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后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10213/0-17195428706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河北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后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10213/0-1719542870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河北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后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2024河北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后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例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多次进行实验,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与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为进行实验探究,小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与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变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 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明观察到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适当距离,此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______.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1 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就得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5)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6)小明用一焦距大小未知的透镜替换图甲中的透镜进行实验,保持蜡烛与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本实验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______________,此时得到的像比图甲中的像______(选填“大”或“小”).
丙
(7)实验中需要光屏呈现清晰的像,但是光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能持续保持最清晰,这种现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同学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战演练
1.(2022河北真题改编)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1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E.当u=40 cm时,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F.当u=30 cm时,换成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后,保持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变,为了使承接的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移动
G.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H.用LED灯代替平常使用的蜡烛进行实验的优点有: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减少污染等
2. 小聪同学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2题图
(1)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35 cm刻度处,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使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在蜡烛与凸透镜中间加一个_____透镜.
(6)将光源放置在45 cm刻度的位置,拿掉光屏,从凸透镜右侧看向光源时,发现凸透镜上有很小一个污点,这时人眼看到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不能成像②部分放大的像
③完整放大的像④完整缩小的点
(7)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将蜡烛向左移动,如果要保证光屏上还是成清晰的像,我们应该向水透镜中______(选填“注水”或“排水”),此时水透镜的焦距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
丙
参考答案
典例精讲
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0 (2)缩小 照相机 变式 撤去光屏,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3)左 小 (4)像距超出光具座范围 远视镜 (5)D (6)15 cm<f<22.5 cm 大 (7)烛焰晃动,使烛焰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像的清晰度 (8)朝正对光具座刻度尺的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合理即可)
【解析】(1)为了更好地观察凸透镜成像情况,需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即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由图乙可知,u=v=2f=20 cm,解得凸透镜的焦距为f=10 cm;
(2)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u=30 cm>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变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 cm处,此时u
(5)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就好比用手遮住你的一只眼睛,烛焰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折射会聚在光屏上,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只是折射光线变少,所以形成的像变暗,故选D;
(6)由图丙可知,物距u=30 cm,像距v=45 cm,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且物距小于像距,说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30 cm<2f,45 cm>2f,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15 cm<f<22.5 cm,图甲中的像是缩小的,故此时得到的像比图甲中的像大;
(7)光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能持续保持最清晰,说明光源不稳定,则可能是烛焰晃动,使烛焰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像的清晰度;
(8)要验证“左右”相反,理性的思路是让烛焰左右不再对称,所以可行的做法是朝正对光具座刻度尺的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即可验证小亮的观点.
实战演练
1. BCFH
【解析】A.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等于物距,因此通过第3次实验数据可知此时u=v=2f,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A错误;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越来越小,说明蜡烛在靠近凸透镜,但始终大于1倍焦距,所以始终成实像,成实像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光屏上成的像将越来越大,B正确;
C.当光屏上成清晰实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光屏的位置附近仍能看到像,C正确;
D.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烛焰下移,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D错误;
E.将蜡烛向右移动,当f2f时,光屏上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投影仪上,E错误;
F.当u=30 cm时,u>2f,f
H.用LED灯代替平常使用的蜡烛进行实验的优点是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污染等,H正确;故选BCFH.
2. (1)10.0 (2)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倒立 缩小 (4)投影仪 (5)远视眼 凸 (6)③ (7)排水 大
【解析】(1)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向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 cm;
(2)实验调节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由图乙可知,此时蜡烛距离凸透镜30 cm,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移动凸透镜后,蜡烛距离凸透镜15 cm,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5)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使蜡烛靠近凸透镜,则此时像距需增大,清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相同;要使其呈现在光屏上,需减小其像距,增加一个透镜来起到会聚作用,因此应在蜡烛与凸透镜中间加一个凸透镜;
(6)凸透镜上有污点遮住透镜,不会影响成像大小,但所成的像将会变暗一些,因为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③;
(7)将蜡烛向左移动,此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如果要保证光屏上还是成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将光线提前发散,应该向水透镜中排水,使焦距变大.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河北地区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特殊方法测液体的密度 (课后练习),共5页。
这是一份2024河北地区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特殊方法测固体的密度 (课后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2024河北地区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动态电路分析课后练习【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