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满分120分,时限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任务
民俗蕴含乡情童趣。听,宛转悠扬的笛声,让人叹为观止;看,刚健雄浑的安塞腰鼓,让人战lì( )震撼;品,奋楫棹舟的夏夜,寻一脉幽悄,乐趣无穷!民俗蕴含淳朴民风。听,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看,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尝,香香的米酒甜甜的馍。遥远的先民遗风,时下的人情世故,尽在民风民俗中。
(1)给加横线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幽悄( ) ②战lì( )
(2)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宛转悠扬B. 叹为观止C. 刚健雄浑D. 人情世故
2. 下面出自《安塞腰鼓》的例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请你仿照这种句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描写一个语文课堂的场面。
示例: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星星一样,是渴望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擂鼓一样,是朗朗的书声;电石一样,是碰撞的思维。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感动。
B.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C. 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型,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4.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
综合性学习(6分)
5.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为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某校八年级(1)班将于4月8日下午四点在本班举行“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材料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材料二: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低碳行为很多,低碳生活也很简单:关闭显示器一整晚可以给一支7瓦LED灯供电9小时;关闭电脑一整晚,可以给一支7瓦LED灯供电3.5天;电梯少运行一次,可以给一支7瓦LED灯供电约12天。
(1)请你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帮助小明同学续写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倡导低碳生活
活动宣传标语:_____
活动方式: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班会
活动步骤:
①组织同学搜集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关资料
②_____________
(2)在绘制“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的黑板报时,文艺委员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弄脏了你的衣服。他惊慌失措,连连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微微一笑,幽默地说:“_________。”舒缓了他紧张的情绪。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5分)
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6. 能概括选文精彩情节的最恰当的短语是( )
A. 赵庄看戏B. 月夜抒怀C. 赵庄途中D. 月夜行船
7. 任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8. 根据选文第①段,说说“我”儿时的玩伴是怎样的形象。
9. 选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共13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本政府很早就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把源头垃圾分类纳入小学社会课课本。垃圾要分类,要定时定点扔垃圾,早已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规矩。这一切都源于政府部门精心的管理和周到的安排。每年12月份,每一户居民,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由蓝、绿、黄、红等不同颜色标注,每一种颜色代表那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年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告诉人们不可燃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有了这张“年历”,在这一年里,人们都要按照“年历”的规定日期来扔不同的垃圾。此外,民众也自觉维护和认真配合。如:扔报纸书本时,将报纸书本捆得整整齐齐并码放好;扔废旧电器时将电线缠绕起来并固定在电器上;即便是生活中的普通垃圾,也要控干水分,再放到垃圾袋里;带刺或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再放到垃圾袋里;用过的带有压力的喷雾罐等,一定要扎一个孔,以防止出现爆炸事件……这样做,不易混淆垃圾的种类,回收工人的操作也更加便利、安全。
材料二】
美国各州推行的源头垃圾分类措施,实现了对垃圾的源头控制。如费城从2004年10月开始实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直接奖励办法。居民按照分类要求将报纸、饮料罐等可回收物分别放到带有户主姓名和地址标码的容器内,然后由垃圾收集车将这些容器一并运到加工厂统一分拣。政府每月按每户居民回收垃圾的数量发放代金券。代金券可在指定市场消费。还有西雅图市2005年生效了《废物再循环法》,到2010年底,该市的废物回收再利用率达到了50%。相关法律中规定,如果居民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的数量超过10%,将不予收集,罚款50美元。同时,西雅图市政府还将拨款150万美元,作为向居民进行废物回收再利用宣传教育的活动经费。这些做法不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数量,也能够有效提升各类垃圾成分的纯度,促进各类有用物质的再生循环利用。
10. 结合材料一,说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11.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源头生活垃圾处理上,美国和日本有哪些不同之处。
12. 阅读【材料一】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在垃圾处理上,我国古代与日本有什么相同的做法。
【链接材料】
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顾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顾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杭城户口繁夥(huǒ,多的意思),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去,谓之“倾脚头”。
——(选自吴自牧《梦梁录》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3.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或词。
①便要还家 ②阡陌交通 ③黄发垂髫 ④为具言所闻
14. 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
B. 【甲】文第二段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C. 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见,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D. 文章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15. 翻译下面句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6. 【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二)(5分)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 “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 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18.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歌开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四、名著阅读(5分)
19 完成下面小题
(1)《经典常谈》中,对很多古代经典都有平实而高明观点。请你根据提示,将甲、乙、丙三个观点填入表格中的正确位置。
甲: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
乙: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丙: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
(2)结合以下材料,探究朱自清为什么要改写经典作品?
天汉二年秋,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
(选自《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
五、作文(50分)
20.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1)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3)字数:不少于600字。
主题归纳
诗句梳理
旋律令人醉
诗歌“蒹葭苍苍①,______”,“蒹葭萋萋,②____”读来韵律和谐,令人陶醉。
环境怡人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名句是:“③____,④______。”
情感撼人心
王勃送别好友时说“⑤______,⑥_____”,超越空间的友谊令人赞叹;《回延安》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⑦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⑧______”,运用排比的修辞描绘了延安新貌。
经典
观点
《尚书》
①_______
《汉书》
②________
《左传》
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
《离骚》
③_________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