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2 从粒子到宇宙(考点专练).zip
展开A.蝴蝶满天飞舞,表明蝴蝶分子运动很快
B.蝴蝶泉边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蝴蝶树吸引蝴蝶,是扩散现象的一种表现
2.下列古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烟
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3.在气体扩散现象的演示实验中,一瓶装有空气,另一瓶装有密度大于空气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按正确的方式放置(如图所示),抽出玻璃板并合上两瓶,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都变得同样均匀,关于本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B.颜色均匀后,上方瓶内气体密度变小
C.颜色都变得同样均匀后,分子不再运动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4.秋季腌制咸菜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入味,而炒菜的咸味仅需几分钟。其主要原因是( )
A.炒菜时盐多
B.炒菜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炒菜时分子间有间隙,盐分子易进入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5.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此现象说明 。在热水中扩散更快,说明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盈盈同学设计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齐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选填“上”或“下”)方;
(3)根据 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4)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②,③,④,则在 (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题型二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的
B.“油水不沾”的原因是两种分子间只有斥力
C.油分子与“纳米纸”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
D.“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2.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
4.如图所示,在玻璃注射器内吸入部分水,并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孔,这时人用力推动活塞,很难使其体积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 )
A.水被压缩成固体了B.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分子的体积大D.水分子间有引力
5.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如图是航天员桂海潮在太空用水球打“乒乓球”的视频截图,水能形成一个球而不会散开,这说明( )
A.分子之间有引力B.分子之间有斥力
C.水分子间有间隙D.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破镜不能重圆”是指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其原因是( )
A.分子间距离太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
C.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D.分子运动非常缓慢
7.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先减小后增大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8.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写( )
A.很大;有固定体积;无固定形状B.很大;无固定体积;有固定形状
C.很小;有固定体积;无固定形状D.很小;无固定体积;有固定形状
9.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距离r固
B.分子间的距离r固
D.液体、气体均无固定体积和形状
10.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距离变 ,分子间的作用力变 。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
11.小云同学想借助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分子间的引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种类有关”,除图中器材还提供了足量的食用油,请你帮助小云完成实验设计:
(1)实验步骤:
①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并慢慢向上提测力计,当 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为;
② ;
(2)实验结论: 。
题型三 分子动理论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知识解释的是( )
A.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B.当有人用油漆漆门窗时,周围能闻到刺鼻油漆味
C.在空调房间内吸烟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腌制腊肉时放上盐后很长时间使肉变咸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可以运动到空气中
B.腌制咸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C.糖在冷水中溶解的很慢,因为水分子没有做热运动
D.因为分子热运动,所以人造木板粘合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汽车在土路上驶过,尘土飞扬
B.打开香水瓶盖,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
C.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把白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
4.将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实验说明(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B.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A.质量变大B.间隔变大C.数量变多D.引力变大
6.小燕用浅绿色的洗洁精、红墨水、黄色的食用油调制了一杯“彩虹液体”,如图所示,用盖子密封好。过几天,发现不同颜色液体的界面变模糊。液面下降了一点。对上述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 )
A.开始液体分层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过几天界面变模糊说明发生了扩散
C.液面下降是由于液体分子变小
D.食用油在最上层是因为食用油分子最小
7.有关液体的蒸发现象,下列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和内部的部分液态分子,获得一定的能量脱离原来分子的引力变成气态分子
B.液体表面的部分液态分子,获得一定的能量脱离原来分子的引力变成气态分子
C.液体表面的部分液态分子,失去一定的能量脱离原来分子的引力变成气态分子
D.液体内部的部分液态分子,失去一定的能量脱离原来分子的引力变成气态分子
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
9.航天员在太空中交流除了用无线电设备外,还可以用钢笔书写,但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写出的字断断续续。科技人员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太空圆珠笔”,使用时利用压缩的氮气推动活塞使墨水由笔尖流出。笔迹能留在纸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10.如图所示,在活塞内装入水并排出空气后,用力压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将活塞里面的水换成空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说明空气分子间存在 。
11.盈盈同学设计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齐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 。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填“大”或“小”)的玻璃管;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索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选填“上”或“下”)方。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3)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活塞,发现水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 ;
(4)如图甲所示的是小云同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可以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观察到的A、B、C三幅图中,所处的状态为固态的是图 。
题型四 静电现象和摩擦起电
1.静电现象有利有弊,有时可以利用静电现象,有时需要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
A.油罐车的尾部通常拖一条铁链B.N95口罩中带静电的熔喷布
C.加油站里严禁拨打电话D.高层楼房顶部都安装有避雷针
2.下列四幅图均是与静电现象相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静电除尘B.静电植绒
C.静电带放电D.静电喷涂
3.有些地毯在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 )
A.钢丝容易传递热量B.钢丝可以增大摩擦不易滑倒
C.钢丝硬度大可使地毯更耐用D.钢丝能防止静电造成的危害
