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交流等探索活动,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提取数学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的纸片(长16厘米、宽12厘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来到新的环境,感觉如何?装修的怎么样?
装修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离不开设计师和装修工人的付出,今天我们的数学研究就从一份装修任务开始,老师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当一回设计师,敢尝试吗?(板书:小小设计师)
最近王老师想给储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铺新的地砖,,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样的地砖呢?(学生举手发言),同学们的设计真是多种多样。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62页例3)
储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正好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最长几分米?
尝试读题,反馈得到的信息。
(一)小组合作,尝试解决
1.活动要求:
①选,边长为 ( )分米的地砖正好铺满;
②验证:用自己的方式在示意图上验证是否正好铺满?
③交流你的发现。
(二)全班交流,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并上台分享自己的设计图:
(预设)①可以选择边长是1dm的地砖,长度可以铺16块,可以铺12行
②可以选择边长是2dm的地砖,长度可以铺8块,可以铺6行
③可以选择边长是4dm的地砖,长度可以铺4跨,可以铺3行
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出其他设计方案吗?(生:不能)
2.观察:数字1、2、4这三个数字,他们与16和12有着怎样的关系?
①小结得出:这三个边长数既是16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也就是16和12的公因数
②进一步探索因数知识,为什么边长只能用1dm,2dm,4dm的地砖
③师:我还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想铺得快一点,你认为应该要选择几分米的地砖?(4分米)对,我们要选择最大的4分米。这样地砖的块数最少,我们能铺得快一点。对于公因数来说,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就是4。
回顾反思,形成策略。
师:回过头来看,我们看似在铺地砖,实际是找16和12的公因数,符合要求的地砖就是长和宽的公因数,求地砖边长最大就是找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成功的将铺地砖的问题转化成了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板书)。
三、巩固应用,实践促思
(一)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两个长36厘米和48厘米的木条,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且没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厘米?各能截多少根?
先读题,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在同桌交流。
分享思路。
(二)拓展提升,完善认知
王老师买来18根棒棒糖 ,30瓶矿泉水和42瓶果汁,分别平均分给几个小组,都正好分完。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尝试提问题)
出示问题:最多分给几个小组?每组得到几根棒棒糖,几瓶矿泉水,几瓶果汁?
学生尝试完成,全班交流。
四、回顾反思,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小设计师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铺地砖 找因数
正好铺满 公因数
边长最长 最大公因数
转化
生活问题 数学问题
解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438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最大公因数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堂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共9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