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1. 下列不能说明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的是( )
A.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B. 新冠肺炎病毒是生命
C. 高等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D. 衣藻是单细胞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A不符合题意;
B、病毒也是生物,但无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
C、高等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C不符合题意;
D、衣藻是单细胞植物,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我们人体中的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别是( )
A. 核酸和蛋白质B. 蛋白质和蛋白质
C. 水和蛋白质D. 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等。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是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①③⑤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④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分析甲图: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⑤是高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⑥是低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2、分析图乙、丙:比较乙、丙两个视野,可知乙中细胞体积小,视野中细胞数目多,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视野,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详解】A、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则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正确;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则需放大倍数,应选用高倍镜组合,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B错误;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高倍镜组合,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D错误。
故选A。
4. 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pH由12降到1.5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没有变化B. 先降后升再下降
C. 先升后降再上升D. 不断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处在pH为12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的pH由12降到1.5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不变,A符合题意。
故选A。
5.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升高
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C.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镁是合成叶绿素必需元素,光反应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才能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才能进行。
【详解】培养液缺镁导致幼苗叶绿素含量低,使光反应吸收光能减少,导致光反应强度下降,光反应生成[H]和ATP减少,进而导致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减慢,卡尔文循环减慢,使暗反应强度降低.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若A病基因(T)对正常(t)为显性,B病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一个家庭中,父亲的基因型为ttAa,母亲的基因型为TtAa。则生下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概率为( )
A. 1/5B. 1/6C. 1/7D. 1/8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A病基因(T)对正常(t)为显性,B病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父亲的基因型为ttAa,母亲的基因型为TtAa,他们所生孩子患A的概率为1/2,患B病的概率为1/4,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概率1/2×1/4=1/8,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 下图是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动物的性别一定是雌性
B. 乙细胞和丙细胞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使得染色体加倍
C. 若3与4发生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 三个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甲图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甲是分裂成等大的两个子细胞,故该动物性别应为雄性,A错误;
B、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和丙细胞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使得染色体加倍,B正确;
C、3与4为同源染色体,若3与4发生片段交换,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
D、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三个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A。
8.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科研人员在给予某一神经元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若该药物抑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的合成,突触间的神经递质的数量应该减少,与题干信息矛盾,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的数量不变,说明给药后突触前神经元的功能完好,说明该药物可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B正确;
C、若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则不会阻断兴奋的传递,与题意不符,C错误;
D、若该药物抑制突触前膜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则突触间的神经递质的数量不会减少,与题干信息矛盾,D错误。
故选B。
9.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
B.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 沙丘、火山岩、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D. 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
【答案】D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4、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详解】A、初生演替时间较长,是由于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条件差,而次生演替的环境是具有较好的土壤条件,演替速度快,所需时间短,A错误;
B、初生演替形成的过程中会存在竞争,如苔藓被灌木替代的过程中,灌木在竞争中取得优势,B错误;
C、沙丘、火山岩上从来没有植物,或者是土壤中原有条件被破坏后形成的,应为初生演替;而弃耕的农田上仍保留原有土壤条件,为次生演替,C错误;
D、由于次生演替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因此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关于四幅图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动物的分层导致的
B. 图乙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C. 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它们之间为捕食关系
D. 若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则该种群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甲为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分析乙图,乙图是种群数量的S型(形)增长曲线,在t0~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在t1~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结构仍为增长型;在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结构为稳定性;分析图丙:大小草履虫属于竞争关系;分析图丁:表示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条件有关。
【详解】A、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光照条件导致的,动物群落垂直结构是由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决定的,A错误;
B、乙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种群的密度越大,种群增长速率一般越小,B错误;
C、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它们之间为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错误;
D、甲图所示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D正确。
故选D。
11. 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 )
