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课件(22份)
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ppt课件,共15页。
金沙江某河段在一定地质时期内经历了内外力作用,下图为该时期不同阶段地貌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河段地貌演化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2.该地质时期最终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断层地堑 B.河漫滩平原 C.堰塞湖 D.河流阶地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河流早期处于下切侵蚀阶段(④),后侧蚀加强,河床展宽(②);受堰塞影响,流速减慢,出现堰塞湖相沉积(①);后冲破堰塞体或达到相对均一后,地壳抬升,河流重新下切,形成“V”形谷(③)。故该河段地貌演化的先后顺序为④②①③。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质时期经历了河流下切、地壳抬升,最终形成的地貌景观(③)是河流阶地;断层地堑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不是河流侵蚀形成的;河漫滩平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堰塞湖主要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致。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下图为北半球某段河曲处的河漫滩剖面示意图,箭头为横向环流方向。据此完成3~4题。3.与甲处相比,乙处( )A.沉积物颗粒更小,为水平层理沉积层B.沉积物颗粒更小,为倾斜层理沉积层C.沉积物颗粒更大,为水平层理沉积层D.沉积物颗粒更大,为倾斜层理沉积层4.图中河漫滩将( )A.向北退缩,河道北岸面积缩小B.向北退缩,河道北岸面积扩大C.向南扩展,河道北岸面积扩大D.向南扩展,河道北岸面积缩小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甲处的沉积物以水平沉积为主,乙处以倾斜层理沉积为主,沉积物颗粒乙处更大,原因是甲离河床更远,河水挟带泥沙能力减弱,颗粒相对较小。第4题,该河段为河曲,由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南岸应为凹岸,易受侵蚀,北岸应为凸岸,易受堆积,随着南岸的不断侵蚀,河道的北岸泥沙不断堆积,河漫滩将会向南扩展,面积扩大。
[2024·福建福州高二检测]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的澧阳平原,存在多处史前遗址,并被确认为世界水稻最早的种植地。下图示意澧阳平原及其史前遗址分布。据此完成5~6题。5.澧阳平原主要是( )A.向斜谷地B.背斜谷地C.河漫滩平原D.三角洲平原6.相较于周边城镇,史前遗址多分布于地势较高处,其主要原因是( )A.便于农耕B.便于聚居 C.防御洪水D.防御滑坡
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澧阳平原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应为河流挟带泥沙冲积而成,主要是河漫滩平原。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澧阳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河网密布,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为了防御洪水,史前遗址多分布在地势较高处。
[2024·广东清远高二期末]沙洲是河流、湖泊中高水位时淹没、常水位时露出的泥沙质小岛。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段沙洲分布。据此完成7~8题。7.甲沙洲的生长点(最早成为沙洲的点)为( )A.ⅥB.ⅢC.ⅡD.Ⅰ8.图示甲、乙沙洲成为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主要是因为沙洲提供了( )①肥沃的土壤 ②便利的水运 ③丰富的淡水资源 ④平坦的地形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 第7题,由于河流的冲刷和堆积,沙洲是向河流下游方向发展生长,根据图中四个地点位置判断,甲沙洲的生长点位于Ⅰ处,D正确。第8题,沙洲具有平坦的地形,便于人类活动,④正确;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①正确。沙洲不能发展航运,淡水主要由河流提供,②③错误。A正确。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强度的差异,其中侵蚀较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其他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下图示意庐山某处河流袭夺前后的水系变化。河流袭夺后,当地修建了大月山水库,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水源。据此完成9~10题。
9.该地河流袭夺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④河段,⑤河段( )A.流速较快B.流量较大C.含沙量较大D.河床较松软10.该地河流袭夺后,大月山水库的修建( )A.促进①河段侧向侵蚀B.促进②河段泥沙淤积C.减缓③河段水位变化D.减缓⑤河段溯源侵蚀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④河段所经区域的等高线稀疏,河流流速较慢,⑤河段所经区域的等高线较密集,流速快,⑤河段溯源侵蚀强,切穿分水岭,发生河流袭夺;⑤河段是支流,流量不大;含沙量大小、河床的松软不是袭夺的主要因素。第10题,大月山水库修建后,⑤河段水量减少,①河段流速加快,下蚀增强;水库建成,有拦沙作用,可减少泥沙下泄,②河段泥沙淤积减少;③河段注入水库,水位不受影响;水库建成后,⑤河段的流速减弱,溯源侵蚀减弱。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图1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历史上,该县城及周边地区常遭洪水袭击。县城北侧的城隍庙(图2)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江心洲前端分布有数十个巨石,深深扎根于河中。1926年7月,该县大雨连绵七天七夜,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致使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
长安河老城区—城隍庙段示意图
(1)简述河中江心洲的形成过程。
(2)分析1926年7月老城区损失较重的自然原因。
丰水期河流流量大,河流挟带泥沙能力强,遇到巨石群的阻挡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形成堆积体;枯水期时水位下降,堆积体出露水面,反复沉积而成江心洲。
降雨量大,历时长,河流水量大;老城区位于河流凹岸处,水流速度快(水位高),流水侵蚀严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文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能提升•探新知,知识点一河谷的演变,河谷的演变过程,农副产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 洋流作业ppt课件,共25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示范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素养•目标定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