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提升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提升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小明在学习了计算器这一节后,很感兴趣。他在练习时出现这样一个问题,用计算器计算253×□时,将×键错按成了+键,算出的结果是266,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A.266B.3289C.13D.67298
2.下面的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厘米、3厘米、4厘米B.5厘米、5厘米、5厘米
C.8厘米、4厘米、3厘米D.7厘米、7厘米、4厘米
3.应用了( )。
A.乘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分配律D.加法分配律
4.a×65=b×128(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
A.a>bB.a<bC.a=bD.不能确定
5.红红今年11岁,妈妈今年a岁,再过b年后,妈妈比小红大( )岁。
A.a-11B.a-11+bC.bD.a-b
二、填空题
6.小红把计算器计算“156×□”把“×”键按成了“-”键,得到结果是98,正确的结果是( )。
7.进行简算:( )+( )或( )( )。
8.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2岁的时候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有深入研究。请解决相关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5°,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
9.育新小学一年级有学生230人,二年级有学生216人,三年级比二年级多54人,三个年级一共有( )人。
10.25×a=a×( ) m×(63+72)=( )×( )+( )×( )
11.6袋大米共重x千克,每袋大米重( )千克。当x=150时,每袋大米重( )千克。
12.大客车每小时行x千米,小汽车每小时比大客车多行23千米。
(1)x+23表示( )。
(2)大客车6小时行的千米数:( )。
13.2019年5月,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正式下线,它的速度是8千米/分,进站前,平均每分钟减速a千米。3分钟后,速度减少了( )千米,4分钟后,速度是( )千米/分。
三、判断题
14.按ON键打开计算器后,计算器的显示屏上什么也没有。( )
15.等腰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 )
16.97×102=97×100+2。( )
17.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8厘米和16厘米,第三条边有可能长2厘米。( )
18.a2与2a所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 )
19.甲是乙的3倍,乙是b,甲乙两数的和是4b。( )
四、计算题
20.快乐口算,直接写得数。
13×3= 31×9= 420÷20= 540÷6÷9=
4×25= a×8= 4y-y= 25×36×4=
21.用简便方法计算。
(1)545-180-345 (2)455+160+540+145
(3)50×25×20×40 (4)3500÷14÷5
五、作图题
22.按要求画一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计为1厘米)
(1)画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
(2)画一个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梯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
六、解答题
23.冬冬在劳动课上制作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风筝的一个底角是70度,风筝的顶角是多少度?
24.青岛与北京相距约669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青岛和北京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10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93千米,经过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5.无人机除了可用于航拍外,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无人机飞行时产生的强劲风力可以将农药充分喷洒到农作物的叶片背面和根部。一架新型的无人机直径超过1米,空载重量17公斤,每小时喷洒农药a亩,每亩的药量仅需800毫升,上午喷洒了3小时,下午喷洒了t小时。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这架无人机一天喷洒农药多少亩?
(2)如果a=60亩,t=4小时,这架无人机一天喷洒农药多少亩?
26.小亮和小梅同时出发,8分钟后他们在博物馆相遇。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小亮和小梅相距多远?
(2)当a=85,b=72时,两人的距离是多少米?
27.最早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16世纪末法国数学家韦达,韦达一生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作出很多重要贡献,后世称他为“代数之父”。请应用代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粮油公司第一次运来m车面粉,每车5吨;第二次运来3车面粉,每车n吨。
(1)两次一共运来多少吨面粉?(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2)当m=6,n=4时,求两次一共运来多少吨面粉?
参考答案:
1.B
【分析】253+□=266,则用266减253,即可计算出□的值,然后再用计算器计算出253×□的积即可选择。
【详解】266-253=13
253×13=3289
即正确的结果应该是3289。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计算器计算,先计算出□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A.较短两边长度为2厘米和3厘米,2+3>4,满足条件,可构成三角形;
B.三条边长度都是5厘米,5+5>5,满足条件,可构成三角形;
C.较短两边长度为3厘米和4厘米,3+4<8,不满足条件,不可构成三角形;
D.较短两边长度为4厘米和7厘米,4+7>7,满足条件,可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3.C
【详解】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字母表示:(a+b)×c=a×c+b×c。所以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4.A
【分析】在积非0的乘法算式中,当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则越小,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65=b×128
65<128
b<a
故答案为:A
5.A
【分析】不管经过多长时间,妈妈和红红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今年相差(a-11)岁,过b年后仍相差(a-11)岁。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红红今年11岁,妈妈今年a岁,再过b年后,妈妈比小红大(a-11)岁。
故答案为:A
6.9048
【分析】按照原来错误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去倒推□表示的数,先求出方框里面的得数,再乘156,按照正确的运算结果计算一下即可。
【详解】依题意,156-□=98,则□=159-98=58
正确的结果是:156×58=9048
7. 80 8 8 11
【分析】可将88看成80+8或8×11进行简算,运用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5×88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125×88
=125×(8×11)
=125×8×11
=1000×11
=11000
8. 55°/55度 35°/35度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所以根据题意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180°-70°)÷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为90°,已知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用减法计算即可。
【详解】(180°-70°)÷2
=110°÷2
=55°
90°-55°=35°
所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5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5°,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35°。
9.716
【分析】根据题意,用216+54先求出三年级的人数,再将三个年级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216+54+216+230
=270+216+230
=270+230+216
