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24份)
2025版高中历史第6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中历史第6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共11页。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整合体系构建•统全局拓展深化•提素养一、中国古代户籍管理、社会治理与优抚政策1.户籍管理的沿革(1)战国:开始建立户籍制度。(2)秦汉: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人管理。(3)隋唐:隋朝实行“大索貌阅”,严防不实,唐承隋制。(4)宋:户籍分主户和客户。(5)元明清:元明按职业定户籍,清袭明制,但管理趋向松弛。2.社会治理:县是最基层行政机构。(1)秦汉:实行乡里制度,建立什伍组织。(2)唐宋:唐实行邻保制度,宋实行保甲制。(3)明清:明实行里甲制、十家牌法,清实行保甲制。3.优抚政策(1)特点:政府是主体,民间为辅助。(2)发展:宋朝以后,宗族内救助活动兴起,明清开始出现慈善组织。二、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基层治理比较(1)不同①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为专制统治服务,治理模式是皇权专制下的产物。清代宗法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有代表官方的社会组织参与管理。②西方基层治理模式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强调民众的参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范畴,保障了民主政治。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2)相同:都是为了维护统治。(3)原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向地方延伸;宗法观念影响深远。西方民主思想产生较早;宗教对社会影响较大。三、西方社区管理的模式、特点和作用1.西方社区管理的模式(1)自治型管理模式。自治型管理模式下政府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主要职能为协调以及提供保障。(2)行政型管理模式。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结合较为紧密。(3)混合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自治型与行政型的综合。2.西方社区管理的特点(1)组织体系完善,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密切合作。(2)法律法规健全,社区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运行。(3)服务理念突出,社区设计、设施建设强调人性化。(4)资金渠道较广,政府购买和公益捐赠成为主渠道。(5)专业要求较高,社区工作人员具备较高专业素质。3.西方社区管理的作用(1)有利于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在提供就业、缓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养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3)既节省了政府开支,降低了行政管理费用,又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