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进步,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玉石雕刻成玉坠B. 陶土烧制成陶瓷器皿
C. 玉米种子生根发芽D. 发射“长征八号遥三”火箭燃料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玉石雕刻成玉坠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陶土烧制成陶瓷器皿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玉米种子生根发芽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和能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火箭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铁块变铁水——铁原子能量变小
B. 酒精温度计测温时液面上升——温度升高,酒精分子变大
C. 电解水——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块变铁水是固态转化为液态,是铁原子之间的间隙增大而成,故选项错误;
B、酒精温度计测温时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酒精分子间隔变大,故选项错误;
C、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裂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故选项正确;
D、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含分子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 下列组成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同种分子B. 不同分子C. 相同元素D. 不同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A正确;
B、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B错误;
C、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例如铜,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C错误;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化合物,例如氯化钠,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过氧化氢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4. 学好化学能够正确理解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 pH<7的降雨称为酸雨B. 碳酸钡不可用作钡餐
C. CO2属于大气污染物D. 洁净的空气属于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正常雨水的pH≈5.6,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A错误;
B、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胃酸产生钡离子,有毒,不能用作钡餐。B正确;
C、CO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C错误;
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空气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选B。
5. 金属钛被誉为“二十一世纪金属”,有“生物金属,海洋金属,太空金属”的美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钛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B. 钛的原子序数比钠的原子序数小
C. TiO2别名钛白粉,为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TiO2常温下为气态
D.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钛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A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钛的原子序数为22,钠的原子序数为11 ,钛的原子序数比钠的原子序数大,故B说法错误;
C、钛白粉的主要成分是TiO2,为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TiO2常温下为固态,故C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6.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子不显电性B. 分子的相对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相对质量
C. 同一分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D. 并非所有原子中都有中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因为原子核内的质子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而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也不显电性,说法正确;
B、分子的相对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相对质量,比如H2O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而Fe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说法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同一分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说法正确;
D、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不含中子,说法正确。
故选B。
7. 下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变化Ⅰ为物理变化,变化Ⅱ为化学变化
B. 只有变化Ⅱ中分子的能量都发生了改变
C. 变化Ⅰ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了改变
D. 变化Ⅰ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化可能受温度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变化Ⅰ无新分子生成,从宏观上看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变化Ⅱ有新分子生成,即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
B、物理变化中物质的状态变化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变化Ⅰ中水蒸气变成水要放热,水分子的能量减小,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所以变化Ⅰ、变化Ⅱ中分子的能量都发生了变化,此选项错误;
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所以变化Ⅰ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了改变,此选项正确;
D、变化Ⅰ分子间隔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化可能受温度影响,此选项正确;
故选B
8.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其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行,选项错误;
B、溶解食盐应用烧杯、玻璃棒,不能用量筒溶解固体,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强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称量,不能用称量纸称量,选项错误;
D、浓硫酸干燥氧气,气体应与药品充分接触,应长管进短管出,选项正确;
故选D。
9. “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己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环己胺由4种元素组成
B. 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C. 环己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D. 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环己胺由环己胺分子构成,一个环己胺分子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题干信息: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可知,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0. 碳循环、氧循环、水循环三大循环着维持自然界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物理变化
B. 水循环中水分子的运动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C. 燃烧是氧气参与氧循环的唯一途径
D. 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参与碳循环的唯一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循环、氧循环、水循环三大循环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循环中水分子的运动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燃烧是氧气参与氧循环的途径之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参与碳循环的途径之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表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你认为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是( )
A. 苹果汁B. 豆浆C. 玉米粥D. 鸡蛋清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为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显碱性的食物,以中和胃酸,玉米粥、豆浆和鸡蛋清的pH均大于7,显碱性,适宜多吃。而苹果汁的pH小于7,呈酸性,不宜多吃。故选:A。
12. NH3 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 N2和 H2为反应物合成 NH3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氢气分子B. 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
C. 参加反应的 N2与生成的 NH3个数比为 1:3D. 该过程可以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由微观示意图可知 图表示氮气,故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中有“ ”、“ ”生成即有“NH”、 “NH2”原子团生成,故B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N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1:2,故C错误;
D、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13. 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是
A. 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 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 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一开始pH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详解】A、b点时,pH=7,e点时,温度最高,说明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说明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工业制二氧化碳,故A相符;
B、向土壤中撒消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改变酸性土壤,故B相符;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则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而不是还原性,故C不相符;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是因为食醋的主要成分醋酸能与水垢反应,故D相符;
故选:C。
1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A. 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
D. 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一不定会燃烧,还需氧气,如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白磷和红磷的混合物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混合物,选项错误;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选项正确;
D、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选项错误;
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 化学的发展解决了人们生活。生产中的诸多问题。改善并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现有六种物质:a.盐酸;b.纯碱;c.小苏打;d.干冰;e.熟石灰;f.氩气。
