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01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02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03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01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02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直接压力主要包括自然生境丧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预计到205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若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提供粮食、纤维、医药、淡水、作物授粉、过滤污染物、防止自然灾害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都会面临威胁。没有了生物多样性,人类将面临食物不足、清洁水源缺乏、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世界将充满各种废弃物。能够结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义,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树立人地协调观。
    〖真题回顾〗
    (2023·北京·高考真题)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答案】(1)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多种生物生长;保护区地域面积广阔,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生长空间;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湿地、群岛、海滩、红树林、河流及其入海口;垂直差异大。
    (2)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人口增长和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造成了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具体包括:商业性伐木;采矿;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等。
    (3)土壤的变化: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
    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有利于把各国“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通过合作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分析】本题以大西洋森林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多样性来回答。首先是优越性:该区域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湿热的环境有利于多种生物生长;其次是丰富的自然环境: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以其面积广阔而闻名,为多种生物繁衍提供了广阔空间;材料表明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湿地、群岛、海滩、红树林、河流及其入海口,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生物群落,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本地区从沿海平原到内陆高原,垂直差异大,形成了不同生物。
    (2)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最初是为售卖木材进行商业性伐木;为发展经济,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森林受到破坏;城镇化进程加快,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开辟种植园农场,破坏了大量森林;迁移农业使森林面积进一步减少。
    (3)土壤的变化:森林植被可以含蓄水源,保持水土,故森林的恢复可使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同时枯枝苦竹叶增多,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
    合作的必要性: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全球迫切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把“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基础知识〗
    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从基因和染色体到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支配所有物种生态互动的生命之网。
    二、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1、遗传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2、物种多样: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等。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义:
    (一)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按照产品形式分为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和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
    1、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
    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以生物资源提供给人类直接产品的形式出现,体现在生物资源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工业原料等。麦克尼利(McNeely)等将实物型直接价值又细分为消耗性使用价值和生产性使用价值。
    (1)消耗性使用价值:指在当地消费,不出现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物品的价值,如烧材、猎物、山野菜等。依赖土地生活的人们,经常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相当份额的生活必需品。由于这些物品既不买也不卖,一般不出现在国家GDP中。消耗使用价值可以通过估计市场价值的机制来确定,即假定该生物产品不是被消耗了,而是在市场出售了。例如,如果环境退化、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或建立了封闭的保护区,人们无法获取这些产品,就必须花费金钱在市场上买到等量的产品,这笔费用就是生物多样性的消耗使用价值。
    (2)生产使用价值:指那些从野外收获,且在国内或国外市场上出售的生物产品的一种直接价值。这些产品通常用标准的经济学方法,即价格来估价。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且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是烧柴、建材、鱼和贝类、药用植物、野生水果和蔬菜、肉类、皮张、纤维、藤条、蜂蜜、蜂蜡、天然染料、海草、动物饲料、天然香料、植物胶和树脂等。
    2、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
    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体现在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虽无实物形式,但仍可感觉且能够为个人提供直接消费的价值,如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生态旅游动植物观赏、科研教学等,其服务内容丰富多样,服务价值难以估算和货币化,其服务价值高低与人类对此类服务的需求和认识程度有关。
