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新高考专用)
专题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分层练)-【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新高考)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分层练)-【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新高考),文件包含专题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分层练原卷版docx、专题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分层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三、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四、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六、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七、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八、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
专题验收评价
专题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
内容概览
A·常考题不丢分
【命题点01 区域定位】
【命题点02 区域特征分析】
【命题点03 区域差异比较】
【微专题 区域地理位置分析】
B·综合素养拿高分
C·挑战真题争满分
【命题点01 区域定位】
1.(19·20·专题练习)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夜长为10时16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是北京时间( )
A.7:20~7:39B.7:20以前C.7:40~8:00D.8:00以后
【答案】B
【解析】已知温州夜长为10时16分,即昼长为13小时44分,依据昼长=(12-日出时间)×2,可推知温州日出时刻为地方时5:08,珠峰与温州纬度相同,纬度相同日出时间相同,故珠峰顶部日出时间也是地方时5:08。珠峰顶部(87°E)地方时5:08对应的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7:20,加之海拔越高,能够早看到日出,故其日出时间应是早于7:2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1·22下·河西·模拟预测)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中部,从19世纪一个小镇逐步发展成为南美洲重要的海港城市。城市依山而建,老城区保留众多连接山顶和海边平地的轨道缆车,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如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据此( )
A.木质房屋可减少地震发生B.人口增加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
C.旅游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D.受地形影响,形成多彩的建筑风貌
【答案】C
【解析】木质房屋可以减轻地震的危害,不能减少地震发生,A错;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生态因素、政治因素,而影响瓦尔帕莱索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注意材料信息“重要的海港城市”),B错误;材料中提到“海港城市”、“轨道缆车”、“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由此可知,其旅游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C正确;当地小城多是渔民的后代,人们为了使航行归来的人从远方就能看到家,因此用五颜六色的颜料粉刷房屋,所以不是由于地形影响才形成多彩的建筑风貌,D错。故选C。
3.(22·23·一模)左图为哥伦比亚区域图,右图是该国2000-2014年煤炭生产与消费曲线图。完成据右图可知,哥伦比亚( )
A.能源的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体B.煤炭生产过剩,应降低产量
C.2004年以来煤炭消费占比上升D.生产的煤炭大部分用于出口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哥伦比亚的煤炭生产量远远超过消费量,说明哥伦比亚的能源的消费结构不以煤炭为主体,生产的煤炭大部分用于出口,A错误、D正确。煤炭生产虽然过剩,但是可以用于出口,增加收入,B错误。2004年以来生产曲线和消费曲线的距离变大,煤炭消费占比在下降,C错误。故选D。
4.(22·23·模拟预测)我国某地区创造了“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将养猪、水果种植和沼气利用结合在一起,下图为“猪—沼—果”模式图。最适宜推广该模式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B.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答案】C
【解析】该模式中的沼气主要是利用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发酵而成,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发酵;我国南方地区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因此该模式最适宜在南方地区进行推广,C正确;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不适合推广该模式,ABD错误。故选C。
5.(22·23·滨海新·三模)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全球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如图示意中蒙俄经济走廊范围及走廊范围内三国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比。甲、乙、丙、丁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林地、草地、耕地、裸地B.林地、裸地、草地、耕地
C.草地、林地、裸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裸地
【答案】B
【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蒙俄经济走廊范围内俄罗斯土地利用类型占比较大的为林地,因此甲为林地,蒙古国畜牧业相对发达,草地面积占比较多,因此丙为草地,除草地外,蒙古还有大面积的裸地,因此乙为裸地,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的草地、裸地、耕地、林地差异小,图中高原山地较多,未利用土地较多,同时我国种植业较为发达,则丁为耕地,B正确,故选B。
【命题点02 区域特征分析】
(23·24上·福州·阶段练习)伊塞克湖位于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大湖终年不冻。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积超过6300k㎡,是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湖内可以定期航行。
6.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B.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
C.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
D.淡水湖,湖水水位变化小,季节变化小
7.伊塞克湖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
①湖泊水位深,水量大,升温幅度大②位于内陆,夏季气温高
③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④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6.A 7.D
