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现代类人猿是( )
A. 黑猩猩B. 大猩猩C. 长臂猿D. 狒狒
【答案】A
【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详解】黑猩猩和人类在DNA、大脑、内脏器官的大小,面部的形状和功能上都很相似,黑猩猩染色体数目与人类相近是24对,血清免疫实验记录与人类最接近97%、人类100%,表明黑猩猩与人类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 在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下列属于事实的是( )
A. 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B. 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
C.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D. 凿状石器遗物说明“东非人”能制造工具
【答案】B
【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详解】A.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是推测,不属于事实,A错误。
B.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是客观存在的事情,属于事实,B正确。
C.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是人的一种推测,不属于事实,C错误。
D.英国考古学家在东非大裂谷,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因此,推测“东非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不属于事实,D错误。
故选B。
3. 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B. 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
C. 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D. 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答案】C
【分析】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此时胚泡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壁,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阴道排出,即分娩。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A正确。
B.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B正确。
C.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人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不是婴儿的出生,C错误。
D.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D正确。
故选C。
4. 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进化的顺序将序号排列起来( )
①下到地面 ②使用和制造工具 ③使用火 ④森林大量消失⑤大脑逐渐发达 ⑥产生复杂的语言 ⑦直立行走
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④①⑦②③⑤⑥
C. ④①⑦②⑥③⑤D. ③①⑦④②⑤⑥
【答案】B
【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00万年——100 万年前的非洲,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两足行走的。能人:大约出现在距今200万年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直立人:出现在距今180万年——20万年前,会用火和更先进的工具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有复杂的语言,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
【详解】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 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 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进化的顺序将序:④①⑦②③⑤⑥。
故选B。
5. 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身高突增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③男生一般比女生更早进入青春期 ④性意识开始萌动 ⑤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变化不大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①④⑤
【答案】A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详解】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正确;②进入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结果,正确;③男孩往往比女孩晚2年进入青春期,错误;④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正确;⑤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错误。
故选A。
6. 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前,各准备了一些食物。甲准备了一些葡萄糖,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水果,丁准备了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准备的食物能最快地补充能量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A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糕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要先经过消化,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提供能量,牛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因此能快速提高能量的是甲准备的糖。
故选A。
7. 维生素、无机盐虽然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与缺乏症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分析】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 ,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详解】ACD.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中,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夜盲症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ACD错误。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B正确。
故选B。
8. 下列关于人体所需营养及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B. 维生素是人体需要量很少,但却是人体必需有机物之一
C. 脂肪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D.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重要原料
【答案】C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A.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含量最多,A正确。
B.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B正确。
C.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C错误。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故选C。
9. 我们每天都要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既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又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
B. 瘦肉、鱼、虾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C. 人体代谢过程中维生素需求量很少,大部分维生素可由蛋白质等其他物质转化而来
D. 脂肪属于储备能源物质,人体内的脂肪主要储存于皮下等处
【答案】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A.糖类既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同时糖类也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瘦肉、鱼、虾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多吃一些,B正确。
C.脂肪可由蛋白质等其他物质转化而来,而维生素主要从食物中获得,C错误。
D.脂肪属于储备能源物质,人体内的脂肪主要储存于皮下等处,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④肠腺分泌的肠液有多种消化食物的酶
A. ①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②③④
【答案】B
【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也具有一系列形态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
【详解】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②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①小肠绒毛的璧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③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内有④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消化营养物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如图为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食道,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
B. ③胰,能分泌胰岛素和胰液
C. ④大肠,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D. ⑥胆囊,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答案】B
【分析】图中①是食道,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⑤是肝脏,⑥是胆囊,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①是食道,④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A错误。
B.③是胰腺,既属于内分泌腺也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胰岛素是胰岛细胞分泌的,B正确。
