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652919/0-17140139428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652919/0-17140139428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652919/0-17140139428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共17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品种水蜜桃的基因型为Dd,乙品种毛桃子的基因型为dd。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进行自花传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存活率,嫁接时应将甲的砧木和乙的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该过程既体现了无性生殖又体现了有性生殖C.乙树上所结果实的口味是水蜜桃味道,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D.该枝条自花传粉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2、千佛手是一种多肉植物,将植株下部成熟的叶片掰下平放在潮土上,约2周生根,即可长出新的幼苗。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此方式属于植物的营养生殖 B.此方式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子代数量多C.生根后可从土壤中获得有机物 D.新的幼苗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3、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试管婴儿 B.用种子繁殖大豆C.水稻的杂交育种 D.动物克隆4、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把控制人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让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该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A.基因编辑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核移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5、已知人的性状中有酒窝是显性,无酒窝是隐性,若一对夫妇都有酒窝,他们生下一个无酒窝的孩子。如果酒窝有无分别由等位基因D和d来控制的,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一定是( )A.DD和DD B.Dd和DD C.dd和dd D.Dd和Dd6、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十分重要的证据C.在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米勒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B.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C.青蛙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 D.青蛙的发育只在水中进行8、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将永远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请你分析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 )A.环境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9、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成是A.DD B.dd C.DD和dd D.Dd10、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黄粒和皱粒B.水稻的雄性可育和雌性不育C.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D.果蝇的残翅和苍蝇的长翅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始祖鸟化石是鸟类起源于古代_________的典型证据之一。2、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的目的。3、正常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另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_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5、花生果实的大小既与_______有关,又受____的影响。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就性染色体而言,某种病一直是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________)2、近亲结婚子女的遗传病发病率大大提高。因此,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_____)3、伴随着生殖,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是不常出现的。(____)4、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____)5、DNA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_____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果肉汁多味美的西瓜作为夏季消暑的一种主要水果,广受人们的喜爱。科研人员为迅速扩大优良西瓜新品种的繁殖量,以抗病能力、耐低温能力强以及根系强大的南瓜和葫芦为砧木,进行了西瓜的嫁接栽培实验,实验方法(图)和结果(表)如下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在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________。(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________(措施)来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3)由表中数据可知,B组的葫芦、南瓜双砧木嫁接能够提高西瓜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________,从而有利于吸收更多的________,为植物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4)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________。2、塘栖枇杷(如图甲)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乙的操作称为__________,是果农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生殖。 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①称为__________,②称为__________。①与②结合时应当注意使两者的 __________(填部位)紧密地结合,该部位的细胞有分裂增生能力属于__________组织,两部分的细胞愈合在一起嫁接就成功了。(3)“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批把品种应是 __________。(4)枇杷也可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属于__________生殖。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这种生殖方式所产生的后代,具有__________的遗传特性,有利于得到变异品种,一般用于培育新品种。3、为体验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解释,某班级分为10个小组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取两个相同的不透明布袋标记为甲、乙,分别放入20个相同大小的小球,每个布袋中黄色和白色的小球各10个,其中黄色代表控制高茎的显性基因,白色代表控制矮茎的隐性基因。扎紧两个布袋,使小球混匀,闭上眼睛,分别从两个布袋中各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并记录下两个小球的颜色。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布袋内、混匀,按以上步骤重复10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要将小球混匀,且从不透明布袋中抓取小球时要闭眼,这样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携带有不同______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____的。(2)实验过程中要将小球组合在一起,是因为在受精卵中基因是______存在的。(3)每个小组重复模拟10次的目的是______。(4)下表为某一小组记录的数据。正常情况下,第6次和第7次模拟的结果所形成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不同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这种现象可分为______和______。如果进行种植实验,第6次和第7次所形成的个体性状相同,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受到了的______影响。4、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在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1)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2)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相同的茎段。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____;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______。③将两组的茎段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3)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_________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_________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4)与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相比,紫背天葵采用扦插处理的方法繁殖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详解】A.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甲是接穗、乙是砧木,嫁接时需让甲与乙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嫁接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错误。B.嫁接属于无性生殖,传粉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C.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乙树上所结果实的口味是毛桃味道。将甲(Dd)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进行自花传粉”,甲(Dd)自花传粉,胚的基因型应该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Dd和dd,C错误。D.该枝条自花传粉后,受精卵发育成胚,D错误。故选B。2、C【分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详解】A.植物的根、茎和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制造有关,属于营养器官,植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所以,千佛手用叶繁殖幼苗属于营养生殖,A正确。BD.无性生殖的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所以,千佛手用叶繁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子代数量多;新的幼苗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BD正确。C.千佛手体内的有机物是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而不是由根吸收的,根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故选C。 3、D【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详解】试管婴儿、用种子繁殖大豆、水稻的杂交育种都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有性生殖;动物克隆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故选D。4、B【分析】1.基因编辑,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或过程。2.核移植是将供体细胞核移入除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后者不经过精子穿透等有性过程即无性繁殖即可被激活、分裂并发育成新个体,使得核供体的基因得到完全复制的技术。以供体核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胚细胞核移植与体细胞核移植两种。3.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详解】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转基因技术。故选B。5、D【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已知有酒窝是显性,无酒窝是隐性。如果酒窝是由基因D、d来控制。若一对夫妇都有酒窝,他们生下一个无酒窝的孩子。无酒窝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说明该夫妇都携带一个控制有酒窝的隐性基因d,而该夫妇都有酒窝。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为Dd。故选D。6、C【分析】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详解】A.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古细菌,因为其形态结构、DNA结构及其基本生命活动方式与原核细胞相似,同属原核生物;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真核生物,A不符合题意。