    (二)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些作用和服务能确保自然产品的持续生产,在使用过程中却不受损坏。由于它们不是通常经济意义上的物品和服务,一般不出现在国家经济的统计资料中。如果生物多样性不能提供这些作用和服务,就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开发替代资源。生物多样性的服务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存在活组织中。这些能量有时被人类作为烧材、饲料和野生食物直接利用。同时,植物也是无数条食物链的起点,这些食物链通向为人类利用的所有动物。过度放牧、采伐和频繁的火烧造成一个地区植被的破坏,损坏了生态系统转换太阳能的效率,最终导致植物生产力的丧失和生活于该地区的动物群落的萎缩。江河入海口是植物和藻类高产区,这些植物和藻类是商业捕捞的鱼类和贝类食物链的起点。
    2.保护水土资源:生物群落在保护流域、缓冲洪水和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和维持水质方面至关重要。植物的枝叶、落到地面的枯枝落叶遮挡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植物的根系和土壤生物使土壤松软,增加吸水力。当砍伐、垦荒和其他人类活动减少植被时,水土流失甚至滑坡事件的频率迅速增加,结果是土地的使用价值减少。对土壤的损害反过来又限制了植被在干扰过后的恢复能力,使土地不再适于农耕。泥沙降低流域内居民饮用水的质量,进而危及人类健康。水土流失的增加使水库过早淤塞,危害电力生产,并且可能形成沙洲和岛屿,使河流和港口的航行能力下降。
    3.调节气候:植物群落在调节局部区域、地区以及全球气候方面很重要。在局部区域层次上,树木提供荫蔽处,蒸发水分,从而能在热天降低温度。这种冷却作用减少了风扇和空调的需求,增加了人们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在地区层次上,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循环到大气中,再以雨的形式返回到地面。
    4.处理废物:生物群落能分解和固定污染物,如重金属、杀虫剂和污水等人类活动产物。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植物如凤眼莲、浮萍、芦苇、水葱等植物对多种污染物有很强的吸收净化能力。湿地植被还减缓地表水流速,使水中泥沙得以沉降。同时,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溶解物和悬浮物被截留,这就使水体得到澄清。
    5.传播种子与授粉:生态环境中有的物种直接利用价值很小,但它们的间接影响很大。一些种子的传播者和授粉者,它们常常对生态系统过程有较大的影响。某些优势种的繁育必须依靠它们授粉进行种子迁移或传播。有些植物甚至需要专一性的动物完成播种。
    6.生物防治:利用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进行生物防治。各种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常常受到病虫、杂草、鸟、鼠的侵害,蒙受重大损失。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这些有害生物往往受到天敌的有效控制。利用天敌或某些生物的代谢产物去防治有害生物,称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最大特点是一旦建立起天敌种群,就可发挥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而且不像农药和杀虫剂那样,对生态系统有副作用。
    (三)潜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是指物种在未来某个时候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经济利益的潜能。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自然界中搜寻新物种及其新功能。如昆虫学家寻找能用于生物控制的昆虫,微生物学家寻找能帮助进行生物化学制造过程的细菌,动物学家正在寻找比现存物种更有效地生产动物蛋白且对环境损害又较小的物种。如果将来生物多样性减少了,科学家发现和利用新物种的能力也将减小。
    四、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1、生物多样性和食物:80%的人类盒物来自于超过20类植物。但是人类衣食住行所使用的物种超过40,000种,这都是由生物多样性提供的。
    2、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生物多样性也提供新的医药资源。世界上80%的药物来自自然资源。
    3、生物多样性和工业:生物资源提供了工业原材料,如纤维、石油、染料、橡胶、水、木材等。
    4、生物多样性和文化: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娱乐活动,如观鸟、钓鱼、徒步旅行等,激发了音乐家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切实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经济社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干扰和破坏,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重要生态系统和勒种资源的利用管理制度,推动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2.坚持分区施策,突出重点:针对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措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以实施重大保护工程为突破点,充分发挥示范建设的带动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民生改善:正确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增产、增收和扶贫相结合,不断提高区域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环境治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改善区域群众居住环境。
    4.坚持各方参与,惠益共享: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力度,广泛动员,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的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利益分享机制,保障利益相关方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分享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所带来的惠益。
    (二)具体措施
    1.生物多样性信息收集与管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查清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及动态变化情况,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生物多样性信息动态管理,具体工作包括物种分类、编制名录、物种保护优先的排序(即濒危等级的划分)、优先保护地区的确定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等。中国于2013年9月、2015年5月、2018年5月先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与就地保护不脱离原来的自然环境有根本的区别。它是物种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某种情况下也会与就地保护存在交叉。迁地保护需要场地和设施。主要场所是那些为各种目的而建立的、收集野生动植物进行人工圈养、栽培的设施。如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的动植物展区,或野生动植物的饲养、繁育、栽培中心和商业性养殖场等。在经费充足时,可以根据濒危物种的特殊需要在靠近濒危物种分布区的地方设计、建造新的迁地保护设施。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濒危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迁地保护种群个体的有关数据,如出生日期、出生重,耳号、产仔数目、死亡日期以及死亡原因等必须记录在案。可能时,对于人工繁育个体野放后的有关数据也应尽可能记录存档。
