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甘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 中和反应的探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甘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 中和反应的探究(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玻璃棒,NaCl+H2O,不能因为当溶,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NaCl和NaOH,Na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以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为例)
(1)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色。
(2)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_______不断搅拌。(3)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___色,停止滴入稀盐酸。2. 实验结论[省卷2020.16(1)]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NaOH===
3. 实验反思(1)指示剂选择:该实验一般不选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药品滴加顺序:实验能否先向稀盐酸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再向其中
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来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而蓝
色和紫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液变红时氢氧化钠已经过量
(3)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酸溶液中的_______和碱溶液中的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
4. 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探究中和反应方法1——测定溶液pH变化情况(证明反应物消失)(1)酸入碱时,pH由____(填“>”“<”或“=”,后同)7变为___7再到___7,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2)碱入酸时,pH由___7时变为___7再到___7时,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方法2——测定溶液温度变化情况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改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放热
5. 实验拓展(1)pH曲线分析
曲线中各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2)反应后溶质成分的分析及检验(兰州2017.34)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1.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B. 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C. 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D. 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2. 如图是小刚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除酚酞外所含溶质最多有__种情况,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4)[意外现象]有同学把烧杯改为试管,一边滴加稀盐酸,一边振荡试管,待试管内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实验测得试管内溶液的 pH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甘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 酸和碱(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液不再显碱性,澄清石灰水,变为黄色,+3H2O,+2NaCl,白色沉淀,碳酸钠,除去碳酸钠以,1熟石灰,+2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甘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 溶解度曲线(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丙甲=乙,丙乙甲,甲和乙,t2tt3,加入乙物质,不饱和,加入甲物质,加入丙物质,加入溶剂,乙丙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甘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 微专题 密闭容器中的表格数据分析(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DE,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纳米纤维催化剂,H2O和S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