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古诗文(26分)
(一)(10分)
1.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2)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3)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小陈回到久别的家乡,邻居们邀请他到家做客,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他不由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悠悠我心 (2)窈窕淑女 (3)气蒸云梦泽 (4)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二)(16分)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丙】
①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②柳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难。
2.解释加点词语在语段中的意思。
(1)斗折蛇行 斗_____________
(2)与之图事 图_____________
3.【丙】语段“蕴骚人之郁悼”的“蕴”正确的义项是( )
A.藏蓄B.聚积C.事理深奥的地方
4.翻译语段中画线句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下列对【丙】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因“密引禁中”而被贬两次。
B.柳宗元写“十数篇”记录被贬遭遇。
C.柳宗元曾获得顺宗皇帝的“奇待”。
D.“览之者”为柳宗元不幸遭遇伤感。
6.【甲】【乙】语段中画线句都是环境描写,【甲】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乙】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7.结合【甲】【丙】语段内容,分条概括语段【甲】语段中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答案】2.(1)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2)谋划
3.B
4.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5.D
6.①为具体写潭中的景物和小潭周围景象做好铺垫 ②描写了桃花源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美丽自然环境,与桃花源外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同时推动情节发展。
7.①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石潭环境凄清。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2)句意:和他们商议大事。图,谋划。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义。
“蕴骚人之郁悼”的意思是:内心积聚骚人抑郁的情怀;结合整个句子“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理解意思,内心积聚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写成文章;“蕴”应是“聚积”的意思;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以,因为。其,它的。过,过于。久,长时间。居,停留。乃,于是。去,离开。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根据【丙】文“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的意思“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可知,柳宗元被贬的原因是王叔文变革失败,“柳宗元因‘密引禁中’而被贬两次”说法不正确;
B.根据【丙】文“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的意思“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写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可知,柳宗元写了数十篇骚体文章,抒发内心情怀,但未写是“记录被贬遭遇”,所以说法不正确;
C.根据【丙】文第①段“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的意思“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可知,文中是写“王叔文、韦执谊”特别看重柳宗元,而不是曾获得顺宗皇帝的“奇待”;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甲】文第①段“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意思是: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这是描写小石潭全貌及周围景物,为下文具体写潭中的水清澈见底,潭中游鱼的姿态,小潭周围“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景象做好铺垫。
【乙】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意思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这段话描写了桃花源的环境,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宁静美丽,这样的环境与桃花源外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生活和平安宁,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同时推动情节发展。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意,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原因即可。
根据【丙】文“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可知,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与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好友王叔文一同被贬;根据【丙】文“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写文章)”可知,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自己一贬再贬,被贬到荒僻之处;根据【甲】文“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以其境过清”可知,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小石潭的环境凄清易引发愁绪。
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丙】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写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恻哀婉。
二、现代文(24分)
(一)(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植物工厂
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的枯竭,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传统农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
②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把农业向上延伸。这源于植物生长的原理——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奕成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样就可以长高、长大,直到开花结果。利用这个原理,在适宜条件下,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就可以把庄稼“种”到空中去,把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农场,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节约了土地资源。
③这种植物工厂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被看成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研究发现,只要对生长环境进行调控,通过改变光照、调整“光配方”、改善营养液成分等,就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调控。比如,生菜在农田里栽培需要30~40天才能收获,但是在植物工厂仅需20天左右。在植物工厂里,只要有足够的光照和营养,水果、蔬菜乃至粮食就可以“长了一茬又一茬”几乎不受外界的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④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如对环境进行精确控制、反馈的计算机和传感器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植物来设置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研究发现,光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光信号调节,在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好性。
