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展开1.通过学习科学史实,了解氯气的发现史和主要应用史,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勤于钻研的研究精神;增进了化学与历史、化学与哲学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2.通过观看氯水中各成分是否具有漂白性的仿真实验视频,及 实验探究氯水的漂白原理,让学生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证据推理意识、了解研究科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氯气的发现史和主要应用史,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勤于钻研的研究精神;
2.通过观看氯水中各成分是否具有漂白性的仿真实验视频,及 实验探究氯水的漂白原理,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证据推理意识、了解研究科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利用“问卷星”调查家长对氯气价值的了解情况与看法。
2. 布置学生查找 Cl2的发展史和应用史,将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发展史”推送(打印出来)给全班同学阅读。
(设计意图:诊断并发展学生获取与筛选兼具科学性与适用性的学科资源的能力、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课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情境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投放180吨氯气,导致英法联军15000人中毒致伤,5000多人当场死亡。
【情境材料2】在百度中以“氯气中毒事件”为题搜索,得到了822000条结果。
【情境材料3】现今人们在使用含氯的日用品时,中毒事件接连发生,新闻报道称某居民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自己晕倒了!
【提出问题】氯气曾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氯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过如何呢?
【展示】课件展示:课前利用问卷星面向家长调查的其中一题——“氯气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功过如何?”的结果图像。
【引导】今天我们学习了这节内容,回家后可以当小老师,跟家人交流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运用生活事件与历史事件设置真实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本课后回家当小老师,理解应用知识、培养对学科价值的认同感。)
二、认识氯气
【科学史话】(某位学生代表上讲台陈述氯气的发现史和应用史)
1.在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制得氯气(至今仍然是实验室制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发现氯气的水溶液能使纸张、蔬菜、花朵等褪色。
2.1785年,法国化学家贝托雷将氯水应用于纺织品漂白,但他发现氯水易分解,纺织品有损伤。
3.1798年,英国的化学家田纳特制得稳定的漂白剂——次氯酸钙。
4.1820年左右,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拉巴拉克制得次氯酸钠溶液,用于琴弦防腐除臭。
5.1984年,我国的金耀光团队制得兼具杀菌性与稳定性的含次氯酸钠的消毒液——“84消毒液”。
【点评】我们都应该学会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培养自己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向这位同学学习。
【朗读】全班朗读陈荣达的论文——“含氯消毒剂次氯酸发展史”的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代表展示简要的科学史实,让学生意识到查找、加工资源的重要性;运用科学史实,让学生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及勤于钻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学科自信与社会感。)
【引导】在科学史中,先有氯气才能制出Ca(ClO)2和NaClO等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物质;含Ca(ClO)2或NaClO消毒剂的原理是与次氯酸的漂白原理相关的。现在我们是小科学家,让我们来帮化学家贝托雷探究:氯水漂白的原理。
【理论探究】
1.提出问题:氯水中什么物质有漂白性吗?
2.分析问题:氯水中有什么物质?教材43页——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说明氯水中有哪几种物质?水没有漂白性。
3.提出假设:假设Cl2、稀盐酸、HClO.这3种物质都有漂白性。
4.实验验证:播放利用权威的化学仿真软件“NB化学实验室”制作的实验视频。
5.证据推理:(1)盐酸和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纸都没有褪色,说明盐酸和氯气有漂白性吗?(2)将氯气通入水中,形成了氯水,氯水中的红纸褪色,运用排除法可知氯水中真正起漂白作用的哪一种物质?(HClO)
6.实验结论: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漂白性。
【过渡】“在初中我们就用PH试纸测稀盐酸的酸度、试纸并不会褪色,也说明稀盐酸没有漂白性。所以关键是要探究Cl2与HClO是否具有漂白性,可能有同学觉得视频不够真切、过瘾。
【提问】
1.假如我们要真正进行实验,该设计一个怎么的实验装置?如果像视频中直接验证Cl2与HClO是否有漂白性,还要先制备收集氯气,再把氯气连接到这个中。装置比较复杂、操作费时。
2.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展示】教师展示并介绍事先设计好的装置图。
【实验】2位同学演示实验(其中1位同学描述实验现象),还有1位同学拍摄并将实验操作同屏展现于多媒体一体机。
【提问】根据这个实验同样可以推导出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哪种物质?(HClO)
【交流讨论】该实验装置有什么优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并请2位代表分享感想。(安全、环保、现象对比明显、操作简便、高效、)
【教师总结】通过探究氯水的漂白原理,我们也学习了研究科学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利用学科软件高效、明了地展示HCl、Cl2和氯水三者的漂白性;再利用原创的实验装置,将制氯气、验证关键物质——Cl2和HClO的漂白性进行一体化实验。学生演示实验使实验显得更真实、更具信服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勇敢的品质,学生示范树立榜样作用,鼓励其他同学更认真地学习化学。通过合作交流,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好奇心与学习的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运用于实际教学,诊断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孤立水平到系统水平,从单个知识点到横纵向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从解决单一问题到学习科学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三、课堂练习
利用希沃白板5制作的分组竞争活动作为课堂练习。
(每组2位上讲台合作答题。说明:左边一大组的同学看屏幕左边的题目、右边一大组的同学看屏幕右边的题目;游戏结束后请该大组的某位同学说出答错的题目。)
(设计意图:增强课堂趣味性、及时检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课堂总结
利用价-类二维图总结氯气与其主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我们学习了氯气可应用于制造漂白剂、杀菌消毒剂,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物质的功与过就在于人们的一念之间,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物质。
【提问】氯气在化工生产中还有哪些应用价值?法国贝托雷发现氯水会对纺织品造成损伤是什么原因?请课后查阅资料及后续我们再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涉及的重要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自主调用认识物质性质及转化关系的思路方法。)
板书设计
为“氯气”正名
一、氯气
1. 黄绿色、刺激性、密度比空气大、有毒
2. Cl2+H2O = HCl + HClO
3. 应用于制漂白剂、消毒液等
二、氯水
1. 成分:H2O、Cl2、HCl(H+、Cl-)、HClO
2. 漂白原理: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8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评价目标,阅读归纳,观察归纳,分组设计实验,总结提升,学以致用,分组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案,共3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