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六)(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Na-23 Fe-56 Cu-64 Ba-137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烧赤壁B. 司马光砸缸C. 刻舟求剑D. 铁杵磨成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烧赤壁,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司马光砸缸,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刻舟求剑,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组成,其中氮气、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常作保护气;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 下列垃圾应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的是
A. 废旧电池B. 废弃医用口罩C. 废旧金属D. 剩菜剩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生活的废弃物。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 、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故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不符合题意;
B、废弃口罩不能回收利用,不属于可回收物,不符合题意;
C、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废旧金属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物,符合题意;
D、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纯棉毛巾B. 塑料大棚C. 陶瓷餐具D. 纯铜电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B、塑料大棚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陶瓷餐具是用陶瓷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纯铜电线是用铜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蔬菜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A. 维生素B. 糖类C. 水D. 无机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蔬菜里面含有的维生素、水等营养物质比较多,蔬菜中水的含量相对要多一点,故选C。
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混合物:自来水B. 化合物:氯酸钾
C. 氧化物:碳酸钠D. 单质:氢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及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是由钠元素、碳元素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符合题意;
D、氢气是由氢元素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 KH2PO4B. NH4NO3C. Ca3(PO4)2D. K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KH2PO4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错误;
B、NH4NO3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正确;
C、Ca3(PO4)2含有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D、KCl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故选:B。
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说明了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稻花的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被人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A。
9. 把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混合后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汽油和水B. 泥土和水C. 面粉和水D. 碘和酒精
【答案】D
【解析】
【详解】A、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
B、沙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
D、碘易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
故选D。
10.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 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pH
D. 加热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放在滤纸上称量会腐蚀托盘天平,应放在烧杯中称量,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三分之一,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亮同学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痛痒,可以在蜇伤处涂抹的物质是
A. 牛奶(pH≈6)B. 苹果汁(pH≈3)
C. 氢氧化钠稀溶液(pH≈13)D. 肥皂水(pH≈10)
【答案】D
【解析】
【分析】蜜蜂的刺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痛痒,应该在蜇伤处涂抹显碱性的物质,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
【详解】A、牛奶pH≈6<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苹果汁pH≈3<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稀溶液pH≈13>7,显碱性,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减轻痛痒,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pH≈10>7,显碱性,可用于减轻痛痒,符合题意;
故选:D。
13. 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
B. 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C. 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试管中充满氮气,白磷不燃烧,②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试管中充满空气,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中白磷、红磷都与空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不符合题意;
C、①中白磷和③中红磷都不燃烧,无法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符合题意;
D、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且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如图为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表示的微粒的符号为O
B. ②③④表示的微粒都是原子
C. 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 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微粒是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表示的微粒质子数为6,核外电子数为8,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符号为:O2-,该选项说法错误;
B、②③④表示的微粒中其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都为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①③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5. 鱼肝油是一种药品,主要含维生素A(C20H30O)、维生素D(C28H44O)等,对骨骼牙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A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维生素D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维生素A是由20个C原子、30个H原子、1个O原子构成的
D. 维生素A、维生素D都是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维生素A(C20H30O)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A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这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D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维生素D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维生素D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则维生素D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维生素A分子是由20个C原子、30个H原子、1个O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
D、由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化学式可知,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之比。
16. 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的描述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烷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H、O元素组成,反应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可得出甲烷中一定含氢元素,不能说明含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氧气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左边质量减小,从而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符合题意。
故选D。
17. 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如图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碳酸钠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在温度低于40℃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碳酸钠
C. t℃时,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10℃时,P点表示的氯化钠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小于40°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大于40°C时碳酸钠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0~40°C时,两物质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当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在温度低于40°C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故B正确;
