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电流和电路-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电流和电路-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考点与往年变化不大,考法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生活生产实例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如:断路的电路连接情况及电路特点、设计连接串并联电路、辨析电路的串并联、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断路电路、电路故障、短路电路其危害、用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仍是高频考点,占分比较重;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摩擦起电现象、电源的种类、电流表的量程及读数、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何种电荷也是必考点,一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考查;另外还有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与粒子与宇宙的结合,与电功率等的结合考查。
预测今年中考考点不会变化太大,考点还是会延续之前的考点。考查方式会进一步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即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情景设置上更加新颖、贴近生活、加入最近科技信息,考有所依,学有所用。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常州·二模)关于静电、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燥的天气,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研究表明,星系离地球远去,说明宇宙正在收缩
D.原子、质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答案】D
【详解】A.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与梳子会带上异种电荷,而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故A错误;
B.固体之所以很难被压缩,是因为组成固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B错误;
C.研究表明,星系间距离正在逐渐增大,星系正在远离地球,说明宇宙正在扩张,故C错误;
D.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电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质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故D正确。
故选D。
2.(2023·江苏无锡·一模)两轻质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使两个小球彼此靠近后保持静止状态。则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事实的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A.两小球都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不符合题意;
B.两小球都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不符合题意;
C.两小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C不符合题意;
D.两小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江苏盐城·二模)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答案】A
【详解】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它们会张开,是因为塑料细丝在与手摩擦的过程中带了电,塑料细丝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3·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小灯泡。关于该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B.将导线a换成电流表,电流表有可能烧坏
C.要想使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b
D.若将导线c从接线柱B改接到A上,L1、L2并联
【答案】B
【详解】A.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源两端被导线相连,电源被短路,两个灯泡都不发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导线a换成电流表,电流表被短路,不会被烧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去掉导线b,电路中各个元件首尾相连,灯泡L1、L2串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将导线c从接线柱B改接到A上,则两灯属于并联电路,两灯都能发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与两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连接,其中不能使两只小灯泡都发光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AB.由于电流从灯泡的顶端流入,从灯泡金属边缘流出,所以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两只小灯泡都能发光,故A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电流从灯泡的顶端流入,从灯泡金属边缘流出,所以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两只小灯泡都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电流从左边的灯泡的金属边缘流入,从灯泡顶端流出,电流到右边的灯泡,不经过灯泡中的灯丝,所以右边的灯泡不发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电路板,正面只有一个开关和两个灯泡,电源及导线均在电路板背面。闭合开关,看见L1发光,L2不发光。用灯泡L3替换L1,发现L2和L3同时发光,忽略温度对灯丝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L1和L2的连接方式可能是并联的
B.L2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灯丝断了
C.L1灯丝的电阻小于L3灯丝的电阻
D.L3替换L1后,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答案】D
【详解】AB.闭合开关,看见L1发光,L2不发光;用灯泡L3替换L1,发现L2和L3同时发光,因为替换的是发光的灯泡,替换后原来不发光的灯泡L2也发光了,说明灯泡L2的灯丝没有断;若原来L1和L2并联,用灯泡L3替换L1后,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的特点可知,对L2支路无影响,L2应该仍然不发光,而替换后发现L2和L3同时发光,所以两灯泡不是并联,即原来L1和L2是串联的,则替换后L2和L3是串联的,原来L2不发光是因为L2的实际功率太小造成的,故AB错误;
CD.替换前后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原来L2不发光是因为L2的实际功率太小,现在L2发光,说明L2的实际功率增大了,L2的阻值不变,则由P=I2R可知,替换后电路中电流增大了,电源电压不变,根据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大;原来的总电阻
R=R1+R2
现在的总电阻
R′=R2+R3
因替换后电路中电流增大了,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了,所以
R3<R1
