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衰退疾病,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淀粉样前体蛋白经一系列分泌酶降解生成β-淀粉样蛋白(Aβ),最终释放到细胞外(如图2),但Aβ产生量过多,就会聚集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如图3),聚集体沉积最终会导致神经细胞大量死亡。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β-淀粉样蛋白中的N原子数目与肽键数目相等
    B. Aβ经高温煮沸冷却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仍可呈现紫色
    C. 不同的分泌酶作用于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不同位点体现了酶作用的专一性
    D. 开发抑制Aβ聚集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答案】A
    【解析】
    【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脱出一分子水后形成肽键将两个氨基酸连接起来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β-淀粉样蛋白中的N原子一定存在的位置为肽键处和肽链末端的氨基处,则N原子的数量至少为N+1个,A 错误;
    B、 Aβ经高温煮沸冷却后肽键没有被破坏,则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仍可呈现紫色,B正确;
    C、据图1,γ分泌酶、β分泌酶分别作用于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不同位置,体现了酶作用的专一性, C正确;
    D、据题干,Aβ过多会形成不同的聚集体,聚集体沉积最终会导致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因此开发抑制Aβ聚集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D正确。
    故选A。
    2. 原始真核细胞起源于大约2-16亿年前,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内陷形成了内质网、核膜等结构,并出现多种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极大增强了真核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下列有关真核细胞膜结构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形成使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 核膜的出现使细胞核保持相对独立,更有利于高效、精密、有序的控制生命活动
    C. 各生物膜之间通过膜泡相互转化,实现不同细胞结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D. 生物膜系统使得各种化学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互不干扰,提高了代谢的效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功能有:(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细胞膜的形成使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隔开,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
    B、核膜的出现使细胞核保持相对独立,更有利于高效、精密、有序的控制生命活动,B正确;
    C、不是所有的生物膜之间都通过膜泡相互转化,如内质网可内与核膜直接相连,外与细胞膜直接相连,C错误;
    D、生物膜系统使得各种化学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互不干扰,提高了代谢的效率,D正确。
    故选C。
    3. 溶酶体内的pH一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上升时,与Na+和H+运输有关的m蛋白、T蛋白会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据图分析,pH为4.6时,T蛋白的活性受m蛋白的抑制
    B. V蛋白抑制剂能够破坏溶酶体内pH值的相对稳定
    C. 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会降低
    D. pH大于4.6时,溶酶体内Na+浓度低于溶酶体外的Na+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当pH为4.6时,溶酶体膜上V转运通道蛋白打开,H+进入溶酶体,此过程消耗ATP,为主动运输,T蛋白的活性受m蛋白的抑制;当pH升高时,T蛋白即转运Na+的通道蛋白打开,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溶酶体进入细胞质基质。
    【详解】A、据图分析,当pH为4.6时,T蛋白的活性受m蛋白的抑制,A正确;
    B、V蛋白抑制剂会抑制溶酶体膜上V转运通道蛋白打开,使H+无法进入溶酶体,破坏溶酶体内pH值相对稳定,B正确;
    C、溶酶体中含有酸性水解酶,而细胞质基质中的pH7.2左右,因此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酶的活性会下降,C正确;
    D、当pH升高时,T蛋白即转运Na+的通道蛋白打开,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溶酶体进入细胞质基质,由此得出溶酶体中Na+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D错误。
    故选D。
    4. 芒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呼吸突然增强至原来的35倍左右,而后又突然减弱,随后果实进入衰老阶段。这种现象被称为呼吸跃变。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时,第二阶段消耗的氧气减少
    B. 低O2或高CO2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
    C. 细胞有氧呼吸增强时,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
    D.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更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芒果果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氧气,A错误;
    B、呼吸跃变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低O2或高CO2处理,可以降低芒果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B正确;
    C、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需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C错误;
    D、有氧呼吸消耗1分子葡萄糖可以产生6分子CO2,无氧呼吸消耗1分子葡萄糖可以产生2分子C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1:3,D错误。
    故选B。
    5.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增殖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骨架
    ②细胞分化会导致基因、蛋白质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变化
    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④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升高
    ⑤细胞凋亡过程中一般不再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⑥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都是受基因调控的。
