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9讲盐类的水解提能训练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33668/0-17135439507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9讲盐类的水解提能训练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33668/0-17135439508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9讲盐类的水解提能训练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33668/0-171354395082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及提能训练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9讲盐类的水解提能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9讲盐类的水解提能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山东日照一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变”出了奥运五环。已知:溴百里酚蓝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pH变色范围是6.0(黄)~7.6(蓝)。
第一环:先加入Na2CO3溶液,再滴入几滴a溶液;
第二环:先加入碘化钾—碘酸钾溶液,再滴入几滴淀粉溶液,最后加入几滴CH3COOH溶液;
第三环:先加入CH3COOH溶液,后滴入几滴b溶液;
第四环:先加入Na2CO3溶液,再滴入b溶液;
第五环:先滴加Na2CO3溶液……
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B )
A.若第一环显蓝色,第三环显红色,则a可能为溴百里酚蓝,b可能为甲基橙
B.第二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eq \\al(-,3)+6H+===3I2+3H2O
C.将碘伏滴到馒头、米饭上也能产生第二环的颜色
D.第五环中若同时滴加甲基橙溶液、溴百里酚蓝溶液,则可能会显示绿色
[解析]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7.6,加入溴百里酚蓝显蓝色,乙酸溶液显酸性,加入甲基橙,溶液显红色,A正确;酸性环境中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发生归中反应,但CH3COOH为弱酸,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eq \\al(-,3)+6CH3COOH===3I2+3H2O+6CH3COO-,B错误;第二环中因生成碘单质而使淀粉变蓝,馒头、米饭中富含淀粉,遇碘也会变蓝,C正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溴百里酚蓝显蓝色,加入甲基橙会变黄,黄、蓝混合可能会使溶液显绿色,D正确。
2.(2024·河北衡水高三检测)25 ℃时,浓度均为1 ml/L的AX、BX、AY、BY四种正盐溶液,AX溶液的pH=7且溶液中c(X-)=1 ml/L,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Y溶液的pH小于7
B.AY溶液的pH小于BY溶液的pH
C.稀释相同倍数,BX溶液的pH变化小于BY溶液的
D.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
[解析] 根据AX、BX、BY溶液的pH,推知AX为强酸强碱盐,BX为强酸弱碱盐,BY为弱酸弱碱盐,则AY为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7,A、B错误;稀释相同倍数,BX、BY溶液的pH均增大,BX溶液的pH变化大于BY溶液的,C项错误;BY溶液的pH=6,因此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D项正确。
3.(2024·山东济南模拟)常温下,0.1 ml·L-1 Na2CO3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Oeq \\al(2-,3)+H2OHCOeq \\al(-,3)+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稀释溶液,eq \f(cHCO\\al(-,3)·cOH-,cCO\\al(2-,3))增大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NaOH固体,eq \f(cHCO\\al(-,3),cCO\\al(2-,3))减小
[解析] 稀释溶液,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温度不变,COeq \\al(2-,3)的水解常数不变,Kh=eq \f(cHCO\\al(-,3)·cOH-,cCO\\al(2-,3))不变,A项错误;通入CO2,发生反应CO2+2OH-===COeq \\al(2-,3)+H2O,溶液pH减小,B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项正确;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HCOeq \\al(-,3))减小,c(COeq \\al(2-,3))增大,eq \f(cHCO\\al(-,3),cCO\\al(2-,3))减小,D项正确。
4.(2023·天津河东区期末)关于下列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Na2CO3与NaHCO3溶液中所含粒子种类相同
B.Al2(SO4)3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
C.CaCl2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
D.Al2(SO4)3与Na2CO3、NaHCO3反应都能产生大量CO2
