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是一种将纤维素直接分解为葡萄糖的酶
B.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活性有关
C.使用伊红美蓝染色剂可以对纤维素分解菌菌落进行鉴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2.体细胞核移植又称体细胞克隆,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常用技术手段。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为克隆动物。下图表示利用该技术培育克隆蛙的基本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蛙与核供体蛙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
B.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形成重组细胞
C.克隆蛙的培育过程证明了蛙肠上皮细胞具有全能性
D.若将肠上皮细胞换成胚胎细胞,则克隆蛙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3.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的腐乳比豆腐更容易保存
B.酵母菌也参与腐乳的发酵过程
C.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
D.微生物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葡萄糖
4.某耐高温和耐酸性的赖氨酸依赖性细菌(需要从环境中吸收赖氨酸才能生长)对链霉素非常敏感,下列筛选此菌株的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
A.配制仅以赖氨酸为唯一氮源及碳源的培养基
B.向经过干热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链霉素
C.在倒平板后,加入盐酸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酸性
D.接种完成后,将平板置于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分离菌种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应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
B.倒好的平板需立即使用,以免表面干燥,影响菌的生长
C.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到的单菌落需进一步划线纯化
D.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也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6.灌流培养是当前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重要工艺之一,通过不断注入新鲜培养基和去除细胞代谢产物,从而使细胞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组织需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B.新鲜培养基中应添加抗生素和血清以满足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C.灌流速率过快会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培养基的浪费
D.灌流培养通过及时清除细胞代谢产物,以实现细胞的无限增殖
7.下列有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外植体培养皿进行灭菌操作,并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
B.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尿素分解菌细胞中水的来源包括在培养基中吸收水分和细胞代谢产水两部分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细胞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无外界条件干扰,细胞不会发生突变
8.科研人员利用下图所示的流程,将小鼠多能干细胞(PSC)诱导成为精子,并使其成功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得到正常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②产生的精子中无线粒体,需要进行获能处理
B.过程④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信息交流功能
C.过程⑤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
D.过程⑥中,需对受体雌鼠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9.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分装后继续培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增殖代数( )
A.细胞培养过程中应通入95%的O2和5%的CO2
B.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都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C.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分界点是曲线中B点
D.制备单克隆抗体应选择B点后的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10.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选择培养及鉴别培养来进行筛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样品中筛选所需要的微生物时只能使用固体培养基
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微生物
C.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D.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11.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12.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如图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诱变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并进行筛选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野生型菌液的培养皿中不会出现菌落
B.乙培养基与甲相比可能缺少了精氨酸
C.紫外线照射可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可遗传变异
D.乙中的菌落是通过影印法接种获得的,菌落A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
13.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纤维素降解菌,主要包括真菌、放线菌及细菌等,但单一菌株生成的纤维素酶种类单一,产酶能力弱,降解能力有限。研究发现,木霉(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可通过协同作用,实现对纤维素的高效降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木霉的培养基需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将pH调至酸性
B.可根据选择培养基上菌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进行初步筛选
C.筛选出的纤维素降解菌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实际数量往往比统计结果高
D.将不同的高产纤维素酶的木霉菌株混合培养需考虑不同菌株的拮抗作用、菌株的生长周期等因素
14.克隆猴“中中”“华华”的产生过程不包括( )
A.体外受精B.细胞核移植C.动物细胞培养D.胚胎移植
15.我国科研人员在航天器微重力环境下对多能干细胞的分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正常重力相比,多能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分化为功能健全的心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重力环境下多能干细胞和心肌细胞具有相同的细胞周期
B.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人体细胞的体外培养需定期更换培养液
C.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D.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重力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
二、多选题
1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呼吸速率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三组气球的大小差异主要取决于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的大小
B.检测酒精时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
C.要检测酒精的产生,应取部分发酵液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
D.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17.人们可以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线虫病的杂种萝卜—油菜植株,已知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而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进行体细胞杂交,以获得抗线虫病的杂种植株,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③中施加的生长素的含量要低于细胞分裂素的
B.可通过观察是否含有叶绿体来对融合细胞进行初步筛选
C.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与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核等细胞器有关
D.对杂种植株接种胞囊线虫进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18.下图是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的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茄、马铃薯原生质体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②表示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的过程
C.①②过程必须在高渗溶液或等渗溶液中进行,可避免原生质体在酶解过程中受到损伤
D.③表示脱分化过程;④表示再分化过程,③④过程中都需要光照条件
19.酸奶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发酵食品。下列有关酸奶制作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新鲜牛奶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
B.酸奶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以利于乳酸菌发酵
C.若要分离纯化发酵效果较好的乳酸菌菌种,所用的培养基应添加CaCO3
D.乳酸菌菌种若要长期保存,应向菌液中加入甘油,并置于-20℃的环境中存放
20.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如图所示。除了抗原刺激外,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已被抗原X致敏的动物B淋巴细胞,并使之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B.杂交瘤细胞还需要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细胞
