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1节 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44377/0-17138515458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1节 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44377/0-17138515459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1节 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44377/0-17138515459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必修第一册 (含解析)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3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3课时导学案,共11页。
一、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
(1)盐酸可与下列物质反应:
(2)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铁: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②氧化铜:CuO+2HCl===CuCl2+H2O,复分解反应;
③烧碱: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
④硝酸银:AgNO3+HCl===AgCl↓+HNO3,复分解反应。
2.碱的性质(以氢氧化钙为例)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
(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Ca(OH)2+2HNO3===Ca(NO3)2+2H2O,复分解反应;
②Ca(OH)2+CO2===CaCO3↓+H2O,复分解反应;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④Ca(OH)2+CuCl2===Cu(OH)2↓+CaCl2,复分解反应。
3.盐的性质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氯化钙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复分解反应;
②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③氢氧化钡溶液:Na2CO3+Ba(OH)2===B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2)写出硫酸铜溶液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硝酸钡溶液:CuSO4+Ba(NO3)2===BaSO4↓+Cu(NO3)2,复分解反应;
②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复分解反应;
③单质铁: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基于以上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反应类型上来看,酸与金属单质、盐与金属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思考1 为什么酸、碱、碳酸正盐都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 (1)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2)碱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3)不同的碳酸正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COeq \\al(2-,3)。
思考2 基于物质分类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CaO===CaSO3。
(2)SO2的实验室制法与CO2的实验室制法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H2SO4和Na2SO3反应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H2SO4+Na2SO3===Na2SO4+SO2↑+H2O。
(3)将足量的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1.(2022·安阳五一中学高一月考)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氯化镁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BaCl2 B.Ba(OH)2
C.Na2CO3 D.KOH
答案 B
解析 向BaCl2溶液中滴加氯化镁溶液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A错误;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B正确;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沉淀生成,C错误;向K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钾和水,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
2.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CaO B.Na2CO3 C.CaCO3 D.CO2
答案 B
解析 CaO是碱性氧化物,与碱不发生反应;CO2是酸性氧化物,与酸不发生反应;Na2CO3和CaCO3都是盐,但CaCO3难溶于水,不与碱、盐发生反应,Na2CO3可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等发生反应。
二、物质的转化
1.物质转化的实例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元素守恒是考虑如何实现物质之间转化的最基本的依据。
(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2Ca+O2===2CaO,化合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
④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
①O2;②H2O;③Ca(OH)2;④CaO;⑤Ca(OH)2(答案合理即可)。
思考1 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你发现从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有什么规律?
提示 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金属单质eq \(――→,\s\up7(O2))碱性氧化物eq \(――→,\s\up7(H2O))碱eq \(―――――――→,\s\up7(酸或酸性氧化物))盐;
非金属单质eq \(――→,\s\up7(O2))酸性氧化物eq \(――→,\s\up7(H2O))酸eq \(―――――――→,\s\up7(碱或碱性氧化物))盐。
2.物质转化的应用——物质制备方法的选择
(1)确定物质制备方法的依据
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工业生产中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思考2 以工业上制取NaOH为例,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①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②盐与另一种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2)从原料来源、成本等角度考虑工业上能否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现在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提示 方法①不能用来制取氢氧化钠,因为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过去曾采用方法②。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1.以铁、氧化铜、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铜。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方法①:Fe+H2SO4===FeSO4+H2↑,H2+CuOeq \(=====,\s\up7(△))Cu+H2O ;
方法②:CuO+H2SO4===CuSO4+H2O,Fe+CuSO4===Cu+FeSO4 。
(2)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并指明原因。
提示 方法②好。方法①加热易爆炸,消耗能源多,且氢气很难与氧化铜充分反应,利用率低,产品不纯。
2.氯化镁是一种盐,请按要求写出一个生成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1)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g+2HCl===MgCl2+H2↑
(2)Mg(OH)2+2HCl===MgCl2+2H2O
(3)MgCO3+2HCl===MgCl2+CO2↑+H2O
(4)MgSO4+BaCl2===MgCl2+BaSO4↓
(5)MgO+2HCl===MgCl2+H2O
1.(2022·广东普宁高一开学考试)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煅烧成石灰发生分解反应
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 D
