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第一部分满分24分,第二部分满分41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填涂考号。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与试题卷交回。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4分)
1. 在不同场所会使用一些图标,下列标志使用不当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动车充电可能引发火灾,故居民楼楼道处需要张贴“严禁电动车充电标志”,该选项标志使用恰当;
B、面粉的粉尘遇明火容易引发火灾,则面粉厂需要张贴“禁止明火”的标志,该选项标志使用恰当;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应张贴腐蚀品标识;该选项标志使用恰当;
D、洗手池应张贴节水标识;该选项标志使用恰当;
故选D。
2. 空气质量关乎人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B. 增高工厂的烟囱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C.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是SO2、CO2、NO2等
D.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1%,氮气的体积含量为78%,所以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此选项正确;
B. 增高工厂的烟囱并不能减少空气污染物,所以增高工厂的烟囱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此选项错误;
C.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是SO2、CO、NO2等,此选项错误;
D. 空气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此选项错误。
故选A。
3.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千里江山图》所采用的颜料有:朱砂(含HgS)、赭石(含Fe2O3)、碎碟(含CaCO3)和孔雀石[含Cu2(OH)2CO3]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赭石是红色固体
B. Cu2(OH)2CO3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孔雀石[含Cu2(OH)2CO3]受热分解可以生成三种氧化物
D. 从朱砂中可以炼制出水银
【答案】B
【解析】
【详解】A、赭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Cu2(OH)2CO3中氢氧根离子显-1价,碳酸根离子显-2价,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孔雀石中含Cu、H、C、O,生成物中也应含Cu、H、C、O,故孔雀石受热分解可以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三种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HgS中含汞元素,故从朱砂中可以炼制出水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鱼的腥味源于鱼身上的甲胺(CH3NH2),甲胺易溶于乙醇,煮鱼时加些白酒,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着加热挥发逸去,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胺属于有机物
B. 甲胺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C. 用洗洁剂除衣服上的油污和上述原理不相同
D. 甲胺中碳、氮元素属于同一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胺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说法正确;
B、甲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B说法正确;
C、甲胺易溶于乙醇,故乙醇可除去腥味,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则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剂除衣服上的油污和上述原理不相同,故C说法正确;
D、碳、氮原子序数分别是6、7,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属于同一族,碳、氮原子电子层数均是2,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5. 下列“异常现象或结果”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A. 某同学将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可能是CO2中含有HCl
B. 探究水组成实验中,氢气与氧气体积比大于2:1,可能是部分氧气与水反应
C. 将铝片加入稀盐酸中,铝片表面无气泡,可能是铝表面覆有一层氧化膜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可能是氢氧化钠已变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到稀盐酸,而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混入二氧化碳中,当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氯化氢会与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氢氧化钙首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因此,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故异常现象与解释相符,不符合题意;
B.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中,氢气与氧气体积比大于2:1,可能是:1.氧气在水中溶解的比氢气多,2.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故异常结果与解释不相符,符合题意;
C.铝与空气中氧气常温下,就能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铝进一步被腐蚀,所以,将铝片加入稀盐酸中,铝片表面无气泡,故异常现象与解释相符,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放置,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故异常现象与解释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保持某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氯化钠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B. X的值为34
C. 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a点大
D. 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6 g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质量的增加而减小,且蒸发25 g水和50 g水的过程中,溶液质量是均匀减少的,斜率是一致的,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故A说法正确;
B、当溶液质量为0 g时,蒸发水的质量为50 g,即原68 g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50 g,溶质的质量为68 g-50 g=18 g,故该温度下,100 g水中溶解36 g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即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X为蒸发25 g水时溶液的质量,由于原氯化钠是饱和溶液,则蒸发25 g水,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9 g,此时剩余溶液的质量为68 g-25 g-9 g=34 g,故X的值为34,故B说法正确;
C、a、b点均为相同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C说法错误;
D、当溶液质量为0 g时,蒸发水的质量为50 g,即原68 g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50 g,溶质的质量为68 g-50 g=18 g,故该温度下,100 g水中溶解36 g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即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7.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B. 加入CuCl2溶液,无沉淀产生
C.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D.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当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B、加入CuCl2溶液,无沉淀产生,只能证明反应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可能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盐酸过量,实验不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不显色,实验不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只要滴入稀盐酸,Cl-都会和Ag+生成沉淀,不管是盐酸过量还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实验不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故选:A。
8. 化学上经常利用压强变化来进行实验。下列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1中待装置中充满气体后,关闭弹簧夹,试管乙中会出现白色沉淀
B. 实验2中向试管加入适量氧化钙固体,U形管中液面a低于b、瓶中析出固体,一段时间后都恢复原状
C. 实验3中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实验4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过程中会观察到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1中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待装置充满氢气后关闭弹簧夹,硫酸镁进入试管乙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钠,则试管乙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2中向试管加入适量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中液面a低于b,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升高使得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氢氧化钙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析出,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至室温,压强恢复,氢氧化钙溶解度恢复,故液面恢复、固体再次溶解,该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3中氢氧化钠固体遇水溶解也会放出热量,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球变大,故气球变大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4中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消耗氧气,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气体被消耗,也会导致压强减小,故实验过程中会观察到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二、(本大题共3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9. 空气制水机非常神奇,不用水源,只需要空气和电就能产生直饮水。主要过程如图:
