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97883/1-17151404960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97883/1-17151404960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97883/1-17151404961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97883/0-17151404923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97883/0-17151404923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97883/0-17151404924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制作果醋时,如果条件适宜,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糖分解成乙酸
B. 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C. 在啤酒生产中,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啤酒酵母,可以加速发酵过程,缩短生产周期
D. 泡菜的制作前期需要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
2. 《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是防止高浓度酒精抑制醋酸菌生长繁殖
B. “置日中曝之”可以提高发酵液温度有利于醋酸发酵,缩短发酵时间
C. “衣(指菌膜)生”是酵母菌在发酵液表面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形成的
D. “挠搅之”可以增加发酵液中的氧气含量并使醋酸菌与酒精充分接触
3. 芘(C16H10)是一种高分子多环芳烃(PAH),普遍存在于污染的环境中,其分子结构是强致癌物质苯并芘的基础。研究人员从海洋湿地中分离了一株芘降解菌(DFA1),并研究其降解效率。已知含芘的培养基不透明,该培养基上形成的单菌落大小基本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富集培养DFA1的培养基中应加入适量的芘和琼脂
B. DFA1降解芘能力的强弱可以用透明圈的大小来表示
C. 与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更适合统计活菌数
D. 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对DFA1菌落计数
4. 普通水稻是二倍体,为快速培育抗除草剂的水稻,科研工作者采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育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①获得的单倍体幼苗,其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B. 经①得到的幼苗和经④得到的幼苗,其染色体数目相同
C. 经②③获得的部分叶片保持绿色的幼苗,即为诱变的目标植株
D. 经④⑤获得的植株,具有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性状
5. 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细胞壁
B. 图1过程①是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是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C. 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
D. 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6.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酚类、萜类等植物生长非必需的次生代谢产物
B. 植物顶端分生组织附近的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因此为了获得脱毒苗常常利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C.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提高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D. 快速繁殖花卉的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此时细胞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7. 细胞直接共培养是指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接种在同一孔中进行培养,以达到模拟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直接接触来探究它们信息交流方式的目的,具体操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成块的组织中细胞与细胞靠在一起,在培养前需先将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
B. 细胞培养过程需要对培养液进行灭菌,对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消毒,以保证无菌无毒的培养环境
C. 推测第二种细胞会贴壁到无细胞区,当两种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停止分裂
D. 通过检测混合培养液中是否存在信息类物质可初步推测两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8. 人凝血酶Ⅲ是一种分泌蛋白,可预防和治疗急慢性血栓。重组人凝血酶Ⅲ是世界上首个上市的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从人细胞中提取RNA后利用逆转录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B.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酶Ⅲ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
C. 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表达载体导入乳腺细胞来获得转基因动物
D. 只动物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抗凝血酶Ⅲ基因,不能说明该技术已获得成功
9. 华蟾素注射液是我国经典抗肿瘤药物,研究人员为探寻华蟾素注射液抗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理,用华蟾素注射液和肝癌HepG-2细胞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防止细胞培养过程发生污染,培养液中要加入抗生素
B. 每隔一段时间需更换1次培养液,目的是防止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C. 据图甲可知,华蟾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且只与浓度呈正相关
D. 图乙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华蟾素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DNA分子复制
10. 2022年3月,中科院宣布了一项重量级世界首创研究,将人的多能干细胞转化为全能性的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8CLC),即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全能干细胞。该研究成果可使个体化器官再生成为现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8CLC与胚胎卵裂期细胞发育状态相似,体外培养发育至囊胚期开始分化
B. 上述转化过程仅发生了细胞分化,但未表现出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 8CLC能够分裂分化形成将来发育为胎盘和胎膜的滋养层细胞