    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①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细胞中,洋葱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①错误;
    ②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蛋白质、RNA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但基因不变,②错误;
    ③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③错误;
    ④细胞生长,体积变大,膜质比变小,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速率下降,④错误;
    ⑤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和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表达,细胞会产生某些蛋白质,比如某些水解酶,⑤错误;
    ⑥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都是受基因调控的,⑥正确。
    故选A。
    6. 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对保证眼睛的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角膜主要是由角膜干细胞维持的,角膜干细胞通过分裂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并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利用小鼠进行的相关实验显示,睡眼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速度,严重时会造成角膜受损,如角膜变薄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角膜干细胞的全能性高于角膜上皮细胞
    B. 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干细胞分裂及衰老、凋亡
    C. 人的角膜干细胞中染色体数为92条时说明其正在分化
    D. 核DNA的精确复制确保了角膜干细胞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DNA的复制的意义:遗传信息的传递,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A、角膜干细胞通过分裂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这对于维持角膜的透明性有重要意义,角膜干细胞的全能性高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A正确;
    B、据题干可知,短期睡眠不足和长期睡眼不足对角膜干细胞有影响,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干细胞分裂及衰老、凋亡,B正确;
    C、角膜干细胞中染色体数为92条时说明其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确保了细胞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C。
    7.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细胞甲为卵原细胞,则细胞丙一定是卵细胞
    B. 若两次分裂均出现着丝粒分裂,则甲、乙、丙染色体数相同
    C. 若第一次分裂中出现四分体,则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一定不存在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D.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核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始终保持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若甲为卵原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丙可能是卵细胞,可能是第二极体;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丙为卵细胞,A错误;
    B、若两次分裂均出现着丝点分裂,则图中两次分裂均表示有丝分裂,则甲、乙、丙染色体数相同,B正确;
    C、若第一次分裂出现四分体,则为减数分裂Ⅰ,第二次分裂为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形态大小也相似,C错误;
    D、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直至着丝点断裂后,每条染色体上又恢复成含有一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B。
    8. 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与其他精子融合。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当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后,卵细胞会特异性表达和分泌BF1和BF2,这两种蛋白质能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子融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F1和BF2有利于维持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B.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C. 受精过程使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变得十分活跃
    D. 受精过程实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与细胞的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利于维持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详解】A、BF1和BF2能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子融合,有利于维持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A正确;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B正确;
    C、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都比较缓慢,为受精后的分裂做准备。受精时,卵细胞要合成各种物质,为受精做准备,C正确;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在受精过程中,D错误。
    故选D。
    9. 亚洲飞蝗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雄性23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雌性为24条,性染色体组成为XX。下图是研究人员以亚洲飞蝗的精巢为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细胞分裂中期的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是减数分裂Ⅰ中期,细胞中有11个四分体
    B. 图2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有23个DNA
    C. 图2细胞可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D.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时,最多可观察到含5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是研究人员以亚洲飞蝗的精巢为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细胞分裂中期的图像,图1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2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A、图1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正在发生联会,因为是精巢的细胞分裂,故该细胞染色体组成为XO,即11对四分体(22条染色体)+X染色体,A正确;
