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695806/0-17150421344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695806/0-17150421345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695806/0-17150421345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分别如下所示。哪位同学准备的食物能更快补充能量( )
A.水果B.牛肉干C.葡萄糖D.牛奶
2.下列关于膳食纤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粗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
B.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故不需要摄入
C.能促进肠道蠕动
D.有利于粪便排出
3.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需要多摄入的营养物质是( )
A.水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
4.在我国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你认为他们缺乏的最可能是( )
A.含钙的无机盐B.含铁的无机盐
C.含锌的无机盐D.含碘的无机盐
5.“糖拌西红柿”常作为夏日餐桌的美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红柿的果皮是上皮组织
B.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西红柿细胞中的液泡
C.常吃西红柿可以预防坏血病
D.装新鲜西红柿保鲜袋内的“水珠”由呼吸作用产生
6.小芳不爱吃蔬菜、水果,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这是由于体内缺少( )
A.维生素DB.维生素CC.维生素B1D.维生素A
7.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①蛋白质
②维生素
③无机盐
④糖类
⑤水分
⑥脂肪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⑥
8.运动会上,长跑运动员比赛时常常大汗淋漓,比赛结束后应及时补充( )
A.纯净水B.淡盐水C.浓茶水D.果汁
9.下列几种营养物质中。既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又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维生素
10.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发现常服谷皮煎汤具有防治脚气病的作用,说明“谷皮”富含( )
A.维生素AB.维生素B₁C.维生素CD.维生素D
11.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有助于预防佝偻病的是( )
A.B.
C.D.
12.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特点与其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约5—6米长
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D.小肠壁肌肉层收缩可促进肠蠕动
13.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彻底消化脂肪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C.③分泌的消化液只能消化糖类
D.④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14.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是一种消化腺,若①处阻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B.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C.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D.甲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
15.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什么( )
A.氨基酸B.葡萄糖C.麦芽糖D.甘油
16.某人患有胆囊炎,下列家常菜中他应该尽可能少吃或不吃的是( )
A.红烧五花肉B.青椒炒洋芋丝
C.凉拌黄瓜丝D.白菜炖豆腐
17.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成分是( )
A.含铁的无机盐B.维生素C.脂肪酸D.淀粉
18.下列都属于消化腺的一组是( )
A.胆囊、咽、胃腺B.唾液腺、胃腺、大肠
C.肝、胰、肠腺D.唾液腺、口腔、食道
19.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X1和X2分别表示两种消化酶,其中X1发挥消化作用的部位是( )
A.口腔和小肠B.胃和小肠C.口腔和胃D.小肠和大肠
20.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可代表咽和食道
B.曲线②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C.淀粉在口腔内被全部分解成麦芽糖
D.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1.关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消化
B.淀粉、维生素、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小肠中被直接吸收
C.小肠的皱襞及小肠绒毛增加了表面积,有利于物质吸收
D.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可以促进脂肪转变为脂肪微粒
2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果实的清甜令人留恋。我们吃荔枝时消化道吸收荔枝中糖分的主要器官是( )
A.食道B.胃C.小肠D.大肠
23.某家长为临近学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中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食谱营养更合理( )
A.稀饭B.煎鸡蛋C.炒青菜D.五香牛肉
24.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Ⅰ﹣谷类(米、面)、薯类;Ⅱ﹣禽、鱼、蛋、瘦肉类;Ⅲ-蔬菜和水果;Ⅳ﹣油脂类;Ⅴ﹣豆和豆制品、奶和奶制品类,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食用油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Ⅰ﹣Ⅱ﹣Ⅲ﹣Ⅳ﹣ⅤB.Ⅰ﹣Ⅱ﹣Ⅲ﹣Ⅴ﹣Ⅳ
C.Ⅰ﹣Ⅲ﹣Ⅴ﹣Ⅱ﹣ⅣD.Ⅰ﹣Ⅲ﹣Ⅱ﹣Ⅴ﹣Ⅳ
25.有的同学经常因学习生活紧张而不吃早餐,其实早餐很重要,因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餐的能量占( )
A.10%B.30%C.40%D.5%
26.有关显微镜视野内的血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没有细胞核并且数量最多
B.②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C.血液由图中①②③组成
D.③可使伤口快速止血并结痂
27.一位患者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范围的是(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浆D.血小板
28.如图,将等量的新鲜动物血液分别注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动几次,C、D试管中不加入任何物质,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正确的图示为( )
A.B.C.D.