C.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错误。
D.⑤肝脏分泌胆汁,胆汁储存在胆囊中,D错误。
故选B
12. 不需要被消化就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有( )
A. 淀粉、蛋白质、脂肪B. 淀粉、水、无机盐
C. 水、无机盐、维生素D. 无机盐、蛋白质、淀粉
【答案】C
【分析】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在消化道内在各种消化液的参与下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后人体才能吸收;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
【详解】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脂肪、蛋白质需要消化变成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无机盐、水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因此不需要消化就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故选C。
13. 图表示三种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③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答案】C
【分析】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图示中,①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②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③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解答即可。
【详解】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①代表的物质最先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②代表的物质在中间部分(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③代表的物质只在最后(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故选C。
14. 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来不及盖住喉口有关( )
A. 软腭B. 会厌软骨
C. 舌D. 气管软骨
【答案】B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
【详解】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就会呛着。可见,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 关于呼吸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C. PM2.5是一种能吸入肺的颗粒物,会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使肺通气量减少
D.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解答即可。
【详解】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A正确。
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B错误。
C.PM2.5是一种能吸入肺的颗粒物,会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使肺通气量减少,C正确。
D.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D正确。
故选B。
16. 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 曲线AB段为吸气
B. AB段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膈肌舒张状态
C. B点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D. BC段胸腔的容积变小
【答案】B
【分析】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详解】A.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A正确。
B.AB段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使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B错误。
C.在坐标系中的B点处在横坐标上,表示肺内压和外界大气压相等,C正确。
D.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胸腔的容积变小,D正确。
故选B。
17. 如图中A、B、C为膈肌三种不同状态,当吸气结束时,膈肌内应处于( )
A. A处B. B处
C. C处D. 均有可能
【答案】C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一外界气体进入肺;图中当膈肌由状态A向状态C转换时,膈的顶部下降,因此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此时膈肌收缩,肺随胸廓的扩大而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图中当膈肌由状态C向状态A转换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完成呼气。因此,当吸气结束时,膈肌内应处于C吸气状态。
故选C。
18. 如图为肺泡内气体交换示意图(字母表示气体,序号表示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血液来自肺静脉
B. a和c均表示二氧化碳
C. ②处血液中氧气比①处少
D. b从肺泡到达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答案】D
【分析】人体的呼吸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步骤。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详解】A.箭头血流方向可见:图中①处血液来自肺动脉,A错误。
B.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气体c代表氧气,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a代表二氧化碳,气体b代表氧气,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所以②处血液中氧气比①处多,C错误。
D.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a代表二氧化碳,气体b代表氧气,b从肺泡到达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D正确。
故选D。
19.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取DNA分子时,可以用成熟的①为材料
B.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C. ④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D. 某人若患阑尾炎,血液中②的数目会明显增加
【答案】A
【分析】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
【详解】A.①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提取DNA分子时,不可以用成熟的①为材料,A错误。
B.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正确。
C.④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正确;
D.②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D正确。
故选A。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
B. 红细胞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
C.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D. 血小板有止血作用,它含有细胞核
【答案】D
【分析】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详解】A.白细胞数量最少,形体最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防御疾病,因此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白细胞的数目过多,则说明有炎症,A正确。
B.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最少的是白细胞,B正确。
C.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其含量过低会出现贫血的症状,C正确。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21. 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 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 图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
D.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答案】D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
【详解】A.图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在流静脉血,A错误。
B.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图中只有图丁能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图乙所示血管动脉血流速度最快,C错误。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正确。
故选D。
22. 图表示人体某组织处的局部血管,与甲比较,血管丙的结构特点是( )
A. 管壁较厚,弹性较大B. 管壁较厚,弹性较小
C. 管壁较薄,弹性较小D. 管壁较薄,弹性较大
【答案】C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详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从图中箭头可以看出甲血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甲是动脉。乙是毛细血管、丙是静脉。因此与甲比较,血管丙的结构特点是:管壁较薄,弹性较小。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23.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答案】A
【分析】(1)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下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心脏处于收缩状态
B. 乙图表示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C. 丙图中的房室瓣和动脉瓣均打开
D. ④是左心室,心脏壁最厚,内流动脉血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并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血液不能流过,即只能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详解】A.甲图,表示的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A错误。
B.乙图,表示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回流心房,B错误。
