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教师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15837/0-17173651935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教师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15837/0-17173651936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教师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15837/0-17173651937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学生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15837/1-17173652030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学生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15837/1-17173652031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学生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15837/1-17173652031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教师版docx、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5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A. 稀土元素是自然界共生在一起的一类元素,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B. 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 二硫化钼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能导电、能储存能量的二维材料,属于新型有机功能材料
D. 屠呦呦使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金属元素中,有一类性质相似、并在自然界共生在一起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于生产合金,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元素,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因而稀土元素又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A正确;
B.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可以和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反应,B正确;
C.二硫化钼属于无机物,不属于新型有机功能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屠呦呦使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正确;
故选:C。
2. 阿魏酸可从当归、川芎、酸枣仁等中药材中提取得到,具有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药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
B.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均为杂化
C. 该物质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 1ml该物质与金属钠反应,可产生标况下67.2L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分子式为C16H18O9,A正确;
B.有机物分子中,右侧的六元环上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B错误;
C.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溴水能与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发生取代反应;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酚羟基、羟基、羧基均可以和钠生成氢气,故1ml该物质与金属钠反应,可产生3ml氢气,标况下为67.2L,D正确;
故选B。
3. 膜材料ETFE是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聚全氟乙丙烯。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的连接方式
B. 0.50ml四氟乙烯中含有极性键2个
C. 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链节可能为
D. 聚全氟乙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四氟乙烯与乙烯按1﹕1共聚,生成的高聚物的链节为:“—CH2—CH2—CF2—CF2—”,A正确;
B.1个四氟乙烯中含有极性键为4个,0.50ml四氟乙烯中含有极性键为2NA个,B正确;
C.聚全氟乙丙烯为,分子的链节不可能为-CF2-CF2-CF2-CF2-CF2-,C错误;
D.聚全氟乙丙烯没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故选C。
4. 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取两份新制氯水,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可证明氯离子的存在,但是Cl2、 HClO均有强氧化性,加入淀粉 KI 溶液变蓝,因为氯气、HClO均会把I⁻氧化成I₂,不能证明氯气与水反应存在限度,A错误;
B.加入KNO₃后, H⁺和NO将Cu氧化为铜离子,KNO₃没有起催化作用,B错误;
C.取少量Na2SO3样品溶于蒸馏水,滴加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可证明样品已经变质,C正确;
D.NaCl中的Cl⁻不是氯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无法比较非金属性,D错误;
故选C。
5. 短周期元素R、X、T、Z、Q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其中X和T同主族,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X、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Z、Q的核电荷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非金属性:R<T<X
B. 简单离子半径:Z<Q<X
C. 常温下,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不反应
D. Q、T分别与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熔点:T<Q
【答案】C
【解析】
【分析】R、X、T、Z、Q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其中X和T同主族,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X、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Z、Q的核电荷数之和,它们的元素名称分别是H、O、S、Al、Na;
【详解】A.非金属性:H<S<O,A正确;
B.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核电荷数大离子的半径小,则离子半径:Al3+<Na+<O2-,B正确;
C.常温下,浓硫酸和铝发生钝化反应,C错误;
D.Q与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有SO2、SO3,T与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有Na2O、Na2O2,则熔点:T<Q,D正确;
故选C。