29.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
A.410B.1200~1500C.500D.200~300
30.血液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有较多的( )
A.白细胞B.血红蛋白C.氧气D.养料
31.以血液为样本进行亲子DNA鉴定时,应选下列哪种成分来进行检测( )
A.血红蛋白B.血小板C.白细胞D.成熟红细胞
32.2022年12月,多地血库“告急”,某人因严重贫血需要输血,首先考虑给他输入( )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33.一场交通事故致一位 B型血的人受伤,急需输血。现有四位自愿献血者,其中最合适的献血者是( )
A.周某,35 岁,B型血B.林某,14岁,O 型血
C.肖某,66岁,O 型血D.孙某,32岁,A 型血
34.在人体循环系统中,血液的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是血液哪种成分与氧气结合的结果(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35.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关于献血与输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B.AB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O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
C.患有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
D.成分输血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血液浪费
二、读图填空题
36.该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标号____,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⑤____。其内表面有____和____可以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在小肠里,淀粉最终分解为____;蛋白质最终分解为____;脂肪最终分解为____和____。
(4)消化系统由____和____组成。
37.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缺乏合理营养知识,膳食摄入不平衡。加上活动量不足,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几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据图回答:
(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____,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____类和____类(填序号)食物。
(2)图二中,D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____,曲线____能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最终被分解为____进入循环系统。
(3)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如果人体缺乏____,刷牙时就容易牙龈出血。
38.某同学因肺炎住院治疗,护士为其抽血检查,请根据化验过程及镜下视野图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一:将20毫升的新鲜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轻轻震荡,静置一段时间(如图1),
操作二:取少量血液制成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2是看到的物像。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淡黄色透明的液体①是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运载______、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2)③是______,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______的功能。
(3)化验结果显示这位同学血液中______(填图2中标号)的数量明显增多,它位于图1化验结果中的②层。
(4)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形态,应该选择的血细胞是______(填细胞名称)。
三、探究题
39.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米粉、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
(1)若选用1号试管和3号试管做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为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1号试管______(变蓝还是不变蓝)。2号试管______(变蓝还是不变蓝)。
(3)实验过程中1号试管加碘液未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__。
(4)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要设置重复组,多做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水果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和维生素,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D.牛肉干和牛奶中主要含蛋白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BD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且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无水就无法进行各项生命活动,A不符合题意。
B.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建议应适当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丰富的食物。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钙是人体不可缺的微量元素,它既是身体的构造者,又是身体的调节者,是我们人体的生命之源。钙离子对神经、肌肉的兴奋和神经冲动的传导有重要作用。缺钙时人体会出现神经传导阻滞和肌张力异常等症状。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A不符合题意。
B.铁元素是血红素、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众多酶反应和免疫系统中必要的元素。铁元素可以增加肝脏功能,改善小肠吸收功能,减少腹泻的发生,铁元素还可以增加免疫系统功能。人体缺铁会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B不符合题意。
C.锌是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有“生命的火花塞”之称。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殖功能,促进味蕾细胞的发育,增强孩子的食欲,改善孩子厌食、偏食的状况,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孩子缺锌,将直接影响体格及大脑的发育,还会出现厌食、免疫力减退等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饮水和食物中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或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西红柿的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不是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的组织,故A错误。
B.西红柿液泡内的汁液是细胞液,在细胞液中溶解着甜味、酸味、色素等多种物质,因此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西红柿细胞中的液泡,故B正确。
C.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因此常吃西红柿可以预防坏血病,故C正确。
D.新鲜西红柿的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装新鲜西红柿保鲜袋内的“水珠”由呼吸作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A。
6.答案:B
解析:小芳不爱吃蔬菜、水果,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
7.答案:C
解析: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①符合题意;
②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但不提供能量,②不符合题意;
③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但不提供能量,③不符合题意;
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④符合题意;
⑤水分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但不提供能量,⑤不符合题意;
⑥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⑥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解析: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淡盐水含有含钠的无机盐,能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最好饮用淡盐水,B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水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错误。