⑤没有土壤,植物“吃”什么?和田野生产不同,植物工厂要求洁净的栽培空间,甚至需要无菌培养室。在这种条件下,就要用营养液来“饲喂”植物。植物工厂采用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口味”和“取食偏好”。比如,叶菜类、茄瓜类,花菜类的蔬菜,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很多植物对于营养液的成分,酸碱性,温度等也有不同的“挑剔”程度。这就要求植物工厂对营养液进行个性化配制和运用。
⑥由此看来,只要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就可在植物工厂里实现万物生长的梦。可以想象,只要带上种子、水和营养物质,利用太阳能或其他清洁能源,就可生产出粮食、蔬菜和水果来,这不仅解决了“瓶颈期”问题,还能解决航海、航天、沙漠、极地等环境中的吃饭问题。
8.第⑤段加点词“吃”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9.结合全文,与传统农业相比,植物工厂的优势有: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仅”为何不能删除?请说明理由。
11.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
A.植物工厂里植物生长原理与传统农业完全相同。
B.植物工厂里植物不受外界各种因素环境的影响。
C.植物工厂需要对营养液进行个性化配制和运用。
D.植物工厂主要在于解决恶劣环境中的吃饭问题。
12.下面一段文字,在放在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比如,优化红光或远红光的比例,可以提高三色堇的开花数量和质量;而要想长出肥厚的绿色生菜,就需要多用蓝光和红光。
【答案】8.靠什么来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9.(1)节约土地资源 (2)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调控
10.“仅”的意思是“只”,说明生菜在植物工厂生长比在田里生长所需的时间很短,只需要20天左右,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C
12.放在第④段。第④段说明“在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好性”,而该段文字正好作为例证。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根据本段中的“在这种条件下,就要用营养液来‘饲喂’植物。植物工厂采用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可知,“吃”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在句中的意思是靠什么来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②段中的“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节约了土地资源”可得:节约了土地资源。
根据第③段中的“改善营养液成分等,就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调控”可得: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调控。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仅”是“只”的意思,在句中表强调,强调只需要二十天左右植物工厂的生菜就可以收获。“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信息。
A.根据第②段中的“利用这个原理,在适宜条件下,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就可以把庄稼‘种’到空中去,把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农场,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节约了土地资源”可知,本项表述有误;
B.根据第③段中的“几乎不受外界的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可知,本项表述过于绝对;
D.根据末段中的“这不仅解决了‘瓶颈期’问题,还能解决航海、航天、沙漠、极地等环境中的吃饭问题”可知,本项表述不全面;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材料回归。
根据材料中“优化红光或远红光的比例,可以提高三色堇的开花数量和质量;而要想长出肥厚的绿色生菜,就需要多用蓝光和红光”可知,材料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不同植物对于光质的偏好。结合第④段中的“研究发现,光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光信号调节,在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好性”可知,材料可以放在本段充当例子来说明这一特点。
(二)(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接过铜旋子【注】
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亲切地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
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
③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曰帽子,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扎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有仙气的透亮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
④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见我看得发呆,小孙笑道:“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⑤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巴不得儿孙不肯接手。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点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当天的粉皮会晾不干。这批货就算废了。”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实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手也是。铜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
⑥“钢旋快慢看水温,溜边揭起能囫囵;收补窟窿摊圆整,水油刷晒看阴晴。”老孙慢悠悠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将一张张薄如蝉翼却又饶有筋力的绿豆粉皮移到长竹帘上,这些竹帘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墙上,或平搁在长凳上,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而那些影影绰绰的离心花纹,就像月亮上的桂花树一样,散发着梦幻光泽。风徐徐吹送,新绿豆的清香在场院中鼓荡。强烈的阳光下,粉皮正在脱水,与竹帘子分离时,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⑦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我笑着应允。
⑧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凉皮,与那些晒干后又泡发的凉皮口感不太一样,更糯,弹力更强,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阖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爽痛快。
⑨我问小孙:回来做凉皮,也是为了在爹娘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
⑩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2019年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膝盖竟然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
⑪此时,秋风平稳安详,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
【注】铜旋子:一种铜制器具,像盘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等。
13.题目“接过铜旋子”的含义,既指指制作绿豆粉皮的工艺流程中,父亲从小孙手中接过铜旋子进行下一步流程,又指_____________
14.根据第②~③段内容,补全粉皮的制作过程。
调制粉浆→_____________→冷水拨离→浸水挤干→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画线句运用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
16.对第⑩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小孙因不忍心做凉皮手艺断根而接班。
B.表现了小孙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C.补充交代了小孙做凉皮是为了吃美味的原因。
D.结构上照应了标题,内容主要表现父亲辛劳。
17.第⑪段有何妙处?