6.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作出的贡献。一种含有新型量子点(简写为)的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高效制氢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由电极b沿导线流向电极a
B. 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S2-+3H2O-6e-=+6H+
C. 标准状况下,当电路转移2ml电子时电极生成11.2L
D. 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S2-+3H2O+3H2↑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电解质溶液为碱性电解质pH=13,则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S2—+6OH--6e-=+3H2O,则a为负价,b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负价,b为正极,故电子由电极a沿导线流向电极b,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为负价,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S2—+6OH--6e-=+3H2O,B错误;
C.由分析可知,b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标准状况下,当电路转移电子时电极生成1ml×22.4L/ml=22.4L,C错误;
D.由分析可知,a电极即负极反应为:S2—+6OH--6e-=+3H2O,b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故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S2-+3H2O+3H2↑,D正确;
故答案为:D。
7. 二元有机酸(H2X)电离常数Kal=1.67×10﹣8、Ka2=3.34×10﹣17。BaX难溶于水,常温下,将BaX溶解在一定浓度的HY溶液中,直至不再溶解,测得混合液中c2(H+)与c2(Ba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HY是一元强酸,BaY2易溶于水。0.382=0.1444,0.192=0.0361
A. NaHX溶液显碱性
B. 溶度积Ksp(BaX)=6.18×10﹣23ml2⋅L﹣2
C. b点:2c(Ba2+)+c(H+)=2c(X2﹣)+c(HX﹣)+c(OH﹣)
D. 若0.1 ml BaX溶于25 mLx ml⋅L﹣1HY溶液中得到c点溶液,则x≈8.38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H2XKa2=3.34×10-17,HX-的水解常数Kh=≈6×10-7>Ka2,HX-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NaHX溶液显碱性,A正确;
B.由反应BaX+2H+=Ba2++H2X,可知c(Ba2+)≈c(H2X),Ka1·Ka2==,Ksp(BaX)=c(Ba2+)·c(X2-)=≈6.18×10-23 ml2/L2,B正确;
C.b点时,溶液中含BaY2和H2X,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c(Ba2+)+c(H+)=c(HX-)+2c(X2-)+c(Y-)+c(OH-),C错误;
D.BaX溶于HY溶液中的反应:BaX+2H+=Ba2++H2X,0.1 ml BaX消耗0.2 ml H+,c点溶液中n(H+)=×0.025ml≈0.0095 ml,c(HY)=ml/L=8.38 ml/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8.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对教材叙述[钢铁在酸性环境中发生析氢腐蚀;在酸性很弱或呈中性,溶有的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钢铁等金属的腐蚀主要为吸氧腐蚀]产生疑问,决定用数字化实验模拟探究钢铁在酸性环境下的腐蚀情况。
(1)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活塞,加入1mL溶液,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
同学甲得出结论:酸性条件下,铁粉发生析氢腐蚀。
(2)同学乙认为甲的结论不科学,锥形瓶内压强变大还可能是___________,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改进后,再次实验,证明甲、乙的猜想均正确,请在图2绘制出改进后的曲线___________。
(3)同学丙认为甲、乙的实验不具代表性,建议用不同浓度的酸进行实验。在改进后的装置中分别用、的硫酸实验,测定压强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同学丙得出:酸性较弱时,铁会发生吸氧腐蚀,其依据是___________。
(4)对于图3中时,铁是否发生了腐蚀?同学们意见不统一,经讨论,他们把压强传感器换成氧气传感器,得出不同pH时装置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
结合实验分析:时,压强几乎不随时间改变是因为___________。
综上,小组同学得出结论:教材表述科学严谨。
Ⅱ.拓展研究:
(5)侯保荣院士专门研究海洋钢架结构桥海洋大气层梁腐蚀,他发现腐蚀最严重的是浪花飞溅区浪花飞溅区(海洋环境分区如图5),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___。
(6)科学家还发现在浓度很小的海底也有厌氧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对海洋钢制部件的腐蚀,其原理如图6,已知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FeS,请写出该铁合金腐蚀的总反应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7)请列举出生产生活中金属制品的防腐措施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2) ①.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瓶内压强变大 ②. 在恒温装置中进行或在恒温槽中进行 ③.
(3)时,装置中压强减小
(4)析氢腐蚀产生与吸氧腐蚀消耗的体积相当(或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速率相当)
(5)在浪花飞溅区,海水不断破坏桥梁表面的腐蚀产物和保护涂层,使铁不断与氧气和水接触反应,所以浪花飞溅区腐蚀最严重
(6)
(7)金属刷油漆(外加涂层)、制不锈钢、电化学保护法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1所示装置a仪器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小问2详解】
同学乙认为甲的结论不科学,锥形瓶内压强变大除了生成气体以外,还可能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瓶内压强变大。因此,需要控制装置的温度,故可在恒温装置中进行或在恒温槽中进行。
改进后,再次实验,证明甲、乙的猜想均正确,则改进后压强也随时间变大但小于改进前;在图2绘制出改进后的曲线为:。
【小问3详解】
同学丙认为甲、乙的实验不具代表性,建议用不同浓度的酸进行实验。在改进后的装置中分别用、的硫酸实验,测定压强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同学丙得出:酸性较弱时,铁会发生吸氧腐蚀,其依据是:时,装置中压强减小。
【小问4详解】
结合图4分析可知,时,浓度随时间而减小,但是测得压强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分析可知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与吸氧腐蚀消耗的体积相当(或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速率相当)。
【小问5详解】
侯保荣院士专门研究海洋钢架结构桥海洋大气层梁腐蚀,他发现腐蚀最严重的是浪花飞溅区浪花飞溅区(海洋环境分区如图5),原因可能为:在浪花飞溅区,海水不断破坏桥梁表面的腐蚀产物和保护涂层,使铁不断与氧气和水接触反应,所以浪花飞溅区腐蚀最严重。
【小问6详解】
科学家还发现在浓度很小的海底也有厌氧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对海洋钢制部件的腐蚀,其原理如图6,已知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FeS,请写出该铁合金腐蚀的总反应:。
【小问7详解】
请列举出生产生活中金属制品的防腐措施:金属刷油漆(外加涂层)、制不锈钢、电化学保护法等。