【解析】6.由图可知,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北坡,只有河流注入,无河流流出,湖水蒸发旺盛,盐分不断累积,导致其成为咸水湖,BD错误;该湖泊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由于湖泊面积较大,水位日变化不明显,日变化较小,同时湖泊地处中亚,深居内陆,气温季节变化明显,导致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A正确,C错误。故选A。
7.由材料可知,该湖泊是构造湖,水位较深,水量较大,湖水升降温幅度小,①错误;该湖冬季不冻的原因与夏季气温高低无关,②错误;该湖泊为咸水湖,盐度高,湖水不易结冰,③正确;读图可知,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气温较高,湖水不易结冰,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D。
8.(22·23下·抚顺·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新门村有耕地7100亩,早在2010年,村干部就牵头成立了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流转土地4180亩。去年,合作社与吉林龙德、黑龙江万科种业公司合作,培育玉米、大豆、高粱种子。土地流转金也由原来的每亩600元上升到800元,同时农户享受的国家政策性扶持和粮补资金权利不变,这让农民心里更托了底,当年一举实现了土地整村流转。
土地流转出去后,农民朋友放开手脚,大力发展肉牛、生猪、蛋鸡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土地整村流转也为龙德、万科两家种业公司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经济效益节节攀升。
土地流转不单让村民、企业受益,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腰杆硬起来后,村里近年投入15万元,修建文化广场、村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投入20万元整治村屯环境,新修10公里砂石路,新农村建设搞得有模有样。新门村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富了村民、强了企业,还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民们纷纷称赞这是“一举三赢”。
(1)新门村所在区域发展农业不利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评价新门村专业玉米种植的影响?
(3)说明土地流转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积极作用
【答案】(1)该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相对较少;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春季多大风,寒潮影响严重。
(2)专业玉米种植有利方面提高产盘,提高玉米种植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不利方面单一高强度种植降低土壤肥力,易发病虫害。
(3)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土地流转使得闲置或分散土地得以再次种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字,稳定粮食的产最;土地流转,使土地统一经营管理,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数量进一步的减少,土地流转可提高农业的集约化、高效化水平,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解析】(1)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舂季多大风,沙尘天气,春夏多旱情,且寒潮影响严重,不利于发展农业。
(2)评价新门村专业玉米种植的影响需要从有利与不利两个角度作答,有利方面是专业玉米种植可以提高产量,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玉米种植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不利方面是高强度的种植可能破坏土地,造成土壤肥力快速下降,不利于土地恢复,且易增加病虫害。
(3)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对于粮食的需求始终较高,而土地流转将使得闲置或者是分散的土地再次得以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可以稳定粮食的产址,进而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土地流转使得土地统一经营管理,这样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与规模化程度提高,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数量进一步的减少,土地流转可提高农业的集约化和高效化水平,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23·24上·长春·模拟预测)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县域石山面积占总面积89%,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早在2003年,都安县在全广西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建立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的安置模式。十余年来,该县采用分批次、分阶段的模式推行生态移民。近年来,随着移民规模的扩大,当地在县城、中心镇建设移民新村,现已成功脱贫。下图示意都安县城某大型移民新村的位置。完成下面9-10小题。
9.早期,都安县优先进行生态移民试点的主要对象特征为( )
A.原先收入较高B.就业技能较低C.居住条件艰苦D.搬迁意愿较低
10.与都安县其他地区相比,图中移民新村的选址明显有利于( )
A.降低土地成本B.集中安置移民C.共享基础设施D.方便居民外出
【答案】9.C 10.D
【解析】9.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根据材料"早在2003年,都安县在全广西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建立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的安置模式”可知,早期,都安县优先进行生态移民试点的主要对象的特征为居住条件艰苦,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读图可知,图中移民新村靠近高速路出入口,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出行较为方便,其他选项不是明显优势,故选D。
【命题点03 区域差异比较】
(22·23·模拟预测)碳中和目标下全球交通能源系统将发生深刻变革,交通碳排放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85亿t,2050年降至27亿t。各国交通减排路径存在差异。图示意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和美国交通碳排放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与美国相比,中国达峰交通碳排放( )
A.总量较高B.货运汽车占比较小
C.时间较早D.国内航空占比较大
12.中国公共汽车交通碳排放为零的时间早于美国,最可能是因为( )
A.私人汽车替代了公共汽车B.公共汽车全部使用太阳能
C.公共汽车全部使用新能源D.轨道交通取代了公共汽车
13.中国促进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是( )
①倒逼能源利用技术革新 ②提供就业岗位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减少私家车数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1.B 12.C 13.B
【解析】11.读图可知,中国达峰交通碳排放量低于美国(注意:两图中纵坐标数值有较大差异),A错误。对货运汽车、国内航空碳排放对应的纵坐标数值差计算比较可以推断,中国达峰交通碳排放货运汽车、国内航空占比均小于美国,B正确,D错误。中国交通碳排放达峰的时间是2030年左右,美国是2025年左右,C错误,故选B。
