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展开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部位及特点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________m,乙点海拔为________m。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m。
2.等高线(1)概念:在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__________。(2)基本特征
[名师解惑](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且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2)坡面径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且由高处指向低处。
[自主探究]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取决于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分布的疏密等因素。
[绘图专练] 绘制火山口的等高线示意图。答案 :
二、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________________剖面图,它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绘制的。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________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________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3.意义: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素养能力1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 如图示意某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490米 B.310米 C.250米 D.20米【破题思路】 流与山峰(580米)之间有四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河流两侧的等高线数值应相等,由此可知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为________米。河流两侧等高线应呈增大的趋势,可推测出Q地外侧的等高线应为________米,Q地的海拔应大于________米,小于________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560米 B.470米 C.410米 D.280米【破题思路】 图示地区湖泊、瀑布和桥梁的所处海拔H范围应为100米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图示崖顶的绝对高度为400 m≤H顶<500 m。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图示崖底的绝对高度为0<H底≤100 m。③陡崖的相对高度:(n-1)d≤ΔH<(n+1)d。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ΔH<500 m。(说明: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闭合等高线的计算位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取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任意一条等高线的值,如下图所示:
(4)计算两地的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 m。
(5)地形坡度的计算与判断坡度由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两点相对高度可根据两点等高线计算,水平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计算。①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度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度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
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a.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C>A>D>B。
b.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地图上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大小为A>C>D>B。
c.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B>D>A>C。
d.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 α=H/L的值进行比较。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活动。为提高学生对于地形图的解读能力,将等高线图中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以示坡线的形式呈现。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下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相对高度差可能为( )A.23米 B.33米 C.43米 D.53米解析 :据图可知,甲处示坡线是图中最高点,丁处示坡线是图中最低点。海拔最高的甲与最低的的丁地区相差4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图中等高距为10米,则两地相对高差H=(4-1)×10≤H<(4+1)×10,则30≤H<50,C符合题意。
2.图示河流中部有落差为5米的小瀑布,则戊地的海拔可能是( )A.23米 B.33米 C.43米 D.53米解析 :据图可知,河谷地区的海拔应为30~40米之间,戊位于瀑布下,该瀑布落差为5米,故戊处的海拔应为30~35米之间。
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图,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右上方向左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3~4题。
3.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100米,比例尺分别是 1∶10 000、1/20 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0.2千米、 。则坡度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解析 :四幅地图的图幅面积相等,等高线条数相同,坡度大小的比较,即比较垂直距离比水平距离比值的大小。图中给定的四幅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的100米、200米、200米、2 000米,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同为100米),它们的坡度与其水平距呈负相关。即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即坡度由大到小为①>②=③>④。故选A。
4.若四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是50 m、100 m、150 m、200 m,则坡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解析 :比例尺相同,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的水平距离相同,等高距定了垂直距离的大小,等高距越大,垂直距离越大,即坡度越大,则坡度的排列顺序为①<②<③<④。故选C。
素养能力2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 (山东等级考)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 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如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图中“魔鬼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破题思路】 ________和鞍部地势开阔,空气流通顺畅,不易引起高原反应;盆地、________等低洼处往往空气流通不畅,易出现高原反应。由图中四地的地形可知,________为山谷,应为“魔鬼营地”。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生活实践(1)选点
后临河村地处河北省山区,在防洪减灾、因地制宜理念下形成了“山—林—田—村—水”的聚落格局。下图为该村聚落格局剖面示意图和道路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林、田的布局主要有利于增加( )A.下渗 B.径流 C.降水 D.蒸发解析 :图中林地、农田的布局可以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A正确,B错误;林、田增加下渗后,近地表土壤水分增加,蒸发量变大,且林地、农田作物蒸腾作用也能使蒸发量变大,降水略有增加,但根据材料“防洪减灾”可知,当地林地、农田主要是为了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洪涝灾害对村庄的影响,故蒸发、降水不是影响该地林、田布局的主要因素,C、D错误。
2.后临河村的主要道路布局是与等高线( )A.平行,利于排水 B.平行,利于通行C.垂直,利于排水 D.垂直,利于通行解析 :由图可知,后临河村的主要道路与等高线垂直,A、B错误;与等高线垂直,起伏较大,不利于通行,结合材料“防洪减灾”可知,道路与等高线垂直,利于排水,C正确,D错误。
下图所示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该地降水相对较少,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植被条件最好。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位于谷地的是( )A.甲、丙 B.乙、丙C.乙、丁 D.甲、丁解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弯曲情况可知,甲处、丁处等高线由高数值向低数值弯曲,属于山脊;乙处、丙处等高线由低数值向高数值弯曲,属于山谷,B正确。
4.丙地植被条件最好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最多 B.土壤水分好C.光照最强 D.土层最厚解析 :由材料可知,丙处位于河谷南侧,属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又属于阴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生长,B正确。
5.拟在图中适当位置修建一座水坝,坝顶海拔为1 800 米,则库区内积水的最大深度可接近(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最低数值线即1 800米,由此可知,图示范围内,最低处海拔范围为大于1 700米、小于1 800 米,根据坝顶海拔为1 800米,可计算出库区内积水的深度范围为大于0米、小于100米,由此可知,最大深度接近100米,A正确。
素养能力3 地形剖面图 (2023·山东等级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图1)。上片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松散的非农业活动,图2 示意下片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
图3示意图1中AC一线的地形剖面,在虚线框内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破题思路】 图中B点处于河流________岸附近,水下坡度较________,而河漫滩一侧处于河流________岸附近,水下坡度较________;茶马古道位于河流一级阶地上,所以河漫滩至茶马古道地势逐渐________。
3.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有以下两种情况:(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2)是否穿越岭谷。如果位于沟谷两岸,则能通视,如AB;如果位于山岭两侧,则不能通视,如BC;如果两地存在较高的突起地形,则不能通视,如AD。
某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江南某区域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完成1~3题。
1.学习小组绘制的由甲到丁的四幅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是20 m,甲处海拔为180~200 m,丁处海拔为180 m;从甲到丁途经一个280~300 m的山脊,和一个海拔240 m的山脊;还经过一个160~180 m的山谷。B正确。
2.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371 m B.380 m C.420 m D.500 m解析 :图中海拔最高处在图中东北的山顶处,海拔为500~520 m,海拔最低点范围值是100~120 m,相对高度范围为380~420 m,故最大高差接近420 m,C正确。
3.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从方便生活、便于后续发展角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解析 :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①位于山脊上,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取水不方便,A错误;②位于山谷中,容易受泥石流或山洪灾害,且面积小,不利于后续发展,B错误;③处是山脊中的山丘或盆地,地形崎岖,面积狭小,取水不便,不利于后续发展,C错误;④地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开阔,海拔较低,交通便利,有利于后续发展,D正确。
暑假期间,小江同学乘坐洗马潭索道游览了云南省大理市的苍山。下图示意大理市苍山地图及附近旅游景点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洗马潭索道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550 m B.1 250 m C.1 650 m D.1 850 m解析 :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等高距为200 m,洗马潭索道起点海拔为2 200~2 400 m,终点海拔为3 800~4 000 m,则相对高度在1 400~1 800 m之间,C正确。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第1讲地球与地图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第1讲地球与地图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道略鼓,经度和纬度,本初子午线,东半球,西半球,180°,°26′,°34′,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经纬线的判断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5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5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壳运动,向上拱起,向下弯曲,断块山,岩石圈,盘山曲折,生态环境,断层F,固结成岩,褶皱与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转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自转周期,昼夜交替,不透明,中央经线,2确定地方时,4确定日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