    B、图2为有丝分裂中期,且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的DNA数目不会出现23条,B错误;
    C、图2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的互换(交叉互换),C错误;
    D、由于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时,可能观察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故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为11条、12条、22条、24条、23条、46条六种,D错误。
    故选A。
    10. 孟德尔利用高茎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B. 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C. 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与杂交实验相吻合,证明了假说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其实质是: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对于完全显性的性状,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性状表现一样,A错误;
    B、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好处在于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不受其他花粉的影响,但实验过程中还是有需要进行人工授粉的操作,B错误;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F2出现3: 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正确;
    D、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但是,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这个假说就得到了验证,D错误。
    故选C。
    11. 现有两瓶世代连续(亲子代关系)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观察后代表型及比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后代全为灰身,则乙瓶中的个体全为纯合子
    B. 若后代出现两种表型,则甲瓶中的个体为乙瓶中个体的亲本
    C. 若后代出现两种表型,则乙瓶中果蝇与甲瓶中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 可用甲瓶中果蝇相互交配的实验结果判断甲乙瓶果蝇间的世代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为方便分析,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A、a;甲、乙为两瓶世代连续(亲子代关系)的果蝇,有两种情况:①若甲瓶果蝇为亲本乙瓶果蝇为子代,则甲瓶果蝇灰身的基因型为Aa,乙瓶果蝇灰身基因型为AA或Aa,黑身果蝇基因型为aa;②若乙瓶果蝇为亲本甲瓶果蝇为子代,则乙瓶果蝇灰身基因型为AA,黑身果蝇基因型为aa,甲瓶果蝇灰身的基因型为Aa。
    【详解】A、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全为灰身,说明乙瓶中的灰身果蝇为显性纯合子AA,黑身为aa,乙瓶中的个体全为纯合子,A正确;
    B、若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乙瓶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为AA、Aa,黑身果蝇为aa,推断甲中果蝇( Aa)是乙中果蝇的亲本,B正确;
    C、若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乙瓶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为AA、Aa,黑身果蝇为aa,甲瓶果蝇基因型为Aa,乙瓶果蝇是甲瓶果蝇的子代,乙瓶中AA:Aa:aa=1:2:1,则乙瓶中果蝇与甲瓶中果蝇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C正确;
    D、无论甲是亲本还是子代,基因型都为Aa,相互交配都会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D。
    12. 兔子的毛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灰毛(由B基因控制)对青毛(b1)、白毛(b2)、黑毛(b3)、褐毛(b4)均为显性。让不同毛色的兔子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根据上表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兔子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兔群中灰毛兔的基因型共有5种,褐毛兔的基因型有2种
    C. 实验乙的F1黑毛兔与纯种白毛兔杂交,子代兔子中黑毛:褐毛=1:1
    D. 让实验丙子代中的青毛雌、雄兔随机交配,子代黑毛兔约占3/16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甲纯种青毛兔(b1b1)×纯种白毛兔(b2b2)→F1为青毛兔(b1b2)可知,b1对b2为显性;根据实验乙纯种黑毛兔(b3b3)×纯种褐毛兔(b4b4)→F1为黑毛兔(b3b4)可知,b3对b4为显性,实验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3:b2b4=1:1:1:1,表型及比例为青毛:黑毛:白毛=2:1:1,故b1b3和b1b4均表现为青毛,b2b3表现为黑毛,b2b4表现为白毛,因此四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b1>b3>b2>b4。
    【详解】A、根据题干得知这是一组复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因此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根据前面分析,灰毛兔有BB、Bb1、Bb2、Bb3、Bb4共5种基因型,褐毛兔只有b4b4一种基因型,B错误;
    C、F1黑毛兔(b3b4)与纯种白毛兔(b2b2)杂交,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b2b3:b2b4=1:1,根据显隐性关系,表现型及比例为黑毛:白毛=1:1,C错误;
    D、根据上面分析,实验丙子代中青毛兔的基因型有1/2b1b4、1/2b1b3其中的雌、雄兔随机交配,雌、雄兔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均为b1:b3:b4=2:1:1,故子代中青毛:黑毛:褐毛=12:3:1,黑毛兔约占3/16,D正确。
    故选D。
    13. 水稻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性状受到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的控制。利用纯合亲本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出现了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实验1和实验2中F2早熟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有2种、3种
    C. 若让实验1中的F1测交,则后代中早熟个体:晚熟个体=3:1