B.无机盐参与构成人体细胞,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原料,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B错误。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故C正确。
D.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如表:
可见,脚气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维生素B1在粗粮或粮食的麸皮中含量丰富,谷白皮能够预防脚气病是因为它含有维生素B1,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钙和维生素D都很丰富,有助于预防佝偻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钙丰富;但含维生素D极少,不利于钙的吸收,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钙和维生素D都很少,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该食品含维生素D丰富,但含钙极少,D错误。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A不符合题意。
B.小肠内有小肠腺分泌的肠液,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以及肝脏分泌的胆汁,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B不符合题意。
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符合题意。
D.小肠壁肌肉层收缩,可促进肠蠕动,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有利于消化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图中的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流入小肠后,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故A错误。
B.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在小肠内将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故B错误。
C.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脂肪的酶,故C错误。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B.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图中①胆管处阻塞,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小肠受阻,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AB正确。
C.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因此,图中①胆管处阻塞,不影响胃消化蛋白质,C错误。
D.甲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能消化蛋白质、脂肪等多种物质的酶,D正确。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A
解析:患胆囊炎的病人的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足,不利于脂肪的消化。青椒炒洋芋丝、白菜炖豆腐、凉拌黄瓜丝,脂肪含量较少,可以食用;红烧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故某人正在患胆囊炎时,最不应该享受的美味是红烧肉,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AB.由分析知,含铁的无机盐、维生素这些小分子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不需要消化,AB不符合题意。
C.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它们在消化过程中会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形式,然后可以通过消化道壁被吸收,C不符合题意。
D.淀粉是一种多糖,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它要在消化道中首先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被胰液和肠液中的酶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A.胆囊储存胆汁,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用器官,均不是消化腺,胃肠分泌胃液参与蛋白质的初步消化,A错误。
B.唾液腺、胃腺是消化腺,大肠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B错误。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促进脂肪的消化,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C正确。
D.唾液腺是消化腺,口腔和食道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不是消化腺,D错误。
故选C。
19.答案:A
解析:结合分析,彻底消化淀粉的酶主要有淀粉酶和消化麦芽糖的酶。淀粉在口腔内被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中的酶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答案:C
解析: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咽和食道没有消化功能,横坐标表示消化道,因此甲是咽和食道,故A正确。
B.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乙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由此可知②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故B正确。
C.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故C错误。
D.丙小肠内含有胰液和肠液,里面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D正确。
故选C。
21.答案:B
解析:A.牙齿的咀嚼可以把食物磨碎,从而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可以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的混合,从而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消化,A正确。
B.淀粉属于大分子有机物,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维生素、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小肠中直接被吸收,B错误。
C.小肠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C正确。
D.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可以促进脂肪转变为脂肪微粒,D正确。
故选B。
22.答案:C
解析:A.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A不符合题意。
B.胃吸收少部分水、酒精,B不符合题意。
C.小肠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是吸收的主要场所,C符合题意。
D.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答案:C
解析:A.稀饭与米饭提供的营养物质都是糖类,A错误。
BD.煎鸡蛋、五香牛肉和题干中的“炒猪肝、清蒸鲫鱼”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BD错误。
C.青菜属于蔬菜,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在原食谱中缺乏蔬菜和水果类食物,加入炒青菜可以补充这部分的营养素,有助于营养均衡,C正确。
故选C。
24.答案:D
解析: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为第一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第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第三层为禽、鱼、蛋、瘦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第四层为奶制品、豆制品,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第五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过多食用会引起肥胖。故从塔基的第一层到塔顶的第五层顺序正确的是:Ⅰ-Ⅲ-Ⅱ-Ⅴ-Ⅳ。
故选D。
25.答案:B
解析:合理膳食是指每日均衡的吃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每日早中晚能量比例为:30%、40%、3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6.答案:C
解析:A.①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A正确。
B.细胞核中含遗传物质(DNA),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因此,②白细胞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B正确。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组成,C错误。
D.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可见,③血小板可使伤口快速止血并结痂,D正确。
故选C。
27.答案:B
