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19527/0-17154763868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19527/0-17154763868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19527/0-17154763868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共8页。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I卷(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3分,共42分。
1. 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电离程度的是
A. 溶液B. 盐酸
C. 的溶液D. 氨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以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A正确;
B.盐酸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B错误;
C.的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1ml/L,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错误;
D.氨水中氢氧根的浓度是0.01ml/L,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错误;
故A错误。
2. 2SO2(g)+O2(g)⇌2SO3(g) H<0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平衡转化率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S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C. 其他条件不变,通入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平衡转化率,但生产成本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使用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故A错误;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逆向移动,S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B正确;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C.通入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C正确;
D.增大压强能能提高反应速率,该反应为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压强增大对设备要求提高,生产成本增加,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 下列事实或操作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配制FeCl3溶液时,要滴加少量的盐酸
B. 加热蒸干并灼烧Na2SO3溶液,得到Na2SO4固体
C. 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
D. 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3+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且Fe3+水解显酸性,配制FeCl3溶液时,滴加少量的盐酸是为了抑制Fe3+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加热蒸干并灼烧Na2SO3溶液,得到Na2SO4固体,是因为Na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与盐类水解无关,故B符合题意;
C.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氢离子能与铁锈反应,因此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与盐类水解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铝离子和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起到净水的作用,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NH4)2CO3(s)=NH4HCO3(s)+NH3(g)的熵值增加
B. 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固态时熵值最小
C. NH4NO3溶于水吸热,所以其溶解于水不是自发过程
D. 由于合成氨反应ΔH<0,ΔS<0,所以该反应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气体增多的反应,所以熵值增加,A正确;
B.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混乱程度增大,即熵值依次增大,B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虽吸热,但溶于水熵增,该过程可自发进行,C错误;
D.ΔH<0,ΔS<0,则低温下,该反应ΔG=ΔH-TΔS<0能自发进行,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MnO、Mg2+、SCN-、Cl-
B. =1×10-12的溶液中:K+、Na+、CO、NO
C. c(Fe2+)=1ml·L-1的溶液中:K+、NH、MnO、SO
D.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Ba2+、AlO、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于MnO在水溶液中呈紫红色,故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MnO,A不合题意;
B.=1×10-12的溶液即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OH-、K+、Na+、CO、NO各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MnO具有强氧化性,Fe2+有还原性,故c(Fe2+)=1ml·L-1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MnO,C不合题意;
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强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AlO,且NH和AlO本身也因为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 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11的H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3ml·L-1
B. 往0.1ml·L-1H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增大
C. 往20mL 0.1ml·L-1HCOOH溶液中滴加0.1ml·L-1NaOH溶液至滴定终点,此时c(Na+)=c(HCOO-)
D. 0.1ml·L-1HCOONa溶液中存在:c(HCOO-)+c(OH-)=c(H+)+c(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pH=11的HCOONa溶液中,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c(OH-)=10-3ml·L-1,HCOONa水解显碱性,因此水电离的氢离子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因此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3ml·L-1,故A正确;
B.往0.1ml·L-1H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甲酸根离子浓度减小,则增大,故B正确;
C.往20mL 0.1ml·L-1HCOOH溶液中滴加0.1ml·L-1NaOH溶液至滴定终点,此时溶液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Na+)>c(HCOO-),故C错误;
