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课题3 元素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3 元素学案设计,共6页。
2.学会正确书写27种元素的元素名称。
3.根据信息对元素进行分类,并能从元素周期表上提取有效信息,对应记忆1-20号元素名称。
4.能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联系起来;初步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第一部分 回顾已知
1.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远 ,能量低的电子离核 近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做 分层排布 。
2.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
(1)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不超过 2 个)
(3)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排满后,再排布在能量高的电子层里。
电子先排满第__1_层,再排第__2_层,排满第__2_层,再排第__3_层。(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
3.一般地,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少于 4,在化学反应中 在化学反应中 失去 电子;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电子。原子的原子最外层为 8 个电子的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为 2 个)为相对稳定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 决定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
4. 带电的原子 叫做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 叫做阳离子, 带负电的离子 叫做阴离子。
第二部分 学习探究
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P59内容,形成元素的概念。
1.碳酸钙、氧气、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氧 元素。
2.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 氧 原子。
3.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论个数)
【启慧1】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
(1)不可以 ;
(2)因为原子的电子数目是可能通过得失电子改变的,而质子数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元素的种类由 原子的质子数 决定。
【启慧2】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
不可以更改;因为同一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或电子数可以不相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都相同的原子才能称为同种原子。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学习任务二 完成P59“讨论”内容,加深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
【启慧1】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的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学习任务三 阅读教材P60内容,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五种元素;并通过已有的知识分析,推理出空气中、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种类。
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氧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 氮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氮____。
3.生物体内的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氧____。
【启慧1】根据P60中图3-18,请你谈谈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关系。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也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也可以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学习任务四 阅读教材P61-62内容,知道元素符号的写法和表示的意义,并识记表3-4中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国际上统一采用 拉丁文 名称的 第一个 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大写 。如 C 表示碳元素, O 表示氧元素, N 表示氮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大写 ,第二个字母要 小写 ,
如 Al 表示铝元素, Ar 表示氩元素, Ca 表示钙元素, Cl 表示氯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可以表示一种元素(2)可以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思维点拨】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学习任务五 阅读教材P62-63内容,解读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寻找简单的“周期”规律。
1.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中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 族 ,共有 16 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每一横行随着 原子序数 的递增,开头是 金属 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 元素,结尾的是 稀有气体 元素。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原子序数__ ___,其与元素原子的 质子数 在数值上相同。
3.从一个元素符号图片(以右图为例),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元素名称 铁 ;元素的种类 金属元素 ;元素符号 Fe ;相对原子质量 55.85 ;原子序数 26 ;原子核电荷数 26 ;
【启慧1】观察元素周期表,请你说出能体现“周期”的一条递变规律?
1.每个周期开头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3.同一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往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第二部分 学后检测
1.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D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H2O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3.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这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中都含( C )
A.有氧气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
4.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C )
A.O B.Si C.Al D.Fe
5.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哪个是合理的解释: ( D )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6.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达的微粒,与所表达的微粒 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B )
A.B.C.D.
7.说出下图所表示的化学变化能体现出的信息?(至少4条)
(1)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一个水分子分裂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
(2) 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 ;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
(3)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原子的种类不变 ;
(4)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不变 。
8.填表:
9.请分别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 Cl 氯元素 、 1个氯原子 ;
②2C. 2个碳原子 ;
③Fe 铁元素 、 1个铁原子 、 铁这种物质 。
10.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D )
A.铁、锌、钠 B.钙、铝、铜
C.铝、银、镁 D.碳、钙、氯
+9
2
7
F
9
氟
19.00
11.下图分别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C.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1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1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77
2
8
7
+6
2
4
图1 图2
请仔细解读有关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名称为 硅 ,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
(2)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 ① (填①或②或③);
(3)图2是 镁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 (填“得”或“失”),表中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Be (填元素符号)。
【学后总结】
我已经掌握了:
还存在哪些困惑:
根据困惑制定下一阶段学习计划: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原子可能含有几种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种类确定
由核内质子数确定
由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确定
区别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与原子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构成和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粒子。
变化:
反应物
生成物
物质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元素
氢、氧
氢、氧
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
水分子、氧分子
原子
氢原子、氧原子
氢原子、氧原子
元素名称
铁
氯
硅
氧
锌
磷
铜
碳
银
钙
元素符号
Fe
Cl
Si
O
Zn
P
Cu
C
Ag
Ca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第二
周期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①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第三
周期
11 Na
钠
22.99
②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③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探究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3 制取氧气学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