请选择活当的物质填空。(均填字母代号,每空答案唯一)
小马经营一家灯管工厂,他生产霓虹灯时可以选用___________;他培训员工消防知识时,要求员工记住___________可以用来灭火;他可以用___________进行设备除铁锈;厂子的食堂做馒头,可以用___________来做发酵粉。
【答案】 ①. f ②. d ③. a ④. c
【解析】
【详解】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化学性质很稳定,几乎和任何物质都不反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生产霓虹灯时可以选用氩气;
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燃烧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可以用来除铁锈;
小苏打化学名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使糕点膨松,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17. 水晶和砂子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1)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硅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高纯硅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制备过程中的第一部反应为:SiO2+2CSi+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中的___________反应。
(3)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CaSiO3和SiO2,其中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
【答案】(1) ①. 非金属 ②. +4
(2) ① CO ②. 置换
(3)二氧化硅##SiO2
【解析】
【小问1详解】
硅元素的偏旁部首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小问2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相等,反应前Si、O、C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为1、2、2,反应后Si、O、C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为1、0、0,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一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O;
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3详解】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Na2SiO3、CaSiO3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SiO2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
18.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t1℃时,将30g丙溶解于5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g,该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 (写一种)。
(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1)20% (2) ①. 75 ②. 饱和
(3)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分 (4)乙>丙>甲
【解析】
【小问1详解】
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则P点表示的意义是t2℃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25g,故P点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小问2详解】
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丙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30g丙溶解于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5g丙物质,则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5g+50g=75g,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小问3详解】
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分的方法;
小问4详解】
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2℃时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则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得到的是t1℃的饱和溶液,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t2℃时丙的溶解度小于t1℃乙的溶解度,大于t1℃甲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19.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可以由鸡蛋壳(含CaCO3高达90%)为原料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
(1)反应1为高温煅烧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2+7H2OCaO2·8H2O,实验室中,这一步反应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CaO2·8H2O属于__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铁架台
(3)CaO2中钙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最简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c ②. 化合物
(3)5:4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1为碳酸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反应2需控制温度在0~2℃,可将反应容器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一步反应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酒精灯,故选c;
CaO2⋅8H2O只含有一种物质,因此属于纯净物,是由钙、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小问3详解】
CaO2中钙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40:(16×2)=5:4。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用装置E收集,看到___________时,表明气体收集满了。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如果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②. C ③. 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3) ①. ②. B
(4) ①. A ②. D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b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活排水法收集,则收集装置可选择C或E;
若用装置E收集,看到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表明气体收集满了;
【小问3详解】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可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只能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择D。
21. 碱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研究碱的化学性质”为主题开展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碱与盐的反应
(1)小明向试管中加入2mL硫酸铜溶液,在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任务二: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小组同学按照图甲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情况。
(2)用胶头滴管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内,锥形瓶中出现明显现象,观察到锥形瓶中的热水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图甲中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试管内压强会发生变化,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试管内压强的变化如图乙。为验证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且对二氧化碳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将原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等量的水,这一实验起___________作用。
任务三:碱与酸的反应
(4)小华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b点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这一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②.
(2) ①.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体积减少,则试管内压强减小,锥形瓶和试管连通则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则水的沸点降低,所以观察到锥形瓶中的热水沸腾 ②. (3)对比
(4) ①. 碱 ②. K2SO4 ③.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二氧化碳体积减少,则试管内压强减小,锥形瓶和试管连通则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则水的沸点降低,98℃的水沸腾,所以可观察到锥形瓶中的热水沸腾;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为排除水的影响,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等量的水,进行对比实验;
【小问4详解】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图中a点所示溶液pH>7,溶液呈碱性;
b点溶液的pH=7,显中性,说明氢氧化钾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硫酸钾,化学式为K2SO4;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这一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 医用碳酸氢钠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某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放入烧杯中,分三次加入稀盐酸(该实验条件下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测定实验数据如下表。
(1)第二次加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答案】(1)2.0 (2)解: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0g+2.0g+0.4g=4.4g,
设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x=8.4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解析】
【小问1详解】
第一次加入40.0g盐酸生成二氧化碳2.0g,第三次加入40g盐酸生成二氧化碳0.4g,说明样品中碳酸氢钠第三次才完全反应,第二次碳酸氢钠没有完全反应,则第二次加40.0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2.0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A.制取CO2
B.溶解食盐
C.称取一定量氢氧化钠
D.干燥氧气
食物
苹果汁
豆浆
玉米粥
鸡蛋清
pH
2.9-3.3
7.4-7.9
6.8-8.0
7.6-8.0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业制二氧化碳
煅烧石灰石能生成CO2
B
向土壤中撒消石灰
改变酸性土壤
C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D
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盐酸的质量/g
40.0
40.0
40.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0
m
0.4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共6页。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普通用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普通用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