D.0.1ml·L-1H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OO-)+c(OH-)=c(H+)+c(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 炭黑可以活化氧分子得到活化氧(),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从而消除雾霾。其活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成活化氧的B. 活化过程中①→②的反应是快反应
C. 活化过程中有水时的活化能降低D. 氧化的过程中,炭黑起催化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所以,A正确;
B.由能量变化图知过程①到②活化能大,所以是慢反应,B错误;
C.由图知有水时的活化能低于无水时的,C正确;
D.反应前有炭黑,反应后也有炭黑,所以炭黑为催化剂,D正确;
故选B。
8. 利用Ce(SO4)2溶液处理尾气中的SO2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I”所得NaHSO3溶液pH<7,则溶液中:c()>c()
B. “装置II”中每消耗1mlCe4+可吸收22.4LNO
C. “装置III”为电解槽,阴极反应为2-2e-=+2OH-
D. “装置IV”所得NH4NO3溶液中存在c()+c(H+)=c()
【答案】A
【解析】
【分析】尾气通过氢氧化钠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氢盐,一氧化氮再通过Ce(SO4)2溶液吸收转变为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Ce3+离子,通过装置III得到Ce3+、,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进入装置IV和氨气、氧气反应转化为硝酸铵。
【详解】A.“装置I”所得NaHSO3溶液pH<7,则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电离大于水解,则溶液中:c()>c(),A正确;
B.未指明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错误;
C.“装置III”为电解槽,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不是氧化反应,C错误;
D.“装置IV”所得NH4NO3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存在c()+c(H+)=c()+c(OH-),D错误;
答案选A。
9. 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均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50%
C. Ⅱ中反应平衡常数
D. 的容器中,若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温度为t1时,根据起始物质的量和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可列三段式:
【详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温度t1>t2,故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 NO 的转化率为×100%=50%,故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NO:0.1ml/L,CO:0.1ml/L,N2:0.05ml/L,CO2:0.1ml/L,则t1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Ⅱ的温度比Ⅰ低,则Ⅱ中反应平衡常数 K>5,故C正确;
D.t1℃、2L 的容器中,若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 0.4ml ,则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l/L,则Q==5=K,所以 v(正)=v(逆),故D错误;
故选D。
10. 常温时,向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的溶液,溶液随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
B. 点:
C. d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D. 过程中,水电离出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a点为0.1ml/L的CH3COOH溶液,b点是醋酸消耗一半,溶质为等量的醋酸和醋酸钠;c溶液呈中性,c(H+)=c(OH-);d点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据此分析。
【详解】A.b点是醋酸消耗一半,溶质为等量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则,故A错误;
B.若c点V=20mL,则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醋酸钠,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pH不为7,由此可知c点:V(NaOH)<20mL,故B错误;
C.d点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碱性,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故C正确;
D.随氢氧化钠体积增加,醋酸逐渐转变成醋酸钠,当V=20mL时溶质完全是醋酸钠,因醋酸抑制水的电离,醋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此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V>20mL后,溶质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随氢氧化钠的增加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1. 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5ml CH4(g)和1.5 ml 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在不同温度(Ta、Tb)下测得容器中n(CO)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a
C. Tb时,CH4的平衡转化率是60%
D. Ta时,平衡后体系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Ta先达到平衡,说明Ta>Tb,故A错误;
B.根据A选项分析,Ta>Tb,升高温度CO物质的量增加,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Tb时,达到平衡CO的物质的量为0.6ml,此时消耗CH4的物质的量0.6ml,Tb时CH4的平衡转化率为=40%,故C错误;
D.Ta时,达到平衡CO的物质的量为1.0ml,达到平衡n(H2)=3.0ml,n(H2O)=n(CH4)=(1.5-1.0)ml=0.5ml,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平衡后体系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故D正确;
答案为D。
12. 以丙烯、氨气和空气(空气中O2体积分数约为20%)为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生产丙烯腈(CH2CHCN)的过程中会同时生成副产物丙烯醛,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C3H6(g)+NH3(g)+3/2O2(g)=CH2CHCN(g)+3H2O(g)
C3H6(g)+O2(g)=CH2CHCHO(g)+H2O(g)
在恒压、460℃时,保持丙烯和氨气的总进料量和空气的进料量均不变,丙烯腈和丙烯醛的平衡产率随进料气中n(氨气)/n(丙烯)的比值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曲线a表示丙烯腈的平衡产率随n(氨气)/n(丙烯)比值的变化
B. 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使丙烯腈的平衡产率达到100%
D. 由图可知,原料氨气、丙烯和空气理论最佳进料体积比为2∶2∶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氨气占比增加有利于丙烯腈的合成,据图可知当n(氨气)/n(丙烯)比值小于1时,随着比值增大a曲线代表的物质平衡产率增加,所以a为丙烯腈,A正确;
B.合成丙烯腈的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B错误;
C.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C错误;
