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
    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一段文字中存在语病的一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潺潺(chán) 两栖(qī)) 追溯(sù) 寤寐(wǔ)
    B.凫水(fú) 翩然(piān) 俨然(yǎn) 雎鸠(jū)
    C.斡旋(wò) 缄默(jiān) 幽邃(suì) 陨石(xùn)
    D.撺掇(du) 匿迹(nì) 龟裂(ɡuī) 窈窕(yǎ)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 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 。我们必须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A.维系 滋润 继承B.维系 滋养 传承
    C.维持 滋润 传承D.维持 滋养 继承
    3.下面一段文字中存在语病的一句是( )
    ①语文学习最终目的是要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教科书只是给学生搭建了一种资源、一种平台。③学生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量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利用语文、享有语文。④这样,学生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A.第①句B.第②句
    C.第③句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农谚道:“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3个,代表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动物,标志着进入农事的时节。惊蛰日有吃梨的习俗,为啥要吃梨呢□惊蛰时节,吃梨具有多种益处。这是因为梨性寒味甘,有助于改善肺热引起的咳嗽痰涌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帮助身体适应气温回升的时节。
    A.”。 ? ,B.。” ? 、
    C.。” , ,D.”。 , 、
    5.下面对《蒹葭》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一种比兴手法。描写深冬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B.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C.这首诗写主人公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这是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6—8题。
    “中国茶”里的文化自信
    ①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 “茶和天下”的文化, “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②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计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一方水土养一方茶,都有引以为荣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妍,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酬一伙中显示出豁达火度。
    ③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足“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喝茶不再像过去那么讲究,但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的复兴,喝茶的场景也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社交以及婚庆、拜师、祭祀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 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传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茶醇厚甜美的同时,也为这种谦和礼敬的茶文化而折服。向世界传递谦和礼敬的价值观,这正是“中国茶”的文化力量。
    ④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现在,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据统计,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多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⑤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 《神农本草经》 《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 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作,让我们铭记“中国茶”的流光溢彩:新时代以茶赋能发展,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和而不同、谦和礼敬、交流互鉴,氤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 12日, 有改动)
    6.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茶技艺发达,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品中国茶既能品“色香味”,也能品“精气神”。
    B.中国茶有六大茶类、两千多种茶品,我国从南到北许多省市都有自己引以为荣的地方茶。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C.中国茶及茶文化早在唐宋时期就通过茶马古道等走向世界,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
    D.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蕴含了“中国茶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茶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
    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茶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
    C.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以茶为媒,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互鉴、文明共享。
    D.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以茶为媒,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互鉴、文明共享。
    8.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分缕析地说明了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B.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喝茶的仪式一直都很讲究,不惧繁文缛节。
    C.文中引用陆羽《茶经》,进一步说明“中国茶”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至名归。
    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中间以并列式进行架构,条理清晰,语言典雅。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体)D.便扶向路(从前的,旧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阡陌交通D.落英缤纷
    11.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C.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与世隔绝而叹惋。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美好的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默写 (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关雎》
    (2) ,悠悠我思。《子衿》
    (3)坐观垂钓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蒙络摇缀, 。《小石潭记》
    (6)《关雎》中描写小伙子追求姑娘,想通过钟鼓声换来她的欢颜的句子是: , 。