解析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指的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碳酸钙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为用水浸取药物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2.(2022·山西长治一中高一期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直接实现,也可以间接实现,下列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
A.C―→CaCO3
B.CuO―→Cu(OH)2
C.CuSO4―→Cu
D.CaCO3―→CO
答案 C
解析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C不能直接转化为CaCO3,A不符合题意;CuO难溶于水,与水也不发生反应,氧化铜不能直接转化为Cu(OH)2,B不符合题意;Fe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和FeSO4,可以一步实现上述转化,C符合题意;CaCO3高温煅烧生成CaO和CO2,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CO,D不符合题意。
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Ceq \(――→,\s\up7(CuO),\s\d5(高温))CO2eq \(――→,\s\up7(H2O))H2CO3eq \(――――→,\s\up7(CaOH2))CaCO3eq \(――→,\s\up7(高温))CO2
A.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 C和Cu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和CO2;CO2与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2CO3;H2CO3和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和H2O;CaCO3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aO和CO2。
4.“碳捕捉技术”常用于去除或分离气流中的二氧化碳。利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基本过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已略去);
(1)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O===Ca(OH)2和_____________。
(2)高温反应炉中,涉及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NaHCO3+Ca(OH)2===NaOH+CaCO3↓+H2O[或Na2CO3+Ca(OH)2===2NaOH+CaCO3↓] (2)分解反应 (3)NaOH、CaO
解析 (1)由题干及图示知,捕捉室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则反应、分离室中还存在的反应是Na2CO3+Ca(OH)2===2NaOH+CaCO3↓或NaHCO3+Ca(OH)2===NaOH+CaCO3↓+H2O。(2)根据图示,高温反应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3)参加反应且又生成的物质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NaOH、CaO。
题组一 酸、碱、盐的性质
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A.碳酸氢钠 B.氯化钠
C.氯化钾 D.氢氧化钠
答案 A
解析 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消耗盐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氯化钠、氯化钾不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2.(2022·北京丰台区高一月考)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通常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2发生反应的是( )
A.H2SO4 B.CaO
C.H2O D.NaOH
答案 A
解析 H2SO4是酸,不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发生反应,A符合题意;CaO是碱性氧化物,能够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生成CaCO3,B不符合题意;CO2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C不符合题意;酸性氧化物CO2与碱NaOH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和H2O,D不符合题意。
3.如图是某同学学习《常见的碱》课题后,总结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
B.②中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C.③中与硝酸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D.④可解释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质
答案 C
解析 ①中Ca(OH)2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正确;③中NaNO3溶液与Ca(OH)2不反应,C错误;④中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质的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D正确。
4.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
D.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答案 C
解析 A项,露置的石灰水会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C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而被除去:CaCO3+2HCl===CaCl2+H2O+CO2↑;B项,红褐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Fe(OH)3,能与稀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OH)3+3HCl===FeCl3+3H2O;C项,生成的红色物质是铜,Cu不与稀盐酸反应;D项,生成的黑色物质是铁,Fe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稀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2HCl===FeCl2+H2↑。
题组二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5.(2022·宁夏吴忠中学高一质检)中国古代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下列古诗词涉及的知识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 C
解析 燃烧是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蜡炬燃烧成灰是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月光成影与化学反应无关,C符合题意;爆竹燃放是火药燃烧,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O―→Ca(OH)2―→CaSO4
B.Fe2O3―→FeCl3―→Fe(OH)3
C.C―→CO―→CaCO3
D.Cu―→CuO―→CuSO4
答案 C
解析 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硫酸反应生成CaSO4,均能一步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3,均能一步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C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CO―→CaCO3不能一步实现,故C符合题意;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均能一步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部分变质,要除去变质生成的Na2CO3可以选择适量的( )
A.Ca(OH)2溶液 B.稀盐酸
C.CaCl2溶液 D.Ca(NO3)2溶液
答案 A
解析 Na2CO3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过滤除去CaCO3后可得NaOH溶液。
8.(2022·浙江平湖高一月考)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 B
解析 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O2与C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O,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正确。
9.(2023·重庆调研)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了许多观众,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颜料难溶于水
B.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3·Cu(OH)2+8HCl===4CuCl2+4H2O+CO2↑
C.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一种黑色固体
