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课件ppt
展开分子运动现象(附高清视频)
分子间有间隙(附高清视频)
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附高清视频)
物质状态的变化 微观三维模拟动画(附高清视频)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猜想: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
一、微 粒 的 性 质
【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实验1】实验步骤: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 ~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向溶液甲中滴加1 ~2滴浓氨水,观察现象。
1.水中滴加酚酞仍为无色
【实验2】实验步骤: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3 ~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
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烧杯B中的微粒挥发出来进入烧杯C,使酚酞试液变红
为什么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没有变红?
由此实验可知氨水具有哪些性质?
构成氨水的微粒运动出容器,而构成酚酞的微粒运动在容器中
氨水具有挥发性(物理性质)氨水使酚酞变红(化学性质)
上述实验说明: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微粒不断运动,并进人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当我们走近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当我们打开酒精瓶时,会嗅到酒精的气味。这些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particle)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取一根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先往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1/2,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观察实验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图3-3 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混合均匀后液体的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微粒之间有空隙,不同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实验2】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图3-4)。 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图3-4 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吸入空气的针管容易被压缩吸入水的针管不易被压缩
分子间存在间隔分子间的距离,气体大于液体
物质状态的变化 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1.海绵之间的空隙2.鹅卵石之间缝隙可以填砂子3.黄豆之间缝隙可以装小米
均不能用“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来解释
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比 较 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在化学研究中,常常要根据实验结果,发现事物的异同点,获得科学的结论。
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mlecule),原子(atm)和离子(in)。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干冰就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答: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间隔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运动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例1.(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真题)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D.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
例2.(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真题)对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钛合金硬度大、耐腐蚀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蓝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氨气可以被压缩成液氨——氨气分子体积变小
例3.(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真题 )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 )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
例4.(2023河南中考真题)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B.水C.氢气D.硫酸铜
例5.(2023广西中考真题)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的体积很小
例6.(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1.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现象(1)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________________;(2)二手烟危害周围人群____________________;(3)变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 _ ;(4)冬季水管容易冻破_________________;(5)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_ ;(6)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汕头二模模拟)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绳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3. (2023湖南湘潭二模)湘潭又名“莲城”,初夏时节,荷花盛开,花香怡人,这主要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4.(2023•河北·二模)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5.(202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中学校二模)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6.(2023·山西·中考真题)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变多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的间隔变小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1.完成配套练习册;2.预习分子、原子和离子。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演示课件ppt</a>,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新课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氯原子,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最外层,电子层,各层电子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课课件ppt</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子的探索,新课引入,原子核,原子的微观结构,ArH,新课讲解,随堂练习,答案C,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98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文课件ppt</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分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归纳与总结,分子的概念,归纳小结,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分子可以分为原子,交流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