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5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5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5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5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5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5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共24页。
    【例题讲解】
    (1)如图①,Rt△ABC的斜边AC比直角边AB长2cm,另一直角边BC长为6cm,求AC的长.
    (2)拓展:如图②,在图①的△ABC的边AB上取一点D,连接CD,将△ABC沿CD翻折,使点B的对称点E落在边AC上.
    ①AE的长.②求DE的长.
    解:(1)设AB=x cm,则AC=(x+2)cm,∵AC2=AB2+BC2,
    ∴(x+2)2=x2+62,解得x=8,∴AB=8cm,∴AC=8+2=10(cm);
    (2)①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C=∠DBC=90°,DE=DB,EC=BC=6cm,
    ∴AE=AC−EC=4cm;
    ②设DE=DB=ycm,则AD=AB−BD=(8−y)cm,
    在Rt△ADE中,AD2=AE2+DE2,∴(8−y)2=42+y2,
    解得:y=3,∴DE=3cm.
    【综合解答】
    1.如图,在中,,,,在边上有一点,将沿直线折叠,点恰好在延长线上的点处,求的长.
    2.如图,将长方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4),点C的坐标为(m,0)(m>0),点D(m,1)在BC上,将长方形OABC沿AD折叠压平,使点B落在坐标平面内,设点B的对应点为点E.
    (1)当m=3时,点B的坐标为________,点E的坐标为________;
    (2)随着m的变化,试探索:点E能否恰好落在x轴上?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Rt△ABC中,∠C=90°,AC=BC=a,AD是BC边上的中线,将A点翻折与点D重合,得到折痕EF.
    (1)若a=4,求CE的长;
    (2)求的值.
    4.已知,如图长方形中,,,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求的长.
    5.在矩形中,,,点D为边上一点,将沿直线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上的点E处,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D的坐标.
    6.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
    (1)求证:△ABG≌△AFG;
    (2)求∠EAG的度数;
    (3)求BG的长.
    7.(1)如图①,Rt△ABC的斜边AC比直角边AB长2cm,另一直角边BC长为6cm,求AC的长.
    (2)拓展:如图②,在图①的△ABC的边AB上取一点D,连接CD,将△ABC沿CD翻折,使点B的对称点E落在边AC上.
    ①AE的长.
    ②求DE的长.
    8.如图1,在△ABC,AB=AC=10,BC=12.
    (1)求BC边上的高线长.
    (2)点E是BC边上的动点,点D在边AB上,且AD=4,连结DE.
    ①如图2,当点E是BC中点时,求△BDE的面积.
    ②如图3,沿DE将△BDE折叠得到△FDE,当DF与△ABC其中一边垂直时,求BE的长.
    9.如图,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AD=BC=1,AB=CD=5,在矩形ABCD的边AB上取一点M,在CD上取一点N,将纸片沿MN折叠,使MB与DN交于点K,得到△MNK.
    (1)若∠1=70°,求∠MKN的度数;
    (2)当折痕MN与对角线AC重合时,试求△MNK的面积.
    (3)△MNK的面积能否小于0.5?若能,求出此时∠1的度数;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的坐标为,以 A 为顶点的的两边始终与 轴交于 、两点(在 左面),且.
    (1)如图,连接,当 时,试说明:.
    (2)过点 作轴,垂足为,当时,将沿所在直线翻折,翻折后边 交 轴于点 ,求点 的坐标.
    11.综合与探究
    在学习了轴对称变换后,我们经常会遇到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在解答这种问题时,通常会考虑到折叠前与折叠后的图形全等,并利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来研究解决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每个小组剪了一些如图1所示的纸片(,,)并进行探究:
    (1)如图2,“奋斗”小组将纸片沿DE折叠,使点C落在外部的处
    ①若,,则的度数为 .
    ②,,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3,“勤奋”小组将沿DE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求BD的长;
    (3)如图4,“雄鹰”小组将沿AD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连接CE,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D的长.