    3.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指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物实施保护。为了既能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又能保持其继续进化的潜力,野生物种应该同它们的病毒和昆虫一起进化。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根本途径和最好方式,它的最大优点在于物种能在原生环境中持续不断地进化,使其能继续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对当代、子孙后代具有巨大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对于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2021年,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4.完善政策法规:应不断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规划和行动计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中国2011年-2021年十年来颁布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覆盖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安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等领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5.加强公众教育:生物多样性在物质、美学和伦理学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但是,公众对无形价值的认识显然是有限的,这方面的普及教育也是欠缺的,尤其是生态伦理学方面。从决策者到每位普通公民,都有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此项工作。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控制外来种的传播危害,农林,工商、运输,旅游等各行各业人士都要行动起来。首先是要具有相关知识,要遵守法律。宣传、教育、研究机构都有责任进行宣讲。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大众普及教育,学术著作与知识读本,要紧密结合。中国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六五环境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系列活动,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各类社会主体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南和规范。
    六、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概念在1988年首先被英国科学家诺曼麦尔提出,他认识到这些热点生态系统在很小的地域面积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热点包括全球35个生物丰富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的23%这可能听起来像一个小数字,但这个小的地域面积内生长着世界一半以上的特有植物物种,生活着全球近43%的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和两栖动物物种,而且这些物种都是当地特有种。
    七、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直接压力主要包括自然生境丧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预计到205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八、《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CEBD)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各方签署,并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三大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公平合理地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
    2、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有三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公平合理的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
    九、《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1、《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作为CBD首个补充协议于2000年1月29日通过,并于2003年9月11日生效。截至2016年11月,议定书已有170个缔约方。
    2、《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
    十、外来物种vs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入侵物种一定是外来的,但外来物种并不一定能形成入侵,如我们今天常吃的土豆、西红柿等,都是原产南美的外来物种,但都不是入侵物种。
    十一、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
    遗传資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简称ABS,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为了推动CBD关于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产生惠益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推动的磋商议题,其目的是为了规范生物勘探活动,防止生物剽窃行为,使生物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利益能够惠及遗传资源原产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名古屋议定书》正是在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推动下通过的。
    十二、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在日本爱知县举办,会上通过了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战略中的五个战略目标及相关的20个纲要目标统称为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常简称为“爱知目标”)。爱知目标的宗旨是激励所有国家和利益相关方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期间采取措施,推动实现CBD三大目标。
    五个战略目标分别为:
    (1)采取法律和政策措施,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政府和社会工作的主流,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2)减少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压力和促进可持续利用;
    (3)通过保护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化,改善生物多样性现状;
    (4)增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带来的人类福社;
    (5)通过制定规划、知识管理和能力建设,加强执行工作。
    十三、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4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向联合国大会建议将12月29日(《公约》生效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有关决定,以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由于12月29日与多国节日相冲突,2001年,第56届联合国大会将日期改为5月22日。2019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粮食,我们的健康”
    十四、保护生物多样性我能做什么?
    1、成为低碳族从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起;