12.中国的新能源电池和电动车产业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共汽车最可能早于美国全部使用新能源,从而使公共汽车交通碳排放为零的时间早于美国,C正确。私人汽车替代公共汽车不切实际,A错误。太阳能受天气和昼夜变化等的影响,公共汽车全部使用太阳能不现实,B错误。轨道交通可以使用新能源,但也不能取代公共汽车,排除D,故选C。
13.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促进交通碳达峰碳中和,可以倒逼能源利用技术革新,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碳排放,从而减轻全球变暖,保护生态环境,①③正确。中国促进交通碳达峰碳中和,可能会减少就业岗位,不一定会减少私家车数量,排除②④。故选B。
(23·24上·芜湖·阶段练习)柑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年降水量以1200~2000mm为宜。西班牙的柑橘出口量在世界首屈一指,该国在橘树行间种植杂草。下图为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图示地区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洋流C.地形D.人类活动
15.该半岛的柑橘产区多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是因为( )
A.地势平坦B.光热充足C.土壤肥沃D.降水丰富
16.橘树行间种植杂草对土壤的主要作用是( )
A.夏季防止水土流失B.夏季增大昼夜温差
C.冬季增加土壤肥力D.冬季减少土壤蒸发
【答案】14.A 15.B 16.C
【解析】14.该地南部靠近30°N,纬度偏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较长,因此降水较少,而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多,因此该地区南北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的不同,A正确;洋流影响下的降水会出现东西差异,而不是南北差异,B错误;地形差异不大,对降水的影响不大,C错误;人类活动对于降水的影响程度并不大,D错误。故选A。
15.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秋季光照强,利于柑橘的生长和成熟,光热条件是影响果树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B正确;柑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地形、土壤对其影响小,AC错误;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生长季雨量不丰沛,D错误。故选B。
16.该地夏季气温高,降水少,水土流失少,A错误;与裸地相比,种植杂草会减小温差,B错误;冬季降水较多,种植的杂草枯死腐化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C正确;冬季杂草枯死后,覆盖在土壤表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但由于冬季降水多,气温低,蒸发弱,所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分布在陆地西部30--40°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地中海气候区内,纬度越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纬度越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少。
17.(23·24上·沈阳·期末)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福建)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台湾)……四时皆然。”下图示意鹿耳门港的位置。清代我国商船每日借助风力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 )
A.早晨进港,下午出港B.下午进港,早晨出港
C.早晨进港,中午出港D.傍晚进港,中午出港
【答案】B
【解析】有题干可知,“内地(福建)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台湾)……四时皆然”,读鹿耳门港位置图,该港口位于台湾岛西南部,西侧濒临台湾海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早晨台湾气温较低,形成高压,台湾海峡形成低压,风从台湾吹向台湾海峡,为东风,傍晚相反为西风。早晨吹东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利于商船出港,下午吹西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利于商船顺风进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22·二模)流域地貌形态是由土壤侵蚀和堆积形成的,其形态的差异反映了流域被侵蚀的程度以及流域地貌演化的阶段。地形复杂度特征指标包括沟壑密度和流域平均坡度,一般情况下,在地貌演化发育的初期阶段,河流深切,地势起伏,沟壑溯源侵蚀加剧,沟壑数量多。下图示意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地形复杂度指标,据此完成下面18-20小题。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地形复杂度特征指标
18.黄河中游典型流域中多山大沟深、坡陡谷窄、滩多水急地貌形态的是( )
A.秃尾河B.延河C.汾河D.渭河
19.相对流域内其他河流,秃尾河( )
A.结冰期较长B.径流量更小C.含沙量较小D.水量变化大
20.推测图中河流流域对应的地貌演化阶段是( )
A.窟野河——幼年期B.无定河——老年期
C.延河——老年期D.洛河——幼年期
【答案】18.B 19.C 20.A
【解析】18.“山大沟深、坡陡谷窄、滩多水急”地貌说明流域坡度大,材料“流域平均坡度反映流域内地表平均陡缓情况”以及读图可知,延河流域平均坡度最大,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本题选B。
19.读图可知,秃尾河流域平均坡度最小,土壤侵蚀强度最低,所以河流含沙量较小,C选项正确;图示河流都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同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不大,所以结冰期、径流量和水量差异不大,A、B、D错误。故选C。
20.结合材料可知,一般情况下,在地貌演化发育的初期阶段,河流深切,地势起伏,沟壑溯源侵蚀加剧,沟壑数量多,沟壑密度较大,读图例可知,窟野河和无定河流域平均坡度较小,沟壑密度较大,为河流幼年期,A项正确,B项错误;读图,延河流域平均坡度较大,沟壑密度较小,不符合河流幼年期特征,应为河流成熟期,不是老年期,C项错误;读图,洛河流域平均坡度较大,沟壑密度较低,不符合河流幼年期特征,D项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本题选A。
(20·21下·阶段练习)孟加拉湾位于赤道以北,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是印度洋北部的一个海湾。下图示意孟加拉湾3~11月多年平均经、纬向风的变化。经向风速大于0代表南风,小于0代表北风;纬向风速大于0代表西风,小于0代表东风。据此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孟加拉湾经、纬向风的变化特征是( )
A.纬向风比经向风平均风速小B.西风和南风持续的时间较长
C.纬向风比经向风风速变化小D.东风转西风同时南风转北风
22.10月~次年3月孟加拉湾经、纬向风的形成原因是( )
A.亚洲高压减弱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印度低压增强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3.孟加拉湾风向变化对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耕地复种指数较高
C.中南半岛台风灾害频发D.印度半岛西岸多雨
【答案】21.B 22.D 23.A
【解析】21.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经向风还是纬向风,其风速数值大部分时候都大于0,故表明西风和南风的持续时间较长,B正确。纬向风的风速和变化频率显然大于经向风,A、C错误。在0风速处作一条水平线,会发现其与经向风和纬向风曲线的交点并不重合,故东风转西风和南风转北风的时间存在差异,D错误。故选B。