解析:A.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红细胞数量过少会出现贫血症状,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呈圆球形,有细胞核,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如果白细胞数量过多,身体某部位可能出现炎症,白细胞数量过少则会出现反复感染,分析题干该患者患阑尾炎,所以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范围的是白细胞,B符合题意。
C.血浆占血液的55%,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不符合题意。
D.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如果血小板数量过少会流血不止,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答案:A
解析:AB.A、B试管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由图示判断,A正确,B错误。
CD.C、D试管不加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由图示判断,CD错误。
故选A。
29.答案:D
解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0.答案:B
解析: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与血液呈红色无关;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和部分的二氧化碳;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人体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血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所致,不是因为血液中有氧气和养料,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 B。
31.答案:C
解析:AD.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AD错误。
B.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B错误。
C.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C正确。
故选C。
32.答案:B
解析: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以采用成分输血,即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3.答案:A
解析:A.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受血者为B型血,最合适的献血者当然为B型血,故A符合题意。
B.O型血为万能献血者,在缺少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献血者林某年龄未达到18周岁,所以林某不是最合适的献血者,故B不符合题意。
C.O型血为万能献血者,在缺少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献血者肖某年龄已超过60周岁,所以肖某不是最合适的献血者,故C不符合题意。
D.A型血可以输给A型血的人和AB型血的人,但不可以输给B型血的人,所以孙某不是合适的献血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4.答案:A
解析:A.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而血浆运输养料,A符合题意。
B.白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但并不是说白细胞越多越好,如果白细胞高于正常值,说明人具有炎症,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主要作用是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C不符合题意。
D.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5.答案:B
解析: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A正确。
B.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血或B型血。因此,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B错误。
C.患有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容易造成传染,C正确。
D.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成分输血既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避免了血液浪费,D正确。
故选B。
36.答案:(1)⑧
(2)小肠;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环形皱襞
(3)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脂肪酸/甘油
(4)消化道/消化腺;消化腺/消化道
解析:(1)⑧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2)小肠长5—6米,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因此,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⑤小肠,其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等。
37.答案:(1)蛋白质;Ⅲ;Ⅳ
(2)小肠;X;葡萄糖
(3)维生素C
解析:(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Ⅲ类和Ⅳ类食物。
(2) 由分析得知: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营养物质都是在图所示的部位D被彻底消化掉,故D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小肠。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二表示的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X曲线从口腔就开始下降,表示是淀粉的消化。
(3) 蔬菜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易患相应的缺乏症,如人体缺乏维生素C就容易得坏血病,表现为容易牙龈出血。
38.答案:(1)血浆;血细胞
(2)红细胞;氧气
(3)⑤
(4)白细胞
解析:(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是①血浆,其主要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2)③是红细胞,红细胞中具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能力。
(3)从化验结果来看,该同学血液中⑤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它位于图1化验结果中的②层。
(4)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三种血细胞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形态,应该选择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39.答案:(1)温度;温度影响(或抑制)酶的活性
(2)2mL清水;不变蓝;变蓝
(3)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
(4)减少实验误差
解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1号试管与3号试管只有温度环境不同,因此实验变量是温度。消化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消化作用才能发挥最好。由于3号试管所处的温度较高,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没有发生变化,遇碘变蓝,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2)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即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除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需相同且适宜,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唾液,且温度适宜,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实验中2号试管加入了清水,清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
(3)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37℃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4)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或者多人、多组同时进行同一个实验,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性。
试管编号
1
2
3
米粉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100℃
加热时间
10分钟
碘液
2滴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组成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体的 组成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夜盲症、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血浆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扫描版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份月考生物试卷+,共34页。
这是一份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