    2、种植井且保护你身边的树木和植物,这就是你所做的碳补偿行为;
    3、成为循环利用族,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或冲厕所,多用节能灯;
    4、不用白炽灯,随手关灯;
    5、自备购物袋,不用塑料袋;
    6、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以避免污染物进入环境;
    7、吃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8、不参与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买卖;
    9、拒绝穿着野生动物皮毛做的衣服;
    10、不购买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器官生产的产品、药品(如象牙制品、虎骨酒等);
    11、不把野生环境中的鱼、鸟、龟等野生动物当作宠物来养。
    〖押题预测〗
    2021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是大熊猫的家乡,大熊猫在地球上出现的地质年代应该是( )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研究人员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武夷山山麓地带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研究人员发现,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三个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有明显不同,这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1.D 2.B 3.A
    【解析】1.大熊猫为哺乳动物,新生代出现大量的哺乳动物,D正确。元古代是菌藻类时代,A错误;古生代出现鱼类和两栖动物,B错误;中生代出现大量的爬行动物,C错误。故选D。
    2.武夷山地处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与基带自然带保持一致,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正确;热带雨林带对应的气候应为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C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故选B。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三个国家公园的纬度位置不同,各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的差异是由热量条件主导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没有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BCD错误。故选A。
    【分析】纬度地带性是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沿纬度方向变化和更替,具有沿纬线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的有规律变化。自然环境的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热量带。
    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湿地洲滩在高水位变幅下周期性淹没或出露,发展出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汛末蓄水驱动了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的显著变化,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图示意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鄱阳湖各站点淹没动态的多年均值(数值越小表示其淹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越早,淹没历时越短;反之亦然)。完成下面小题。
    4.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的整体变化是( )
    A.淹没面积持续扩张B.淹没历时显著缩短
    C.淹没结束时间推迟D.淹没开始时间提前
    5.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
    A.候鸟栖息地环境改善B.常年性水资源短缺
    C.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D.洲滩湿地植被旱化
    【答案】4.B 5.D
    【解析】4.根据材料“数值越小表示其淹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越早,淹没历时越短;反之亦然”可以推测,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各站点的淹没历时均值都较蓄水前要小,这意味着淹没历时显著缩短,B正确;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的整体变化是淹没开始时间推后,D错误正确;淹没结束时间提前,故C错误;淹没开始时间推迟,结束时间提前,推测淹没的面积应当减小,A错误。故选B。
    5.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湿地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由于淹没历时缩短,因此推测淹没的面积减小,洲滩湿地水分条件变差,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候鸟栖息,也易导致洲滩湿地植被旱化,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AC错误。因当地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故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整体变化不会导致常年性水资源短缺,B错误。故选D。
    【分析】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可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蓄洪水;降解污染、净化水体;为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繁衍提供条件。
    江西省寻乌县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是赣江、东江、韩江三江发源地。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等乌县稀土开发生产为国家建设和创汇作出重大贡献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重视生态环保,昔日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南方沙漠”。
    6.寻乌县在稀土矿开采过程中造成的主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土地沙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7.江西省寻乌县在废弃稀土矿山治理中,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对地势轻度变形、坡度小、土壤较肥沃、排灌设施完备的塌陷地复垦为耕地
    B.在废弃稀土矿区种植经济林和其他林木,提高矿区植被覆盖率
    C.废弃矿井均注入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来源
    D.对交通便利的废弃稀土矿区,直接治理成建设用地,打造成工业园区
    【答案】6.B 7.C
    【解析】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稀土矿开采过程中,大量剥离地表的土壤和岩石被堆放,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得水土流失问题加剧。所以寻乌县在稀土开采过程中造成的主要问题是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再加上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所以水土流失加剧,B正确;江西省寻乌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所以该地区稀土开采破坏的是森林植被而非草场,A错;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出现土地沙漠化的机率不大,C错;寻乌县在稀土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但仅在有矿产的地方进行开采,影响范围小,生物多样性不一定会减少,没有水土流失影响大,D错。故选B。
