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02-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内蒙古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分)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如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和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成对的基因A、a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B.若A基因来自母方,则a基因来自父方
C.一对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D.图中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答案】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A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图中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若A基因来自母方,则a基因来自父方,AB正确。
C.虽然题图的一条染色体上绘制了一个基因,但实际上一对染色体上具有多对基因,C错误。
D.显然,图中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C。
2.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由甲到乙时,有机物会逐渐增多
B.图丙的②是未掉落的子叶,与玉米的胚乳作用完全一样
C.萌发过程中,发育成图丙中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图甲中除了种皮以外的结构是胚,其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答案】D
【分析】种子萌发由甲到乙再到丙,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有的种子还有胚乳。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丙图中①是幼叶和茎,②是未掉落的子叶,③是幼根。
【详解】A.种子萌发由甲到乙时,是种子萌发初期,幼苗未出土之前,有机物不断被消耗而减少,故A错误。
B.②是未掉落的子叶,虽然子叶和胚乳都含有淀粉等营养物质,但作用不完全相同:胚乳是为发育中的胚提供营养,子叶的作用是储存养料,以及在植物的幼苗生长时期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故B错误。
C.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图丙③根,故C错误。
D.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3.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其中正确的表述是( )
A.银杏树属于裸子植物,其果实叫白果
B.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C.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答案】C
【分析】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称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称为种子植物。
【详解】A.银杏树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故A错误。
B.海带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它的根状物固着在浅海岩石上。故B错误。
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故C正确。
D.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D错误。
故选C。
4.泸州张坝盛产桂圆,其肉厚鲜嫩,色泽晶莹,果汁甜美而享有盛誉,桂圆的果实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
A.受精卵B.子房C.子房壁D.胚珠
【答案】B
【分析】果实是由显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极核和卵核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
【详解】
从图中可以可以看出,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所以B正确。
故选B。
5.人体具有许多不同的反射活动。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
A.行人看见红灯会主动停下脚步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C.听英雄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D.切洋葱时流眼泪
【答案】C
【分析】(1)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ABD.行人看见红灯会主动停下脚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切洋葱时流眼泪,都是由具体条件(红灯、井绳、洋葱)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BD错误。
C.听英雄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
故选C。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二、本题共2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20分。
6.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我县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下图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为运动提供能量, 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营养物质经生理过程 (填序号)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填结构名称)。
(2)调节人体心跳、呼吸的神经中枢是 。运动时,呼吸、心跳加速,有更多的氧气通过生理过程 (填序号)进入肺泡,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经过生理过程②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心肌收缩时将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泵出流向全身,通过毛细血管网运送到其周围的骨骼肌细胞,参与细胞的 作用,从而为运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4)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 作用会增强,产生的尿液量会 。
(5)运动时会情绪激动,是因为体内腺体分泌的物质经循环系统输送到脑部,进而调节人体的反应。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和 的调节。
【答案】(1)糖类 ① 右心房
(2)脑干 ③ 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呼吸
(4)重吸收 减少
(5)激素
【分析】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氧气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在肺泡处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被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处,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详解】(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淀粉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过小肠绒毛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图中的①过程是吸收作用,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由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最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随后进入右心室到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再由左心室经主动脉输送到组织细胞;所以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脑干中有许多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所以调节人体心跳、呼吸的神经中枢是脑干;图中的②过程是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血液流经肺时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心肌收缩时将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泵出经主动脉流向全身,通过全身毛细血管网运送到其周围的骨骼肌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物质交换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为运动提供能量。
(4)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最终由泌尿系统其他器官排出体外;尿液的排出一方面排出了代谢废物,也排出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以运动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体内水分不足,所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加强,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重吸收回血液,造成尿液量减少。
(5)运动时会情绪激动,是因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循环系统输送到脑部,进而调节人体的反应,人体生命活动都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7.图甲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
(2)合理密植、立体种植是为了提高甲图中过程[ ] 的效率。写出它的反应式 。
(3)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如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合成有机物、细胞分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甲图中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4)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过程[ ] 散失掉了。
【答案】(1)1 2 4
(2)C 光合作用
(3)A 呼吸作用 5 线粒体
(4)B 蒸腾作用
【分析】(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
(2)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 据此解答。
【详解】由图甲可知: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由图乙可知:[1]细胞壁,[2]液泡,[3]细胞核,[4]叶绿体,[5]细胞质。
(1)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2]液泡和[4]叶绿体。
(2)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如采取间作套种、合理密植能使植物最大程度的接受阳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增加产量。光合作用的公式:
(3)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5线粒体内进行的。如图中的A就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反应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4)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如图中B表示的是蒸腾作用。它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西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卷02-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西卷)(解析版),共15页。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辽宁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卷02-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辽宁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福建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卷02-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福建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