(1)以上A-E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2)两次用到的过滤装置的孔径应该___________(填“小于”或“大于”)有害物质的直径。
(3)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1)E (2)小于 (3)煮沸
【解析】
【小问1详解】
A、抽气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过滤装置,只是将杂质除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压缩冷凝,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水过滤装置,只是除去难溶性杂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E、紫外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E;
【小问2详解】
两次用到的过滤装置的孔径应该小于有害物质的直径,这样才能将有害物质除去;
【小问3详解】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0. 金属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航天航空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1)第24届冬奥会纪念币的材质为黄铜(铜锌合金),强度高,耐腐蚀。若将少量黄铜投入到足量稀盐酸中,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固体剩余。
(2)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能准确地测定实验过程的相关数据。下图是某同学将少量锌粒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点的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
②BC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C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我国研发的国产大飞机C919用到高强度钢、铝锂合金、钛合金等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高强度钢是铁的合金
B. 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熔点低
C. 铝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将钛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说明钛比铜活泼
【答案】(1)有 (2)①. 锌粒与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 ②. 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③. H2SO4、ZnSO4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黄铜是铜锌合金,锌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若将少量黄铜投入到足量稀盐酸中,有固体剩余;
【小问2详解】
①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B点压强最大,表示锌粒与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
②BC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③稀硫酸过量,则C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过量的硫酸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锌,化学式为H2SO4、ZnSO4;
【小问3详解】
A、高强度钢是铁的一种的合金,该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故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熔点低,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铝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常温下,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进一步氧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将钛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说明钛比铜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 盐碱地本来不适合种植粮食,而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出的“海水稻”,攻克了这一难题。“海水稻”中含硒量是普通水稻的7.2倍,适宜生长的盐碱地pH的范围是8.0-9.2,盐碱地可能含有Na+、Ca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中富含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如下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下列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
(2)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氮肥生产往往要先制取氨气,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制氨的微现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结合盐碱地含有的离子,写出导致盐碱地呈碱性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4)海水稻生长中出现叶黄现象,结合盐碱地的pH情况,应该给海水稻施用的化肥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KClB. NH4NO3C. KNO3D. NH4HCO3
【答案】(1)①. 四 ②. B
(2)N2+3H22NH3
(3)Na2CO3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所以可推测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氧原子,故选B。
【小问2详解】
根据反应制氨的微现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小问3详解】
Na2CO3溶液显碱性,导致盐碱地呈碱性的物质的化学式是Na2CO3。
【小问4详解】
海水稻生长中出现叶黄现象,是缺少氮元素,盐碱地pH的范围是8.0-9.2,显碱性。
A. KCl不含有氮元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NH4NO3虽然含有氮元素,但显酸性,不适合施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KNO3能补充氮元素,显中性,可施加该肥料,此选项符合题意;
D. 盐碱地呈碱性,NH4HCO3能与碱性物质反应, 不适合施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三、(本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助力碳中和”为主题,设计并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制取收集CO2
(1)若用装置①制取CO2气体,添加稀盐酸时,最好添加至图①中的___________(a,b或c)
(2)收集气体:图中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CO2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活动二探究温室效应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升温越快。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用塑料瓶甲收集一瓶CO2,再用相同的塑料瓶乙收集一瓶空气,按图⑤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标记塑料管内红墨水停留的位置,将装置移至室外,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3)观察到红墨水处于标记位置的_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
【得出结论】CO2能增强温室效应。
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的捕集
【实验操作】装置如图⑥,注射器A中吸入5 mL蒸馏水;注射器C中吸有5 mL氢氧化钠溶液;注射器B中吸有50 mL氮气(此注射器中的单向阀,确保流体只能流出注射器不能流入注射器);双具支试管中集满约60 mL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现象】推动注射器A将5 mL蒸馏水一次性缓慢注入双具支试管里,观察到注射器B的活塞保持静止;再将5 mL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双具支试管里,观察到注射器B中的50 mL
氮气被全部吸入双具支试管里。
【实验分析】
(4)由以上现象说明5 mL蒸馏水最多溶解吸收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很强,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捕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a (2)③ (3)右
(4)① 5 ②.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添加盐酸应至图①中的位置a处,液体加入至c处不能使液体没过隔板,酸与大理石不能接触反应不发生,加液体至b处时会使左侧管内出现一段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故应添加至a处;
【小问2详解】
氧气不易溶液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气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③;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装有二氧化碳的甲瓶温度上升较快,压强更大,所以观察到红墨水处于标记位置的右侧;
【小问4详解】
动注射器A将5 mL蒸馏水一次性缓慢注入双具支试管里,观察到注射器B的活塞保持静止,说明加入的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与加入水的体积相同,即说明5 mL蒸馏水最多溶解吸收二氧化碳的体积为5 mL;
