊!怎么是他们!
    黄衣使者:( ① )皇上命我等来征收你的炭!
    白衫儿:(得意洋洋地拿出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在牛角上)喏,给你的炭钱。
    卖炭翁:(无奈绝望地瘫倒在地、眼角流下泪水) ②
    牛角上的那抹红绫,在风雪中舞动,在白雪的映照下特别的鲜红。
    (1)根据情景,在① 处填一个描写黄衣使者神态的词语。
    (2)根据情景,在② 处填补人物对白
    场景
    狂风袭屋茅草翻飞
    群童抱茅倚杖叹息

    广厦千万不动如山
    情感
    痛惜、焦急

    愁苦、忧思
    坚定、悲壮
    相关试卷

    暑期复习 专题08 非文学作品阅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复习 专题08 非文学作品阅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复习专题08非文学作品阅读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复习专题08非文学作品阅读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期复习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复习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复习专题07记叙文阅读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复习专题07记叙文阅读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期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复习专题05文言文阅读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复习专题05文言文阅读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暑期复习 专题06 诗歌鉴赏-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