9. 氧化铝粉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陶瓷、电子、催化剂、航空航天等领域。下图为利用钾明矾石精矿[主要成分为及少量]制备超细的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碱浸”过程中相关数据如图,则应选择的合适条件为_____,在该条件下,转化为沉淀。
(3)“滤液1”的用途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酸溶”时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沉铝”反应生成难溶物及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____。
(6)流程中部分副产物稍加处理便能循环利用,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式_____。
(7)工业生产中常用和来沉淀,已知常温下,在和共存的悬浊液中,。则_____。[已知]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碱浸速率。
(2)90min,80℃,10% (3)制肥皂
(4)
(5) ①. ②.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足量盐酸,若无气泡产生,说明已洗干净。
(6)NH3或CO2 (7)2.5×10-9
【解析】
【分析】矿石粉碎后用氢氧化钾溶液碱浸,二氧化硅转化为KAlSi3O8沉淀,滤渣再用硫酸氢铵溶解,将硅元素转化为硅酸沉淀,滤液中的铝离子用碳酸氢铵沉淀为NH4Al(OH)2CO2,煅烧NH4Al(OH)2CO2生成氧化铝。
【小问1详解】
粉碎可以增大固体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小问2详解】
碱浸过程中,铝元素要尽可能形成沉淀,浸取率越低越好,钾元素浸取率越高,滤液中回收的钾元素越多,故选择的条件为10%、80℃、90min。
【小问3详解】
滤液1主要含有未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钾,可以用于制备肥皂。
【小问4详解】
酸溶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铝离子和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洗涤过程中洗去的是沉淀表面的碳酸氢根离子,检验碳酸氢根离子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足量盐酸,若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已洗干净。
【小问6详解】
沉铝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煅烧产生的氨气,两者同时通入水溶液中又可以生成碳酸氢铵。
【小问7详解】
在硫酸钡和碳酸钡共存的悬浊液中,,已知Ksp(BaSO4)=1.0×10-10,则Ksp(BaCO3)=2.5×10-9。
10. 深入研究含碳、氮元素物质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Ⅰ.合成尿素:如图所示是合成尿素反应的机理及能量变化(单位:),表示过渡态。
(1)若,则总反应 ___________。
(2)若向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发生上述反应。结合以上机理,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b.平衡常数K不再变化
c. d.断裂键的同时断裂键
(3)图为使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时,反应至相同时间,容器中尿素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点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以上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
Ⅱ.处理大气污染物
(4)①、在催化剂的表面进行两步反应转化为无毒的气体,第一步为;则第二步为___________。
②已知:的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为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升温 B.恒容时,再充入 C.恒容时,再充入 D.恒压时,再充入
(5)在总压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温度时的转化率随变化的曲线,以及在时的转化率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的转化率随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____曲线(填“Ⅰ”或“Ⅱ”);上述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O>Se (4) ①. > ②. 中Se是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中Se是sp3杂化,Se原子上有孤对电子,离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键角小于120°,故键角气态分子>离子
(5) ①. 正四面体 ②. sp3
(6)甲醇、甲硫醇、甲硒醇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晶体的沸点越高,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甲醇的沸点最高
(7)K2SeBr6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小问2详解】
Se与S同族,位于第四周期VIA族,则基态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或[Ar]3d104s24p4。
【小问3详解】
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O、N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e。
【小问4详解】
中Se价层电子对数为3+=3,是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中Se价层电子对数为3+=4,是sp3杂化,Se原子上有孤对电子,离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键角小于120°,故键角气态分子>离子。
【小问5详解】
中Se价层电子对数为4+=4,且没有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其中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3。
【小问6详解】
甲醇、甲硫醇、甲硒醇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晶体的沸点越高,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甲醇的沸点最高。
【小问7详解】
晶胞结构中,处于晶胞8个顶角和6个面心,8个K处于晶胞内部,利用“均摊法”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8个K,含有的个数为=4,即含有4个SeBr6,K和SeBr6的个数之比为2: 1,故X的化学式为K2SeBr6。.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取两份新制氯水,分别滴加AgNO3溶液和淀粉KI溶液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
氯气与水反应存在限度
B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少量KNO3固体
开始无明显现象,加入KNO3后,溶液变蓝
KNO3起催化作用
C
取少量Na2SO3样品溶于蒸馏水,滴加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已经变质
D
向浓度均为0.1ml·L-1的NaCl和Na2CO3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
前者不变色,后者变红
非金属性: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4,文件包含四川省天全中学高2021级高考冲刺模拟卷4学生卷pdf、四川省天全中学高2021级高考冲刺模拟卷4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