[解析] Na2CO3与NaHCO3溶液中均含有H2O、Na+、H2CO3、HCOeq \\al(-,3)、COeq \\al(2-,3)、H+、OH-,故所含粒子种类相同,A正确;铝离子均能与HCOeq \\al(-,3)、COeq \\al(2-,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大量CO2,B、D正确;Ca2++COeq \\al(2-,3)===CaCO3↓,会促进HCOeq \\al(-,3)的电离,抑制Na2CO3的水解,C错误。
5.(2024·湖北襄阳模拟)已知酸H2B在水溶液中存在:①H2B===H++HB-,②HB-H++B2-。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D )
A.在Na2B溶液中一定有c(OH-)=c(H+)+c(HB-)+2c(H2B)
B.NaHB溶液可能存在以下关系:c(Na+)>c(HB-)>c(OH-)>c(H+)
C.NaHB水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B-)+c(OH-)+c(B2-)
D.NaHB溶液一定呈酸性,Na2B溶液一定呈碱性
[解析] H2B在水溶液中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所以B2-只能发生一步水解。溶液中不存在H2B,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H+)+c(HB-),故A错误;HB-在水溶液里只能电离不能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所以c(OH-)c(HCN)
C.c点的溶液:c(CN-)+c(HCN)+c(Cl-)=0.01 ml·L-1
D.pH=7的溶液:c(Na+)+c(H+)=c(Cl-)+c(CN-)
[解析] 如果NaCN是强碱溶液,0.01 ml·L-1的NaCN溶液的pH=12,实际上NaCN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其水解程度较小,所以a点溶液pH7,说明HCN电离程度小于NaCN的水解程度,则c(CN-)c(N2Heq \\al(2+,6)),错误;C项,当溶液中c(N2Heq \\al(+,5))=c(N2Heq \\al(2+,6))时,溶液的pOH=15,即c(OH-)=10-15 ml·L-1,所以c(H+)=10 ml·L-1,正确;D项,N2H5Cl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2Heq \\al(+,5))+2c(N2Heq \\al(2+,6))+c(H+)=c(Cl-)+c(OH-),正确。
9.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1 ml·L-1 的盐酸和NH4Cl溶液,将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与溶液相连,往瓶中同时加入过量的质量、形状均相同的镁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P点溶液:c(NHeq \\al(+,4))+2c(Mg2+)>c(Cl-)
B.反应剧烈程度:NH4Cl>HCl
C.Q点溶液显碱性是因为MgCl2发生水解
D.1 000 s后,镁与NH4Cl溶液反应停止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P点溶液的pH>7,此时c(OH-)>c(H+);依据电荷守恒可知,c(NHeq \\al(+,4))+2c(Mg2+)+c(H+)=c(Cl-)+c(OH-),所以c(NHeq \\al(+,4))+2c(Mg2+)>c(Cl-),A正确;镁与盐酸反应,溶液温度迅速升高,并达最高点,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反应剧烈程度HCl>NH4Cl,B不正确;MgCl2水解时,溶液显酸性,所以Q点溶液显碱性不是MgCl2发生水解所致,C不正确;1 000 s后,镁与NH4Cl溶液反应温度仍在缓慢上升,溶液的pH仍在缓慢增大,说明反应仍在正向进行,D不正确。
10.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来探究NH4HCO3的性质。
实验1:测得0.1 ml·L-1 NH4HCO3溶液的pH=9.68
实验2:向浓度为0.1 ml·L-1 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实验3:将浓度均为2.0 ml·L-1 NH4HCO3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有晶体析出,过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0.1 ml·L-1 NH4HCO3溶液中存在:c(H+)+2c(H2CO3)=c(COeq \\al(2-,3))+c(OH-)+c(NH3·H2O)
B.由实验1可得:Kb(NH3·H2O)>Ka1(H2CO3)
C.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eq \\al(+,4)+OH-===NH3↑+H2O
D.实验3中所得滤液中存在:c(NHeq \\al(+,4))+c(NH3·H2O)=c(H2CO3)+c(HCOeq \\al(-,3))+c(COeq \\al(2-,3))
[解析] 0.1 ml·L-1 NH4HCO3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H+)+c(H2CO3)=c(COeq \\al(2-,3))+c(OH-)+c(NH3·H2O),A错误;由实验1可知,0.1 ml·L-1 NH4HCO3溶液显碱性,可知NHeq \\al(+,4)的水解程度小于HCOeq \\al(-,3)的水解程度,则Kb(NH3·H2O)>Ka1(H2CO3),B正确;实验2中的NaOH是足量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eq \\al(+,4)+HCOeq \\al(-,3)+2OH-===NH3↑+2H2O+COeq \\al(2-,3),C错误;实验3中析出的晶体是溶解度较小的NaHCO3晶体,则滤液中NH4Cl的量要大于NaHCO3,则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可得:c(NHeq \\al(+,4))+c(NH3·H2O)>c(H2CO3)+c(HCOeq \\al(-,3))+c(COeq \\al(2-,3)),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11.(2024·山东滨州检测)NH4Al(SO4)2常作食品加工中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 Al3++3H2OAl(OH)3(胶体)+3H+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相同条件下,0.1 ml·L-1NH4Al(SO4)2溶液中的c(NHeq \\al(+,4)) 小于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l·L-1 NH4HSO4溶液中的c(NHeq \\al(+,4))。
