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同步备课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17份)
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备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紫色洋葱鳞片叶,花生种子,洋葱根尖,最早期的显微镜之一,明末传入中国的显微镜,各种各样的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黄瓜果肉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请大家利用已有的器材观察下列材料,并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以下问题: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一)
1. 用肉眼观察材料,我们能看到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又能看到什么?2. 使用显微镜观察以上材料制成的临时装片或永久装片,看到的又是什么?3. 将三种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有哪些感想?
18世纪德国纽伦堡木质显微镜
科学史一: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和他发明的显微镜
小组讨论交流一:“谁揭开了微观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1. 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呈现了微观世界,对生物学的发展有什么作用?2. 科学观察和日常观察有什么区别?3. 在列文虎克观察到细胞后的两百多年里,尽管人们不断积累和丰富着观察细胞的资料,为什么一直没有科学地概括出细胞与机体的关系?
17世纪,受到认知水平和技术的限制,人们是否能认识到这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形态各异,甚至稀奇古怪的结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并给它们统一命名?怎样才能将形态各异的结构统一起来呢?
1. 新型消色差显微镜的发明带来的影响。2. 1832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了“细胞核”。这是对细胞内部结构的首次发现。3. 德国自然哲学流派的“奇思妙想”。
4. 1838年~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相继受到启发,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统一性,认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长出来的”。
1. 在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之前,已经有学者提出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但为什么提出细胞学说的功劳要归他们两个人?2. 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哪些科学的方法对研究结论的获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观点现在看来完全正确吗?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错误?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一切细胞都来自于细胞。”
德国病理学家、医生魏尔肖(1821-1902)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只能来源于细胞。
1. 有人将施莱登和施旺的错误称为“有意义的错误”,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2. 科学知识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改变。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吗?3. 如果我们不能坚信所学习的知识的正确性,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再学习这些知识了呢?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施莱登,细胞核,细胞的集合物,一定的规律,相对独立,基本单位,动物和植物,光学显微镜,2构造,几个透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一节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图文ppt课件,共39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一节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施莱登,细胞核,个体化的,各自独立的,分离的,聚合体,细胞的集合物,一定的规律,魏尔肖,相对独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