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一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一升二】 预习衔接:第3讲 认识线段和画线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zip
展开
这是一份【一升二】 预习衔接:第3讲 认识线段和画线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zip,文件包含一升二预习衔接第3讲认识线段和画线段教师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一升二预习衔接第3讲认识线段和画线段学生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你好,这份讲义包含:
①新课预习知识精讲:从复习到预习,结合课本例题趣味学习,图文并茂,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知识点运用方法,掌握新课内容!结合变式训练提升知识点应用能力,新知预习,复习强化必备!
②【基础夯实+冲刺拔高】真题练:结合近两年常考真题,易错题,经典题型等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解题能力,熟悉考点考察题型,达到事半功倍!
希望你过个愉快的暑假!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的方法。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的方法。
想一想
同学们,英勇的消防员叔叔在抢救明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的,当每次接到任
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因为比较快
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你能把弯弯的毛线变直吗?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 段
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线段有哪些特征呢?
用尺子量出下面三条线段的长度。
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与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相同。
小结
1.线段的特征:(1)线段是直的;
(2)有两个端点;
(3)可以测量出长度。
2.测量线段的长度方法:尺子的刻度0与线段的一端对齐,线段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例7.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第一步:画一个端点。
第二步:端点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
第三步: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处,标上另一个端点。
第一步:在尺子的刻度0和刻度3处各画一个端点。
第二步:将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就画出了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小结
画线段时,通常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处。
【典例分析01】(2023二上·芦淞期末)
(1) 厘米
(2)
【答案】(1)4
(2)1:55
【规范解答】解:(1)4厘米;(2)1:55。
故答案为:(1)4;(2)1:55。
【思路引导】(1)用右端指向的刻度减去左边指向的刻度即可确定铅笔的长度;
(2)时针指向1和2之间,分针指向11是55分,所以这个时刻是1:55。
【典例分析02】(2023二上·玉门期末) 铅笔长 厘米。
小刀长 厘米。
【答案】7;5
【规范解答】解:7-0=7(厘米);
6-1=5(厘米)。
故答案为:7;5。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变式训练01】(2023二上·汉寿期末)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厘米。
【答案】4
【规范解答】解:4-0=4(厘米)。
故答案为:4。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变式训练02】(2023二上·惠州期末) 橡皮檫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
【答案】3;8
【规范解答】解:橡皮檫长3厘米;
铅笔长:9-1=8(厘米)。
故答案为:3;8。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一、选择题
1.(2023二上·榕城期末)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教室门高约2 语文书厚约1
课桌高约70 操场的长约80
【答案】米;厘米;厘米;米
【规范解答】解:教室门高约2米;
语文书厚约1厘米;
课桌高约70厘米;
操场的长约80米。
故答案为:米;厘米;厘米;米。
【思路引导】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2.(2023二上·南召期末) 纸条长 厘米。
钉子长 厘米。
【答案】3;2
【规范解答】解:7-4=3(厘米)
2-0=2(厘米)。
故答案为:3;2。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3.(2022二上·龙湾期末)
上图中铅笔长 厘米。
【答案】7
【规范解答】解:9-2=7(厘米)。
故答案为:7。
【思路引导】铅笔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4.(2021二上·武昌期中)(如图)回形针全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
【答案】2;5
【规范解答】解:3-1=2(厘米)
7-2=5(厘米)
故答案为:2;5。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5.(2020二上·娄星期末) 铅笔长 厘米
钉子长 厘米
【答案】4;2
【规范解答】解:5-1=4(厘米)
6-4=2(厘米)