氢氧化钠可用于捕集二氧化碳,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CO2=Na2CO3+H2O。
13. 含磷酸铁(FePO4)、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为此,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以上电池材料中是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
(2)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能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据此推测石墨烯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能,分析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影响图中的数据,电池性能最佳的是___________(填A、B或C)。
(3)锂电池放电过程中,锂原子因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变成锂离子,其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锂电池轻便、比能量高,可用于手机电池
B 石墨烯可以提高电池性能,电池中石墨烯越多越好
C. 石墨烯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
D. 废旧电池不可随意丢弃,应该回收再利用
【答案】(1)石墨烯 (2)①. 导电 ②. B
(3)①. 失去 ②. Li+ (4)AD
【解析】
【小问1详解】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短文中出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是石墨烯,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
【小问2详解】
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能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据此推测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点时LiFePO4粉末电阻最小,故B点时电池性能最佳;
【小问3详解】
锂的原子序数为3,核外电子排布为2、1,锂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小于4,易失去电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其化学符号为Li+;
【小问4详解】
A、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可用于手机电池,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材料可知,电池材料中加入适量石墨烯作导电剂,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该选项说法错误;
C、石墨烯是单层石墨,与石墨不是同一种物质,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电池有毒且含有重金属,所以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再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四、(本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4. 氯化氢(HCl)气体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氯化氢气体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气体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资料信息】①盐酸中存在着H+、Cl-、H2O;
②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分别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和氨气(NH3),氨水中存在NH、OH-、H2O、NH3等粒子;
③相同状态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进行实验及现象】小组同学按如图1所示操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瓶和丙瓶中紫色石蕊小花未变红而乙瓶中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1)由上述现象可得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___________(选填“呈”或“不呈”)酸性,结合稀盐酸呈酸性的事实,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是由___________(选填“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并且说明物质酸性实质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___________(填“H+”、“Cl-”或“H2O”)的缘故。据此用文字说明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质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结论,物质呈现碱性也是类似的原理。请分析推测检验氨气是否集满时,可以用___________(填“干燥”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拓展应用】
(3)该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分子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过一会,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根据信息资料分析,白色烟环会偏向蘸有___________的棉花一端。(填“浓氨水”或“浓盐酸”),写出玻璃管内形成白色烟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①. 不呈 ②. 分子 ③. H+ ④.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H+
(2)湿润 (3)①. 浓盐酸 ②. NH3+HCl=NH4Cl
【解析】
【小问1详解】
浸有石蕊的干燥纸花放入盛有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可得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不呈酸性,结合稀盐酸呈酸性的事实,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并且说明物质酸性实质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H+的缘故。据此用文字说明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质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H+。
【小问2详解】
根据以上结论,物质呈现碱性也是类似的原理。推测检验氨气是否集满时,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因为氨气溶于水是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小问3详解】
该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分子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过一会,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浓盐酸中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中能挥发出氨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慢,所以白色烟环会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玻璃管内形成白色烟环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15. 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氢能源的广泛使用需解决制氢、储氢等问题。下图是利用天然气和水制备氢气的生产工艺流程。
(1)变换反应是指:500 ℃时,CO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H2和另一种常见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固化吸收:该环节可减缓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工业中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取甲醇(CH3OH)的温度、压强与生产的甲醇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生产甲醇的最优条件是___________。
(4)镁基储氢材料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利用Mg17Al12(一种镁铝合金)储氢及释氢的过程如图3所示,请写出释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9克MgH2全部与水反应,释放出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答案】(1)CO+H2O=H2+CO2
(2)温室效应 (3)温度为200℃,压强为P1
(4)① MgH2+2H2O=Mg(OH)2↓+2H2↑ ②. 6
【解析】
【小问1详解】
500 ℃时,CO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H2和另一种常见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一种常见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H2+CO2。
【小问2详解】
固化吸收利用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该环节可减缓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小问3详解】
工业中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取甲醇(CH3OH)的温度、压强与生产的甲醇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相同温度下,压强为P1时甲醇质量分数最大,相同压强下,温度为200 ℃时甲醇质量分数最大,由此可知,生产甲醇的最优条件是温度为200 ℃,压强为P1。
【小问4详解】
释氢反应是指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MgH2+2H2O=Mg(OH)2↓+2H2↑,设39 g MgH2全部与水反应,释放出H2的质量为
答:39 g MgH2全部与水反应,释放出H2的质量为6 g。
A.居民楼楼道处
B.面粉加工厂
C.运输浓硫酸的车辆
D.学校洗手池旁
151,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151,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考试是物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工艺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