    三 (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①饼市中。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②,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富豪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③,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选自《詹鼎传》有删改
    【注释】①鬻(yù):卖。②嬉敖:嬉戏游玩。③吴氏亦子育之:吴氏把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时吴氏家延师儒:
    (2)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归,辄能言诸生所诵。
    詹鼎求学遇到了哪两个困难?最终结果怎样?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渔村的炊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渔村的炊烟
    简梅
    ①我的故乡在东南沿海的一个渔村。小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爬到村后的山上,眺望鳞次栉比的房屋冒出的袅袅炊烟。那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飘舞如轻纱,斜飞似绸带……它们与千变万化的云朵相互映衬,最终消失在海天远处。
    ②早晨、中午、晚上的炊烟各有不同。清晨时,海天还未醒来,零星的炊烟从斑斑青瓦间寂寥地现出身姿,村巷时近时远的鸡鸣声衬得清晨更加宁静。闽江入海口飘来的薄雾,仿佛为炊烟铺了一层底色。炊烟中,可见影影绰绰的人影,传来一两声呼儿唤女、嘱咐添衣的叮咛,以及渔民收拾渔具窸窸窣窣的声响。等到一轮红日豁然展现在村庄的上方,烟色也渐渐浓重起来。而中午时的炊烟,则夹杂着饭菜的香气,大人们早已在案板及灶台前,削、碾、揉、捏、包、捻……忙活了半天,端上一碗碗新出锅的鱼丸、鱼面,滚烫着、蒸腾着。大老远,就能听见乡音俚语欢快地在左邻右舍间蔓延。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此时,炊烟再次从灶膛处升腾起来,风一拂动,便在幽深狭窄的村巷中徘徊,或在苔藓斑驳的土路上缠络,然后化作浅淡的烟缕重返天空,向远处慢慢飘去。
    ③在我的乡愁记忆里,那亲切、轻盈的炊烟,满是温暖的气息。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日子,不绝如缕的炊烟就会集结成方阵,以一种别样的舒展、高旷,给人以亲情的召唤那些海上捕捞归来的人,远远地望见炊烟,就仿佛看见家中锅灶旁忙碌的亲人,正在准备着热腾腾的饭菜,那饭菜中饱含着家人的汗水和智慧,氤氲着团聚的期待和喜悦。一瞬间,他们感觉辛劳顿消,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④炊烟袅袅,迎来送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大海上辛勤劳作,为的就是让渔获满满、炊烟不断。他们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愈加认定:家中灯火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便是人生的幸福。然而在过去,地窄、村偏、人穷的渔村,仅靠人的双手在茫茫大海上劳作,收获甚微。听老人讲,过去故乡紧缺柴火,人们得去外县山区找柴砍柴,而后雇船回乡,历经千辛万苦。而找一次柴仅能应付两三个月,一年得往返三四次。为了节省柴火,渔村人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将好的柴块垫底,使火更旺,而将杂碎的柴薪铺在上面;烧完的火炭要扒出来,待冷却后二次利用,拿来生火炖汤、熬药;火灰可当肥料,一担卖五六角……
    ⑤改革开放后,渔村的生产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大船小船也都装上现代化器械,风风雨雨里,满载而归的日子更多了。接续的奋斗,使许多人家都摆脱了贫困。于是,渔家灶腔的火苗愈燃愈旺了,升腾的炊烟也愈来愈欢了,缭绕、繁忙的炊烟,现出一副喜气洋洋的身姿。轻拂着一家家厅堂,喜跃马鞍墙,俯瞰遍野的梅花……
    ⑥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煤气灶,只有在岁末年关的时候,需要大灶蒸年糕,炊烟才从烟囱里重新冒了出来……缠缠绕绕、蓬蓬松松的炊烟,总在人的心底勾起不尽的乡思与乡情,满溢出童年和时光的味道。
    ⑦缕缕炊烟,慢慢拂过渔村的街巷与人家,在渔村上空轻舞出幸福的味道……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2月28日,有删改)
    16.在作者笔下,不同时期的炊烟各有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17.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3)
    升腾的炊烟也愈来愈欢了,缭绕、繁忙的炊烟,现出一副喜气洋洋的身姿。轻拂着一家家厅堂,喜跃马鞍墙,俯瞰遍野的梅花……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结尾段的妙处。(4分)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时空跨度大,从童年到现在,从村里到村外,选材丰富,手法灵活,中心突出。
    B.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琐事不“琐”,小事不“小”,以渔村炊烟表现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时代的变迁。
    C.渔村人的生活,早年艰辛如今富足,对比鲜明,突出了改革开放让渔村经济由落后走向快速发展。
    D.尽管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只有在岁末年关时渔村才重新飘起炊烟,这里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无奈与伤感之情。
    E.“渔村的炊烟”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但文中过多笔墨描写渔村人的饮食生活,冲淡了主题。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2023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为此,某班开展以“关注天津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统计图
    【材料二】
    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和布局结构提升空气质量。通过转变交通运输结构,全面供应国六标准汽柴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破解“钢铁围城”;通过优化布局结构,破解“园区围城”。
    【材料三】
    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农用地、建设用地风险“两控”治土。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计划,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绿色化改造工程项目。
    【材料四】
    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坚持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措”治水。开展二级河道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有效削减入河污染。通过以上治理,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采取的措施。(3分)
    (二)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22.(每空1分,共4分)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填人名)的学术散文集《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本书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篇,选文中主要讲解的文学著作是《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
    23.以上文段的书中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请你列举出其他4个书中介绍的经典著作。(4分)
    六 (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作文。(50分)
    沉睡的你,如同一朵未绽放的花,等待春天的唤醒。默默付出、细致入微的亲情就如这春天,会唤醒安于享受、不思努力的你;彼此扶持、心心相印的友情就如这春天,会唤醒挫折中迷茫、沉沦的你;博大精深、润物无声的中华文化更如春天一般,会唤醒成长中狭隘、困顿的你……生活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养分,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时间
    炊烟的特点
    小时候
    欢快、朴素
    后来“我”乡愁的记忆中


    欢快、繁忙、喜气洋洋
    如今

    相关试卷

    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天津市北辰区第二学区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宁河区第一学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宁河区第一学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