故答案为:4;2。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的刻度。
二、单选题
6.(2023二上·龙岗期末)如图,铅笔的长度是( )厘米。
A.6B.5C.4D.3
【答案】B
【规范解答】解:铅笔的长度是6-1=5(厘米)。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铅笔右端对着的长度-铅笔左端对着的长度=铅笔的长度。
7.测量物体的高度时,要把刻度尺的( )对准物体的一端。
A.左端B.刻度0C.右端
【答案】B
【规范解答】测量物体的高度时,要把刻度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另一端指向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8.(2022二上·宁海期末)下图中铅笔长( )厘米。
A.7B.5C.6
【答案】C
【规范解答】11-5=6(厘米)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铅笔右端对着的长度-铅笔左端对着的长度=铅笔的长度。
9.(2020二上·新沂期末)下面量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规范解答】解:下面量法正确的是B。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直尺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直尺不能倾斜,物体另一端所对应直尺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三、判断题
10.(2022二上·磐石期末)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6是6厘米。(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6是5厘米。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直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6是6厘米。
11.(2022二上·沈阳期末) 这支铅笔长6厘米。(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8-1=7(厘米),这支铅笔长7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铅笔右端对着的长度-铅笔左端对着的长度=铅笔的长度。
12.(2020二上·廉江期末)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通常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 )
【答案】(1)正确
【规范解答】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通常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引导】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通常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物体另一端指向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13.(2018二上·秦皇岛期中) 木板长8厘米。(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木板长8-4=4(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用右端所对的刻度减去左端所对的刻度才是木板的长度。
四、解决问题
14.(2021二上·蒙城期末)
【答案】
【规范解答】解:5-0=5(厘米)
11-7=4(厘米)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15.(2022二上·公主岭期末)谁测得对?(对的打“√”,错的打“×”。)
3厘米( )
4厘米( )
【答案】3厘米( √ )
4厘米( × )
【思路引导】第一题:左端指向2厘米,右端指向5厘米,长度就是5-2=3厘米;
第二题:左端没有指向0刻度,右端指向4厘米,实际长度因该超过4厘米。
16.(2019二上·江北期末)
(1)
橡皮长 厘米
(2)
铅笔长 厘米
【答案】(1)3
(2)5
【规范解答】解:5-2=3(厘米);
6-1=5(厘米)。
故答案为:3;5。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结束的刻度-物体开始的刻度。
17.(2019二上·京山期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
(1)
(2)
【答案】(1)
(2)
【思路引导】(1)尺子0刻度没有与物体的一端对齐,尺子放歪了,测量不正确;
(2)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子与要测量的物体水平,测量正确。
18.(2023二上·灌云期末)
(1)上面的铅笔长 厘米。
(2)画一条比这支铅笔短2厘米的线段。
【答案】(1)6
(2)解:6-2=4(厘米)
【规范解答】解:(1)7-1=6(厘米)。
故答案为:(1)6。
【思路引导】(1)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2)线段的画法:先画一个端点,然后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端点重合,在直尺要求长度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连接两个端点,这条线段就是要画的线段。
19.(2022二上·平桥期中)为了让师生借的书更方便携(xié)带,图书馆要为大家制作借书袋,现征集借书袋尺寸设计方案。
你认可欢欢设计的借书袋吗?如果认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认可,请你用画一画或者算一算的方法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答案】36厘米>32厘米,26厘米<27厘米
答:我不认可欢欢设计的借书袋,因为书不能完全装进借书袋。我设计的借书袋宽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
【思路引导】如果把书横着放进去,那么借书袋的宽要大于36厘米,如果竖着放,借书袋的高度要大于36厘米,宽要大于26厘米。要想装更多的书,可以把袋子的长设计为40厘米,高设计为50厘米。
20.先量一量,再说说蜗牛从哪条路回家最近?
