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学期课件PPT+素材整套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田园交响曲课件ppt、致春天3mp3、贝多芬小路wmv、经典音乐故事贝多芬第6交响曲《田园》wmv、田园迪斯尼wmv、欢乐颂wmv、卡拉扬指挥“命运”wmv、踩花山电子合成音乐mp3、踩花山歌曲mp3、踩花山3mp3、踩花山2mp3、踩花山1mp3、致春天钢琴独奏mp3、致春天2mp3、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主部mp3、致春天1mp3、红蜻蜓伴奏E调mp3、竖笛《红蜻蜓》合成mp3、竖笛《红蜻蜓》伴奏mp3、田野在召唤演唱mp3、田野在召唤合唱mp3、田野在召唤伴奏mp3、田园第一乐章mp3、《红蜻蜓》合成E调mp3、《红蜻蜓》伴奏D调mp3、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副部mp3、踩花山舞蹈wmv等2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返回 主页 关闭
让我们随着音乐来感受辽阔的田园风光。聆听音乐后和同伴分享你的感受。
聆听全曲,音乐让你联想到怎样的场景?2. 乐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试着边听边哼唱。
选择苗族舞蹈中的几个典型动作,和同伴共同编创简单易学的节奏动作,通过集体舞的编创,进一步感受《踩花山》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
【挪威】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 1843-1907)
仔细观察三段谱例,分析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分段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
边听音乐边用手势的高低表示出所听歌声的旋律变化。能说说你划出的线条有什么特点吗?(看着同伴的手势唱这首歌,注意表现出他所期望的变化。)
找出歌曲中的渐强、渐弱和换气记号。在演唱歌曲时注意力度变化,体会歌曲的意境。
《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
《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部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情绪的作品。这部作品于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道:“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踩花山》使用苗族民歌《飞歌》的旋律改编而成,音乐中吹树叶的音调,配合三弦、苗族古瓢琴和其他乐器,共同构成了一幅与舞蹈节奏相呼应的欢乐苗族村寨歌舞的画面。 这首乐曲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三级音常常是降低的,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结构自由,第一部分由散板构成,第二部分由明快的舞蹈节奏构成,后面部分由散板与舞蹈节奏频繁交替对话构成;乐曲中的吹树叶声、竹笛、古瓢琴等音色都由电子模拟而成。
《致春天》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一首钢琴抒情小品,描写的是春天来临的情景。乐曲采用传统的三部曲式(A-B-A’) 体现了对称均衡的形式美法则。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歌曲旋律轻快爽朗而富有生机,形象地表达了歌曲主人公热爱自然、向往春天的美好情怀。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共由四个乐句构成。歌曲旋律前紧后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半拍休止的运用,以及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音乐欢快活泼、富有动感。衬词“梯里通巴”将主人公欢快的心情巧妙地表现出来。最后,歌曲在连续的重音推动下自然收尾,余音袅袅,情意深长。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据日本诗人三木露风(1889-1964)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写而成。 歌曲为四三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练。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本单元以田园交响曲命名,既提示以此经典乐曲的听赏为重点,又比喻单元组合的多样。听赏《田园》应边听边展开想象,留下鲜明的听觉记忆,并增加对贝多芬的了解。听赏《踩花山》则着重感受作品的民族风味及电子合成音乐的效果。学唱两首外国歌曲,也要体现“田园之歌”自然怡情的特点。本单元的活动有静有动,“动”的环节就要有声有色地动起来。《踩花山》的集体舞创编活动是听赏的拓展,在熟悉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是关键。《红蜻蜓》的吹奏则是学唱的延伸。音乐材料的反复利用,可以更好发挥单元学习的优势,获得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管弦乐) 该乐曲的赏析可从以下两种方式开始: (1)从贝多芬生平着手,初步了解贝多芬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辉煌的创作生涯。重走激发贝多芬创作灵感的“贝多芬小路”。 (2)从聆听乐曲入手,初听后谈谈印象,并试着给乐曲起名,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标题音乐的特点。 导入后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通过哼唱主题旋律,加深对乐曲的印象。再选听乐曲片段,辨别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的速度等音乐要素。再聆听全曲,思考贝多芬题写的“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的含义,理解贝多芬向往的生活。