A. 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 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D.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1)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这是利用尿液和粪便中的某种特殊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化学信息;(2)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而获取猎物,其中电属于物理信息;(3)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其中舞蹈动作属于行为信息。故选C。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中都只含有碳源、氮源、水三种成分
B. 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C.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自来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多种菌落是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培养基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三类。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固体培养基中去除琼脂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菌落。
【详解】A、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还需要生长因子等特殊的营养,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需要琼脂,液体培养基不需要琼脂,A错误;
B、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的基质,B正确;
C、固体培养基中去除琼脂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C错误;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但不一定是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D错误。
故选B。
二、不定向选择题(共4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13. 下列关于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该过程不产生H2OB. 反应速度不受外界的影响
C. 必定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 在线粒体内进行
【答案】BCD
【解析】
【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3、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不产生H2O,A正确;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阶段需要酶的催化,反应速度受外界的影响,B错误;
C、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阶段的反应物只有葡萄糖,没有氧气参与,C错误;
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D错误。
故选BCD。
14. 某种鼠的黄色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尾与卷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黄色卷尾鼠彼此交配,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由此所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上述遗传现象仍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子代鼠色正常尾和鼠色卷尾交配,后代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
C. 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鼠的基因型为AaTt
D. 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因T纯合致死
【答案】AB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比例为6:2:3:1。逐对分析: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对于毛色来说,性状发生了分离,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黄色是杂合子,且黄色是显性性状,纯合致死;卷尾:正常尾=3:1,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卷尾是杂合子,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卷尾:正常尾=3:1,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6:2:3:1,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C、由于每对性状的后代都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基因型都为AaTt,则子代鼠色正常尾为aatt,鼠色卷尾为1/3aaTT,2/3Tt,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3aaT_,1/3aatt,即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BC正确;
D、控制体色的基因A纯合致死,导致后代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情况,D错误。
故选ABC。
15. 分析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B. 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C. 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D.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点表示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A正确;b点表示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B正确;c点表示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C正确;d点表示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降低,但对芽的生长仍起促进作用,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三种器官对于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且再a、b、c两侧表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只有0以下才表现为抑制作用。
16. 如图为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示意图,a、b代表两个发育时期,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 过程①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 过程②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C. a时期可分离得到胚胎干细胞
D. ①→④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减小
【答案】AD
【解析】
【分析】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在囊胚时细胞初步分化为内细胞团和滋养层。
【详解】A、①过程表示受精作用,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故过程②通过有丝分裂增殖,B正确;
C、a时期为囊胚期,可分离出得到胚胎干细胞,C正确;
D、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①→④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增大,D错误。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计60分)
17.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作用,乙图表示___________作用。
(2)甲图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能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填“光”或“暗”)反应提供能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水、光照强度等。
(3)乙图中的物质B是___________(第一阶段的产物),序号④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序号①和________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答案】(1) ①. 光合 ②. 呼吸
(2) ①. ATP ②. 暗 ③. 二氧化碳浓度
(3) ①. 丙酮酸 ②. 细胞质基质 ③. ②
【解析】
【分析】1、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NADP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题图分析:图甲表示光合作用,其中A表示ATP。图乙表示细胞呼吸,其中①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B为丙酮酸,②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④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小问1详解】
据甲图可知,甲图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形成葡萄糖,因此甲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乙图中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乙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
【小问2详解】