=500+216
=716(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716人。
10. 25 m 63 m 72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5×a=a×25 m×(63+72)=m×63+m×72
11. x÷6 2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6袋大米的总重量÷6=每袋大米的重量,依此列式即可;然后将x=150代入算式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6袋大米共重x千克,每袋大米重(x÷6)千克。
150÷6=25(千克),即当x=150时,每袋大米重25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含字母算式的求值,应先找到题目中对应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12.(1)小汽车的速度
(2)6x
【分析】(1)x+23表示小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即小汽车的速度;(2)求大客车6小时行的千米数,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6乘x即可,据此作答。
【详解】(1)x+23表示小汽车的速度。
(2)大客车6小时行的千米数:6x(千米)。
13. 3a 8-4a
【分析】平均每分钟减速a千米,求3分钟后速度减少了多少,用乘法计算,即a×3=3a千米。要求4分钟后速度是多少,只需要用总速度减去减少的速度即可。
【详解】3分钟后,速度减少了a×3=3a(千米);
4分钟后,速度减少了a×4=4a(千米)
此时速度为:(8-4a)千米/分。
故3分钟后,速度减少了3a千米,4分钟后,速度是(8-4a)千米/分。
14.×
【分析】在打开计算器ON键后,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是0,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按ON键打开计算器后,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是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详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上下底不相等,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6.×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把102分成100加2,97分别与100和2相乘,再把乘得的积相加,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97×102
=97×(100+2)
=97×100+97×2
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8-16<第三边<18+16,2<第三边<34,
即第三边大于2厘米,小于34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a2表示的是a×a,而2a表示的是a+a,含义不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2表示的是乘方,也就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也就是a×a,2a表示的是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含义不同,原题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甲是乙的3倍,乙是b,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求出甲数,再加上乙数,即可求出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3b+b=4b
即甲是乙的3倍,乙是b,甲乙两数的和是4b。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39;279;21;10;
100;8a;3y;3600
【详解】略
21.20;1300;
1000000;50
【分析】(1)观察式子可知,545先减去345可得到一个整数200,便于后面运算,则本题用加法交换律可简便计算;
(2)观察式子可得,455和145,160和540,分别相加可凑整,即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简便计算;
(3)观察式子可知,25乘40,50乘20可得整数,即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简便计算;
(4)观察式子,根据除法的性质,先计算后面几个数,除号变乘号,14乘5得70,3500可以整除,为简便计算。
【详解】(1)545-180-345
=545-345-180
=200-180
=20
(2)455+160+540+145
=(455+145)+(160+540)
=600+700
=1300
(3)50×25×20×40
=(50×20)×(25×40)
=1000×1000
=1000000
(4)3500÷14÷5
=3500÷(14×5)
=3500÷70
=50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分析数据找到简便的计算方法。
22.(1)(2)均见详解
【分析】(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由此可先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5个小格)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然后在距离底边3厘米(3个小格)处的位置画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线段,长度为5厘米(5个小格),并且向右移动一个小格,最后用直尺分别将两条线段左边、右边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一个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因此可先用直尺画一条长3厘米(3个小格)的线段作为梯形的下底,再在距离下底2厘米处的任意一个小格处,画一条长2厘米(2个小格)的线段作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互相平行,最后将这两条线段左右两边的端点用线段分别连起来,即可得到一个梯形;
在梯形的上底上任意找一点,过这个点向下底作垂线,这个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梯形的高,高用虚线表示,并画上垂直符号;依此画图。
【详解】(1)(2)画图如下:
23.40°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所以风筝顶角的度数=三角形的内角和-两个底角;据此解答。
【详解】180°-70°×2
=180°-140°
=40°
答:风筝的顶角是40°。
【点睛】掌握等腰三角形得到特征,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69千米
【分析】两车的速度和乘行驶的时间等于两车行驶的路程和,青岛与北京的距离减两车行驶的路程,即等于两车相距的距离。
【详解】669-(107+93)×2
=669-200×2
=669-400
=269(千米)
答:两车相距269千米。
【点睛】本题是相遇问题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速度和、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1)(3+t)a
(2)420亩
【分析】(1)无人机每小时喷洒农药a亩,上午喷洒了3小时,下午喷洒了t小时。可先用加法算出一共喷洒了几个小时,然后再用乘法算出一天喷洒农药多少亩。
(2)将a=60,t=4代入(3+t)a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1)(3+t)×a=(3+t)a亩
答:这架无人机一天喷洒农药(3+t)a亩。
(2)当a=60,t=4时,
(3+t)a
=(3+4)×60
=7×60
=420(亩)
答:这架无人机一天喷洒农药420亩。
26.(1)8(a+b)米
(2)1256米
【分析】(1)相遇问题,可先算出两个人的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即可。
(2)将数据代入式子求解即可。
【详解】(1)(a+b)×8=8(a+b)米
答:小亮和小梅相距8(a+b)米。
(2)把a=85,b=72代入8(a+b)得:
8×(85+72)
=8×157
=1256(米)
答:两人的距离是1256米。
27.(1)5m+3n
(2)42吨
【分析】(1)根据题意,用每次运来面粉的车数乘每车的质量,得到每次运的面粉质量,再相加即可。
(2)将m=6,n=4,代入(1)中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5×m+3×n=(5m+3n)吨
答:两次一共运来(5m+3n)吨面粉。
(2)m=6,n=4时
5m+3n
=5×6+3×4
=30+12
=42(吨)
答:当m=6,n=4时,两次一共运来42吨面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检测卷(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根据a×b=c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如果☆+△=40,在○里填上">”“<”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阶段测试(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达标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