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化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化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
1. 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下列现象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3.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的是( )
4.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
5. 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6. 下列气体混合后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7.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8.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9. 用一定量、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10.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火把节”,当天晚上,彝族人民会在空旷的广场上举行篝火晚会。在活动中,要使木柴燃烧得更旺,可以选择将木柴架空,这样做的原理是( )
11. 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12. 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13.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14.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15. 下图所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6.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17. 下列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而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18. 学习化学既要“见著知微”,又要“见微知著”。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9.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 在反应2A+3B=2C+4D中,C、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9:11。若2.2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二、理解与应用 (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7分)(共5题)
21. 宋代《武经总要前集》中记载,火灾时“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麻搭,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醮泥浆皆以蹙火。”
(1) “向火蹙水注之”的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麻搭灭火需要蘸泥浆的原因之一是泥浆可以覆盖在可燃物表面达到灭火的目的,其中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活中要安全用火、谨防火灾。以下灭火防灾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厨房发现天然气泄漏,应迅速开灯查明泄漏点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者倒入青菜
c.家用电器着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d.火灾现场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放低身体,迅速离开
22. 硝酸(HNO3)是工业上一种常用的强酸。工业上制取硝酸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X+6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4价氮的氧化物,NO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实现对煤的综合利用已是当务之急。
(1) 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煤的气化:就是使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不充分燃烧,该过程中会产生物质A和B。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控制单一变量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思想,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电炉迅速升温至50℃时,仅①中白磷燃烧,②③处无明显现象。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通过①②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要有空气参与,图中画线处应该填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过①③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写出①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 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 活动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 . 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 .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实验与探究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共2题)
2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问答问题。
(1)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3) 可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导管口一有气泡就马上收集 ②装置漏气 ③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4)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用如图2所示装置代替图1中的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填“m”或“n”)端导入。
27. 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如图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更剧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共2题)
28.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证明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现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6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_____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 第_____________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_g;
(3) 第______________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_g。
29. 为了节能减排,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某种镁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5]为原料的绿色水泥。全球镁硅酸盐储量丰富,新型绿色水泥不必担心原材料,推广潜力很大。
(1) 传统水泥的生产需要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绿色水泥的生产需要煅烧镁硅酸盐矿石,化学方程式为:Mg3Si2O5(OH)43MgO+2SiO2+2H2O↑
以上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 传统水泥生产中,高温煅烧某种石灰石50t,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已知该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为80%,杂质不反应。)题号
一
二
三
四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A . 氧气难溶于水
B . 氧气能助燃
C . 通常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D . 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 . 蔗糖溶于水,总质量不变
B .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C .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 . 打开盛酒精的试剂瓶瓶盖,酒精质量逐渐变小
A . 水果腐烂
B . 酥脆饼干久置变软
C . 木炭燃烧
D . 动植物呼吸
A . 氮气、氧化镁、氢气
B . 镁、氧化铜、海水
C . 银、二氧化碳、冰水共存物
D . 水、红磷、食盐水
A . 木炭用作吸附剂
B . 木炭用作燃料
C . 氧气用作助燃剂
D . 氮气用作保护气
A . 氢气和一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和氮气
C . 氢气和二氧化碳
D . 一氧化碳和空气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A . H2+O2=2H2O
B . 4Fe+3O22Fe2O3
C . Mg+O2MgO2
D . 2C2H2+5O24CO2+2H2O
A . 减少双氧水的用量
B . 加水稀释
C . 逐渐滴入双氧水
D . 降低温度
A . 提高空气的含氧量
B . 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C . 增大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 加快散热速度
A .
B .
C .
D .
A .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 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A . 可燃物在空气中一定能燃烧
B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时,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C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项目
空气
A甲烷
B二氧化硫
C氨气
D氯化氢
0℃、101kPa时的密度(g/L)
1.29
0.72
2.86
0.77
1.63
20℃、101kPa时1体积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
/
0.033
40
680
500
A . A
B . B
C . C
D . D
A . 证明铁在氧气中能燃烧
B . 收集O2验满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A .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 .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 .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 .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A . CaCO3CaO+CO2↑
B . C+O2CO2
C . 2KMnO4K2MnO4+MnO2+O2↑
D . CH4+2O2CO2+2H2O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3:4
C . 由该反应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D . 由该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A . 甲和乙是反应物
B . 丙一定是化合物
C .
D . 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
A . 10:11
B . 22:15
C . 15:22
D . 11:10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第一次实验(g)
第二次实验(g)
第三次实验(g)
给定氧气的质量
15
16
20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30
32
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 分子和原子主要区别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09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阅读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