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
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
三、读图填空题
21.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不仅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还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生活,且污染物含量越多。降解难度越大。为解决石油污染问题。某科研小组用了将近 1年的时间,从长庆油田中被石油污染最严重的土壤中分离出了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______法灭菌。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与普通液体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③培养基中以______为唯一碳源。过程④所用的培养基通常添加______作为凝固剂。
(2)倒平板冷却后,需要倒置,目的是______。
(3)进行过程④之前,常需要检验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方法是______。
(4)常采用______法对石油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某同学用该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 样品稀释 100 倍,在3 个平板上分别接种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46、58 和 52,据此可得出每升该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_。
(5)对于筛选出的细菌,可接种到试管的______。
22.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E两点表示经筛选、分装后继续培养。据图回答问题:
(1)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在图中是_____段(填字母)。
(2)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_____培养基。通常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血清作为天然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
(3)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选用液体培养基的pH为_____,若将组织块剪碎,加入胰蛋白酶,可使其分散成许多单个细胞,若改用胃蛋白酶行吗?_____,为什么?_____。
23.下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1)若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应该是__________;若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应该是__________。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_培养基。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培养基在使用之前要用__________进行灭菌。
(3)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在该时期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_________等。同时,要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条件,因为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__________的形成。
(4)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的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5)发酵产品分离、提纯时要根据产品的类型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发酵产品是菌体本身,常常采用__________等方法分离、提纯;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的代谢物,还要根据__________采取适当的方法分离、提纯。
四、实验探究题
24.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
(2)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
(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____。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
(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其至少包括3种成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
B、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量越大,活性越高,则透明圈越大,即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活性有关,B正确;
C、使用刚果红染色法可以对纤维素分解菌菌落进行鉴定,使用伊红美蓝染色剂可以对大肠杆菌做出鉴定,C错误;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初步筛选后,还需再进行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3.答案:D
解析:A、相比豆腐,腐乳中氨基酸、脂肪酸增多,营养价值比豆腐高,且腐乳容易保存,A正确; B、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故酵母菌液曾参与腐乳的发酵,B正确;C、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并利用其中一部分能量,因此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种类增多,但有机物的干重减少,含有的能量减少,C正确; D、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A、根据选择培养基的特点,应该以赖氨酸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A错误; B、培养基应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B错误; C、应该在调好pH后灭菌,而后再倒平板,C错误; D、由于此菌株耐高温,接种完成后,将平板置于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也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应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固体培养基中含有琼脂,40℃左右会凝固,因此温度过低会导致培养基凝固无法倒平板,A正确;B、倒好的平板需要冷却后使用,且不宜久存,以免表面干燥,影响接种后微生物的生长,B错误;C、平板涂布分离到的单菌落仍需进一步划线纯化,以利于菌种保藏,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平板涂布法既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也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D正确。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动物组织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后,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A错误;
B、新鲜培养基中应添加血清青以满足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求,B错误;
C、过快的灌流速率培养的细胞没有及时利用营养物质,会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培养基浪费,C正确;
D、灌流培养通过及时清除细胞代谢产物,但不能实现细胞无限增殖,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不能进行灭菌操作,需要进行消毒操作,A错误; B、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土壤中尿素分解菌过程中,尿素分解菌细胞中水的来源包括在培养基中吸收水分和细胞代谢产水两部分(如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会产生水),B正确; C、愈伤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C错误; D、在无外界因素干扰的条件下,细胞可能由于DNA复制错误自发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过程②产生的精子中线粒体变为线粒体鞘(尾的基部),为精子游向卵细胞并与其结合提供能量,A错误; B、④是受精作用过,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信息交流功能,B错误; C、过程⑤是早期胚胎培养,该过程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C正确; D、对受体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需要用孕激素处理,促性腺激素可促进越数排卵,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细胞培养过程中应通入95%的空气和5%的CO2,A错误;B、细胞的悬浮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B错误;C、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分瓶后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即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如A-B段;B点之后细胞继续生长,可见B点之后进行了传代培养,C正确;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选取图中D点即能无限增殖的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D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从样品中筛选所需要的微生物不是只能用固体培养基,也可以用液体培养基,A错误;
B、抗生素一直细菌生长,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具有相应抗性的微生物才能在其上生长,从而筛选出来,B正确;
C、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呈碱性,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
D、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就会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当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被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这样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D正确。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取稀释相同倍数的菌液,分别接种在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上,则前者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后者生长的菌落数目,因此,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即为所需要的对照设置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应与选择培养基一样进行接种、培养。
12.答案:D