C、t°C时,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题中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C错误;
D、10°C时,P点表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18. 甲、乙、丙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硫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均为混合物
B. 两个变化均属于化合反应
C. 乙、丙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 两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氧气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乙和丙中均含有三氧化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说法错误;
B、变化I中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变化Ⅱ中降温使三氧化硫分子间间隔变小,属于物理变化,故B说法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乙、丙中物质都是三氧化硫,都是由三氧化硫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故C说法正确;
D、变化I中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变化Ⅱ中降温使三氧化硫分子间间隔变小,属于物理变化,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9.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中不符合如图转化关系的组合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组合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该组合符合题意;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组合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能与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但硝酸钠不能转化为氯化钠,该组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钡溶液与氯化钠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NH4NO3固体和(NH4)2CO3固体均含有铵根离子,加入熟石灰研磨均能闻到氨味,不能鉴别NH4NO3固体和(NH4)2CO3固体,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能生成硫酸铁,故不能用于制备硫酸铁,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1)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墙用了大量碲化镉(CdTe)发电玻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碲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人类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火炬“飞扬”以液氢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液氢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_______(填序号)。
①制取成本高 ②原料广 ③热值高 ④无污染
(3)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并返回之旅,火箭燃料之一是四氧化二氮(N2O4),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推断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没有改变。
(4)下列物质不适合作为食品干燥剂或保鲜剂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铁粉B. 生石灰C. 氮气D. 氢氧化钠
【答案】(1) ①. 52 ②. 127.6
(2) ①. 不可再生 ②. ②③④
(3) ①. H2O ②. 种类、数目、质量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质子数为52,而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碲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读图可知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小问2详解】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来源广、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故选②③④。
【小问3详解】
反应前氮、氢、氧原子数目分别为6、8、4,反应后氮、氢、氧原子数目分别为6、0、0,则4X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小问4详解】
食品干燥剂是能吸收水分,保鲜剂是防止食品被氧化。
A、铁粉能吸水和氧气,适合做双吸剂,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能和水反应,不与食品反应,适合做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适合做食品保护剂,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做干燥剂,但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符合题意;
故选D。
22. 化学是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的重要基础。
(1)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玻璃的重要原料。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硅原子_______。
②3个氧分子_______。
③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9.3%。工业上利用钛白粉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Ⅱ需在高温下和氩气环境中进行,目的是隔绝氧气以防钛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①. 2Si ②. 3O2 ③.
(2) ①. ②. 分解反应 ③. Mg、Cl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在对应的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该原子,故2个硅原子表示为2Si;
②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故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
③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在前,数字在后;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硅元素显+4价,故填:。
【小问2详解】
①反应Ⅱ是镁和四氯化钛高温下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Ⅲ是氯化镁通电分解为金属镁和氯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③该工艺流程中,氯气在反应Ⅰ做反应物,反应Ⅲ中氯气是生成物;镁是反应Ⅱ中的反应物,反应Ⅲ中的生成物,故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Mg、Cl2。
23. 酸、碱、盐和水等物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1)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常用于建筑工业的碱:________。
②可用于造纸、玻璃、印染、洗涤剂的盐:______。
(2)为了探究水的净化及组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某水库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绿色,有异味,且浑浊,现小组的同学对水样进行如图处理:
①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_______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②为了判断上述获得的水是硬水或是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
③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玻璃管______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供给呼吸。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粗盐提纯时,为了除去NaCl样品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设计了以下操作步骤:a.溶解;b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c.过滤;d.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e.蒸发结晶。
①上述步骤a、c、e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 ①. Ca(OH)2 ②. Na2CO3
(2) ①. 活性炭 ②. 肥皂水 ③. b ④. 氢元素和氧元素
(3) ①. 玻璃棒 ②.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氢氧化钙属于碱,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是常用于建筑工业的碱,化学式为Ca(OH)2;
②碳酸钠属于盐,可用于造纸、玻璃、印染、洗涤剂,化学式为Na2CO3。
【小问2详解】
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则可向滤液中加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②为了判断上述获得的水是硬水或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③玻璃管b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问3详解】
①上述步骤a溶解、c过滤、e蒸发结晶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②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铵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24. 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铝的活动性比铁强,铝制品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2)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再惊天下”,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由金箔包裹的权杖,重约286克的金面具、青铜面具及玉石器和象牙、银器等珍贵的文物。
①如图所示出土文物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青铜大立人 B.象牙 C.金面具 D.玉石器
②金制成较薄的面具,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填“大”或“小”)。
③为了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四个方案,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铁、银、硫酸铜溶液 B.铁、铜、硝酸银溶液、稀盐酸