D.据图可知当n(氨气)/n(丙烯)比值为1时,丙烯腈的平衡产率最大,丙烯醛的平衡产率最小,根据合成丙烯腈的反应可知氧气的量为氨气的量的1.5倍为最佳配比,而氧气占空气的20%,所以原料氨气、丙烯和空气的理论最佳进料体积比为1:1:7.5,即2∶2∶15,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用 Fe3(CO)12 / ZSM-5催化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i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ii步的低
B. 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时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C. Fe3(CO)12 / ZSM-5能使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ΔH减小
D. 每消耗22.4LCO2转移电子数为6×6.02×1023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越快,活化能越低,因此第i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ii步的高,A项错误。
B.从合成的过程来看,从CO2到低碳烯烃,很显然CO2中的O原子没有进入低碳烯烃中,因此原子利用率小于100%,B项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能改变ΔH,C项错误。
D.由于不知道CO2所处的状态,因此无法确定CO2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D项错误。
答案选B。
14. 一定条件下可用H2和CO2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与CO2的平衡转化率、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催化效率越好
B.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外界条件的改变不能使CO2平衡转化率由M点变为N点
C. 平衡转化率:M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温度升高,催化效率开始增大,250℃以后,温度升高,催化效率降低,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可能由M点变为N点,故B错误;
C.从图象可以看出,平衡转化率:M>N,故C错误;
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时,CO2的平衡转化率是50%,根据题意列三段式
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则乙烯的体积分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第II卷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四个小题,共58分。
15. 水溶液存在离子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以A点表示25°C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到100°C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该温度时0.1ml/LNaOH溶液pH为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1L0.1ml/LCH3COOH溶液中加入0.1mlCH3COONa固体,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常温下向(一元酸)溶液中滴加0.100ml/LNaOH的pH变化如图所示。
①HX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___。
②C点溶液中c(X-)___________c(Na+)(填“>”、“<”或“=”)。
【答案】(1)11 (2) ①. 逆 ②. 增大
(3) ①. 1×10-5 ②. =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B点纯水中c(OH-)=c(H+)=10-6ml•L-1,故Kw=c(OH-)×c(H+)=1×10-12,该温度时0.1ml•L-1NaOH溶液c(OH-)=0.1ml/L,c(H+)=10-11ml•L-1,pH为11;
【小问2详解】
一定温度下,向1L0.1m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0.1mlCH3COONa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小问3详解】
①A点溶液中pH=3,溶液中c(X-)≈c(H+)=0.001ml/L,c(HX)≈0.1ml/L,;
②C点pH=7,c(OH-)=c(H+),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X-),故c(Na+)=c(X-)。
16. 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能了解它的存在形式。
(1)常温下,向100 mL 0.01 m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l/LM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随M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甲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常温下,0.01 ml . 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_________ml/L。
②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 7(填 “>”、“<”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③K点时,溶液中c(H+)+c(M+)-c(OH-)=_____________ ml/L。
(2)20°C时,有c(H2C2O4)+c()+c() = 0.100 ml/L的H2C2O4、NaOH混合溶液,图乙中曲线①、②、③分别对应H2C2O4、、 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Q点:c(H2C2O4)___ c() (填 “>”、“<”或“=”)
②该温度下的电离常数K =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 ×10-12 ②. < ③. M++H2OMOH+H+ ④. 0.005 ⑤. < ⑥. 1×10-4.2
【解析】
【分析】(1)在滴加碱液前0.01ml•L-1HA的溶液pH=2,说明HA是强酸,强酸中的OH-完全由水电离提供;从图中看出,加入MOH溶液51mL溶液才呈中性,说明MOH是弱碱。如果MOH是强碱,中和至中性时需要MOH的体积应刚好为50mL。所以MA是强酸弱碱盐,其水解使溶液显酸性;K点时,相当于MA和MOH以1:1混合;据电荷守恒进行计算。
⑵从图可以Q点是H2C2O4和两微粒交点,从图上明显看出物质的量分数大,折算成浓度也有:c(H2C2O4)<c();利用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式直接进行求算。
【详解】(1)①在滴加碱液前0.01ml•L-1HA的溶液pH=2,说明HA是强酸;强酸溶液中的OH-全部由水电离提供,所以常温下,0.01m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l•L-1;
②从图中看出,加入MOH溶液51mL溶液才呈中性,说明MOH是弱碱。如果MOH是强碱,中和至中性时需要MOH的体积应刚好为50mL。所以MA是强酸弱碱盐,其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所以MA溶液的pH<7,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M++H2OMOH+H+;
③K点时,相当于MA和MOH以1:1混合。据电荷守恒有:c(H+)+c(M+)=c(OH-)+c(A-),变形得:c(H+)+c(M+)-c(OH-)=c(A-)==0.005ml/L;
(2)①从图可以Q点是H2C2O4和C2O42-两微粒的交点,从图上明显看出c(H2C2O4)<c();
②取交点P来计算该温度下H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1×10-4.2。
17. I.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x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已知4CO(g)+2NO2(g)4CO2(g)+N2(g) H=-1200kJ/ml。
(1)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对于该反应,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温度T1>T2),下列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 B. C. D.