即L1的电阻大于L3的电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组云街上投放了许多小黄车,为促进文明骑行,某同学对小黄车的启动做了如下设想:只有戴上头盔并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开关(S1)才会闭合,再扫码闭合感应开关(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符合设想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戴上头盔并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开关(S1)才会闭合,再扫码闭合感应开关(S2),车才能正常启动,这说明两个开关相互影响,是串联在一起的,一起控制电动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3·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如图是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装置,电阻丝R1和R2分别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且R1>R2,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开关闭合,电路接通一段时间后,下列对两烧瓶的对比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因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相等
B.因为通过乙瓶电阻丝的电流大,所以乙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快
C.因为甲瓶中煤油的比热容要小,所以甲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快
D.因为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所以甲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快
【答案】D
【详解】AB.由图知:两段电热丝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所以通过的电流相同,因为
由欧姆定律得,R甲两端的电压大于R乙,两端的电压,故AB错误;
CD.已知
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甲瓶温度计示数升高快,实验中加热的是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说明甲瓶中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多,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2023·江苏南通·二模)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R2是阻值均匀的变阻器,它的金属片连接在杠杆的一端,R1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已知油箱中油的体积V与电路中总电阻R总成反比,则下列描述电路中通过的电流I、定值电阻R1的电功率P1与V关系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B.由图知,油量表、定值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串联,油箱中油的体积V与电路中总电阻R总成反比,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与油箱中油的体积V成正比,油箱中油的体积V为零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大,由可知,电路中仍然有电流,故AB错误;
CD.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不变,根据P=I2R可知,定值电阻R1的电功率与油箱中油的体积V的平方成正比,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2023·江苏扬州·一模)小敏在做“组成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她是其中有一个小灯泡坏了,下面四种方法不能够检测出坏灯泡(假设各检测方法用电器、电表均不会损坏)( )
A.用一根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
B.用一个电压表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
C.用一个小灯泡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
D.用一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不同的点
【答案】D
【详解】A.两灯串联,若用一根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则断路的地方会接通,另一个灯泡会发光,能检测出坏灯泡,故A不符合题意;
B.用一个电压表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当电压表并联在断路灯泡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能检测出坏灯泡,故B不符合题意;
C.用一个小灯泡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当小灯泡并联在断路灯泡两端时,小灯泡会发光,能检测出坏灯泡,故C不符合题意;
D.用一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不同的点,电路始终处于断路状态,电流表始终无示数,不能检测出坏灯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3·江苏镇江·一模)如图,闭合开关后,各元件均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变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R短路B.R断路C.L短路D.L断路
【答案】B
【详解】根据实物图可知,灯泡L与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变为零,这说明电路中出现了断路现象;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所以故障是R断路或电流表断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2.(2023·江苏徐州·二模)指纹识别解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手机解锁方式。如图甲所示,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识别出正确的指纹后手机自动开锁,则感应区相当于手机电路中的 ;如图乙所示,充电宝给手机充电过程中,手机电池相当于 (电源/用电器);如图丙所示的手机充电线的三个插头可用于为三部不同类型的手机充电,如果3部手机同时充电,那么这三部手机的连接方式是 。
【答案】 开关 用电器 并联
【详解】[1]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识别出正确的指纹后手机自动开锁,感应区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对手机起控制作用。
[2]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则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3]如图丙所示的手机充电线的三个插头可用于为三部不同类型的手机充电,如果3部手机同时充电,它们互不影响,则这三部手机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
13.(2023·江苏扬州·一模)塑料瓶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明把塑料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吸管在右侧沿平行于瓶身方向吹气(如图),会看到瓶子向 运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瓶能吸引碎纸屑(如图),其原因是 。
【答案】 右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详解】[1]用吸管在右侧沿平行于瓶身方向吹气,此时瓶身右侧空气流动速度大,瓶身左侧空气流动速度小,根据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此时瓶子的两侧会形成压强差,故会看到瓶子向右运动。
[2]塑料瓶与头发摩擦过后会带电,而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瓶能吸引碎纸屑。