4.在超市购物时,有时塑料袋的袋口合在一起很难分开。如果将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几下, 塑料袋的袋口就容易分开了。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塑料袋和衣服由于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 B.塑料袋和衣服由于摩擦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塑料袋的袋口分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塑料袋口分开原因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5.如图所示,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管和塑料丝后,把塑料丝抛向空中,然后让塑料管从其下方靠近它,可以让塑料丝悬浮在空中不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管和塑料丝之间相互吸引
B.若摩擦后的塑料丝带负电,则毛皮在摩擦时失去电子
C.摩擦后的塑料管和塑料丝带上了异种电荷
D.塑料丝蓬松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关于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和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能起电
B.彼此相互摩擦而带电的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既有正电荷的转移,又有负电荷的转移
D.玻璃棒无论是与丝绸摩擦,还是与其它任何物体摩擦,一定都带正电
7.小华把塑料梳子与干燥的头发摩擦,然后将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现象如图乙所示。可见,梳子与头发摩擦过程中( )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质子D.失去质子
8.进入冬季,小明晚上脱毛衣时常会听到电击声且有电击感。关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材料的衣服相互摩擦时,导致衣服带电
B.两种不同材料的衣服带的是同种电荷
C.组成两种衣服的材料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相同
D.这种现象就是两种材料的衣服摩擦产生了电荷
9.用久了的风扇叶片上会积累很多灰尘,这是因为风扇工作时,叶片与空气摩擦发生了 现象带上了电荷,从而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0.如图小红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了电,能够 小纸屑。小红很快又看到,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 ,利用这一现象,物理学上制作了 ,用来帮助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11.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此现象说明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12.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到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 (选填“强”或“弱”);
(2)由表中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玻璃的带电情况。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如果能,请判断玻璃的带电情况。 。
13.小梦在梳头时发现,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时.能把水流吸引到一边,如图所示。小梦猜想,摩擦过的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可能与摩擦次数、水流的粗细和水的温度有关。于是,她找来角度测量仪,刻度尺等工具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小梦是通过 来判断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
(2)分析前三次实验,小梦初步得出结论:摩擦过的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与水的温度无关。你认为此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原因。 ;
(3)分析第2、3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 。第3、4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过的梳子对水流的吸引作用与 的关系。
题型五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轻质小球被排斥,轻质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B.带负电
C.不带电D.带负电或不带电
2.学了摩擦起电后,小梦做了个小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轻质小球,小球被吸起;将玻璃棒移走后,再次靠近小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产生了电荷B.轻质小球被吸起前一定不带电荷
C.小球远离玻璃棒时,小球带正电D.小球远离玻璃棒时,小球带负电
3.如图,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甲带正电荷、乙带负电荷,为了使这乙球在原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乙的右侧某一位置放一小球丙,可以恰好使得乙球保持静止。则丙球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B.带负电
C.不带电D.先带正电后带负电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不带电轻质小球的过程,依次观察到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现象。三种现象中玻璃棒及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甲图中小球受力平衡
C.乙图中小球得到电子 D.丙图中两者带异种电荷
5.如图所示,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 )
A.摩擦起电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验电器的原理与该现象相同
6.(多选)如图所示,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甲去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是因为正电荷从b端移动到a端
B.导体乙的b端带负电是因为负电荷从a端移动到b端
C.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
D.若将导体乙换成橡胶棒不会有此现象发生
7.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正电,将该玻璃棒靠近轻质小球,二者互相排斥,则小球与玻璃棒带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
8.如图-1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图-2 为其侧视截面图。在圆盘中心有一个半球体金属电极 M,圆盘边缘为另一圆环形电极 N。断电时,盘中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 M 周围。通电时,M、N 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 M 接触而带上 (选填“正”或“负”)电,由于 M 的排斥力和 N 的吸引力,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电极 N 时由于 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 力及电荷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9.如图是我们学习两种电荷时做的一些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 现象,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这样才容易发生该现象;
(2)如图乙所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带 电;将A靠近用棉线悬挂的带电体B,发现二者相互吸引,由此可知B带 电(以上两空均选填“正”或“负”);
(3)如图丙所示,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片会张开,这说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 ,带电体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片张角 (选填“越大”或“越小”)。
题型六 验电器
1.如图所示,小铁同学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橡胶棒带负电,验电器带正电 B.电荷运动就能形成电流
C.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D.接触瞬间,负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同时接触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角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从A转移到B,所以两个验电器都带正电荷
B.负电荷从B转移到A,所以A验电器带负电荷,B验电器带正电荷
C.B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带上了正电荷
D.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电荷从玻璃棒流动到验电器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箔片张开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玻璃棒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上
6.当带正电的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接地后,金属箔立即闭合,这是由于( )
A.质子由验电器转移到了地球上 B.质子由地球转移到了验电器上
C.电子由验电器转移到了地球上 D.电子由地球转移到了验电器上
7.小明同学从弯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头发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头发丝竖起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B.形成“怒发冲冠”现象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
C.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头发丝因带了同种电荷而竖起