22.从图中看出,10月到次年3月孟加拉湾的经纬向风为东北风,属于南亚季风中的东北季风,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正确。10月到次年3月亚洲较为寒冷,亚洲高压增强,印度低压减弱,A、C错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夏季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而不是冬季东北季风的主要成因,B错。故选D。
23.夏季西南季风来自海洋,带来丰富的降水。而冬季东北季风来自大陆,较为干旱,因此造成降水量的巨大差异,进而影响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A正确。耕地复种指数主要受到热量条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且孟加拉湾风向的变化容易带来水旱灾害,降低复种指数,B错。中南半岛的台风多来自于西太平洋的东南风,和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关系较小,C错。印度半岛的西岸较为干旱,此项表述错误,D错。故选A。
(21·22上·绍兴·模拟预测)丹霞地貌是一种以赤壁丹崖群为特征的特殊地貌类型,在中国分布广泛,以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图1是中国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部分自然要素差异分析示意图,图2是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是( )
A.东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B.西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
C.西南地区、东南地区、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地区
25.江郎山P、Q两地植被密度差异明显,从地域分异角度看,这体现的是(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24.C 25.D
【解析】2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无黄土覆盖,地壳抬升速度较快,应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乙无黄土覆盖,地壳抬升速度较慢,应为东南地区(东南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丙有黄土覆盖,地壳抬升速度较快,应为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Q、P两地邻近,经纬度、海陆位置几乎无差别,不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AB错误;海拔高度差异也不大,不属于垂直分异规律,C错误;由图可知,P地坡度大,岩石裸露,Q地坡度小,土层较厚,故两地植被密度差异是坡度导致的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所以选D。
26.(22·23下·烟台·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由7个大岛、13个主要岛屿、23个小岛和50个岩礁组成。该群岛东西约为300km,南北约为200km,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南美大陆,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虽然该群岛距离赤道近,但终年凉爽少雨,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
(1)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形成过程。
(2)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的原因。
(3)简述加拉帕戈斯群岛干旱、凉爽气候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张裂带喷出,冷却凝固后逐新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2)岛屿孤立于海洋上,自然环境独特单一;远离南美大陆,受其他生物干扰少;位于赤道附近,有热带海洋生物出没;生活在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该海域附近聚集。
(3)岛屿面积小,对水汽的抬升作用不明显;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湿减的作用。
【解析】(1)据材料加拉帕戈斯群岛“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可知,加拉帕戈斯群岛属于火山岛。从位置分析,该地位于太平洋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岩层破碎,岩浆沿张裂带喷出,形成海底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后逐渐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熔岩堆积超过海平面,最终形成火山岛。
从题干中“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分析,说明该群岛上的生物比较古老、独特,受外界影响较小。其原因和该地的位置及海洋环境有密切关系。据材料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说明该群岛远离南美大陆,孤立于海洋上,自然环境独特单一;受大陆上其他生物干扰小,生物进化过程缓慢;地处赤道附近,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生活在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该海域附近聚集,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保证了进化的持续性等。
(3)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低;受秘鲁寒流影响较大,降温减湿;岛屿面积小,岛上植被稀疏,蒸发、蒸腾的水汽少,空气湿度小等。
(22·23·高考真题)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完成下面27-29小题。
27.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28.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②夏季热,气流辐散③冬季冷,气流辐合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②天气状况③海拔高度④海陆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7.B 28.B 29.C
【解析】27.四地中,丙的气压值最低,从选项来看,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海拔最高,气压值最低,排除AD选项;1月,甲气压值大于乙,乙气压值大于丁,从选项来看位于西北的乌鲁木齐纬度最高,距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近,其气压值应该最大,故甲应为乌鲁木齐,C正确,B错误。故选C。
28.从上题可知,丙地应为拉萨,夏季高原强太阳辐射炙烤大地进而向上加热大气,在近地面表现为辐合风场,四周空气向此处聚合,然后在这里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对流层上部)则形成青藏高压,①正确,②错误;冬季近地面气温低,近地面气流辐散,高空形成低压,③错误,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
29.甲地(乌鲁木齐)纬度高,距离冬季高压中心近,其1月气压值较大,①正确;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压值最低,③正确;海南纬度低,距离海洋更近,气压值更小,乌鲁木齐与之对应,受海陆性质影响较为明显,④正确;四地气压变化受天气影响较小,排除②。①③④正确,故选C。
(22·23下·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0-32小题。
30.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
31.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
A.面积小B.降水多C.风力大D.气温低
32.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