    7.在废弃稀土矿山治理中,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废弃矿井均注入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来源”。这是因为废弃矿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井壁不稳定、有毒有害物质渗漏等,盲目注入水进行水产养殖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C符合题意。其他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废弃稀土矿山的治理和再利用,对江西省寻乌县在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都有一定的好处,但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排除ABC三项。故选C。
    【分析】稀土矿:稀土矿是指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石,稀土元素是一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化学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医疗、环保等领域。 寻乌县:寻乌县是中国江西省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赣、粤、闽三省交界处。 赣江、东江、韩江:赣江、东江、韩江是中国江西省三条主要的河流,它们的源头都在寻乌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图为黄河流域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说明( )
    A.河流是水流也是流域能量、物质的输送通道
    B.黄河的状况能直观反应黄河流域的环境状况
    C.流域是河流的基础,河流问题的根源来自流域
    D.河流是流域的主体,河流问题会影响整个流域
    9.对图中生态功能区核心功能判断正确的是( )
    A.A₁-A₄为土壤保持重要区B.B₁-B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区
    C.C₁-C₂为资源开发重要区D.D₁-D₂为涵养水源重要区
    10.对各生态功能区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₂—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持水土防治污染
    B.B₃—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C.C₁一植树种草,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
    D.D₁—禁牧封育保护水源,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答案】8.C 9.B 10.B
    【解析】8.由已学知识可知,黄河问题主要表现为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和旱涝灾害以及全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受流域内的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的影响,也受流域内的人口与城市、工农业生产等影响,故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说明流域是河流的基础,河流问题的根源来自流域,C正确;“河流是水流也是流域能量、物质的输送通道”,描述的是河流的功能,并没有直接解释题干中“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的含义,A错误;“黄河的状况能直观反应黄河流域的环境状况”与“河流是流域的主体,河流问题会影响整个流域”强调了河流对流域的影响,而不是流域对河流问题的影响,BD错误。故选C。
    9.读图,A₁-A₄位于河流的源头,为涵养水源重要区,A错误;B₁-B₃位于秦巴山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区,B正确;C₁-C₂位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为土壤保持重要区,C错误;D₁-D₂位于大城市(省会)及其附近地区,环境容量相对充足、资源较为丰富,为资源开发重要区,D错误。故选B。
    10.读图,B3位于黄河三角洲,应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B正确;A2位于大河源头,宜禁牧封育保护水源,实施生态修复工程,A错;C1在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植树,C错误;D1位于黄土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要及时进行表土的回填,同时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保持水土、防治污染,D错误。故选B。
    【分析】生态功能区分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禁止准入区包括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的各级自然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限制准入区主要包括农林业发展和保护类、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护类、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保护类功能小区,要坚持保护优先,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规模,禁止新上高污染工业项目,适度发展先进制造业,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准入区主要由小范围连片的环境容量相对充足、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区块组成,要在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承接产业转移和部分的人口转移,使之逐步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区域。优化准入区主要集中在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深、产业结构布局有待优化的各县城建成区和工业聚集区,要实行优化开发,依据环境容量调整优化城乡布局和产业结构,确保环境功能达标。
    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由主体为红树植物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孟加拉国南部为孟加拉湾,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大河流在该国南部形成了河网纵横交错的沼泽平原区。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沉积于入海口,使陆地不断向海洋淤积、扩展,为红树林的生长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红树林在该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库尔纳专区、南部的巴里萨尔专区和东南部的吉大港专区(重要港口)。下图示意2016年孟加拉国红树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孟加拉国红树林分布区有利于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
    ①气温高②风浪小③滩涂广④水质好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2.吉大港专区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小的原因可能是( )
    A.滩涂被海水淹没的面积较大B.滩涂表面盐类物质含量较高
    C.红树林受外来物种入侵严重D.港口建设对红树林破坏严重
    13.红树林发挥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
    A.防风减浪,减少风暴潮灾害B.吸收温室气体,避免海平面上升
    C.降解污染,避免海面污染物扩散D.促淤护滩,丰富生物多样性