【答案】解:如图所示:
走折线的路:3+2=5(厘米),
走直线的路是4厘米,
因为5厘米>4厘米,所以走4厘米的路程。
【思路引导】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①将物体的左端与直尺上的0刻度线对齐,②将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测量尺的一边对齐被测对象,放正重合;③尺子与物体的另一端相交的位置,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出读数,即可完成测量。
本题先测量出各个路的长度,再观察图形可得出蜗牛回家可以走两条路:①走直线,②走折线,计算再进行比较即可。
一、选择题
1.(2023二上·福田期末)如图,饼干的长是( )。
A.5厘米B.1厘米C.4厘米
【答案】C
【规范解答】解:5-1=4(厘米),饼干的长是4厘米。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2.(2023二上·遂川期末)如图,小刀长( )厘米。
A.5B.4C.9
【答案】B
【规范解答】9-5=4(厘米)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小刀右端指向9,左端指向5,用右端的刻度减去左端的刻度即可求出小刀的总长度。
3.(2022二上·泗水期中)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规范解答】A:左端指向0刻度的左边,测量错误;
B:测量方法正确;
C:直尺没有与纸张水平,测量方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直尺的整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物体要与直尺水平放置。
4.(2022二上·平桥期中)用拃量同一个课桌的长度,老师测量的结果大约是4拃,小刚测量的结果大约是5拃。这是因为( )。
A.小刚量的不标准
B.长度单位不同
C.测量的不是同一张课桌
【答案】B
【规范解答】用拃量同一个课桌的长度,老师测量的结果大约是4拃,小刚测量的结果大约是5拃。这是因为长度单位不同。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老师是成年人,小刚是学生,老师的一拃比小刚的一拃要长,也就是长度单位不同。
5.(2020二上·海安期末)明明将一根纸条剪成了两段,原来这根纸条长( )厘米。
A.10B.8C.7D.5
【答案】C
【规范解答】4-1=3(厘米),
6-2=4(厘米),
3+4=7(厘米)。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据此分别求出两根纸条的长度,然后相加即可。
二、判断题
6.(2023二上·龙里期末)小红用断了一截的卷尺量一根木头的长度,她从2米处开始量,最后落到7米处,所以这根木头长7米。(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7-2=5(米)。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7.(2022二上·蓬江月考)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9厘米,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直尺上测量物体的方法:直尺上后一个刻度值减去前一个刻度值,计算即可。
8.(2020二上·京山期末)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从0刻度开始量起。(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从0刻度开始量起;也可以从其它刻度开始量起。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所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从0刻度开始量起;也可以从其它刻度开始量起。
9.(2020二上·阜阳期末)下图中的铅笔长6厘米。(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6-1=5厘米,所以图中的铅笔长5厘米。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两端所指的刻度差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三、填空题
10.(2023二上·茂名期末)
上图中测得小棒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 比 长。
【答案】5;8;铅笔;小棒
【规范解答】图中测得小棒长5厘米,铅笔长8厘米,铅笔比小棒长。
故答案为:5;8;铅笔;小棒。
【思路引导】小棒的左端指向1,右端指向6,用6减去1就是小棒的长度;铅笔左端指向0,右端指向的数字就是铅笔的长度。铅笔比小棒长,小棒比铅笔短。
11.(2023二上·汝州期末)如下图,铅笔的长是 cm,橡皮的长是 cm。
【答案】6;2
【规范解答】解:铅笔的长是6厘米,橡皮的长是:9-7=2(厘米)。
故答案为:6;2。
【思路引导】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时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时的刻度。
12.(2022二上·新会期中)从刻度0到5是 厘米,3到7是 厘米。
【答案】5;4
【规范解答】从刻度0到5是5厘米;3到7是4厘米。
故答案为:5;4。
【思路引导】一端刻度指向0,另一端指向的数字就是长度;一端刻度指向不是0,那么用右端指向的刻度减去左端指向的刻度就是长度。
13.(2022二上·泗水期中)(如下图)回形针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
