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六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六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抽取50粒
B.学生从两种种子中分别选取最长的一粒和最小的一粒进行测量
C.老师从花生种子中选取50粒大的花生进行测量
D.老师先把种子发给学生,再由学生从中选取50粒小的进行测量
2.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选出了2000粒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有100粒种子未发芽,则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A.9.5%B.95%C.5%D.90.5%
3.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B.在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C.可以设置多组相同实验同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应当尽量挑个大完整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
4.今年小强的爷爷更换了油菜的种植品种。小强帮助爷爷对新品种进行了发芽情况测试。任选取了1000粒油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40粒种子未发芽。那么该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A.96%B.4%C.9.6%D.90.6%
5.某科研小组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选择颗粒饱满的小麦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B.应将所选的小麦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定
C.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样本数量越多越好
D.应在小麦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下开展实验
6.挑选适宜播种的种子时,需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具体做法是( )
A.随机抓取 10 粒种子,发芽率超过 90%
B.挑选 100 粒种子,发芽率超过 95%
C.挑选 10 粒种子,发芽率超过 100%
D.随机抓取 100 粒种子,发芽率超过 90%
7.用同一批小麦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每次测得的结果都有所不同,你认为该批小麦的发芽率是( )
A.96%B.90%C.93%D.94%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低,就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下列关于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尽量挑个儿大的种子
B.实验时应给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条件
C.为避免浪费,测几颗种子即可
D.不同作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相同
9.农业生产中,播种前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下列有关测定发芽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时的环境条件要适宜
B.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进行检测
C.检测用的种子数量越多越好
D.为避免浪费,随意选择四五粒种子就行
10.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避免浪费,用二三十粒种子测一下就可以了
B.测定一次就能很准确的得知待测种子的发芽情况了
C.刚收获的种子不能用来播种
D.小明家的一袋花生种子测定的发芽率为85%,适合播种
11.实验数据表明:蚕豆种子、烟草种子和苋菜种子见光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97.1%、98.5%和1.8%,它们在不见光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96.8%、2.4%和96.6%,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
A.蚕豆种子萌发需要光B.烟草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C.不同种子的萌发对光的要求不一样D.大部分种子萌发需要光
1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环境污染事件越来越少,全国各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碧水、蓝天和白云。小兰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受镉污染的水稻和蔬菜都呈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恐怖。她想,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假设:_____。
(2)方法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_____,作为甲培养皿的_____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避免_____。
③置于30℃和有充足_____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种子发芽率结果可靠,设置了多组实验,我们应该取其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
(4)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随机抽样检测法。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应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抽取50粒,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答案:B
解析:种子的发芽率=萌发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2000-100)2000×100%=95%。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因此测种子的发芽率时,为保证结果正确,应从袋中随机抽取种子进行抽样检测,A正确;
B、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应在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下开展实验,B正确;
C、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C正确;
D、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挑个大的种子测发芽率违背随机抽样的要求,D错误;
故选:D。
4.答案:A
解析:发芽率=萌发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x100%=(1000-40)=1000x100%=96%。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实验中,应该随机抽样,而不是“选择颗粒饱满的小麦种子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
BD.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所以,应在小麦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下开展实验,而如果“将所选的小麦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则小麦种子会因为缺乏充足的空气,不萌发,B错误,D正确。
C.样本数量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实验的目的、资源和时间的限制。过多的样本可能会增加实验的复杂性和工作量,也会造成浪费,而适量的样本数量可以在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同时提高实验效率。所以,样本数量并非越多越好,C错误。
故选D。
6.答案:D
解析: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随机抓取100 粒种子作为待测种子( 10 粒种子数目太少,具有偶然性)。为了粮食增产,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发芽率超过90%的种子才比较适合播种。
故选D。
7.答案:C
解析: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挑取种子。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为了避免偶然性的发生实验时我们进行多次或多组求平均值。所以96%、90%、91%和95%的平均值为:93%。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挑个大的种子测发芽率违背随机抽样的要求,A错误。
B.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时,应给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条件,B正确。
C.只用几粒种子测一下,偶然性较大,测定的实验数据不准确,C错误。
D.通常,不同作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不同,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种子萌发必须具备适宜的内在条件和外界条件,所以应该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当的水分,A正确。
B.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测发芽率违背随机抽样的要求,B错误。
C.种子数量过多时会造成浪费,C错误。
D.用四五粒种子测一下,偶然性较大,测定的实验数据不准确,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用二三十粒种子,偶然性较大,测定的实验数据不准确,A错误。
B.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B错误。
C.刚收获的种子胚尚未发育好,不能用来播种,C正确。
D.发芽率在95%左右的花生种子才可以播种,D错误。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根据记录结果可以看出蚕豆种子在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97.1%,在不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96.8%,两种情况下发芽率基本不变。说明蚕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A错误。B.烟草种子在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98.5%,在不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2.4%,说明烟草种子在有光条件下的萌发很好,B错误。CD.由3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部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部分种子需要在有光条件下萌发,部分种子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萌发,也可看出光照并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须外界条件,C正确,D错误。故选C。
12.答案:(1)含镉的溶液会影响(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2)①等量清水;对照;②偶然性;③空气
(4)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作出的假设是:含镉的溶液会影响(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2)①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用来培养水稻种子的水中是否含有镉。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作为实验组:向乙培养皿倒入等量的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对照组。
②因为所使用的水稻种子不一定都能萌发,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而是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③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所以要将甲、乙都置于30℃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
(4)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甲组)含镉,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对照组(乙组)不含镉,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说明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发芽率
96%
90%
91%
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七 观察叶片的结构,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三 观察草履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五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