(3)几种均为0.1 ml·L-1的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其中符合0.1 ml·L-1 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Ⅰ (填罗马数字)。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NH4Al(SO4)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 。
②20 ℃时,0.1 ml·L-1 NH4Al(SO4)2溶液中2c(SOeq \\al(2-,4))-c(NHeq \\al(+,4))-3c(Al3+)= (10-3-10-11) ml·L-1。(列计算式不必化简)
(4)室温时,向100 mL 0.1 m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l·L-1 NaOH溶液,溶液p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a 点。
②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c(Na+)>c(SOeq \\al(2-,4))>c(NHeq \\al(+,4))>c(OH-)=c(H+) 。
③由b到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eq \\al(+,4)+OH-===NH3·H2O 。
[解析] (3)②由图可知,20 ℃时,0.1 ml·L-1 NH4Al(SO4)2溶液的pH为3,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2c(SOeq \\al(2-,4))+c(OH-)=c(NHeq \\al(+,4))+c(H+)+3c(Al3+)可得20 ℃时,2c(SOeq \\al(2-,4))-c(NHeq \\al(+,4))-3c(Al3+)=c(H+)-c(OH-)=10-3 ml·L-1-10-11 ml·L-1。
(4)①向100 mL 0.1 m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l·L-1 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OH-===H2O、OH-+NHeq \\al(+,4)===NH3·H2O,由方程式可知,a点时NaOH溶液恰好中和溶液中H+,得到等浓度的(NH4)2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NHeq \\al(+,4)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点之后,NHeq \\al(+,4)与OH-反应生成抑制水电离的NH3·H2O,c(NHeq \\al(+,4))越小,促进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点;②由图可知b点时,溶液pH为7,该点为Na2SO4、(NH4)2SO4和NH3·H2O的混合溶液,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SOeq \\al(2-,4))>c(NHeq \\al(+,4))>c(OH-)=c(H+);③由b到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NHeq \\al(+,4)===NH3·H2O。
12.(2024·河北衡水检测)(1)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 ml NaOH的水溶液与0.2 m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 L溶液A,溶液B为0.1 m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eq \\al(-,3))、c(NOeq \\al(-,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Oeq \\al(-,3))>c(NOeq \\al(-,2))>c(CH3COO-)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bc (填字母)。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固体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固体
(2)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吸收液(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eq \\al(2-,3))∶n(HSOeq \\al(-,3))的变化如下表:
①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酸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溶液中存在HSOeq \\al(-,3)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HSOeq \\al(-,3)的含量越高,溶液的pH越小,故HSOeq \\al(-,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b (填字母)。
a.c(Na+)=2c(SOeq \\al(2-,3))+c(HSOeq \\al(-,3))
b.c(Na+)>c(HSOeq \\al(-,3))>c(SOeq \\al(2-,3))>c(H+)=c(OH-)
c.c(Na+)+c(H+)=c(SOeq \\al(2-,3))+c(HSOeq \\al(-,3))+c(OH-)
