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97716/0-16937534410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97716/0-16937534410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97716/0-16937534410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1. 下列选项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则以下血管能表示静脉的是( )A. B. C. D. 2. 人体内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A. 卵巢和睾丸 B. 卵巢、输卵管 C. 睾丸和子宫 D. .输卵管、子宫3. 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 脂肪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维生素4. 关于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 水是含量最多的物质
C. 无机盐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D. 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5. 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青筋”是指( )A. 神经 B. 动脉 C. 静脉 D. 毛细血管6. “请关闭远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容易发生事故。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刺激的是( )A. 角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视网膜7.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数的,这是因为( )A.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间歇的 B. 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C. 肾小球有重吸收的作用 D. 输尿管输送尿液是间歇的8. 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A. 大脑 B. 小脑 C. 脊髓 D. 脑干9. 酒后驾车易发生重大车祸,而造成伤亡事件,其主要原因是( )A. 发生了慢性酒精中毒
B. 酒精增加了肝脏负担
C. 酒精影响了大脑的控制能力,导致行为失控
D. 酒精使心血管受损10. 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A. 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 B. 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
C. 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 D. 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11. 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A. 外耳道 B. 鼓膜 C. 咽鼓管 D. 半规管12. 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 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D. “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13. 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A. 排尿反射 B. 望梅止渴 C. 眨眼反射 D. 吮吸反射14.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森林生态系统15.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A. 类人猿 B. 森林古猿 C. 长臂猿 D. 北京猿人16.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标本的某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的数量最多,当有炎症时数量会显著增加
B. ②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能运载血细胞
C. ③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血细胞中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④
17. 矿工、交警等长期工作在粉尘多场所的人员容易患上尘肺,这是因为( )A. 所有粉尘都能畅通地进入肺 B. 呼吸道对空气没有清洁作用
C. 粉尘使呼吸道变窄导致呼吸困难 D.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1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光 B. 水 C. 湿度 D. 温度19. 小科抓起一个烫手的慢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B.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C. 完成松手的活动是需要大脑参与其中
D. 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通过神经系统参与完成2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生长和繁殖 D. 能进行呼吸21. 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A. 动脉→心室→心房 B. 心房→动脉→心室 C. 心房→心室→动脉 D. 心室→动脉→心房22. 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A. 维生素 B. 脂肪 C. 糖类 D. 蛋白质23. 医生在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给患者输( )A. 鲜血和红细胞 B. 血浆和白细胞 C. 血浆和红细胞 D. 鲜血和白细胞24. 现阶段有些企业为谋取私利,制作的婴儿奶粉缺少某种物质而导致食此奶粉的婴儿呈现出“大头娃娃”的病症,请问劣质婴儿奶粉缺少的是哪种物质( )A. 葡萄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淀粉25. 当尿液中发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A. 肾小囊 B. 集合管 C. 肾小球 D. 肾小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26. 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202020水/毫升5050①50温度上升/℃2.21.431.3(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实验中,①应为 ______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 ______ 。实验中易拉罐筒的作用是 ______ 。27. 自行车运动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方式,在骑行过程中需要人体有关的结构相互协调才能完成。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骑车时需要及时观察路况,物像会落在眼球的[③] ______ 上进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 ______ 最终传导到[A]中的视觉中枢形成清晰的视觉。
(2)当骑车至路口时发现红灯则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 ______ 反射,需要 ______ 上的多个神经中枢参与。
(3)在紧急情况下, ______ 的分泌会增加,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人体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28. 结合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①]______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⑤与④相比较,⑤的血液中除氧含量减少外,______等废物含量也明显减少。
(4)某人尿液中出现大量的葡萄糖,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______(填标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在长的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静脉瓣朝血液方向开。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掌握静脉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D 【解析】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如图:
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
故选:D。
受精是卵细胞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受精卵的过程,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输卵管是受精完成、胚胎最初发育的场所。3.【答案】B 【解析】解:A、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故A错误;
B、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故B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故C错误;
D、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关键点: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4.【答案】B 【解析】解:A、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
B、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C、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不具有能量,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D、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故选:B。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考点考查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认识,重点掌握知识,题型多样。5.【答案】C 【解析】解: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有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位置较深,有的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动脉血管压力太大,出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青筋”是指“静脉”。
故选:C。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分布,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呈“青色”.6.【答案】D 【解析】解:A.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错误。
B.瞳孔是光线的通道,错误。
C.晶状体具有折光作用,错误。
D.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正确。
故选:D。
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
熟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7.【答案】B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因此形成尿液的过程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故选:B。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膀胱的作用。8.【答案】D 【解析】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
故选:D。
(1)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脑干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9.【答案】C 【解析】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酒后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是酒精影响了大脑的控制能力。