    12.问题提出
    (1)如图①,在Rt△ABC中,∠ABC=90°,AB=12,BC=16,则AC= ;
    问题探究
    (2)如图②,在Rt△ABC中,∠ABC=90°,AC=10,点D是AC边上一点,且满足DA=DB,则CD= ;
    问题解决
    (3)如图③,在Rt△ABC中,过点B作射线BP,将∠C折叠,折痕为EF,其中E为BC中点,点F在AC边上,点C的对应点落在BP上的点D处,连接ED、FD,若BC=8,求△BCD面积的最大值,及面积最大时∠BCD的度数.
    专题15 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
    【例题讲解】
    (1)如图①,Rt△ABC的斜边AC比直角边AB长2cm,另一直角边BC长为6cm,求AC的长.
    (2)拓展:如图②,在图①的△ABC的边AB上取一点D,连接CD,将△ABC沿CD翻折,使点B的对称点E落在边AC上.
    ①AE的长.②求DE的长.
    解:(1)设AB=x cm,则AC=(x+2)cm,∵AC2=AB2+BC2,
    ∴(x+2)2=x2+62,解得x=8,∴AB=8cm,∴AC=8+2=10(cm);
    (2)①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C=∠DBC=90°,DE=DB,EC=BC=6cm,
    ∴AE=AC−EC=4cm;
    ②设DE=DB=ycm,则AD=AB−BD=(8−y)cm,
    在Rt△ADE中,AD2=AE2+DE2,∴(8−y)2=42+y2,
    解得:y=3,∴DE=3cm.
    【综合解答】
    1.如图,在中,,,,在边上有一点,将沿直线折叠,点恰好在延长线上的点处,求的长.
    答案:CM=
    【解析】
    分析:
    在直角三角形CDM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可求出CM的长.
    【详解】
    解:连接DM
    ∵折叠,
    ∴BM=DM,
    ∵BC=3,AC=4,
    ∴AB=AD==5,
    ∴CD=AD-AC=1,
    在Rt△CDM中,DM2=CD2+CM2
    ∴(3-CM)2=1+CM2
    ∴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的运用,关键是灵活运用折叠的性质解决问题.
    2.如图,将长方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4),点C的坐标为(m,0)(m>0),点D(m,1)在BC上,将长方形OABC沿AD折叠压平,使点B落在坐标平面内,设点B的对应点为点E.
    (1)当m=3时,点B的坐标为________,点E的坐标为________;
    (2)随着m的变化,试探索:点E能否恰好落在x轴上?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3,4);(0,1);(2)点E能恰好落在x轴上,m的值是3,理由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A、点D、点C的坐标和矩形的性质可以得到点B和点E的坐标;
    (2)由折叠的性质求得线段DE和A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到有关m的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
    【详解】
    解:(1)点B的坐标是(3,4)
    ∵ AB=BD=3,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D=45,
    则∠DAE=∠BAD=45,
    则E在y轴上.
    AE=AB=BD=3,
    ∴四边形ABDE是正方形,OE=1,
    则点E的坐标为(0,1);
    故答案为(3,4),(0,1);
    (2)点E能恰好落在x轴上.
    理由如下:
    ∵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
    ∴BC=OA=4,∠AOC=∠DCO=90°,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BD=BC-CD=4-1=3,AE=AB=OC=m.
    如图,假设点E恰好落在x轴上.在Rt△CDE中,
    由勾股定理可得EC===2,
    则有OE=OC-CE=m-2.
    在Rt△AOE中,OA2+OE2=AE2,即42+(m-2)2=m2,解得m=3.
    故答案为(1)(3,4);(0,1);(2)点E能恰好落在x轴上,m的值是3.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
    3.如图,在Rt△ABC中,∠C=90°,AC=BC=a,AD是BC边上的中线,将A点翻折与点D重合,得到折痕EF.
    (1)若a=4,求CE的长;
    (2)求的值.
    答案:(1)CE=1.5;(2)
    【解析】
    分析:
    (1)设CE=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计算即可;
    (2)设CE=y,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y的关系,计算即可.
    【详解】
    解:(1)设,
    ,AD是BC边上的中线,
    ∴CD=2,
    由翻转变换的性质可知,,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则CE=1.5.
    (2)设,
    ∵,AD是BC边上的中线,