D.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新的电荷,头发因和塑料滑梯带异种电荷而被吸引
8.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验电器的原理是 。
9.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是因为玻璃棒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互相 (选填“排斥”或“吸引”)而张开。
10.下表是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由上表中可知云母在玻璃的后边,所以云母与玻璃棒摩擦后云母带 电。
(2)云母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毛皮 (选填“强”或“弱”)。
(3)由表中 (填“能”或“不能”)判断毛皮和绢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4)玻璃棒与某物质摩擦后去接触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所示:
①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②玻璃棒接触验电器时,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说明玻璃棒是带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 (填“多”或“少”)。
③该物质可能是表中的 。
题型七 物质的微观结构
1.原子核的组成是( )
A.质子和中子B.电子和质子
C.电子和中子D.电子、中子和质子
2.通常情况下,原子是显中性的,这是因为( )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3.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割的,这项发现对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赫兹B.汤姆生C.卢瑟福D.伽利略
4.为了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数科学家不懈地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不是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高速运动
C.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D.夸克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5.下列物质、微粒的尺度最小的是( )
A.碳粉B.铁屑C.二氧化碳分子D.碳原子
6.如图,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 )
A.质量极大,体积极小B.质量极小,体积极小
C.质量极大,体积极大D.质量极小,体积极大
7.氢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一个电子构成的,关于氢原子的原子结构模型,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C.D.
8.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其运动,如图所示是“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通常情况下( )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B.中子带正电荷,与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C.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D.原子核、原子、电子、质子四个粒子,空间尺度最大的是原子核
9.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
A.B.
C.D.
10.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 ,说明了原子是 ;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11.为了探测原子结构,20世纪初,人们发展了一种实验方法: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粒子)轰击很薄的金属,它们与金属原子会产生相互作用而发生偏转。原子核是由 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带 电;当用α粒子轰击金箔时,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图中三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答案】质子 正 C
【详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因为α粒子和原子核都是带正电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中,图中三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C。
题型八 宇宙探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
D.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单位
2.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如图是陈列在大洋湾景区内的青铜制“浑天仪”,是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要成就。时至今日,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B.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没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C.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长度单位
D.宇宙中天体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地球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从远到近的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4.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中天体位置不是恒定不变的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D.运送燃油的卡车后常拖一根接地的铁链,这是为了美观
5.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B.在原子、分子、夸克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
C.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膨胀和演化的
7.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 (选填“原子”或“原子核”)是有结构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 模型。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 (选填:“远离”或“靠近”)我们,根据这一现象,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年前的一次 。
8.如图所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引领人们逐渐认识到,宇宙是一个 的天体结构系统。
9.2018年3月,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逝世,引发全球悼念。他证明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说明宇宙是一个 (有/无)起源的天体结构系统。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将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等效法/类比法/转换法)。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小
①
有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固定形状
②
气态
很大
很小
③
无固定体积
顺序
1
2
3
4
5
研究材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研究材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实验次数
摩擦次数
水流的粗细
水的温度
水流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α
1
5
较细
较低
20°
2
5
较粗
较高
20°
3
10
较粗
较高
20°
4
10
较细
较高
30°
根据西尔斯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化纤
毛皮
铅
绢
【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3力(考点专练).zip: 这是一份【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3力(考点专练).zip,文件包含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3力考点专练原卷版docx、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3力考点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2从粒子到宇宙(考点专练).zip: 这是一份【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2从粒子到宇宙(考点专练).zip,文件包含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2从粒子到宇宙考点专练原卷版docx、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2从粒子到宇宙考点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1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专练).zip: 这是一份【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1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专练).zip,文件包含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1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专练原卷版docx、期中讲练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1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