【答案】30.B 31.A 32.D
【解析】3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地草原带上方出现了山地疏林草原带,说明在山地下部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水分条件改善,影响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为其上部林带的分布下限,推断水分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依据是上部林带分布下限,B正确;山地坡度、山体海拔不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基带类型没有差异,D错误。所以选B。
31.山体顶部面积较小,导致不同坡向之间相互干扰,导致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A正确;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B错误;风力和气温不是影响不同坡向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因素,CD错误。所以选A。
3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Ⅲ2、Ⅲ3、Ⅲ4均为云杉林亚带,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主要原因是乔木层密度不同导致的林下光照条件不同,光照条件越好的Ⅲ4垂直分层结构越明显,光照条件最差的Ⅲ3垂直分层结构最差,影响其垂直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正确;水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Ⅲ2、Ⅲ3、Ⅲ4土壤差异较小,B错误;温度条件是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D。
(22·23下·高考真题)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33-35小题。
33.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向不同B.热量差异C.淤积状况不同D.季风风向不同
34.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
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
35.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B.上海工商业发展
C.吴淞江货运量大D.上海港泊位不足
【答案】33.C 34.A 35.B
【解析】33.淞江沿岸以平原为主,没有形成明显的坡向,即没有明显的阴阳坡,热量无明显的差异,AB错误;吴淞江沿岸季风风向相同,D错误,吴淞江两岸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两岸淤积状况有明显的差异,C正确。故选C。
34.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BD错误;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说明当时太湖的补给水源主要位于江提的东侧,受江提的阻挡,江提东侧流水冲刷加剧,西侧由于水源减少,泥沙来源也随之减少,江提西侧淤积减弱,A正确C错误。故选A。
35.太湖萎缩,水量减少,吴淞江水量减少,吴淞江航运条件变差,A错误;上海工商业发展,农业用地少,粮食需求大,而太湖平原为该区域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因而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B正确;吴淞江货运量大与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无直接关系,C错误;吴淞江是太湖平原通往上海较短的路径,与上海港泊位不足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36.(21·22下·高考真题)贵州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由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影响,形成“多雨少湖”的地域特征,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判读贵州气候类型与自然植被类型。
(2)兴义与都匀降水量大,而毕节降水量少,分析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3)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贵州缺水的原因。
(4)根据贵州缺水问题,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太平洋及印度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
(3)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和暗河,水分流失快;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社会相协调;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取消高耗水产业,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注重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
【解析】(1)由图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贵州位于25°N~35°N的亚欧大陆东岸,夏季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典型自然植被是四季常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兴义、都匀、毕节的海陆位置差异较小,且不在海岸附近,受洋流影响小,故本小题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太平洋及印度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量大;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
(3)缺水的原因可从水量收支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水量收入主要指大气降水;水量支出有蒸发、下渗、径流排出等。贵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导致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出现缺水现象;由材料“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结合所学喀斯特地貌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溶洞和暗河,水分流失快;由于喀斯特地貌广布,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导致当地水资源短缺;且当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4)由于贵州缺水,且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故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合理化建议可从有利于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保持水土等角度进行分析。贵州可根据本省优势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社会相协调;农业方面,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耐旱耐贫瘠品种,发展节水农业;工业方面,可调整产业结构,取消高耗水产业,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可利用当地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景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
37.(21·22下·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答案】(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