故选:C。
酒后驾车而发生重大车祸,是由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酒造成的。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幸福,杜绝酒后驾车。
此题考查对酒后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的认识。酒精影响了大脑的控制能力。10.【答案】C 【解析】解: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节约粮食,不符合题意。
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污染,符合题意。
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可以从节能、减排、对环境无污染等角度来分析解答。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是最终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方法。
节能降耗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11.【答案】B 【解析】解: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的位置和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鼓膜的作用。12.【答案】C 【解析】解:A、大自然的财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当代入不尊重自然法则,将资源耗尽我们那什么留给后代子孙?所以这个观点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错误
B、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错误;
C、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利于可持续发展,正确;
D、大量食用野味,破坏了生态平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错误。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13.【答案】B 【解析】解:ACD.排尿反射、眨眼反射、吮吸反射都是简单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CD不正确。
B.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B正确。
故选:B。
(1)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3)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掌握反射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14.【答案】C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回答。
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15.【答案】B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B。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6.【答案】A 【解析】解:A、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①的数量应比正常多,①③④中数量最多的是③红细胞,A错误。
B、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②血浆,B正确。
C、视野中,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③红细胞,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正确。
D、人体受伤流血时,④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D正确。
故选:A。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白细胞,②血浆,③是红细胞,④血小板。
掌握血液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D 【解析】解: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故选:D。
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并对进入人体内的空气具有处理能力,思考判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尘肺的病因。关键点: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但其处理能力是有限的。18.【答案】D 【解析】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9.【答案】C 【解析】解:A、缩手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正确;
C、完成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C错误;
D、缩手反射是低级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D正确。
故选:C。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掌握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C 【解析】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理解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C 【解析】解: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C。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如图所示: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22.【答案】C 【解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是供能的主要物资,据此解答。
明确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只是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皮下,蛋白质主要参与构成细胞。23.【答案】C 【解析】解: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当大面积烧伤后,血浆的运输能力降低,为了增强血浆的功能,应向患者输入血浆。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时,说明此人患了贫血病,应向贫血患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故选:C。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关于血液的成分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应结合者具体的病症,分析引起这种病症的原因。24.【答案】C 【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奶粉是幼儿的主要食物,蛋白质含量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所以制作的婴儿奶粉缺少某种物质而导致食此奶粉的婴儿呈现出“大头娃娃”的病症,劣质婴儿奶粉缺少的是蛋白质,因此人们购买奶粉会关注蛋白质的含量.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有食品安全的知识,重点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了解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规定和三聚氰胺的危害.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不要只图口感,购买不正规的小厂生产的食品.25.【答案】C 【解析】解:由于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本来不能过滤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没有重吸收作用,因此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肾小球。
故选:C。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26.【答案】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不同的食物 50 大米 防止能量散失 【解析】解:(1)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表格中涉及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测量后使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不同的食物是该实验的变量。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50。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大米。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可信度,应该在锥形瓶外罩一保温装置(如底部有比锥形瓶口径略大圆孔的空易拉罐),或实验过程中尽量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等,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防止能量散失。
故答案为:(1)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2)不同的食物;50;
(3)大米;防止能量散失。
(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成分以及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27.【答案】视网膜 视觉神经 复杂(条件) 大脑皮层 肾上腺素 【解析】解:(1)物体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③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③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A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当骑车至路口时发现红灯则停车等待,此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条件)反射,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上的多个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3)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当紧急情况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人体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故答案为:
(1)视网膜;视觉神经
(2)复杂(条件);大脑皮层
(3)肾上腺素
图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上行神经纤维、⑤下行神经纤维、⑥传出神经、⑦传入神经、⑧效应器、⑨感受器;A大脑、B脊髓灰质、C脊髓白质。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28.【答案】肾脏 肾小球 尿素 ③ 【解析】解:(1)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尿的形成主要包括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⑤肾静脉与③肾动脉相比较,⑤肾静脉的血液中除氧含量减少外,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由于形成尿液被排出,因此尿素等废物的含量明显减少。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若某人尿液中出现大量的葡萄糖,可能是肾单位中的③肾小管出现病变不能把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了。
故答案为:(1)肾脏。
(2)肾小球。
(3)尿素。
(4)③。
(1)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图示尿的形成过程: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肾动脉;⑤肾静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