C.铜、氯化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D.铜、银、铁、稀盐酸
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质量的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可能有锌
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滤渣中一定有银
c.若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2种情况
【答案】(1)4Al+3O2=2Al2O3
(2) ①. AC ②. 延展性 ③. 大 ④. D ⑤. bd
【解析】
【小问1详解】
铝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金属材料包含金属与合金,青铜、金面具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C;
金制成较薄的面具,体现了金良好的延展性;
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故填大;
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方法,即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或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A. 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银不会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大于铜大于银,可行;
B. 铁和盐酸、硝酸银溶液反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和硝酸银生成银单质,说明活动性顺序铁大于氢大于铜大于银,可行;
C. 铜和氯化亚铁溶液不反应、和硝酸银溶液生成银单质,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大于铜大于银,可行;
D. 铜、银与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判断两者的活动性,不可行。
故选D;
向一定质量的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首先和硝酸银生成银和硝酸锌、再和硝酸亚铁生成铁和硝酸锌;
a.若滤液为浅绿色,说明存在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不可能有锌,错误;
b.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Zn(NO3)2,滤渣中一定有生成的银,正确;
c.若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没有硝酸银,则滤渣中一定有银,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铁,错误;
d.铁、锌均和稀盐酸生成氢气;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可能含有过量锌,故组成有银、铁或银、铁、锌2种情况,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根据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发生装置还需要补充的是______。若选用E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当______开始收集。
(3)用如图2所示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F中放入的试剂是______。
(4)现有一新制的碳酸钙产品,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测定反应生成的BaCO3的质量来确定该产品中CaCO3的含量(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①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
②实验时,称取的碳酸钙产品的质量为ag,反应后得到BaCO3的质量为bg,则该产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集气瓶 (2) ①. ②. AC或AE ③.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④.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3)浓硫酸 (4) ①. 排净残留在装置中的CO2,以使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小问2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则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AC或AE;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开始排出装置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为防止收集到开始排出的空气,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需要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小问3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若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则F中放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小问4详解】
①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空气,瓶内压强一直在增加,可以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够充分与氢氧化钡反应,则通入空气的作用是:排净残留在装置中的CO2,以使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
②碳酸钙产品的质量为ag,反应后得到BaCO3的质量为b g,由CO2+Ba(OH)2=BaCO3↓+H2O可知二氧化碳与碳酸钡沉淀的质量关系为44~197,所以要生成bg碳酸钡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由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二氧化碳与碳酸钙的质量关系为44~100,所以要生成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那么产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6.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该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2SO4、H2C2O4(草酸)、Na2SO4、MgSO4、高锰酸钾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中的溶质,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如图所示探究。
【查阅资料】
①20℃时,上述五种物质的溶解度如图:
②草酸溶液呈无色。
③草酸钡难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
【推理分析】
(1)首先根据溶液的颜色,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不可能是_______;再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还不可能是______。
(2)【实验探究】
写出上述步骤②中加入盐酸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拓展延伸】
(3)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加入______(填序号)也能得出“溶质成分为MgSO4”的结论。
A. BaCl2溶液B. NaOH溶液C. NaCl溶液
【答案】(1) ①. 高锰酸钾##KMnO4 ②. 草酸##H2C2O4
(2) ①.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②.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该溶液是无色溶液,故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高锰酸钾;
20℃时,草酸的溶解度为9.5g,则该温度下,草酸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故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还不可能是草酸;
【小问2详解】
①实验结论为该溶质成分是硫酸镁,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OH)2溶液,静置,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②取①中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现象是: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上述步骤②中加入盐酸后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A、氯化钡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但是氯化钡与硫酸钠、硫酸也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不能说明溶质成分为硫酸镁,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质成分为硫酸镁,符合题意;
C、氯化钠和硫酸镁不反应,不能说明溶质成分为硫酸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27. 某校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活动中产生了大量含盐酸的废液,兴趣小组同学欲先测定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后再进行废液处理。取废液100g,滴加碳酸氢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268g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359.2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NaHCO3+HCl=NaCl+H2O+CO2↑)
【答案】(1)8.8 (2)设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解得x=7.3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68g-359.2g=8.8g。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选项
A
B
C
D
实验
实验现象
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最终进水量约到刻度1的位置
实验结论(分析与解释)
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铁丝能在纯氧中燃烧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甲
乙
丙
A
C
CO
B
C
D
NaOH
NaCl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B
鉴别NH4NO3固体和(NH4)2CO3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
D
制备硫酸铁溶液
取过量的铁粉和稀硫酸反应,过滤
物质
高锰酸钾
Na2SO4
MgSO4
H2C2O4
H2SO4
溶解度
6.4g
19.5g
33.5g
9.5g
与水任意比互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与分析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OH)2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质成分为MgSO4
②取①中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监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监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监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