《踩花山》(电子合成音乐) 伴着乐曲律动进入赏析,先熟悉苗族飞歌主题。初听乐曲,感知乐曲中的飞歌旋律。 聆听第一乐段,从演奏乐器的音色效果上初步了解电子合成音乐,并结合乐曲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体验音乐表达的情绪、想象其描绘的画面。巧用对比,体会前倚音、滑音等装饰音在苗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哼唱乐曲主题,加深对苗族飞歌旋律的印象。 聆听第二乐段,感受不同于第一乐段的变化,设计简单节奏型伴奏与集体舞动作来表现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 聆听全曲,当听到第二乐段旋律出现时,分工合作,加入打击乐伴奏和集体舞表演,更好地表现乐曲情绪。由散板与舞蹈节奏频繁的交替对话构成的尾声部分,适合静静聆听,体会乐曲舒展的节奏和山林逐渐回复平静的美好意境。
《致春天》(钢琴独奏) 聆听乐曲开头部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感受音乐的独特设计给人带来的春天讯息。通过演唱主题A,学生能够熟悉主题旋律,进一步感受春天来临的脚步和冰雪消融的生机。在欣赏学习中,可引导学生在高与低的旋律对比中、在协和与不协和的和弦色彩中,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体会春天的变幻多姿,感受绚烂多彩的春天景象。
《田野在召唤》 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郊游氛围。通过聆听,找一找歌曲中的哪部分旋律与首句旋律相似。在演唱中注意弱起的准确进入和八分休止符的轻盈动感。 第一、二乐句中的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同音反复、半拍休止的演唱要注意力度变化,层层推进,更好地感受来到春天的田野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第三、四乐句中的“梯里通巴”在演唱时要避免喊唱,通过有控制的带有弹性的演唱,把握四度跳进的音准,进而增强音乐表现力。 在完整演唱歌曲时,可以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辅助歌唱,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还可以引入二声部合唱,将低声部设计成恒拍的节奏音型以及“啦”的伴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边走边唱的欢乐情景,更具童趣。
《红蜻蜓》 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更好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认识歌谱中出现的各种力度记号,着重体验渐强、渐弱的表现方法。 歌曲中三度进行出现得较多,二声部合唱练习前可以进行三度音程的二声部小练习,以帮助控制音量,学会倾听,形成和谐的和声效果。在学唱低声部时,建议用“lü”哼唱低声部,注意歌唱的轻柔,从而营造宁静而深远的气氛。在熟练的基础上再加入歌词。二声部演唱时,有意识运用力度的变化,并关注声部的配合,体验和声的美妙效果,以及歌曲表达的意境。
乐曲《踩花山》的第二乐段由明快的舞蹈节奏构成,可以用作集体舞。先学习、体验一段苗族舞蹈,学几个常见动作: 1.扭摆:旁按手,双手位于身体两侧,手掌上翘,掌根用力撑直双臂,跨随着膝盖的上下颤动做左右扭摆。 2.颤撩步:体前拍手,手自然前后甩动,单拍拍手,双拍手臂后甩。1-4拍左脚起,往左走三步,第4拍右脚颤撩,5-8拍右脚起,往右走三步,最后1拍左脚颤撩。 3.颤踢步:旁按手,双手位于身体两侧,手掌上翘,掌根用力撑直双臂,体旁划圆(旁按手,手掌掌跟用力,向前划小圆,头随着手上下点颤),右脚起,两脚互换,向前勾踢。 通过集体舞的编创,进一步感受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
演奏《红蜻蜓》,在第二、三小节的指法连接中,由于同时开、闭音孔的手指较多,容易出现手指不能同时起落的现象。可先做“无声”的指法练习,提高手指的同步性、协调性,在演奏中能及时、准确、到位。 注意气息的控制,音越高口风越紧,气流要略急些,越到低音口风变宽、气流变缓,吹奏时要注意音乐情绪的表达。有条件还可以学习吹奏第二声部,进一步体会合奏的和谐美感。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作有《月光》等32首钢琴奏鸣曲、《英雄》《命运》等9部交响曲,以及歌剧、室内乐、协奏曲等大量其他体裁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他“自由、平等、博爱”的毕生追求,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精华,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电子合成音乐是数字音频音乐中的一种类型。电子合成音乐即MIDI音乐,占用容量小是MIDI音乐的优点,因为MIDI音乐是通过录制钢琴、军鼓、电子乐器等的声音,然后以数字形式存储起来的(其中不包含人声),所以MIDI音乐发出的声音是已经有的固定的声音,不能自由把其他类型的音乐转换成MIDI音乐,其后缀名为.mid。
《田野在召唤》(童声合唱)
划拍视唱《红蜻蜓》旋律,注意歌曲的力度变化。
对比视唱下面两条旋律,体会附点节奏的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童声里的中国公开课ppt课件,文件包含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附录课件pptx、听3mp3、我的妈妈叫中华伴奏mp3、奏京调竖笛伴奏wma、唱银色的桦树林伴奏mp3、唱绿色的祖国伴奏mp3、唱红蜻蜓伴奏mp3、唱斑鸠调伴奏mp3、唱拔根芦柴花伴奏mp3、唱少年祖国的春天伴奏mp3、听说出作品的名称和演奏唱形式mp3、听5mp3、听4mp3、听2mp3、五下-6-凤阳花鼓伴奏D调mp3、听1mp3、动森林狂想曲器乐合奏轻音乐mp3、凤阳花鼓演唱mp3、五下配乐故事《钢琴-乐器之王》合成改mp3、五下-口琴04《丰收之歌》合成mp3、五下-口琴04《丰收之歌》伴奏mp3、五下-口琴03《复音伴奏练习》合成mp3、五下-口琴03《复音伴奏练习》伴奏mp3、五下-口琴02《青春友谊圆舞曲》合成mp3、五下-口琴02《青春友谊圆舞曲》伴奏mp3、五下-口琴01《城墙上跑马》合成mp3、五下-口琴01《城墙上跑马》伴奏mp3、我的妈妈叫中华演唱mp3等2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田园交响曲田野在召唤 红蜻蜓教学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田野在召唤,快快来吧,绿树发芽万物生长,我将出发到远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踩花山 致春天背景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致春天》作曲家简介,格里格主要作品,欣赏《致春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