甲图中物质A供能后转化成ADP及Pi,因此物质A是ATP。ATP由光反应产生,并参与暗反应阶段,给三碳化合物还原供能。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所以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水等。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B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因此B为丙酮酸。丙酮酸通过④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因此④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经有氧呼吸过程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因此,序号①和②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18. 兔子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毛色的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棕色→黑色,其中A基因控制棕色,B基因控制黑色。另外d基因纯合会抑制色素的产生,但因其基因频率非常低,一般不予考虑。现有纯合的白色兔子和纯合的棕色兔子若干(未考虑d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白色兔子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不考虑d基因)。
(2)某研究小组选取上述多对白色兔子与棕色兔子杂交,其中只有一个杂交组合,F1中除黑色个体外还出现了一只白色个体。他们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①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不考虑d基因);②双亲携带d基因,出现了d基因纯合。请帮助乙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是哪种原因(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三对基因均为杂合的黑色兔子雌雄若干只,让其相互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既然兔子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兔子毛色的三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abb或aaBB
(2) ①. 实验思路:让F1中出现白色个体与其亲本中的白色个体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或让F1中出现的白色个体与其亲本中的棕色个体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②. 结果分析:若后代全为白色兔子,则为原因①;若后代中出现了白色和黑色个体(或白色:黑色=3:1),则为原因②[若后代中无白色个体(或黑色:棕色=1:1),则为原因①;若后代中出现了白色个体(或白色:黑色:棕色=2:1:1),则为原因②。
(3) ①. 黑色:棕色:白色=27:9:28 ②. 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白色前体物→棕色→黑色,其中A基因控制棕色,B基因控制黑色。另外基因d纯合会抑制色素的产生,但因其基因频率非常低,一般不予考虑。则棕色的基因型为A_bb,黑色的基因型为A_B_,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白色前体物→棕色→黑色,其中A基因控制棕色,B基因控制黑色,不考虑d基因,纯合的白色兔子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或aaBB,纯合的棕色兔子基因型为AAbb。
【小问2详解】
实验思路:让出现的白色个体与其亲本中的棕色个体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如果是原因①,即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由于F1中无棕色兔子,则亲本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F1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它与亲本中的棕色个体(AAbb)杂交,则后代中无白色个体(或黑色:棕色=1:1).
如果是原因②,即双亲携带d基因,出现了d基因纯合,则F1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它与亲本中的棕色个体(AAbbDd)杂交,则后代中出现了白色个体(或白色:黑色:棕色=2:1:1)。
【小问3详解】
现有三对基因均为杂合的黑色豚鼠(AaBbDd)雌雄若干只,让其相互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色(A_B_D_):棕色(A_bbD_):白色(aa_ _ _ _、A_B_dd、A_bbdd)=27/64:9/64:(16/64+9/64+3/64)=27:9:28。既然兔子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兔子毛色的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19. 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与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字母代表相应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____(填“促甲状腺”或“甲状腺”)激素,X表示的腺体是____________。
(2)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下降时,在c的作用下,肌肉和肝脏产热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如果人体激素c分泌量过多,则通过一定的调节会引起a和b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之为____________调节。当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体温上升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皮肤,促使皮肤的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3)图中d表示_____________激素。如果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激素d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后会使尿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促甲状腺 ②. 甲状腺
(2) ①. 增加 ②. 反馈 ③. 舒张
(3) ①. 抗利尿 ②. 减少
【解析】
【分析】1、据图分析: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d表示抗利尿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小问1详解】
由题图可知,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并分泌,X表示甲状腺,是b的靶器官。
【小问2详解】
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肌肉和肝脏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使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时,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皮肤,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小问3详解】
据图分析,图中d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表示的是抗利尿激素;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20. 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A属于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主要是通过生产者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图中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大写字母并用箭头表示,如:A→C)。
(3)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方向看,图中通过②的能量大约只有10%~20%通过③流入C,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消费者
(2) ①. 光合 ②. A→B→C→D
(3)逐级递减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可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小问1详解】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A可固定太阳能,属于生产者;B以生产者为食,属于消费者。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能够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食物链只包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A可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由图中成分构成的食物链是A→B→C→D。
【小问3详解】
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方向看,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图中通过②的能量大约只有10%~20%通过③流入C,这也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21.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原油 ②. 选择
(2) ①. 平板划线法 ②.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培养基的分类:①按物理性质分,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②按用途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化学消毒、紫外线灭菌、巴氏消毒法。
3、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小问1详解】
欲筛选出能降解原油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它碳源,不能降解原油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从功能上讲,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小问2详解】
分离纯化菌种时,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使聚集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纯化菌种。
【小问3详解】
无菌操作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_生物答题卡__pdf、高二生物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