解析:A、液体培养基的作用是让细菌快速大量繁殖,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菌落,A正确;B、图示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诱变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并进行筛选的过程示意图,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因此A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B为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乙培养基上没有B菌落,据此推测乙培养基与甲相比缺少了精氨酸,B正确;C、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紫外线照射可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经过筛选可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株,C正确; D、乙中的菌落是通过影印法获得的,菌落A是野生型菌种,菌落B为精氨酸依赖型菌株,B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D错误。
13.答案:C
解析: A、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木霉的培养基需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将pH调至酸性,A正确; B、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特征一般不同,纤维素降解菌的初步筛选可以根据菌落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进行,B正确; C、筛选出的纤维素降解菌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由于该方法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因此实际数量往往比统计结果低,C错误; D、混合培养需考虑不同菌株的拮抗作用、菌株的生长周期(不同菌株的生长周期可能不同)等因素,D正确。
14.答案:A
解析:A、体外受精即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克隆是无性繁殖,A错误; B、克隆过程需要用到细胞核移植技术,B正确C、动物细胞工程最基本的技术就是动物细胞培养,C正确; D、核移植后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动物子宫内发育,D正确。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A、心肌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B、进行细胞的体外培养需定期更换培养液,避免代谢废物对细胞的毒害作用,B正确;C、分化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C正确;D、由题意可知,多能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能加速分化,所以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重力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D正确。
16.答案:AB
解析:A、三组气球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使得球体积变大,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速率,故三组气球的大小差异主要取决于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的大小,A正确; B、由于葡萄糖也可以与重铬酸钾溶液进行反应产生灰绿色,检测酒精时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B正确;C、由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是使用浓硫酸配制,因此要检测酒精的产生,应将部分发酵液倒入到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中去,C错误; D、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有三个去路,散失的热能。ATP中储存的化学能和酒精中的能量,其中酒精中存留的能量最多,D错误。故选:AB。
17.答案:BD
18.答案:ABC
19.答案:ACD
解析:A、对新鲜牛奶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采用此类方法的优点是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伤较少,A正确; B、酸奶的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故酸奶制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无氧环境,以利于乳酸菌发酵,B错误; C、若要分离纯化得到发酵效果相对较好的乳酸菌种,所用的培养基中要加入CaCO3(有CaCO3的培养基不透明,无CaCO3的培养基透明)其作用除中和产生的乳酸外,还可以鉴别乳酸菌,C正确; D、乳酸菌菌种若要长期保存,应向菌液中加入甘油,并置于-20℃的环境中存放,D正确。
故选:ACD。
20.答案:ABC
解析: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细胞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A正确;B、杂交瘤细胞还需要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才能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正确;C、据图可知,骨髓瘤细胞在HAT选择培养基中死亡,C正确; D、本实验中EBV的作用是使B细胞染色体核型更稳定,而不是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所以该杂交瘤细胞不能产生抗EBV的抗体,D错误。
21.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石油;琼脂
(2)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回培养基造成污染;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挥发
(3)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平板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h身观察是否有菌落出现
(4)稀释涂布平板;5.2×107
(5) 固体斜面培养基
解析:(1)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2)进行过程④之前常需要检验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平板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h,观察是香有菌落出现;若有菌落出现,则证明灭菌不合格。
(3)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是活菌数目,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石油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6、58和52,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46+58+52)÷3÷0.1×1000×100=5.2×107(个)。
(4)对于筛选出的细菌身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藏,若长时间保存身可用甘油管藏法。
22、
(1)答案:原代培养;AB
解析: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在图中是AB段。
(2)答案:合成;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失的成分
解析: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通常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血清作为天然培养基的作用是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失的成分。
(3)答案:7.2~7.4;不行;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pH为1.5~2.2,在pH为7.2~7.4的环境下,酶会变性失活,不能发挥作用
解析: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选用液体培养基的pH为7.2~7.4,若将组织块剪碎,加入胰蛋白酶,可使其分散成许多单个细胞,若改用胃蛋白酶则不行,因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pH为1.5~2.2,在pH为7.2~7.4的环境下,酶会变性失活,不能发挥作用。
23.答案:(1)基因工程;诱变育种
(2)选择;鉴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高压蒸汽法
(3)发酵过程;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溶氧量、pH和温度;代谢物
(4)增加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过滤、沉淀;产物的性质
解析:(1)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是基因工程的获得的菌种、自然选择的目标菌种或者是通过诱变选择的菌种,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基因工程获得的;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诱变培育的。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
(3)发酵过程是图示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该时期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便随时调整发酵罐中营养基质的加入速度,同时,要严格控制溶氧量、pH和温度等发酵条件,从而保证所需产品的获得,因为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
(4)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搅拌不仅能增加溶氧量,还能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从而使发酵过程更好的进行。
(5)发酵产品分离、提纯时要根据产品的类型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要获得菌体本身,常常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分离、提纯;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的代谢物,还要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方法分离、提纯,从而得到所需的代谢产品。
24.答案:(1)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
(2)取小鼠甲脾脏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制成单细胞悬液
(3)选择培养基;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存;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
(4)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
解析:(1)实验前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其目的是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
(2)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从健康动物体内取出组织块,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这样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单细胞悬液。
(3)图中筛选1采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杂交瘤细胞)才能生存。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就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