    由翻转变换的性质可知,,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则,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解题的关键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等式。进行求解.
    4.已知,如图长方形中,,,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求的长.
    答案:
    【解析】
    分析:
    过点E做于点H,由四边形是长方形和折叠知,再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解:过点E做于点H,
    过点E作
    ∵四边形是长方形
    四边形是矩形
    设,
    由折叠知,

    在中,
    解得,


    又,


    又,

    在中,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长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5.在矩形中,,,点D为边上一点,将沿直线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上的点E处,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D的坐标.
    答案:(-3,-10)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CE,在Rt△CO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E,设AD=m,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m的值,可求得D点坐标.
    【详解】
    ∵矩形中,,,
    ∴,
    ∵将沿直线折叠,
    ∴,
    在Rt△COE中

    设AD=m,则DE=BD=8-m,
    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D2+AE2=DE2,
    即,解得m=3,
    ∴D(-3,-10).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与折叠问题,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中点的特点.
    6.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
    (1)求证:△ABG≌△AFG;
    (2)求∠EAG的度数;
    (3)求BG的长.
    答案:(1)见解析;(2)45°;(3)BG=2.
    【解析】
    分析:
    (1)利用翻折变换对应边关系得出AB=AF,∠B=∠AFG=90°,利用HL定理得出△ABG≌△AFG即可;
    (2)由(1)可得∠FAG=∠BA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AF=∠DAF,继而可得∠EAG=∠BAD=45°;
    (3)首先设BG=x,则可得CG=6﹣x,GE=EF+FG=x+3,然后利用勾股定理GE2=CG2+CE2,得方程:(x+3)2=(6﹣x)2+3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D=AB=BC=CD,∠D=∠B=∠BCD=90°,
    ∵将△ADE沿AE对折至△AFE,
    ∴AD=AF,DE=EF,∠D=∠AFE=90°,
    ∴AB=AF,∠B=∠AFG=90°,
    又∵AG=AG,
    在Rt△ABG和Rt△AFG中,

    ∴△ABG≌△AFG(HL);
    (2)∵△ABG≌△AFG,
    ∴∠BAG=∠FAG,
    ∴∠FAG=∠BAF,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AF=∠DAE,
    ∴∠EAF=∠DAF,
    ∴∠EAG=∠EAF+∠FAG=(∠DAF+∠BAF)=∠DAB=×90°=45°;
    (3)∵E是CD的中点,
    ∴DE=CE=CD=×6=3,
    设BG=x,则CG=6﹣x,GE=EF+FG=x+3,
    ∵GE2=CG2+CE2
    ∴(x+3)2=(6﹣x)2+32,
    解得:x=2,
    ∴BG=2.
    【点睛】
    此题属于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8.如图1,在△ABC,AB=AC=10,BC=12.
    (1)求BC边上的高线长.
    (2)点E是BC边上的动点,点D在边AB上,且AD=4,连结DE.
    ①如图2,当点E是BC中点时,求△BDE的面积.
    ②如图3,沿DE将△BDE折叠得到△FDE,当DF与△ABC其中一边垂直时,求BE的长.
    答案:(1)8
    (2)①;②或或
    【解析】
    分析:
    (1)如图,过作于再求解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高线长即可;
    (2)①如图,连接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 求解可得 证明 从而可得答案;②分三种情况讨论:当时,再利用等面积法与勾股定理结合可得答案;当于时,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面积比可得答案;当时,如图,则 证明 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1)
    解:如图,过作于
    AB=AC=10,BC=12,

    所以BC边上的高线长为
    (2)
    解:①如图,连接
    为的中点,

    由(1)得:




    ②当时,由对折可得:

    过作于 连接 过作于 过作于
    由①得:






    解得:

    当于时,则

    过作于 由对折可得




    当时,如图,则
    由对折可得 而 则


    结合对折可得:
    过作于
    同理可得:


    综上:当DF与△ABC其中一边垂直时,BE的长为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轴对称的性质,清晰的分类讨论,等面积法是应用等都是解本题的关键.
    9.如图,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AD=BC=1,AB=CD=5,在矩形ABCD的边AB上取一点M,在CD上取一点N,将纸片沿MN折叠,使MB与DN交于点K,得到△MNK.
    (1)若∠1=70°,求∠MKN的度数;
    (2)当折痕MN与对角线AC重合时,试求△MNK的面积.
    (3)△MNK的面积能否小于0.5?若能,求出此时∠1的度数;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答案:40°;1.3;不能.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矩形得出AM∥DN,则∠KNM=∠1,根据∠KMN=∠1得出∠KNM=∠KMN,根据∠1=70°得到∠KNM=∠KMN=70°,从而求出∠MKN的度数;(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设MK=AK=CK=x,则DK=5-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从而得出△MNK的大小;(3)过M 点作AE⊥DN,垂足为点E,则ME=AD=1,由(1)得∠KNM=∠KMN,根据MK=NK,MK≥ME,ME=AD=1,得出MK≥1,从而得到△MNK的面积最小值.
    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矩形,∴AM∥DN,∴∠KNM=∠1,∵∠KMN=∠1,∴∠KNM=∠KMN,
    ∵∠1=70°,∴∠KNM=∠KMN=70°,∴∠MKN=40°;
    折痕即为AC,设MK=AK=CK=x,则DK=5-x,
    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x=2.6
    MK=AK=CK=2.6, S△MNK=S△ACK==1.3, 因此,△MNK的面积的为1.3
    (3)不能,理由如下:
    过M 点作AE⊥DN,垂足为点E,则ME=AD=1,由(1)知,∠KNM=∠KMN,
    ∴MK=NK,又∵MK≥ME,ME=AD=1,∴MK≥1,又∵S△MNK=NK·ME≥,
    即△MNK面积的最小值为,不可能小于;
    考点:折叠图形的性质.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的坐标为,以 A 为顶点的的两边始终与 轴交于 、两点(在 左面),且.
    (1)如图,连接,当 时,试说明:.
    (2)过点 作轴,垂足为,当时,将沿所在直线翻折,翻折后边 交 轴于点 ,求点 的坐标.
    答案:(1)见解析;(2)M点坐标为(0,3)或M点坐标为(0,—6).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中角的度数,求出∠BAO=∠ABC=67.5°,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题意,可知要分两种情况,即当点C在点D右侧时或当点C在点D左侧时,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M点坐标.
    试题解析:
    (1)∵AB=AC,∠BAC=45°,∴∠ABC=∠ACB= 67.5°.
    过点A作AE⊥OB于E,则△A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AO=45°.
    ∵AB=AC,AE⊥OB,
    ∴∠BAE=∠BAC=22.5°.
    ∴∠BAO=67.5°=∠ABC
    ∴OA=OB,
    (2)设OM=x.
    当点C在点D右侧时,连接CM,过点A作AF⊥y轴于点F,
    由∠BAM=∠DAF=90°可知:∠BAD=∠MAF;
    ∵AD=AF=6,∠BDA=∠MFA=90°,
    ∴△BAD≌△MAF.
    ∴BD=FM=6—x.
    ∵AC=AC,∠BAC=∠MAC,
    ∴△BAC≌△MAC.
    ∴BC=CM=8—x.
    在Rt△COM中,由勾股定理得:OC2+OM2=CM2,即,
    解得:x=3,∴M点坐标为(0,3).
    当点C在点D左侧时,连接CM,过点A作AF⊥y轴于点F,
    同理,△BAD≌△MAF,∴BD=FM=6+x.
    同理,△BAC≌△MAC,∴BC=CM=4+x.
    在Rt△COM中,由勾股定理得:OC2+OM2=CM2,即,
    解得:x=6,∴M点坐标为(0,—6)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翻折的性质.
    11.综合与探究
    在学习了轴对称变换后,我们经常会遇到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在解答这种问题时,通常会考虑到折叠前与折叠后的图形全等,并利用全等图形的性质,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来研究解决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每个小组剪了一些如图1所示的纸片(,,)并进行探究:
    (1)如图2,“奋斗”小组将纸片沿DE折叠,使点C落在外部的处
    ①若,,则的度数为 .
    ②,,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3,“勤奋”小组将沿DE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求BD的长;
    (3)如图4,“雄鹰”小组将沿AD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连接CE,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D的长.
    答案:(1)①114°;②∠2=∠1+2∠C;(2);(3)3或6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DFC的度数,然后再次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2的度数;
    ②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推理计算;
    (2)设BD=x,根据折叠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3)在Rt△ABC中,∠ABC=90°,AB=6,BC=8,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10,根据翻折的性质得AE=AB=6,DE=BD,∠AED=∠B=90°,然后分∠DEC=90°和∠EDC=90°两种情况,结合勾股定理求解.
    【详解】
    解:(1)①由折叠性质可得∠C=∠C′=37°
    ∴∠DFC=∠1+∠C′=77°
    ∴∠2=∠DFC+∠C=77+37=114°
    故答案为:114°
    ②由折叠性质可得∠C=∠C′
    ∴∠DFC=∠1+∠C′
    ∴∠2=∠DFC+∠C=∠1+∠C′+∠C=∠1+2∠C
    故答案为:∠2=∠1+2∠C
    (2)∵,,
    设BD=x,则CD=AD=8-x
    ∴在Rt△ABD中,,解得:
    ∴BD的长为
    (3)在Rt△ABC中,∠ABC=90°,AB=6,BC=8,
    ∴AC==10,
    ∵△AED是△ABD以AD为折痕翻折得到的,
    ∴AE=AB=6,DE=BD,∠AED=∠B=90°.
    当△DEC为直角三角形,
    ①如图,当∠DEC=90°时,
    ∵∠AED+∠DEC=180°,
    ∴点E在线段AC上,
    设BD=DE=x,则CD=8-x,
    ∴CE=AC-AE=4,
    ∴DE2+CE2=CD2,
    即x2+42=(8-x)2,
    解得:x=3,即BD=3;
    ②如图,当∠EDC=90°,