(2)S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或M市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原因: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3)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智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
【解析】(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原因:智利位于南美洲,西临太平洋,太平洋海域辽阔,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多冰雪;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和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被“孤立起来”。
(2)S市气候特点:S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或M市气候特点:M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原因:M市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M市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属于山脉迎风坡,导致降水多。
(3)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智利,中国技术、资金充足;智利: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价格低。
38.(22·23·高考真题)近年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拿骚的气候特征。
(2)简述卡特岛的形态特征,并说出图中所示的风对该岛形成所起的作用。
巴哈马农业发展缓慢。2018年种植业和渔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0.8%,土层薄,以石灰土壤为主,农业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威胁。
(3)说明巴哈马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
【答案】(1)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5至10月为湿季,高温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气温稍低,降水较少。
(2)岛屿陆地部分总体沿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呈长条状堆积体,地势较低;东北部坡度较陡,西南部坡度较缓。图中所示风向为东北风,并引起海水运动,海水及风力对东北部产生侵蚀作用,形成陡坡;西南部为背风坡,受海水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缓坡。
(3)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素养;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挥海域广阔的优势,发展水产品养殖业。
【解析】(1)由图中拿骚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知,拿骚全年高温,每年5-10月气温较高(最低气温25℃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11月至次年4月温度稍低(最低气温20℃左右,最高25℃),1月、2月为最冷月份。降水具有明显的干湿季,5至10月为湿季(月均降水量超过100㎜),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
(2)由左图反映的岛屿整体形态可知,岛屿陆地部分总体沿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呈长条状堆积体,由右侧剖面图可知,岛屿地势较低,且东北侧与西南侧坡度差异较大,东北侧较陡,西南侧较缓。图中风向与西北指向标垂直,故可知风向为东北风,东北部受海浪和风力侵蚀作用,坡度较陡,西南坡位于背风坡,受海浪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缓坡。
(3)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一是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素养;由于巴哈马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0.8%,土层薄,以石灰土壤为主,所以应通过土壤改良,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农业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威胁”,所以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巴哈马属于岛国,海域广阔,可利用我国现有的养殖科研技术能力,进行海产品养殖。
39.(21·22下·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
(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1)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2)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和两个地区的名称可知,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受地形影响,当地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种植粮食的效益相对较好,从而使得“非粮化”率较低;而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使得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因此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远高于种植粮食,因此“非粮化”率较高。
(2)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使得当地农业中“非粮化”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与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相比,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促使当地“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蔬菜、瓜果种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有利于“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
(3)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主要原因是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够,因此应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如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从而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技术投入入手,如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抑制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1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解密12 区域地理环境 (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解密12 区域地理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推测撮罗子的主要用途是,影响图中撮罗子造型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