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利用活性炭为食糖脱色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用汽油除去衣物上的油污
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 氯化钠 食盐B.NaH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D.Hg 汞 水银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测定pH
C. 溶解D. 加热
4.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水蒸气、干冰、冰都属于氧化物B.生铁、黄铜、玻璃钢都是合金
C.蔗糖、淀粉、乙醇都是有机高分子D.钙、铁、硒都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对下列生活中的应用和解释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炉具,是因为氢氧化钠可以和油脂反应
B.“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因为钻石的硬度大
C.“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熔点高
D.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6.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以下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蔗糖加入水中形成溶液—蔗糖在水中分散成离子
B.石墨和金刚石不是同种物质—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它们的溶液里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氧气和液氧都能供给呼吸—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硫酸的瓶塞,在瓶口出现白雾
B.在空气中点燃木炭,木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电解水实验: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D.将氧化铜粉末放入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8.2024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为“全球战塑”。下列做法与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既可解决环境污染又可节约石油资源
C.塑料有热固性和热塑性,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D.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9.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10.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蒜新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B.大蒜新素是有机化合物
C.大蒜新素分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大蒜新素分子中含有碳、氢、硫三种元素
11.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硝酸铵B.磷矿粉C.氯化钾D.尿素
12.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A.8:11B.2:11C.16:11D.16:9
13.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B.BC.CD.D
14.以下对实验方案的分析和判断中,正确的是
A.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是酸
B.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石蜡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D.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证明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
15.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ZnCO3ZnO+CO2↑,②C+2ZnO2Zn+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B.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A.无色溶液中:K+、Na+、、Cu2+B.pH=1溶液中:Mg2+、Na+、、Cl-
C.碱性溶液中:Al3+、、、Cl-D.含有Ba2+的溶液中:Na+、、、
1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一种纯净物都有对应的化学式,一个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
D.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二、多选题
18.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AB.BC.CD.D
三、选择题
19.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四、多选题
20.某K2CO3样品,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6.9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2.2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B.NaCl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五、填空与简答
2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数字和符号组合填空。
(1)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2)血红素中的金属离子 。
(3)铅酸蓄电池中的酸 。
22.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用电器中的铜质插头是利用金属铜的 性。
(2)可用汽油除衣物上油污,这是利用 的原理。
(3)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
(4)喝汽水会打隔,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5)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时,往往要调节炉具进风口,其目的是 。
2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图一中X的值是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3)图二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碳原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点P表示 ;
(2)t1℃时,将l5g固体c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质量为 ;
(3)将t3℃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75g降温到t1℃,析出a物质 g(不含结晶水)
(4)为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采用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法。
(5)t3℃时,取a、b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t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a>b ②恢复到原温度后,溶剂的质量:a>b
③若再降温到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 ④若再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富锦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