【答案】2;5
【规范解答】解:回形针长:3-1=2(厘米);
钉子长:7-2=5(厘米)。
故答案为:2;5。
【思路引导】左端都没有指向0刻度,因此用右边指向的刻度减去左边指向的刻度即可确定物体的长度。
14.算一算有多长。
厘米
厘米
厘米
【答案】7;6;4
【规范解答】解:3+3+1=7(厘米)
1+4+1=6(厘米)
3+3-1-1=4(厘米)。
故答案为:7;6;4。
【思路引导】图一的长度=两个3厘米相加的和+1厘米;
图二的长度=两个1厘米相加的和+4厘米;
图三的长度=两个3厘米相加的和-2个1厘米。
四、作图题
15.(2022二上·六枝特期中)画一条比10厘米少8厘米的线段。
【答案】解:10-8=2(厘米)
如图所示:
【思路引导】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所以比10厘米少8厘米的线段的长度是2厘米,再根据线段的画法即可得出答案。
16.(2022二上·东西湖期中)聪聪用刻度尺画线段时,从“4”画到了“9”,聪聪画的这条线段长 厘米。请你也在下面画一条和聪聪画的一样长的线段 。
【答案】5;
【规范解答】解:9-4=5厘米,所以聪聪画的这条线段长5厘米;
这条线段是:。
故答案为:5;。
【思路引导】线段两个端点所指的刻度之差就是线段的长度,然后根据线段的特征作答即可。
五、解决问题
17.量一量,填一填
(1)
(2)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思路引导】直尺测量线段的方法:①将线段的左端与直尺上的0刻度线对齐,②将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线段)放,测量尺的一边对齐被测对象,放正重合;③尺子与线段的另一端相交的位置,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出读数,即可完成测量。
18.说一说,用下面的断尺怎样量回形针的长。
【答案】解:以3cm为起点度量回形针的长。
【思路引导】断尺上没有零刻度,可以将断尺上最左端的整刻度值看作起点,最后根据物品的长度=后一个刻度值-前一个刻度值,据此解答。
19.运动会。
(1) 跑了多少分米?离终点还有多少分米?
(2) 跑了多少分米 ?离终点还有多少分米?
(3)谁有可能最先到达终点?
【答案】(1)解:观察图形可得 跑了40分米;
100-40=60(分米),
答: 跑了40分米;离终点还有60分米。
(2)解:观察图形可得 跑了80分米;
100-80=20(分米),
答: 跑了80分米;离终点还有20分米。
(3)解:观察图形可得出小鸡先到终点。
【思路引导】(1)观察图形中鸭子跑的分米数,接下来将离终点还有的分米数=总长度-鸭子跑的分米数;
(2)观察图形中小鸟跑的分米数,接下来将离终点还有的分米数=总长度-小鸟跑的分米数;
(3)观察图形,看哪个接近接近终点,即可得出答案。
20.如下图,用一把50厘米长的尺子去量两个纸箱的高度
(1)①号纸箱高多少厘米?②号纸箱高多少厘米?
(2)②号纸箱比①号纸箱高多少厘米?
【答案】(1)50-30=20(厘米)
50+20=70(厘米)
答:①号纸箱高20厘米,②号纸箱高70厘米。
(2)70-20=50(厘米)
答:②号纸箱比①号纸箱高50厘米。
【思路引导】(1)根据题意可知,尺子的长度-测量①号纸箱多出的部分=①号纸箱的高度;
尺子的长度+测量②号纸箱少的部分=②号纸箱的高度;
(2) ②号纸箱的高度-①号纸箱的高度=②号纸箱比①号纸箱高的部分,据此列式解答。
21.(2022二上·茂南期末)
(1)和一共长多少厘米?
(2)比长多少厘米?
【答案】(1)4+2=6(cm)
(2)5-4=1(cm)
【思路引导】用末尾的刻度减去起始的刻度分别得出 、 和 的长度。
(1) 和 一共的长度=的长度+的长度。
(2) 比长的长度=的长度-的长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一升二】 预习衔接: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zip,文件包含一升二预习衔接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师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一升二预习衔接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学生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一升二】 预习衔接:第9讲 10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zip,文件包含一升二预习衔接第9讲10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教师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一升二预习衔接第9讲10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学生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一升二】 预习衔接:第8讲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zip,文件包含一升二预习衔接第8讲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师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一升二预习衔接第8讲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生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暑假衔接讲义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