    【答案】11.C 12.D 13.D
    【解析】11.孟加拉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降水丰富,水热充足,①正确;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淤泥质浅滩面积广阔,土壤肥力高,临海,河流多,水源充足,③正确;孟加拉湾纬度较低,飓风活动频繁,风浪较大,②错误;河流含沙量较大,污染严重,水质较差,④错误。故选C。
    12.在吉大港专区,人类对沿海滩涂利用增多,对红树林造成直接破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生态环境恶化,D正确;读图可知,吉大港专区,河网较少,滩涂被海水淹没面积较小,A错误;红树林耐盐碱,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吉大港专区沿海滩涂表面盐类物质含量较高,B错误;材料也没有信息表明红树林受外来物种入侵严重,C错误。故选D。
    13.促淤护滩,丰富生物多样性,是红树林发挥的主要生态效应,D正确;减少风暴潮灾害,属于红树林发挥的经济效益,A错误;吸收温室气体,但是无法避免海平面上升,B错误;可以降解污染,但是无法避免海面污染物扩散,C错误。故选D。
    【分析】孟加拉湾四大红树林专区中红树林面积减小程度最严重的区域吉大港专区。理由:吉大港专区扩建对沿岸滩涂上的红树林造成直接破坏,破坏植被;港区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海水污染严重,海水水质下降,不利于红树林生长,红树林大面积死亡,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小。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受风暴潮的威胁增大,海浪侵蚀严重冲刷堤岸;海水水质下降,海水污染;鸟类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沿海滩涂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广西钦州湾滨海沿岸沙井港湿地是一个有机碳储量丰富的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到经济发展、港口建设、海岸带开发等人类活动影响,沙井港湿地生态系统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下图为沙井港具有代表性的两类湿地植被——茳芏(草本)和桐花树(灌木或小乔木)的群落的柱状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注:湿地中碳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风化的释放、有机质的降解和外部输入。
    14.下列关于沙井港湿地桐花树和茳芏植物群落柱状沉积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桐花树与茳芏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40-70cm深度范围内
    B.在0-40cm深度范围内,茳芏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波动降低
    C.在0-100cm深度范围内,桐花树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D.在0-100cm深度范围内,桐花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变幅较大
    15.沙井港湿地桐花树和茳芏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的土层深度不同,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二氧化碳利用效率的差异B.风化速度的差异
    C.植物根系深度的差异D.植物凋落物的差异
    16.桐花树是红树林植物群落中重要的一类植物,其较茳芏更适于应用在沙井港地区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中,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 )
    ①桐花树种子脱离母体前发芽,成活率较高②桐花树具有泌盐组织③桐花树群落更替较快④防风、防浪和抗低温等抗逆能力较强⑤生物多样性较强,生态系统更稳定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14.D 15.C 16.A
    【解析】14.读图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桐花树群落最大值在60到70cm之间,茳芏群落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在30到40cm之间,均在30~70cm范围内,A错误;在0~40cm范围,茳芏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呈先减后增呈波动上升的趋势,B错误。在0~100cm范围,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又降低的趋势,C错误。在0-100cm深度范围内,桐花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变幅较大,D正确。故选D。
    15.根据文字材料可知,湿地中碳来源主要是植物固定的CO2、原地风化、有机质降解速率以及外部输入。沙井港茳芏、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出现最大值的土层深度不一样,是植物根系深度差异,导致分解的有机质有差异,C正确;植物固碳效率差异和地下径流输入差异都不能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出现最大值的土层深度出现差异,AB错误。植物凋落物差异导致的有机碳含量差异应在表层,D错误;故选C。
    16.桐花树种子脱离母体前发芽,成活率较高,且具有泌盐结构,能适应海岸带的环境,①②正确;茳芏群落更替较快,不利于海岸带生态修复,桐花树群落更替较慢利于海岸带生态修复,③错误;桐花树根系支撑能力更强,可抗风浪,起到保护海岸的作用,④正确,桐花树是灌木或小乔木,茳芏是草本,茳芏生物多样性较弱,生态系统较不稳定,⑤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A。
    【分析】土壤有机碳一般主要是指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有机碳本身就是养分的储藏库,同时深刻地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汤逊湖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汤逊湖水系属于典型的平原区浅水湖泊。汤逊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使汤逊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武汉市提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贯,将“死水”变“活水”,恢复汤逊湖湖泊群的水生态环境。下图为汤逊湖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说明水质恶化对汤逊湖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汤逊湖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逊湖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分析其原因。
    【答案】(1)加剧了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短缺,损害了汤逊湖的供给服务功能;湖泊净化水质的能力降低,损害了汤逊湖的调节服务功能;环境恶化,降低人们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损害了汤逊湖的文化服务功能;湖边芦苇等植被大量减少,生物栖息地受到影响,损害了湖泊的支撑服务功能。
    (2)城市发展,建筑、工业用地面积增加,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缩小,水系割裂,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位于城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过多,超过湖水的自净能力;水产养殖业发展,湖泊营养物质过剩,加重水污染。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逊湖与外界水体交换增加,流动性增强,水质变好,适宜生物生存;连通工程增强了汤逊湖与其他湖体的联系,使得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联系起来,更适宜繁衍生息,所以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