    ∴∠BDE=90°,
    ∵∠BDA=∠ADE,
    ∴∠BDA=∠ADE=45°,
    ∴∠BAD=45°,
    ∴AB=BD=6.
    综上所述:当△DEC为直角三角形时,BD的长为3或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12.问题提出
    (1)如图①,在Rt△ABC中,∠ABC=90°,AB=12,BC=16,则AC= ;
    问题探究
    (2)如图②,在Rt△ABC中,∠ABC=90°,AC=10,点D是AC边上一点,且满足DA=DB,则CD= ;
    问题解决
    (3)如图③,在Rt△ABC中,过点B作射线BP,将∠C折叠,折痕为EF,其中E为BC中点,点F在AC边上,点C的对应点落在BP上的点D处,连接ED、FD,若BC=8,求△BCD面积的最大值,及面积最大时∠BCD的度数.
    答案:(1)20;(2)5;(3)S△BCD=16;∠BCD=45°
    【解析】
    分析:
    (1)由勾股定理可求解;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A,由余角的性质可得∠DBC=∠C,可得DB=DC=AD=AC=5;
    (3)由中点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DE=EC=4,则当DE⊥BC时,S△BCD有最大值,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
    解:(1)∵∠ABC=90°,AB=12,BC=16,
    ∴,
    故答案为:20;
    (2)∵DA=DB,
    ∴∠A=∠DBA,
    ∵∠ABC=90°
    ∴∠A+∠C=90°,∠ABD+∠DBC=90°,
    ∴∠DBC=∠C,
    ∴DB=DC,
    ∴DB=DC=AD=AC=5,
    故答案为:5;
    (3)∵E为BC中点,BC=8,
    ∴BE=EC=4,
    ∵将∠C折叠,折痕为EF,
    ∴DE=EC=4,
    当DE⊥BC时,S△BCD有最大值,S△BCD=×BC×DE=×8×4=16,
    此时∵DE⊥BC,DE=EC,
    ∴∠BCD=45°.
    故答案为:S△BCD=16;∠BCD=4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问题以及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题目较为综合,其中熟练掌握定义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26正方形的折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26正方形的折叠(原卷版+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折叠矩形纸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25矩形的折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25矩形的折叠(原卷版+解析),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6勾股定理的应用十二种类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专题16勾股定理的应用十二种类型(原卷版+解析),共42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