C.丙图,所示的心脏处于全心都舒张,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C错误。
D.图中②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心脏四个心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它是体循环的起点,要把动脉血送到全身组织细胞去利用,射程远,故肌肉壁最厚,D正确。
故选D。
25. 四名同学讨论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 血液由动脉进心房,由静脉出心室
C. 循环路线2条,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D. 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毛细血管处
【答案】D
【分析】人体的循环路线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详解】A.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A错误。
B.血液由静脉进心房,由动脉出心室,B错误。
C.血液循环有两条,即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在心脏处又汇合在一起,C错误。
D.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26.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
【答案】森林古猿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27. 胆汁不含任何消化酶,但是能_______________。
【答案】乳化脂肪
【详解】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其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28. 当小明的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时,分析其膈肌正处于_____状态。
【答案】舒张
【详解】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肺容量)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肺容量)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因此,当小明的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时,分析其膈肌正处于舒张状态。
29. 动脉血管血液流速快,所以一般分布在人体较_____的位置,肺动脉内的血液成分气体的含量比肺静脉要低。
【答案】深
【详解】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分布较浅;四肢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静脉的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
三、综合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0. 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注:试管①-④所用馒头均取自同一新鲜馒头,且质量相等。
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的作用。
(2)当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时,应当选取______(填试管编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3)正常情况下,只有_____(填试管编号)内的液体不变蓝,理由是该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成了________。
(4)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________(填消化器官的名称)的温度。
【答案】(1)唾液 (2)①③
(3)①. ① ②. 麦芽糖
(4)口腔
【分析】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即为变量。
【小问1详解】
对比表格中 ①和②两支试管,可知它们只有唾液的有无这唯一的变量,故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小问2详解】
当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时,根据对照实验的知识,应该以馒头的大小为变量,分析题干表格,应当选取①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小问3详解】
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①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溶液呈碘液的颜色,即淡黄色;②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③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馒头块外部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内部的淀粉没有被消化,故滴加碘液后会变蓝;④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由于未搅拌,馒头碎屑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接触不充分,故淀粉没有被消化,故滴加碘液后会变蓝。
【小问4详解】
消化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其最适温度是人体内的温度,即 37℃左右;因此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为了使唾液淀粉酶发挥最大的催化作用。
31. 下面为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肺泡壁是由一层_________组成的,此结构有利于_________。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乙内血液的______成分明显减少,_______成分明显增多。
(2)a与b通过呼吸运动过程完成气体交换,c与d则是通过______实现的气体交换。
【答案】(1)①. 扁平的上皮细胞 ②. 气体交换 ③. 二氧化碳 ④. 氧气
(2)气体扩散
【分析】题图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图中,血管甲示肺动脉,血管乙示肺静脉;a呼气,b吸气,c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d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
【小问1详解】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与这个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肺泡数目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肺后,氧的含量就增多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就减少了。即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乙内血液的二氧化碳成分明显减少,氧气成分明显增多。
【小问2详解】
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题图c、d过程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结合第(1)小题详解可知,c与d则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气体交换。
32. 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有__________(填数字)。
(2)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6]__________。
(3)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__(填数字)。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由__________变成了静脉血。
(4)某同学下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至少要经过心脏__________次。
【答案】(1)3、4 (2)肺静脉
(3)①. 2 ②. 动脉血
(4)2
【分析】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上下腔静脉。
【小问1详解】
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示:
可见,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有3左心房和4左心室。
【小问2详解】
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6肺静脉,流动脉血。
【小问3详解】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2右心室流入5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6肺静脉流回3左心房的循环。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6肺静脉内流动脉血。由M到N处为体循环中发生在组织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的静脉血。
【小问4详解】
某同学下肢伤口感染,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会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入下腔静脉,然后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到达上肢,可见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至少要经过心脏2次。
四.简答题(5分)
33. 在人体的心脏中,右心房、左心室内流动的血液分别是什么血?体循环的过程中,血液的氧和二氧化碳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描述肺循环的完整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别流静脉血、动脉血;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图:
【详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结合分析的血液循环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知右心室、左心房中流动的血液依次是静脉血、动脉血。
结合分析图示,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经过体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结合分析的血液循环途径可知,肺循环的完整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选项
A
B
C
D
物质
钙
碘
维生素A
维生素D
缺乏症
夜盲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
佝偻病
脚气病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是否搅拌
条件
加入碘液
①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C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
2滴
②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③
馒头块+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④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不搅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