14.(2023·江苏泰州·一模)泰州科技馆静电台上带电金属球电压高达20万伏左右,如图小华用手触摸金属球,她头发就带上了 (同种/异种)电荷,因而张开,此过程中 (有/没有)新的电荷产生。
【答案】 同种 没有
【详解】[1][2]小华用手触摸金属球,由于她的头发就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而张开。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没有新的电荷产生。
15.(2023·江苏无锡·二模)生活中的种种物理反映出了物理学科的“美”:
(1)甲图,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2)乙图,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铝箔条被吸引,说明带电体可以 ;
(3)丙图,研究短路引起熔丝熔断实验,应再取一根导线接在 (选填“BD”、“AC”或“BC”)两点间。
【答案】 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 吸引轻小物体 BD
【详解】(1)[1]为了获得光的反射定律的普遍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可以观察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
(2)[2]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所以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能吸引铝箔条。
(3)[3]如果将导线接在BD之间,闭合开关,则灯泡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熔丝,所以熔丝会熔断;如果将导线接在AC或BC之间,闭合开关,则灯泡和熔丝都被短路,则熔丝不会熔断,电源可能被烧坏;所以要研究短路引起熔丝熔断实验,应取一根导线接在BD两点间。
16.(2023·江苏淮安·一模)电鳗是一种能进行短暂强力放电的淡水鱼。电鳗放电时,头部是正极,尾部是负极,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可产生150毫伏的电压,许多个“小电池”组装起来,放电时的电压高达600V,这种高电压只能维持非常短暂的时间。电鳗放电时可看成是电路中的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为获得高达600V的电压,需要 个“小电池” 联起来。
【答案】 电源 4000 串
【详解】[1]由题意可知,电鳗可以短暂强力放电,因此,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源。
[2][3]因为
因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串联电压的和,故需要串联的“小电池”的个数为
(个)
17.(2023·江苏镇江·一模)如图为额定功率为150W的电冰箱内部电路结构图,其中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是 联的,当压缩机工作时打开冷藏室的门,干路电流将 ,若冰箱一天消耗的电能为1.2kW·h,则一天内工作的时间为 h(假设冰箱在压缩机停止工作时不消耗电能)。
【答案】 并联 变大 8
【详解】[1]由图可知压缩机和照明灯都能独立工作,是并联关系。
[2]门控开关断开时,只有电动机工作,电路中的电流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当压缩机工作时打开冷藏室的门,门控开关闭合,电动机和灯泡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干路电流等于两条支路的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将变大。
[3]若冰箱一天消耗的电能为1.2kW·h,则一天内工作的时间
18.(2023·江苏淮安·一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的阻值为20Ω,R2的阻值为10Ω。当S、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 V;当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则R3的阻值是 Ω。
【答案】 6 10
【详解】[1]当S、S2闭合,S1断开时,R3开路,R2被短路,只有R1连入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为
U=IR1=0.3A×20Ω=6V
[2]当S、S1、S2都闭合时,R2被短路,R1、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通过R1的电流仍为0.3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3的电流
I3=I﹣I1=0.9A﹣0.3A=0.6A
则由欧姆定律可得R3的电阻为
19.(2023·江苏常州·一模)小明用塑料吸管做静电实验,吸管在绝缘支架上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A端后,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A端,发现A端远离橡胶棒,则A端带 电、 (得到/失去)电子;再分别将带负电的橡胶棒和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吸管B端发现B端均被吸引,则吸管B端 (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此现象可说明吸管材料的导电性 (强/弱)。
【答案】 负 得到 不带电 弱
【详解】[1][2]小明用塑料吸管做静电实验,吸管在绝缘支架上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A端后,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A端,发现A端远离橡胶棒,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A端带负电、得到电子。
[3][4]再分别将带负电的橡胶棒和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吸管B端,发现B端均被吸引,则吸管B端不带电,此现象可说明吸管材料的导电性弱。
三、作图题
20.(2023·江苏泰州·三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组成一个并联电路,开关S控制灯L1和L2,开关S1只控制灯L1。
【答案】
【详解】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其所在支路。由题知,要求两灯并联,开关S控制灯L1和L2,开关S应在干路上;开关S1只控制灯L1,开关S1应在L1的支路,只控制灯L1,如图所示:
21.(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为节省电能,楼道中的照明灯只有同时满足“天黑和有人路过楼道”时,才会自动亮。为满足用户要求,请完成电路的连接。
【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知,居民楼的楼道里灯泡亮的条件是:(1)必须是晚上,白天不亮;(2)必须有人经过,没人不亮;所以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不能独立工作,即开关串联,再和灯泡串联
22.(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只控制,导线不能交叉,不考虑电表量程的选择。
【答案】
【详解】两灯并联,电流表只测通过的电流,所以电流表串联在的支路上,只控制,所以开关在支路上,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
23.(2023·江苏常州·二模)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电路,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I1(已知I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4 欧姆定律-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共8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江苏专用)专题13+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zip,文件包含专题13电流和电路原卷版docx、专题13电流和电路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4 电路与电阻-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4电路与电阻解析版docx、重难点14电路与电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