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62123/1-1718464508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62123/1-17184645088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62123/1-17184645089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62123/0-1718464507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62123/0-17184645072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后练习题
展开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回答1~2题。
甲 乙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界线的是( )
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 ℃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2.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读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同学笔记上需补充的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有( )
①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④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是( )
A.三峡以上河段梯级开发水电
B.上游清理航运通道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限制人口迁入,减少污染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5~6题。
5.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黄金水道发展,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这是利用长江( )
①水量大、江阔水深 ②落差大、不结冰 ③多支流、流程长 ④多宽而浅的“U”形河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优势区位是( )
①长江航运中心 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③传统工业基地 ④省会城市,科技实力较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中三角城市群涵盖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读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回答7~8题。
7.促进中三角城市群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提高第二、三产业比重 ③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 ④加强环境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中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众多长三角地区工业落户此地,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水陆交通非常便利
D.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
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市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10.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条件。
(3)比较甲、乙两地区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打算对我国贵州、湖北、江苏进行区域差异的研究,以期探寻区域发展的方向。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小组同学在收集资料时,应该( )
①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主,以查阅资料为辅
②以查阅资料为主,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辅
③重点收集历史文化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
④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在比较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时,应主要考虑的指标有( )
①自然资源状况 ②三次产业构成
③地区生产总值 ④劳动力人口比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回答14~15题。
14.(易错题)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南部均为平原地区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D.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15.(易错题)下列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内丰富的铁矿资源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及部分主体功能区示意图。
(1)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江经济带内有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功能区。试判断图中四个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2)说明甲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意义。
(3)为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4)评价长江“黄金水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价值。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区开发的
有利条件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测试题,共9页。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堂检测,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