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展开北宋的建立,辽、宋、西夏的并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七下P28~36)
【易错易混】 1.通判和转运使的职能:通判,分散知州权力;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抑制武将,但不代表宋朝不重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极为重视,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最多时达到120多万。
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七下P37~46)
【易错易混】 宋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而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元朝的民族交融(七下P47~53)
【易错易混】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中外交通以及对外交流(七下P54~58、P62~63)
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七下P39~40、P49~50)
【拓展延伸】 岳母刺字是指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上了“尽忠报国”四个字。历史上岳飞的背上确实刺有尽忠报国,但是否是其母所刺没有记载。
宋元时期的科技(七下P59~61)
【拓展延伸】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1.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创造了前提。 2.指南针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为地理大发现创造了条件。 3.火药揭开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1.北宋时期商业发展较快,① 地区出现了与图1相似的纸张,它是世界上最早的② 。2.图2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③ 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材料一 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摘编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1.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材料一认为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论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得到完善,文官政治取代了军人政治,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城市中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世俗文化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海外贸易繁荣,政府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进行管理;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结论:综上所述,宋代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材料二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说明:宋代在科技领域成就突出。原因:①宋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②海内外贸易空前繁荣。③宋代社会相对安定。④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1.(2023·广东)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A.变法成效显著 B.人力严重不足 C.农业技术先进 D.耕地面积扩大
2.(2023·广东)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这( )A.提高了全国粮食产量 B.沟通了五大水系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促进了民族交融
3.(2023·广州)当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时,古代文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以上所述主旨相符的宋词是( )A.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4.(2023·广州)1313年,元仁宗下诏,“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强调官吏选拔考试的内容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次年开始考试,设进士科。这表明当时( )A.推行了行省制度 B.沿用了科举制度 C.加强了边疆治理 D.废除了丞相制度
5.(2022·广州)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难以尽数;酒楼菜肴、食店小吃异彩纷呈。这反映了当时( )A.铁犁牛耕出现 B.城市经济繁荣 C.土地兼并严重 D.海外贸易发达
6.(2021·广东)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7.(2021·广东)下面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8.(2023·广州天河区一模)古代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治理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宋王朝建立之初,教育十分萧条。宋太祖即位之后,支持和鼓励教育,因而宋代官办教育十分发达,民间学校也得到支持和鼓励。宋太祖、宋太宗喜爱读书,也劝导臣僚多读书,还十分重视书籍的收藏、整理、编纂和刊印,组织大量文臣儒士对传世之书进行校勘和刻版颁行。科技的进步为读书风气的兴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各种书籍越来越容易获得。此外,宋人读书热情高涨,宋人曾说:“今天子三年一选士,虽山野贫贱之家,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化颓靡近百年后名篇巨帙不断涌现的一个高峰时期。——摘编自王善军《宋代读书风气何以盛行》
材料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光辉的科技成就,并将这种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15世纪。明代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300项,其中中国的发明创造占相当大的比例。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列举了公元后15个世纪内中国完成的一百多项重大发明和发现,大部分在文艺复兴前后接二连三地传入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准备了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直到十七八世纪,欧洲人对中国文明还是十分仰慕的,这从莱布尼茨、伏尔泰等著名学者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摘编自夏春涛《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6分)
朝廷吸取前朝教训,重视文教事业;统治阶级的带头作用;造纸术、印刷术等科技的进步;科举制发展的推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每点2分,共6分,答案可以直接概括材料,也可以结合教材知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6分)
中国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传到亚洲、欧洲地区,推动了各地文化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生活用品大量销往欧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艺术风格。(每点2分,共6分,史实和说明各1分,不限领域,是中国古代的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宋的政治P28,元朝的统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概念架构,一阶知识大整合,·民族交融·热门话题,耶律阿保机,赵匡胤,澶渊之盟,阿骨打,郾城大捷,岳家军,大概念2社会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宋的建立与统一,转运使,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取士,耶律阿保机,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占城稻,景德镇,市舶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