    D. 实验2的F2早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2中早熟×晚熟,F1表现为早熟,F2表现为15早熟:1晚熟,是(9:3:3:1)的变式,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说明只有双隐性时才表现为晚熟。因此,早熟品种的基因型有8种,分别是AABB、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晚熟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根据实验2, F2表现为15早熟:1晚熟,是(9:3:3:1)的变式,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由于实验1的F2表现为3:1,则实验1的F1基因型是Aabb或aaBb,由于实验2的F2表现为15:1,则实验2的F1基因型是AaBb,所以实验1中F2的早熟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Aabb、AAbb或aaBB、aaBb),实验2中F2早熟个体的基因型有8种(AABB、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B错误;
    C、实验1的F1基因型是Aabb或aaBb,若让实验1中的F1测交,即Aabb×aabb→Aabb:aabb=1:1或aaBb×aabb→aabb:aaBb=1:1,则后代早熟个体:晚熟个体=1:1,C错误;
    D、实验2的F2中早熟个体的基因型有1AABB、2 AABb、2AaBB、4AaBb、1AAbb、2Aabb、 1aaBB、 2aaBb共8种,其中纯合子是AABB、AAbb 和aaBB,所占比例为3/15=1/5,D正确。
    故选D。
    14.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
    B.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
    C. 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则应选用①和④为亲本杂交
    D. 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变为蓝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的分离定律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花粉粒形状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能区分,非糯性和糯性能根据染色情况能区分,而抗病和易感病需长成植株才能区分,因此花粉必须来自于杂合子(Aa或Dd),所以可选择的亲本可以是①×②或①×④或②×③或③×④,A错误;
    B、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得到AaDd的子代,故可选择②和④杂交,而①和②杂交后的基因型为AATtDd,抗病与染病通过花粉鉴定法不能鉴定,B错误;
    C、若培育糯性抗病(aaTT)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得到AaTtdd的子一代,然后让子一代杂交获得糯性抗病的个体,并通过连续自交来筛选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C正确;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 (AattDd)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基因型为A)为蓝色,一半花粉(基因型为a)为棕色,D错误。
    故选C。
    15.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的设计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下列实验中方法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1、观察质壁分离:细胞液或细胞质有颜色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易于观察。
    2、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由于色素存在于细胞内,需要先破碎细胞才能释放出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可通过醋酸洋红液、甲紫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观察其结构和数量。
    【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实验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得出结论: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分工合作,A正确;
    B、观察质壁分离时选择有颜色的材料便于观察现象,高渗溶液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
    C、胡萝卜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扩散速度最快,形成的条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胡萝卜素呈现橙黄色,C错误;
    D、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可通过甲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观察其形态和位置,D正确。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同时伴随发生一种消耗能量、吸收O2和释放CO2的现象,被称为光呼吸。下图为光呼吸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光照条件下,O2/CO2比值增大会促进光呼吸
    B. 绿色植物细胞中能消耗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C. 温室栽培蔬菜时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减少光呼吸对光合产物的损耗
    D.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若突然停止光照,叶片CO2的释放量减少
    【答案】AC
    【解析】
    【分析】植物在光下会进行一种区别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作用,即光呼吸作用,该作用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该现象与植物的Rubisc酶有关,它催化五碳化合物反应取决于CO2和O2的浓度,当CO2的浓度较高时,会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当O2的浓度较高时,会产生三碳化合物进入线粒体中进行光呼吸。
    【详解】A、由图可知,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都利用C5作为原料,高O2的情况下C5更多的和O2发生反应进行光呼吸,高CO2的情况下C5更多的和CO2反应参与暗反应,A正确;
    B、由图可知,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呼吸,C5可以在叶绿体中与O2发生光呼吸反应,B错误;
    C、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以产生CO2进而提高CO2浓度,有利于C5和CO2进行暗反应,光呼吸减弱从而减少对C5的消耗,C正确;
    D、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暗反应也减弱,暗反应消耗的CO2和C5减少,C5和O2结合增加,通过光呼吸产生的CO2增多,因此叶片释放的CO2增多,D错误。
    故选AC。
    17. 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关键性事件。活化的分离酶(SEP)能水解黏连蛋白,其活性受到分离酶抑制蛋白(SCR)和后期促进复合物(APC)的严密调控,调控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该时期SCR将SEP保持在非活跃状态
    B. b时期细胞中SEP含量升高,使细胞进入分裂后期
    C. c时期只要黏连蛋白被水解,染色体就能移向细胞两极
    D. 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依赖于APC含量的周期性变化
    【答案】BC
    【解析】
    【分析】黏连蛋白是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活化的分离酶(SEP)能水解黏连蛋白,也即是着丝粒分裂的过程。
    【详解】A、SCR将SEP保持在非活跃状态,图a细胞此时为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姐妹染色单体不会分开,A正确;
    B、b时期细胞中SEP 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因为抑制其活性的SCR被解体,SEP的活性不再被抑制,B错误;