【答案】13.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将制作绿豆粉皮的非遗手艺传承下去。
14.①凝结粉浆 ②摊平晾晒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舞动铜旋子制作粉皮时的速度之快、铜旋子在半空中舞动的轻盈动态和小孙做的粉皮的美丽、圆润、晶莹剔透的特点,体现出小孙用铜旋子做粉皮的动作麻利、熟练,技艺高超,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惊叹及赞美之情。
16.A
17.内容上,本文以自然环境画面结尾,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描写了农家场院深秋里平稳安详安静鲜活的画面,点名了时间地点;渲染了静谧闲适、幸福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小孙孝顺懂事的美好品质,暗示小孙的绿豆粉皮会越做越好,也暗示了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使绿豆粉皮这一非遗技艺得以传承,深化文章主题。结构:首尾呼应,照应第一段“去年深秋,去老山村行走”的描写,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含义。根据文章第③段“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可知,“接过铜旋子”表面上是指在制作粉皮的过程中,父亲从小孙手中接过铜旋子,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流程;
根据第⑩段“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可知,“接过铜旋子”的深层含义是指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将制作绿豆粉皮的非遗手艺传承下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已知信息:“调制粉浆”对应第②段“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冷水拨离”对应第③段“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浸水挤干”对应第③段“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
第①空:综合以上信息,根据第②段“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可概括为:凝结粉浆;
第②空:根据第③段“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可概括为:摊平晾晒。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根据句中“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可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铜旋子比作“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轻舟”、“飞蓬”,结合句中“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可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在制作粉皮时动作迅速,体态轻盈的场景;同时把粉皮比作“雪莲花”和“海月水母”,生动形象地写出粉皮的造型优美,晶莹剔透的特点,表现出小孙的技艺高超,体现了作者对小孙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正确,因为第⑩段中小孙提到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并且表达了如果这门手艺在他这里断了根会非常可惜。小孙还描述了看到父亲因为长期劳作而身体受损的情况,这使得他心疼父亲同时也决定继续家业,不让这门手艺消失。因此,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小孙因不忍心让家族传统手艺断根而选择接班的情感动机;
B.虽然提到了工匠精神,但文中并没有特别强调小孙的专注和精益求精,而是更多地表现了他的情感和对家族传统的责任感;
C.不正确,因为小孙做凉皮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吃美味,而是出于对家族传统和父亲的同情与责任感;
D.虽然提到了父亲辛劳,但这不是该段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小孙决定接班以维持家族传统,而不是仅仅强调父亲的辛劳。此外,结构上并没有直接照应标题,标题“接过铜旋子”暗示了传承和接班的主题,但第⑩段更多地是在说明小孙接班的内心动机;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本段以景物描写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悠长,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根据句中“秋风平稳安详”“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开得那么鲜活”可知,此段的环境描写点明了时间——秋天及地点——农家场院,渲染了一种静谧安详、闲适温馨的氛围,结合第⑩段“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可知,衬托出小孙孝顺懂事的高贵品质,因为他对技艺的传承,父母才有机会退居二线,能够安享晚年;结合“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可知,景物描写也暗示了小孙的绿豆粉皮会越做越好,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使绿豆粉皮这一非遗技艺得以传承,彰显出传统技艺永恒的生命力,深化文章主题。根据第①段“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个24岁的青年”可知,尾段的环境描写与第①段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三、综合运用(10分)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经典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18.活动一:阅读宣传
以下是八(1)班小余同学“书香校园,经典阅读”的主题演讲稿的一部分,正确的顺序是( )
①读书让你更加热爱自然,净化心灵,听风声雨声,化器宇轩昂。
②如果胸无点墨,任凭再华丽的衣服装饰,也毫无气质可言,反而给人肤浅的感觉。
③气质是内在的不自觉的外露,而不仅仅是表面功夫。
④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如谷。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19.活动二:阅读推广
学校拟在学校设置一亭子,取名为“悦读亭”,其意为让经典在校园咏流传,请你围绕《经典常谈》这本书,为这个亭子写一则推广语。
20.活动三:阅读经典
“悦读亭”为八年级学生推出的《经典常谈》,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
①以上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朱自清指出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②《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说明。
【答案】18.C
19.示例:一书一亭一世界,精读深读有乐趣。
20.①纵横家。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②示例:“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翻覆”的本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④引用名句,总述学问和阅读对人的气质有积极影响,放在首位;
①是对④的进一步阐述,具体说明了读书如何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气质,放在第二;
③解释了气质的本质,与①句形成逻辑上的衔接,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放在第三;
②通过对比来强化上述③的观点,说明了没有内在文化支撑的外在装饰是不足以体现气质的,放在最后。故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推广语。围绕《经典常谈》这本书来拟写,语言凝练,有号召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 与书亭为友,与经典同行。
【20题详解】
①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题干内容分析和“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的提示,可知,“他们”指的是“纵横家”。他们是战国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有一定影响,其代表人物为苏秦、张仪。从“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可知,他们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②本题考查名著特色。从题干“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可知,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从选段中选取通俗易懂的句子即可,如“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等句朱自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特点,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这一历史现象,体现了书籍的通俗性和普及性。
四、写作(40分)
21.人无完人,没有人完美无缺;同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优点、长处等。在生活中,经历的、见闻的、想象的,都可能看到自己身上闪光之处。请以“看见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