[解析]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CH3COOH的电离常数小于亚硝酸的电离常数,故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NOeq \\al(-,2)的水解程度,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Oeq \\al(-,3))>c(NOeq \\al(-,2))>c(CH3COO-)。溶液A的pH小于溶液B的pH,为使两者的pH相等,可以采取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固体,使A的pH增大;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使溶液B的pH减小。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HSOeq \\al(-,3)的含量越高,溶液的pH越小,故HSOeq \\al(-,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SOeq \\al(-,3))+2c(SOeq \\al(2-,3))+c(OH-),溶液呈中性,c(H+)=c(OH-),故c(Na+)=c(HSOeq \\al(-,3))+2c(SOeq \\al(2-,3)),a项正确;溶液呈中性,c(H+)=c(OH-),从表中数据可推出c(HSOeq \\al(-,3))>c(SOeq \\al(2-,3)),故c(Na+)>c(HSOeq \\al(-,3))>c(SOeq \\al(2-,3))>c(OH-)=c(H+),b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HSOeq \\al(-,3))+2c(SOeq \\al(2-,3))+c(OH-),c项错误。
13.0.010 ml·L-1的二元酸H2A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变化如图所示。
(1)用离子方程式说明Na2A溶液显碱性的主要原因: A2-+H2OHA-+OH-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eq \f(cOH-·cHA-,cA2-) ;溶液中c(Na+)+c(H+)= c(OH-)+c(HA-)+2c(A2-) 。
(2)若升高温度,发现溶液的碱性增强,说明随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H2A分两步发生电离,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a1和Ka2。由图确定下列数据(保留整数位):
①-lg Ka1= 6 ;Ka2= 1×10-10 。
②将0.020 ml·L-1 Na2A溶液和0.010 m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约为 10 。
(4)0.010 ml·L-1的NaHA溶液中,HA-的水解常数Kh约为 1×10-8 ;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HA-)>c(OH-)>c(H+)>c(A2-) 。
[解析] (1)由题图可知,H2A溶液中含有H2A、HA-、A2-,则H2A是二元弱酸;Na2A溶液中A2-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A2-+H2OHA-+O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eq \f(cOH-·cHA-,cA2-)。Na2A溶液呈电中性,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OH-)+c(HA-)+2c(A2-)。
(2)升高温度,溶液的碱性增强,则溶液中c(OH-)增大,说明升高温度,A2-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则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3)①H2A分两步发生电离:H2AHA-+H+、HA-A2-+H+,则有Ka1=eq \f(cH+·cHA-,cH2A),Ka2=eq \f(cH+·cA2-,cHA-);由题图可知,H2A和HA-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0.5时,则c(HA-)=c(H2A)时,溶液的pH=6,c(H+)=1×10-6 ml·L-1,则有Ka1=c(H+)=1×10-6,-lg Ka1=6。HA-和A2-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0.5时,溶液pH=10,则c(HA-)=c(A2-)时,c(H+)=1×10-10 ml·L-1,则有Ka2=c(H+)=1×10-10。②0.020 ml·L-1 Na2A溶液和0.010 ml·L-1盐酸等体积混合,二者发生反应,得到等浓度Na2A、NaHA和NaCl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A2-)≈c(HA-),由题图可知,溶液的pH约为10。
(4)0.010 ml·L-1的NaH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HA-+H2OH2A+OH-,则水解常数Kh=1×10-8。NaHA溶液中存在HA-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由于Kh>Ka2,则HA-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NaHA溶液呈碱性,且HA-的水解程度较小,Na+不发生水解,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Na+)>c(HA-)>c(OH-)>c(H+)>c(A2-)。n(SOeq \\al(2-,3))∶n(HSOeq \\al(-,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6讲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及分析提能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5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提能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3讲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提能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