    【分析】本题以武汉市汤逊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等方面。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汤逊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可以为武汉市提供淡水资源,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可以为武汉市民提供渔业资源,水质恶化后,供水功能弱化、渔业资源减少;汤逊湖能够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容纳和降解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等,水质恶化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的功能变化不大,净化水质的功能下降,影响湖泊的调节服务功能;汤逊湖作为国内最大的城中湖,可供市民闲暇时休憩、游玩,水质恶化后,湖水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精神享受,破坏湖泊的文化服务功能;汤逊湖作为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水质恶化后,栖息地收到破坏,支撑服务功能受影响。
    (2)水污染的原因可以由污染的概念入手,从污染源的排放、湖泊的自净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侵占湖泊,使湖泊面积减小,自净能力下降;产业园与开发区建成后,工业快速发展,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湖泊的自净能力;“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导致投入湖泊的饲料增多,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重了水污染。
    (3)连通工程完成后,“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贯”使得汤逊湖水量增大,而且将“死水”变成了“活水”,湖泊水流通性变好,水体交换增加,自净能力增强,水质变好,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连通工程完成后,随着水量增加与湖湖连贯,栖息地面积增加,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一片,改善了栖息地的环境,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与其他水体连通后,其他湖泊的水生动物得以进入,增加了汤逊湖的生物多样性。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阿里地处中国的极西地带,藏西北地区,是西藏下辖的地级行政区划,和印度巴基斯坦两国争端的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这里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生存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山、水、土”是阿里的三大元素。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扎达土林属第四纪次生构造河湖相地貌,是高平的山顶被纵向切割侵蚀成的一条条深深的沟壑,变成了土的林海。
    阿里地区湖泊密布,玛旁雍错(4588米)在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湖中鱼类资源极其丰富,湖畔每年候鸟成群地营巢产卵.孵化育幼。玛旁雍错湖区素来被藏民称为“生物生存的圣湖”,是藏区三大“神湖”之一。
    (1)根据扎达盆地所处的地理环境,推测扎达土林的形成过程。
    (2)简单分析玛旁雍错湖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3)试结合当地的环境,简析玛旁雍错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答案】(1)大约500万前,扎达地区是巨大的湖泊,湖泊以及周边河流带来的泥沙物质大量沉积在底部形成厚达800米的沉积地层;(早期形成巨厚的湖泊沉积物);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湖水急剧外泄,湖底土层裸露;地壳抬升,地表裸露);干旱寒冷的环境中,植被稀疏的地表被大风。河流及季节性水流的冲刷下,形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长期的风力和流水侵蚀而成)。
    (2)湖泊水量大,自净能力强;湖泊海拔高,周围人口较少,排放的污染物少;入湖河流多为冰川融水,水质好且含沙量小;湖泊周围生态环境好,净化作用强。
    (3)河流及湖水中矿物质含量高,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食物丰富,导致鱼类富集;藏民无食鱼的饮食习俗,鱼类保护好;周围山地海拔高,垂直差异性显著,森林草场广布,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水草丰茂,为南迁候鸟中转地,候鸟种类多。
    【分析】本题以扎达盆地地理位置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内外力作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扎达土林属第四纪次生构造河湖相地貌,说明原来是湖泊或者河流,变成了土的林海说明经过了巨大的流水沉积作用,可以推测有可能是湖泊以及周边河流带来的泥沙物质大量沉积在底部,形成河湖相地貌,高平的山顶说明该处现在是又高又平,首先,地壳运动使湖盆升高,地势升高,造成湖水急剧外泄,后来湖底土层裸露,地表裸露形成了高平的山顶,被纵向切割侵蚀成的一条条深深的沟壑,说明又遭受到了外力作用,该地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位于内陆,降水少干旱,地表容易被大风、河流冲刷下,形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长期的风力和流水侵蚀而成)。
    (2)由材料可知,玛旁雍错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因此湖泊水量大,自净能力强;这里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湖泊周围生态环境好,净化作用强,并且湖泊海拔高,生存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周围人口较少,排放的污染物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补给水源多是冰川融水,水质好且含沙量小,因此透明度较高。
    (3)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可以从植被或者鱼类生存环境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去考虑。由材料可知,湖中鱼类资源极其丰富,湖畔每年候鸟成群地营巢产卵.孵化育幼。鸟类多是因为鱼多,鱼多是因为湖水纯净并且浮游生物多,可以推测河流及湖水中矿物质含量高,利于浮游生物生长,而鱼类食物丰富,导致鱼类富集;同时玛旁雍错湖区素来被藏民称为“生物生存的圣湖”,藏民饮食习俗不食鱼,有利于鱼类生殖繁衍;考虑植被以及区域环境特征,该地海拔高,垂直差异性利于多种动植物生存,动植物资源丰富;沿象泉河谷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有利于水草生长,水草中富有动植物较多,为候鸟提供充足食物来源,有利于候鸟的生长和繁殖。
    19.某校中学生赴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进行野外实习,重点考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下图为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及景区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考察和调研生物多样性。
    同学们经调查了解到:神农架是我国中部的最高峰,山地南坡基带以常绿阔叶林带为主,北坡基带则以落叶阔叶林带为主。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6种,药用植物超过1800多种,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金丝猴主要分布区。