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因此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B不符合题意。C.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C符合题意。D.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D不符合题意。故选C。7、A【分析】青蛙是两栖类,幼体在水中发育、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差别很大,经历变态发育。【详解】青蛙是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差别很大,经历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都特指昆虫的发育过程,不能用于两栖类,两栖类的只能是变态发育。青蛙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胚后发育是指蝌蚪发育成成体的过程,鳃消失、出现肺,尾退化、出现四肢,这个过程在水陆两地都进行。A符合题意。故选A。8、C【分析】(1)人工选择育种 通过生物繁殖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不断从中选择、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从而产生具有优良性状新品种的方法,叫作人工选择培育,如家畜、家禽的培育。 (2)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作杂交育种,如杂交水稻的培育。 (3)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这种育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如太空椒的培育。 【详解】由分析可知,杂交水稻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是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获得杂种优势品种,这是利用基因的多样性。故选C。9、D【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高茎豌豆(DD)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矮茎豌豆(dd)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高茎豌豆(DD)在产生配子的时候会产生两个D基因,矮茎豌豆(dd)在产生配子的时候会产生两个d基因,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杂交后子代的基因组成都是Dd。故选D。10、B【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详解】A.豌豆的黄粒和皱粒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A错误。B.稻的雄性可育和雌性不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C错误。D.蝇的残翅和苍蝇的长翅是两种生物的性状,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爬行类【分析】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详解】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2、转基因##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 【详解】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所以,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3、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详解】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人类体细胞具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两条在性发育中起决定性作用,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XY为男性,XX为女性。4、精子 卵子(或卵细胞) 【详解】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5、遗传物质 环境 【分析】本考点考查了对生物的变异的理解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灵活解题。【详解】大小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形成的,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大花生品种中的少数小花生,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说明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还是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小花生品种中的大花生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种在地里不一定会结出大花生。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有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说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某种病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种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故答案为错误。2、正确【详解】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该表述正确。3、错误【详解】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也就是子代与亲代之间某些性状表现出相似的现象,遗传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生殖实现的,即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传递给下一代,使子代具有了亲代的部分遗传物质,而遗传物质决定性状,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亲代的某些性状。任何一种生物要繁衍下一代,都离不开生殖,都离不开遗传物质的传递,它们都可以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因此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虽然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可以传递给子代,但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物质是不完全相同的,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正说明了变异的普遍性。故题干说法错误。4、错误【详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故该题干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小段,其中每一份就称为一个基因,所以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题干观点错误。四、实验探究1、对照 增加A、B组嫁接的植株数 根系 水和无机盐 不能 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母体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1)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在该实验中,A组是自根砧木,B组是葫芦、南瓜做砧木,故在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对照,属于对照组。(2)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增加A、B组嫁接的植株数来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3)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B组的葫芦、南瓜双砧木嫁接能够提高西瓜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根系,从而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和无机盐为植物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4)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母体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2、(1) 嫁接 无性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优质枇杷品种的优良性状 (2) 砧木 接穗 形成层 分生 (3)软条白沙(4) 有性 受精卵 双亲 【分析】(1)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2)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乙的操作称为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在嫁接时,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图中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嫁接时应当使②接穗和①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因为形成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软条白沙嫁接到平头大红袍上,平头大红袍为砧木,软条白沙为接穗,则所结果实的性状与软条白沙相同。(4)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教有性生殖。枇杷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枇杷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种生殖方式所产生的后代,具有父母双方遗传特性,有利于得到变异品种。3、基因 均等 成对 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环境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生物的变异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详解】(1)在实验中要将小球混匀,且从不透明布袋中抓取小球时要闭眼,这样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携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实验过程中要将小球组合在一起,是因为在受精卵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3)每个小组重复模拟10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4)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正常情况下,第6次和第7次模拟的结果所形成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不同的,这种现象称为变异;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这种现象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进行种植实验,第6次和第7次所形成的个体性状相同,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受到了的环境影响,因为性状除了受到基因控制外,还要受环境的影响。【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步骤,变异的类型。4、(1))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或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2) 水平切口 斜向切口 (3) A B (4) 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繁殖速度快等(合理即可) 【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科学探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易于生根,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详解】(1)本实验要探究的是: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还是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针对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或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2)这一步主要是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实验中除了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因此可以设计为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3)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因为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的是水平切口,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的是斜向切口。因此若A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B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4)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与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生殖相比,其优点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5天茎粗(mm)单瓜质量(kg)维生素C含量(ug/100g)可溶性糖含量(ug/g)A组4.610.70.6168.46B组7.711.341.0679.64模拟次数12345678910从甲袋中选取的颜色黄黄黄白黄白白黄黄白从乙袋中选取的颜色白白黄黄黄白黄白黄白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