(3)某实验小组模拟上述净化过程,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甲、乙两种方式进行投料。甲:NO2 0.2ml,CO 0.4ml;乙:NO2 0.1ml,CO 0.2ml。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①N2平衡体积分数:甲___________乙(填“>、=、<或不确定”,下同)。
②NO2的平衡浓度:甲___________乙。
③甲中CO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II.二氧化碳的开发利用是化学家和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热门话题,试回答: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25mlCO2和1.75m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4)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p1、p2、p3从大到小的关系排序为___________。
(5)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在p2及512K时,图中N点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
【答案】(1)低温 (2)CD
(3) ①. > ②. > ③. 10
(4) ①. 放热 ②. p1>p2>p3
(5) ①. 0.0625 ②. >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低温条件下反应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低温;
【小问2详解】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减小,则T1条件下会优先达到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减小,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故符合题意;
D.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符合题意;
故选CD;
【小问3详解】
①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由题意可知,恒容条件下甲容器相当于乙容器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甲容器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乙容器,故答案为:>;
②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由题意可知,恒容条件下甲容器相当于乙容器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浓度增大,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与原平衡相比,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增大,故答案为:>;
③由题意可知,甲容器中平衡时,二氧化碳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别为=0.05ml/L、=0.1ml/L、=0.025ml/L、=0.1ml/L,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10,故答案为:10;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p1、p2、p3条件下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依次减小,则压强的大小顺序为p1>p2>p3,故答案为:放热;p1>p2>p3;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M点甲醇的物质的量为0.25ml,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二氧化碳、氢气、甲醇、水蒸气的浓度分别为=1ml/L、=1ml/L、=0.25ml/L、=0.25ml/L,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0.0625;在p2及512K时,图中N点的浓度熵小于平衡常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625;>。
18. I.某学生用0.1ml/L的盐酸标准溶液测未知浓度的NaOH,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mL待测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B→_______→C→E→_______→F。(用序号字母填写)
(2)用0.1ml/L盐酸的标准溶液测未知浓度的NaOH,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两眼注视_______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_______,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II.室温下,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向浓度约为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标准溶液,其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4)a、、、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_______(填“点以上”或“点以下”)。
(5)滴定过程中部分操作如下,下列各操作使测量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B. 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溶液后进行滴定
C. 滴定过程中,溶液刚出现变色,立即停止滴定
D. 滴定结束后,仰视液面,读取溶液体积
(6)若重复三次滴定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计算滴定所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保留位有效数字)
【答案】(1) ①. D ②. A
(2)锥形瓶 (3)浅红色变为无色
(4) ①. c ②. 酚酞 ③. c点以上 (5)AD
(6)0.1050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滴定等顺序操作,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DCEAF;
故答案为:①D ②A。
【小问2详解】
用0.1ml/L盐酸的标准溶液测未知浓度的NaOH,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锥形瓶。
小问3详解】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故答案:浅红色变为无色。
【小问4详解】
a点为HA溶液,b点是HA和少量KA溶液,c点是KA和少量HA的混合液,d点是KA和KOH的混合液,酸、碱溶液都抑制了水的电离,KA促进水的电离,所以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HA为弱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碱性,则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滴定终点呈碱性,应该在c点以上;
故答案为:c;酚酞;c点以上。
【小问5详解】
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 KOH 溶液润洗,c(标准)减小,导致V(标准)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故A正确;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HA溶液后进行滴定,HA的物质的量不变,对消耗的V(标准)无影响,则测定结果正常,故B不正确;
C.滴定过程中,溶液出现变色后,立即停止滴定,导致V(标准)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故C不正确;
D.滴定结束后,仰视液面,读取的NaOH溶液体积偏大,导致V(标准)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小问6详解】
第三组数据误差偏大,需要舍弃,另外两次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V(KOH)= = 21.00mL,根据反应HA+KOH=KA+H2O可知,0.021L×0.1000ml/L=0.02L×c(HA),解得:c(HA)=0.1050 ml/L;
故答案为:0.1050。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平衡物质的量/
Ⅰ
0.4
0.4
0.2
Ⅱ
0.4
0.4
0.24
实验序号
溶液体积
待测溶液体积
1
2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