    (1)说明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任务二 实地测量,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注: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它反映在同样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性的大小。(2)绘制统计图,表现该地区生态敏感性的分类及面积比例。并据图表说出地形因素于生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任务三 调研保护管理措施。
    (3)简述对生态极敏感和高敏感地区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答案】(1)地处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气候和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河流众多;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2)
    海拔越高,坡度越大,生态敏感性越高。
    (3)划分相应的保护核心区、缓冲区;严禁单位和个人进入,或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等活动。
    【分析】本题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及景区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统计图表绘图、生态保护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绘图能力、图文信息分析能力及对生态极敏感和高敏感地区应采取的保护措施等知识点的理解,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及综合实践能力。
    【详解】(1)“神农架是我国中部的最高峰,山地南坡基带以常绿阔叶林带为主,北坡基带则以落叶阔叶林带为主”,据经纬度判断,神农架位于我国中部,地处中纬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南坡、北坡基带不同,说明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气候和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据图中陆高及图中陆高分布可知,该地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植被生长环境复杂;图中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2)生态敏感性分为五类,以圆饼状图画,将五类比例在圆饼图合理按比例划分,用不同图例表示即可。绘图如下:

    地形因素主要是高程和坡度。据表中数据可知,2400—3000m海拔最高,坡度是45—90°,是热敏感状态;<1200m海拔最低,坡度是0—15°,坡度最小,是不敏感状态。说明海拔越高,坡度越大,生态敏感性越高。
    (3)结合材料分析,对生态极敏感和高敏感地区保护应该划分相应的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分不同的保护级别;生态极敏感和高敏感地区易被破坏,要严禁单位和个人进入,或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等活动。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泰加林泛指寒温带针叶林,具有耐寒生长特点,它是一种典型的水平分布的地带性植被,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等高纬度地区,其南界一般在55°N附近,在我国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段和新疆阿尔泰山。
    材料二:我国大兴安岭海拔1100~1400米,南北跨度1400多千米,南高北低,原始森林茂密。图为大兴安岭地理位置及泰加林分布图。
    (1)分析大兴安岭南段生物多样性较北段丰富的原因。
    (2)描述图中虚线框内泰加林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简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答案】(1)南段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丰富);南段相对高度较高,水热差异随海拔变化较大,物种更丰富;北段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北段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相对高度较小,水热差异变化较小。
    (2)分布特点:比水平分布的地带性泰加林纬度低且主要位于大兴安岭西坡(侧)。原因:大兴安岭为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低;大兴安岭西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冷空气在此聚集,气温低。
    (3)提供有机质(腐殖质);促进营养元素(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分析】本题以大兴安岭地理位置及泰加林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植被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可从生长空间、水热条件及其差异等角度展开分析。由材料可知,我国大兴安岭海拔1100~1400米,南北跨度1400多千米,南高北低,故南段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取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热量较丰富),有利于植被生长;南段大兴安岭与嫩江之间的相对高度较大,水热差异随海拔变化较大,物种更丰富,故南段生物多样性与北段丰富;北段纬度位置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热量条件较差,不利于植被生长;北段位于夏季盛行风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根据材料信息“南高北低”可知,北段水热组合垂直分异规律较小,生物多样性较差。
    (2)读图可知,图中虚线框内泰加林位于大兴安岭的西侧,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等高纬度地区,其南界一般在55°N附近,而图中在50°附近,故比水平分布的地带性泰加林纬度低。结合泰加林分布的纬度可知,其分布区域温度较低,大兴安岭为山地,海拔较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气温较同纬度低;大兴安岭西坡位于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冷空气在此聚集,导致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
    (3)由所学知识可知,原始森林物种丰富,生物量大,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腐殖质);通过生物循环促进营养元素(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通过生物风化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生态敏感性
    热敏感
    高敏感
    中敏感
    轻敏感
    不敏感
    面积占比%
    6.04
    9.25
    10.27
    73.30
    1.14
    地形
    高程/m
    2400-3000
    2000-2400
    1600-2000
    1200-1600
    <1200
    坡度/°
    45-90
    30-45
    25-30
    15-25
    0-15
    相关试卷

    专题38南水北调-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38南水北调-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38南水北调-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38南水北调-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特殊洋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6特殊洋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特殊洋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6特殊洋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45生物多样性-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