    C、c时期黏连蛋白水解,能导着丝粒断开,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需要纺锤丝的牵引,C错误;
    D、由图可知,活跃的SEP能水解黏连蛋白,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SCR抑制SEP的活性,APC导致SEP解体,即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依赖于APC含量的周期性变化,D正确。
    故选BC。
    18. 下图中果蝇(2n)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c细胞取自精巢且没有同源染色体,则c细胞是减数分裂Ⅱ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B. 图示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和b
    C. 上述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是b→a→c→e
    D. b→a的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柱形图:a是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详解】A、若c细胞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且染色体数与DNA相等,那么该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
    B、5种细胞类型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B正确;
    C、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C错误;
    D、b→a的过程是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到后期的过程,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但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
    故选B。
    19. 某种两性花的植物,通过自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红花,Aa的植株开粉花,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现有在25 ℃条件下一片开粉花的植株自交产生了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种子长出的植株再次繁殖后代,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花色及其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3:2:3
    B. 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测交实验
    C. 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D. 在25 ℃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植株只开白花
    【答案】ACD
    【解析】
    【分析】两性花自花传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自交;对于该种植物来说,判断基因型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25 ℃条件下一片开粉花(Aa)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即1/4红花,2/4粉花,1/4白花,再次自交一代,子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2:3,在25℃条件下,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3:2:3,A正确;
    B、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自交实验。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植物花色由基因控制,但会受到温度影响,同一基因型在不同温度下花色不一样,说明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C正确;
    D、在25 ℃条件下生长的白花,基因型为aa,该植株自交,后代植株基因型全为aa,不管什么温度,都只开白花,D正确。
    故选ACD。
    20. 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一对黄色短尾小鼠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发现,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YY或DD的胚胎致死
    B. 亲本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
    C. F1小鼠的基因型共有4种
    D. 若F1中四种小鼠比例为5:3:3:1,说明可能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均致死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详解】AB、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即黄色:灰色=2:1,短尾:长尾=2:1,所以黄色纯合致死,短尾纯合子致死,因此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亲本的基因型只能是YyDd,A、B正确;
    C、已知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亲本黄色短尾YyDd相互交配产生的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有YYDD、YYDd、YyDD、YYdd、yyDD,因此F1小鼠的基因型为YyDd、Yydd、yyDd、yydd,共有4种,C正确;
    D、若F1中四种小鼠比例为5:3:3:1,说明可能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Y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错误。
    故选D。
    三.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55分)
    21. 小麦种子入仓前必须晾晒才能得到良好保存。萌发的小麦种子代谢旺盛,与酶的高活性密切相关。研究者以小麦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
    (1)水分降到12.5%以下才可以入仓,在晾晒过程中小麦种子减少的主要是_____(填“ 自由水”或“结合水”)。在强筋的小麦种子中提取的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常用于制作面包。麦醇溶蛋白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而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和酒精,请从单体的角度分析造成两种蛋白溶解性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 。
    (2)研究者在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提取了α-淀粉酶,并测定了不同pH对α-淀粉酶的酶促反应速率(V)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当 pH值低于4时,酶促反应速率显著下降。针对下降的原因研究者做出三种假设:
    ①pH变化破坏了α-淀粉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活性不可逆改变;
    ②pH变化影响了底物与α-淀粉酶的结合状态,这种影响是可逆的;
    ③前两种原因同时存在。
    现要探究当 pH =3时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结论:若_____________,则为原因①;若____________,则为原因②;若 b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