D.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或全套基因
11. 通过生物技术与工程可以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生物蓝图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制造产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B. 在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能产生多种针对同一抗原的抗体
C. 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
D. 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生产低乳糖牛奶,涉及基因工程、胚胎工程技术
12.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和技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罐内发酵,发酵罐内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
B. 胚胎移植中,供体和受体相当于双亲中的父本和母本
C. 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需要加指示剂且要在紫外灯下观察
D. 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为保证准确复制需要提前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13. 2017年,某国批准了首例使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申请。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梯度离心、紫外线短时间照射等方法在没有穿透卵母细胞透明带的情况下实现去核或使其中DNA 变性失活的目的
B. 为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可对捐献者和母亲注射性激素,诱发其卵巢排出更多的成熟卵子
C. “三亲婴儿”和试管婴儿都是通过有性生殖得到的
D. “三亲婴儿”的体细胞中有小于1/2 的 DNA 来自母亲卵母细胞
14. 通过引物设计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突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性内切酶a和限制性内切酶b的识别位点。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定向插入
B. 一个DNA分子在第2轮PCR后,得到的四个DNA分子各不相同
C. 第2轮PCR,引物1与图中②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
D. 在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占1/4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 微生物发酵可以将粮食(如玉米、小麦等)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燃料乙醇,将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就形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乙醇汽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发酵结束后,可以采用过滤、沉淀等纯化措施来获得乙醇
B. 发酵过程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和产物浓度
C. 可以使用非粮食生物材料(如秸秆)来规避生产乙醇汽油导致粮食短缺的风险
D.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
16. 苏云金杆菌是杀灭玉米螟的重要生物,灭蚊球孢菌具有杀灭蚊子的效能,某人将这两种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既能杀蚊又能杀螟的新菌株,过程见下图。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获得等过程和植物的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试管中加入PEG的目的是诱导A、B原生质体融合及细胞壁再生
B. 图中过程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相比,去壁方法、诱导融合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均完全相同
C. 离心洗涤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的酶可能是溶菌酶,目的是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D. 图中的甲实验和乙实验是指灭蚊实验和杀灭玉米螟实验,获得的融合株染色体数目加倍
17. 为了获得抗蚜虫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和尾穗苋凝集素基因(ACA)与载体(pBI121)结合,然后导入棉花细胞。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
A 用限制酶BsaB I和DNA连接酶处理两种基因可获得GNA—ACA融合基因
B. 与只用Kpn I相比,Kpn I和Xh I处理融合基因和载体可保证基因转录方向正确
C. 将棉花细胞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可筛选出转基因细胞
D. 用PCR技术可检测GNA和ACA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中
18. 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溶于酒精,蛋白质不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
B. 将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在冰箱放置一段时间后,上清液中含DNA和蛋白质
C. 将析出的丝状物或沉淀物溶于2m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下鉴定DNA
D. 实验结果变色不明显,可能是研磨不充分导致DNA不能从细胞核中充分释放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
19. 微生物驯化是指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逐步加入某种物质,让其逐渐适应,从而得到对此物质高耐受或能降解该物质的微生物。科研人员现采用微生物驯化结合传统接种的方法筛选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微生物,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驯化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磷酸二氢钾、水等,驯化时逐步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依照物理性质划分,驯化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其中蛋白胨可提供______,氯化钠和磷酸二氢钾两种无机盐,在培养基中具有______的作用(至少答两点)。
(2)用于筛选的样品应来自______的土壤。将驯化后的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B的方法为______,该方法不需要梯度稀释也能获得单菌落,原因是______。
(3)将培养基B中分离得到的单菌落分别接种于以敌敌畏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C,培养24小时后,通过测定培养基中______,可筛选分解敌敌畏能力较强的微生物。为统计培养基C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如图所示的稀释度下涂布了4个平板培养基D,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50、247、312、253,测得培养基C中活菌数为1.25×107个/mL,则涂布的菌液Y为______mL。