D.石青颜料除了色彩鲜艳,在常温下较稳定,也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 该颜料中CuCO3和Cu(OH)2均难溶于水,故A正确;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3·Cu(OH)2+6HCl===3CuCl2+4H2O+2CO2↑,故B错误;CuCO3和Cu(OH)2受热分解均可得到黑色固体CuO,故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黑色固体,故C正确;石青[2CuCO3·Cu(OH)2]在常温下较稳定,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故D正确。
10.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B.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C.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AgNO3 盐酸 BaCl2 Na2CO3
答案 A
解析
丙与甲、乙、丁三种物质都生成沉淀,则丙为AgNO3,能生成气体的是Na2CO3和盐酸,则甲是BaCl2,可推知乙为Na2CO3,丁为盐酸。
11.(2022·云阳高一月考)学习化学不是靠一味的背诵,要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如“类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下列类推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溶液也会变浑浊
B.已知C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CO3,CO2也能与BaO反应生成BaCO3
C.已知CaO能与HCl反应生成CaCl2,CuO也能与HCl反应生成CuCl2
D.已知Na2CO3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OH,Na2CO3溶液也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和NaOH
答案 A
解析 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溶液变浑浊,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A错误;CaO和BaO都是碱性氧化物,二者性质相似,则C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CO3,也能与BaO反应生成BaCO3,B正确;CaO能与HCl反应生成CaCl2,CuO也会与HCl反应生成CuCl2,C正确;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NaOH,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的性质相似,则Na2CO3溶液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NaOH,D正确。
12.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eq \(――→,\s\up7(①))铜绿eq \(――→,\s\up7(②))甲eq \(――→,\s\up7(③))Cu(OH)2eq \(――→,\s\up7(④))乙eq \(――→,\s\up7(⑤),\s\d5(H2))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绿属于碱 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复分解反应 D.⑤为分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 铜绿(碱式碳酸铜)属于盐而不是碱;反应④为Cu(OH)2eq \(=====,\s\up7(△))CuO+H2O,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⑤为CuO+H2eq \(=====,\s\up7(△))Cu+H2O,属于置换反应。
13.(2022·广州三校高一期中联考)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
A.甲为NaOH,乙为NaCl,丙为NaNO3
B.甲为CuO,乙为CuCl2,丙为Cu(OH)2
C.甲为Na2CO3,乙为CO2,丙为CaCO3
D.甲为H2SO4,乙为BaSO4,丙为Na2SO4
答案 C
解析 NaOH属于碱,NaCl和NaNO3属于盐,NaOH与对应的酸发生反应可使碱转化为盐,要使盐转化为另一种盐,需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NaNO3,可以实现NaCl到NaNO3的转化,但是NaNO3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钠,故A错误;CuCl2可通过与碱反应转化为Cu(OH)2,而CuO不能一步转化成Cu(OH)2,故B错误;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CO2,Na2CO3或CO2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CaCO3,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O2,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图示的转化,故C正确;Na2SO4可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但BaSO4不能一步转化为Na2SO4,故D错误。
14.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请分别写出其化学式。
甲:Na、H2、O2、Cl2;
乙:SO3、Na2O、CO2、SO2;
丙:NaOH、K2CO3、KHCO3、K2SO4;
丁:NaOH、Ca(OH)2、KOH、NaCl。
(1)甲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题中四种物质转化如图,写出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q \x(甲)eq \(――→,\s\up7(①))eq \x(乙)eq \(――→,\s\up7(②))eq \x(丙)eq \(――→,\s\up7(③))eq \x(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 Na2O NaOH NaCl
(2)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NaOH+HCl===NaCl+H2O
解析 (1)甲组,钠为金属单质,其余为非金属单质;乙组,氧化钠为金属氧化物,其余为非金属氧化物;丙组,氢氧化钠为碱,其余为盐;丁组,氯化钠为盐,其余为碱。(2)根据物质类别、图示转化关系推测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转化的反应。
15.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可利用海水(含有MgCl2)来制取金属镁,其简化后的流程如下。
海水eq \(――――→,\s\up7(加石灰乳),\s\d5(操作1))氢氧化镁eq \(――――→,\s\up7(加试剂X))氯化镁eq \(――→,\s\up7(电解))镁
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乳与海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g(OH)2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碱溶液和石灰乳都能与海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而实际生产中用石灰乳不用烧碱溶液,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则操作1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答案 (1)Ca(OH)2+MgCl2===Mg(OH)2+CaCl2 (2)稀盐酸 (3)Mg(OH)2+2HCl===MgCl2+2H2O (4)工业上生产石灰乳的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设备要求低 (5)漏斗、烧杯、玻璃棒
解析 (1)海水中的MgCl2与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Ca(OH)2===Mg(OH)2+CaCl2。(2)由流程图可知,加试剂X的目的是实现“Mg(OH)2―→MgCl2”的转化,则试剂X是稀盐酸。(4)工业生产中要制取某种物质,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设备要求等因素,以选取最适当的关系。石灰乳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生产流程为石灰石eq \(――→,\s\up7(高温))生石灰eq \(――→,\s\up7(水))石灰乳,可见生产石灰乳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设备要求低。(5)由流程图可知,操作1的任务是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Mg(OH)2固体,则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物质
NaOH
HNO3
CO2
P4
Na2CO3
CuCl2
MgO
类别
碱
酸
氧化物
单质
盐
盐
氧化物
Na2CO3
AgNO3
BaCl2
盐酸
Na2CO3
—
沉淀
沉淀
气体
AgNO3
沉淀
—
沉淀
沉淀
BaCl2
沉淀
沉淀
—
—
盐酸
气体
沉淀
—
—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导学案,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优质第3课时学案设计,共1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第4课时导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