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课《荷叶 母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课《荷叶 母亲》教案,共4页。
《荷叶 母亲》教案 仁寿县德培初级中学校 李晓丽一、教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美,能具体说出美在画面、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语言等方面。2、通过自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能描绘这首诗中的主要画面;能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能品味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拓展仿写,学习象征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二、重难点: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通过借具体的荷叶和红莲的意象来表现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难点:拓展仿写,学习象征的写法。三 、教法和学法(一)教法:1.朗读品味 2情境体验(二)学法:1.自由朗读 2.自主阅读 3.小组交流展示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 导语: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金色花》,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泰戈尔通过描写金色花来表现他那一份对母亲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荷叶 母亲》,看看我们的诗人又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的。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美,引导学生能具体说出美在画面、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语言等方面。 (三)展示学法提要,要求学生通过学法提要自主阅读,并在文章中做好批注,做好小组交流的准备。学法提要: 在听读过程中,我读出了 美我读出了画面美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主要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2、我读出了情感美 作者四写红莲,请从环境、红莲情态和诗人情感变化分析。 3、我读出了意象美 写作过程中作者主要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说明。 4、我读出了语言美 请从修辞,用词等写作技巧方面进行分析 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四)就学法提要的要求,进行小组交流。(要求学生能主动说出自己观点)(五)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1、画面美: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主要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明确: 荷叶护莲图等2、情感美:作者四写红莲,请从环境、红莲情态和诗人情感变化分析。明确:3、意象美:写作过程中作者主要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可能会找到很多意象,比如风雨、荷叶、红莲等,重点点拨荷叶、红莲的意象,荷叶护红莲就像母亲呵护儿女,这一组意象渗透进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进而点拨出这样的写法是借具体形象表现情感,运用到了象征的手法。4、语言美: 请从修辞,用词等写作技巧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可能找到很多句子来赏析,重点点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A、抓住“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用到的比喻的修辞。B、抓住“心中的雨点”用到了象征手法 C、抓住重点词“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等(六)吐露心声: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试着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例子:母亲,如果,你是荷叶,我就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学生写了之后在全班交流。点拨出学生所用的写作方法:比喻、象征等(七)以点带面,拓展阅读。1.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吉檀迦利》,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2.作业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推荐书目,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利用班会课或自习课开展一个班级的朗诵诗会。(八)板书设计美在画面:荷叶护莲图 荷叶 美在情感:变化美 母亲 美在意象: 荷叶呵护红莲—母亲呵护儿女 感激和赞美 美在语言:修辞、用词…… (九)教学反思: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上聚了些水珠红莲开满 亭亭 (白莲已经凋谢)左右攲斜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心境烦闷徘徊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