(4)为获得纯培养物的高耐受基因X,实验小组应用纯培养物提取了DNA,检测DNA所用的原理是______。获得PCR产物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鉴定,影响DNA分子迁移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 同源四倍体的紫花苜被誉为“牧草之王”,但易造成家畜胀病;二倍体的百脉根因富含缩合单宁,饲喂时可防止家畜胀病的发生。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技术路线,以期获得抗胀病的新型苜蓿。(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二者有效抑制不同植物细胞正常代谢的临界浓度不同)
(1)据图可知,本研究主要利用的生物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在实验前需通过预实验来探究R-6G或IOA使原生质体失去再生愈伤组织能力的临界浓度,设计思路是________。
(2)步骤①可采用化学法进行诱导,化学法除聚乙二醇融合法外,还有________法等。获得的原生质体分别用IOA 和R6G处理后进行融合,培养后,只有______细胞才能生长出愈伤组织,原因是______。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_____。
(3)步骤③先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培养基上,通常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两类植物激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长出芽后,再将其转接到诱导生根培养基上,最终得到杂种植株。请判断:得到的杂种植株,理论上是否可育?并简要阐述理由:__________。
21.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来侵入细胞。人体感染病毒后会产生针对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可以用抗体试剂盒进行检测。抗体试剂盒的研制需要用到单克隆抗体技术,流程如下:
(1)从免疫过的小鼠______中获取______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具体方法是______(至少写两种)。图中旋转培养骨髓瘤细胞的原理是_______,图中在HAT培养液中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的特点。
(2)要测试多孔培养板的板孔中是否是所需的特异性抗体,需吸取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细胞”)。图中用到的测试液体中应选用的蛋白质是______。
(3)阳性克隆的杂交瘤细胞可以在小鼠体内或体外进一步扩大培养,生产出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至少答2点),可以被用来制作“生物导弹”,体外培养需要放置在CO2培养箱中,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杂交瘤细胞会因为______而导致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体内培养的优点是______。
(4)常见的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和重组疫苗等。已知新冠病毒的特异性蛋白S(具有抗原性)的编码序列(目的基因)。为了制备蛋白疫苗,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大量蛋白S。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
22. 如图是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的流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黑鼠体细胞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__过程类似。该过程结束后,细胞的全能性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2)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培养时,必须保证环境是______的,培养液需定期更换,原因是______。将它们置于含有______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将重组囊胚移入白鼠子宫内的技术为______,克隆鼠X的体色为______。科学家又利用图中的三只鼠(黑鼠作为体细胞供体)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鼠Y,克隆鼠X和克隆鼠Y的性状不完全相同,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胚胎移植所用的早期胚胎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以来自______(2点),若要确定移植后产生的后代的性别,一般取______细胞进行遗传鉴定。
23. 某植物的A基因是一个受低温等因素诱导表达的基因,其表达产物A蛋白是该种植物获得耐寒性不可或缺的一种防冷冻蛋白。科研小组欲利用A基因培育转基因抗冻番茄新品种。A基因上的两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及载体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用限制酶EcRⅠ切出的末端Ⅰ为 ,用限制酶SmaⅠ切出的末端Ⅱ为 ,请依次写出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并用箭头标出切割位点___、___。
(2)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两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图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
(3)A基因转录时以图一中α链为模板链,mRNA自身的延伸方向为(5'—3'。A基因应插入图二中___(填“启动子甲”或“启动子乙”)的下游,并且酶切位点___(填“1”或“2”)离该启动子更近些。
(4)基因工程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具有___的优势,与诱变育种相比具有___的优势。
(5)为使甘蓝具有抗除草剂能力,科研人员将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转入甘蓝植株,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甘蓝。回答下列问题:
a.草甘膦抗性基因一条链的两端序列如图1所示,采用PCR技术获取和扩增草甘膦抗性基因时应选用的2种引物序列是___(标出5'端和3'端)。若初始加入1个草甘膦抗性基因,则历经4次PCR循环需要消耗引物数量为___个。
b.图2中步骤③将农杆菌与甘蓝愈伤组织共培养后,在步骤④的培养基中添加___以便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添加此抗生素而不选用添加另一种抗生素筛选的原因___。
c.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蓝植株是否产生抗除草剂蛋白,所用的方法是___。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选修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选修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选修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选修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必修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必修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必修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必修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